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破妄【完结】>第87章

  深山小村,寻常的五口之家便是可劲儿花,一年也不过十五两银钱。只是,这点钱在州府里却是不值一提了。

  若是寻常出没于赌场花巷,那花起来便是没个数了。

  高初云敛了剑,不再去看那抱头躲着清风老道指指戳戳的男人,朝立在一边的青衣人歉然一笑,便回身进了屋。

  周一元走了,今日的课还没怎么上。高初云和道衍带着学生们收拾了一番后,便再度开始上课。

  闻世芳在屋外静静立了一会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她渐渐能体会到当年她师傅的心情。想来,江潮生当时捡到不过襁褓中的她,也该好是一番鸡飞狗跳。

  一个几乎天生天养的鲛人,自小便是在无尽海水中悠游,修炼如吃饭喝水一般自然,闲来无事便作弄些无辜凡人亦或是修士,骤然捡到一个需要一日三餐、离了陆地便活不了的凡人小孩儿,也是……怪可怜的。

  闻世芳回想起来,她小时候的识字启蒙不是一堆才子佳人、妖仙野狐的话本,就是鲛人的各色史料。无他,江潮生就好这些。后来,大概是江潮生烦了,便上岸掳了一个名声颇为不错的教书先生。

  先生虽然学富五车,但书院之中教的那些江潮生却看不上。江潮生肆意惯了,看不惯古板的先生,没多久就把他送了回去。

  最后还是她亲自上阵。

  相比而言,她的小师侄识文断字,辟谷已成,进退有度,可是太好养了。

  -------------------------------------

  明月观内,扎根多年的大妖已然平息了怒气,开始给闷闷不乐的小女孩通风报信兼表演节目。

  一溜一溜的小风慢悠悠地吹着,恰到好处地卷起了几根松针,又恰到好处地吹出了起伏不定的波浪效果。一根接着一根,几节之后猛地增多,形成了尖锐的扇形,直到一直组成了一条两人长的……未知生物。

  倪霁看得叹为观止。

  不说宋青弄出的这到底是什么,也不说她精细入微的控制力,就说这逗小孩的方法,宋青真是轻车熟路。

  原本垂头丧气的小女孩不知不觉已经抬了头,着迷地看着眼前这一条缓缓起舞的落叶长龙。

  这便是,树仙啊!

  周知礼眼睛亮晶晶的,不禁伸手探向了那长龙的尾巴。

  闻世芳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一幕。

  “你爹已经走了,想回奶奶家么?还是继续呆在这里?”

  脸上逐渐有了些笑意的小女孩想了想,跳下凳子,“叨扰道长们多时,我想回家。”

  暖阳融融,檐上结了一夜的冰凌正滴滴答答,街边积雪未消,路人大多穿上了厚厚的冬装,一身轻薄衣衫的两人牵着周知礼引得行人纷纷侧目。

  闻世芳不知道这幻境中到了什么时候,只是看着街上各色喜庆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商铺也陆陆续续挂上了崭新的大红灯笼。

  大抵是年关将近。

  过不了多久,大概宋青都要穿新衣服了。

  瞥见松枝笼罩下的几摞簇新红绸,闻世芳哑然失笑。

  修界毕竟不同于川北凡俗,只有以年计数的各色大会和不定时的庆典,像年节这种东西很少有修者在意。倪霁生于修士扎堆的云栖,也确实是头一回过年,这会儿正兴致勃勃地看着摊子上的各类小物件。

  爆竹、干果、对联、腊肉、元宝……倪霁几乎每个都要拿起来看看。毕竟生长于富贵之家,恐怕这些乡野凡俗之物,她也没怎么见过。

  这幻境精巧,这些东西有模有样,全然不似虚物。

  只是,东西却太杂,川北之物自是寻常,但远到海外仙山的出产也有,就大有问题。这不知道是道衍还是宋青记忆,苍梧木雕的灶王爷双颊带红,一手执笏,膝下子孙环绕。

  倪霁也看见了这块明显不对劲的版画,顿时笑得不可自抑。

  周知礼:“……?”

  虽然不知道在笑什么,但她早已学会了不去多问为什么,只拿着黑亮的眼睛一个个扫过各色小玩意儿。

  摊主本来以为来了个大主顾,结果看她拿一个放一个,又拿一个放一个,脸色就不太好看,此刻双眼简直要冒火了。

  闻世芳无奈地咳了一声,倪霁陡然反应过来,自然地拿起一个虎头虎脑的胖娃娃,弯腰问道:“小知礼,这个怎么样?喜不喜欢?”

  小姑娘眨了眨眼。

  自是喜欢的。只是,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怎么能什么都要呢?

  她默默摇了摇头。

  “就这个好了。”

  眨眼间,倪霁已经掏了铜板,将彩绘胖娃娃塞到了小知礼怀里,随后便牵着还在木楞的小姑娘往前走去,半点后悔时间都不给她。

  闻世芳哑然失笑。

  高个儿牵着矮个儿,矮个儿又抱着个胖娃娃,她陡然生出了一种岁月安宁、天长地久的错觉。

  只可惜,这只是一个秘境。

  前方,人语喧嚣,锣鼓隐隐,周知礼突然停住了脚步。

  交错着的亮晶晶的糖画中,彩衣的小人正辗转腾挪,身形有棱有角,却带着令人艳羡的轻盈,背后细线纵横交错。

  是个演皮影戏的。

  先前大概也有,只是她们从来没有仔细看过。

  周知礼难得如此,左右二人也没什么事,便陪着一起看了下去。

  此刻,正逢一个清瘦的胡须小人下场,一个彩衣小人轻巧地上了场,咿咿呀呀地唱到:“我虽娇娇女儿郎,胸中亦有大志向!八岁读四书,十岁学五经,礼乐射御虽不通,剑术却是童子功,我欲上京访名师,爹爹却道太任性,多亏我智出连环计,骗得爹爹松了口,许我上那书院去,他只当我去寻夫婿,岂不知只需扮作男儿身,便可坐明堂,阅书卷,论古今之得失,商治国之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