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仙侠武侠>二十诸天【完结】>第202章

  赵馥雪似未闻言,直到慕容焉又说了一遍,才惊惶地起身,蕴泪可怜地望着原来的那个恶人,踌躇半晌,见那人拿一双眼渴望地望着自己,眼中竟然没有半点怨恨,如此一来更令她惊惶不安,良心受责,却见梁行一痛苦地伸手向她,口中声音似有似无、有气无力地哺喃着:“若水,若水,我……我是爹……”

  赵馥雪不知他说些什么,只是觉得他的话有些熟悉,但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沉泪半晌,突然咬牙,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纵身消失在了幽林之中。

  赵馥雪走后,慕容焉大喝一声,倏地将无名老人的剑招化为掌式,与对方刀掌一般的‘弥覆掌’连连挥交,其精妙绝伦,令崔毖心中一凛,顿时缚手缚脚,连连后退,最后被慕容焉虚掩一招,凌空点了三指,那穿金裂石的指力无声无形,猛地穿过崔毖的掌影,“砰!砰!砰!”连点在其胸前,直痛得他寸断肝肠,冷汗洋洋,若非他内力深厚有功力护身,怕是早被戳了三个大洞。只这三指,已令崔毖恍然大悟,立刻意识到了慕容焉惊人的实力,先前的傲慢自大立刻变为难以置信的惊骇,如见鬼魅,不敢相信地瞪着这个年轻人,还未来得及还手,慕容焉的剑掌又到,连击他胸、背、臂三处,最后“砰”地一声将他打出四、五丈远,但就在其身形被震飞的同时,身在半空的崔毖心中一狠,突然挥手打出一物,慕容焉一指击碎,那东西原来却是一个瓷瓶,砰地裂开,里面陡地落下一片白色的烟粉,散了漫空,慕容焉急忙掠身后退,但鼻端还是嗅入不少,只觉微微馨香,想来必是毒气,急忙运气闭住呼吸,仅此功夫,那崔毖却已经不顾喷血连连,掠身惊惶逃走。

  慕容焉退了回来,并未追击,他一是担心赵馥雪的安危,二来这个恶贼已经身受重伤,没有几天的调息,绝难康复。一念及此,他向崔毖逃去的方向看了一眼,转身欲走,却倏地听到一阵呻吟之声,回头一看,正是恹恹一息、垂垂将死的梁行一。他本来恨此人出手偷袭,但如今见他将要死去,不觉心中一黯,急忙过去将他扶起,梁行一乍被一动,痛得汗血交流,浑身掠过一阵抽搐,却突然发现慕容焉竟在为自己运气护命,当下精神稍稍一清,吃力地摇了摇头,道:“侯爷,不要妄废精力了,我一生积孽太深,自知难逃一死,你要想帮我,就让我就此解脱吧,我……我不想再杀人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为何人只有在死时才知道发善心呢?

  慕容焉面上涌过对生命的尊敬,喟道:“前辈,你不要说太多话,你……”

  梁行一痛苦地道:“我虽然知道早晚会遭横死,但却没想到苍天要我死于自己女儿之手,哎,人生在世,确有报应,真是报应啊……”

  “什么,你……你说赵馥雪是你的女儿?”

  梁行一孱弱点头,泪水却已流下,血泪模糊,脸色惨白,颤抖地道:“她与她的母亲生得一模一样,我见到她的第一眼,已知道他就是我的二女儿,西门若水。”

  慕容焉猛地一惊,他已经知道汝鄢冉冉的真名,知道她不是西门若水,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馥雪妹妹就是西门若水,此事听来虽觉奇崛突兀,但仔细想了一想,又觉有理。赵馥雪不知被南宫纯施了什么药物,竟然记不起自己以前的事,如今她记不起自己的父亲而错手杀了他,这是很有可能的。但令他惊悚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这人既然是西门若水的父亲,那他就应该是陈逝川前辈的师父,也就是‘梯虚剑派’的掌门梁行一,但当日陈逝川前辈明明说他的师父梁行一已经莫名其妙地死了,正因为这件事,陈逝川、江中客和西门水如都先后死去,‘梯虚剑派’也因此在江湖覆灭,但如今这人怎么说自己就是梁行一,而且看他的年纪顶多和陈逝川差不多,这怎么可能。其实,这件事陈逝川在那卷西门水如的画像中已经提到,只是落到了慕容元真的手里,慕容焉未能看到而已。

  慕容焉神情猛震,道:“什么,你……你就是‘梯虚剑派’的宗主,‘太霞真隐’梁行一么?”

  梁行一先是微微一怔,旋即恍然,他也曾听人说过慕容焉与陈逝川之事,当下深以自责地颔首,道:“不错,我……就是梁行一,相必你也一定以为我已经死了吧?”

  慕容焉心中突然涌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不再开口,眼光中充满了狐疑、矛盾与悲愤,显然,他已经意识到陈逝川的死可能与此人有关,但他有不屑于对一个将死的人用强,深深的矛盾压抑着他的心,使他几乎喘不过气来,等着这个人继续。

  梁行一面上泛起了一股吃力的懊悔,眼中依稀有泪,道:“都怪我当年一时贪心,才弄得自己家破人亡,如今更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我自知此生造孽太深,死后必入地狱,永无超生之期。但我临死,却要将昔日的事都说出来,否则,我死也有愧……”

  慕容焉没有回答,那梁行一惨然太息,忍着将死的剧痛,太息着讲出了一段惊心的往事。

  几十年前,天下武林流传这这样一句话:“法兰妙典,昭蕴大乘。玉龙入世,天下将倾。”所有的江湖中人无不被这句流言所吸引,有人说法兰四经与玉龙子蕴藏着天下无双的秘密,得到法兰四经中蕴藏的秘密,一切修为可以顿如大乘,立脐圣域,内圣外王。而得到玉龙子的人,将能主宰天下的命运,玉龙出世,将预示着改朝换代,天下倾覆。据说,玉龙子是在晋国立国之初,晋武帝受一江湖门派所托而寄于白马寺内,当年晋武帝为了以策安全,还在寺旁建了座武威堂并派重兵镇守。当然,这个门派不是别宗,正是拥有无数人力财力的摩利国——这个在现实中隐藏的国度。而法兰四经更是当年天竺高僧竺法兰,携百锡杖绕道龟兹国,渡过浩瀚的沙漠,穿天山,转凉国,越昆仑方到达中土的白马寺。在寺中所翻译的五部佛典中的四部,分别是《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佛本行经》、《法海藏经》,后来失传。故老相传,这四部之所以未见流传,乃是因为其中昭蕴着天下之大乘。

  当然,当时的江湖中人都不知这两样秘密都藏在晋朝的国寺——白马寺中。

  寺中有座秘室,名叫阑台石室,这两样东西正是被护寺神僧替心大师守在此室,这一点连晋国皇帝都不知道,他们只知寺中关乎国运,却不知到底什么东西关乎大晋万里江山的国运。

  当年,中原芒砀山有一大宗,宗主‘太霞真隐’梁行一精通释、道、儒三家经典,与白马寺的替心大师乃是方外至交,梁行一经常携妻西门慧到寺中拜访,二人参禅论道,颇觉心曲款通,见地相近。也正因为如此,两人每每深究佛理,开启疑窦,精益求精。忽一日,两人谈到道家性命双修,佛家定慧之法,梁行一只觉道家偏重于命,佛家孤修于性,却遭替心大师一场反驳,道:“人自生身而来,先得天命之性,继而因性立命,其实只是一个‘性’字。道家之法门乃是以命全性,而佛所说只性,也正是如此,定久生慧,慧开见性。其实两家只是一家而已,没有高下之别,不过万法归真而已,说的都是一个‘心’字。”

  梁行一颇觉不服,极尽辩解之能事,坚持到底。替心大师见他落偏,当下入阑台石室取出一卷《佛本生经》让他参阅,梁行一一见之下,骇然震慑,这倒不是他心中疑窦被解,而是这部江湖中人争相寻求争夺的圣典却在此地。当即就起了歹心,经书还给替心大师,只道自己要回去好好想想。替心大师一心渡人,又素知梁行一颇具慧根,才毫无芥蒂地将经书拿给他看,却不料招来了一场江湖中人的腥风血雨。

  梁行一回去之后,想了许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名利的诱惑,决心要将书中秘密窃出,当下他自己回忆了看那卷书的经过,只觉那卷经书秀整典雅,卷轴乃是竹轴,似乎中空。以他的聪明才智,立刻想到问题可能就在卷轴之中。当下他打定了主意,要妻子以后去时经常陪替心大师下棋拖住他,自己只装作在一旁观书,在要趁替心大师不注意时,将轴中秘笈取出。

  后来,他们就装作到洛阳西门慧的娘家省亲,只说西门慧的母亲重病,需要时时照顾,他们夫妇就在洛阳住了下来,因此也多了和替心大师接触的机会。开始时,西门慧陪着大师承下棋,梁行一只是装作观看,并不急着取走秘笈,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在看过多次之后,直到替心大师似乎丝毫不作怀疑,才趁机迅速地取出经书中所藏的秘密,然后只说自己还是有些不懂,求观其余三部佛典,那替心大师一直推脱,直到后来推无可推,只好叹了一声,任他去看。如此,梁行一两夫妇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将四卷经书中的秘密尽数取出,回归了芒砀山。但也正因为此事,西门慧大生反感,一气之下,不顾身怀有孕,毅然出走江湖,再也没有回过芒砀山,这腹中的孩子,就是后来在崔海流霞渚出生的崔韵儿。而这四部分秘密组合起来,却正是江湖中人争得血雨腥风的《凌虚秘旨》,其实不过是‘渡厄神掌’而已。只是四个部分次对武功的论述,博辨深罔,精警透辟,令人不明次序,梁行一花了十年的时间排列推敲,不敢轻易地遽然下手修练。

  一言及此,梁行一血汗交夹的面上尽是愧疚之色,叹道:“亏我号称精通三藏经典,自诩聪明过颜回,对于竺法兰神僧的精妙法语丝毫不加参研,却尽取了这无用的武功前来修炼。在后天色相之上徘徊了这么多年,造作多端,积孽无数。如今想来,其实当日替心大师分明已经知道了我的用心,不忍看我坠落,最初拒绝将其余三部经书给我观阅,无疑是怕我误入太深,想是后来见我如此执着不放,无耐才让我自己取去。有道是佛来渡我,我却弃大道而去,今日有此结果,已经是轻贷了……”

  慕容焉这时闻言,也不禁重重点头,道:“竺法兰神僧将那四部掌法放在佛经之中,旨在让观书者以武炼心,由武入真,区区一套掌法,即使再厉害,也不过是无明的一种,神僧书中所蕴大道,才是真谛,这乃是以无明炼无明的法门,掌法不过是过河的竹筏,过了河,自然弃筏不用了。”

  梁行一闻听慕容焉一席话,浑身一震,猛地恍然大悟,脸上已是泪光潸然,颤抖着道:“没想到我梁行一参研多年,竟不及你一朝悟道……”一言及此,他张口就是一口鲜血,脸色惨变,连呼“真尊谅我,真尊谅我……”良久复道:“我若是……若是早知道这个道理,也不会弄成今日这般,只怪我心魔孽重,此生无缘得窥真机……”一言及此,不禁泣血痛哭。

  慕容焉道:“前辈,那你又为何变成今日这等境遇?”

  梁行一被他一言唤醒,急忙停了哭泣,想到自己时光不多,当下接着讲了下去。

  后来,梁行一十年未能得知顺序,就心生一条毒计,那时他让众弟子品剑,说是要为女儿招婿,并要传授衣钵。其实不过是想找个性格不偏不倚、聪颖绝慧的人来试练此功,若是有差迟,他便知顺序不对,希望以此来排列出那四部分的真正顺序,因为他实在等不及了。要是如此算来的话,若无特例,首部功法就需要四人,第二部需要三人,第三部需要二人,当然到了第四部,他就不用别人来试炼了。因此这套掌法可能需要牺牲九个聪明绝顶的人。而他选中的第一个就是他的侍者——顾云趾。这件事在前章曾经提到,此处不再所说。

  却说他选中了顾云趾,立刻命他修习四部中的一部,结果顾云趾的运气实在是好,第一部就选对了,剩却了梁行一约三个人牺牲,但到了第二部,立刻出叉,浑身的血管如同炸裂的冰块一样,罩满皮肤,形状骇人已极,日日受痛苦的煎熬,后来顾云趾发现了师父丝毫不关心自己生死,却只是坐岸观火地观察记录,当即恍然大悟。自己一个人趁机逃下山去,好在他后来遇到了替心大师,替心大师似是早已知道顾云趾之事,又看他在着魔的情况下,不肯伤人,足见深具慧根,就传了他一套无上心法,竟然将心内魔障化去无踪,后来顾云趾更得替心大师及一位道人点化,竟然超凡入圣,而慕容焉所得的传承,正是当年替心大师赠给顾云趾的心法。当然这一点梁行一并不知道,只是笔者为使诸君明白所加。

  顾云趾逃走后,梁行一的如意算盘顿时告空,他见宗中再无弟子能当此任,而且更不知为何,他得到《凌虚秘旨》的事竟然传扬江湖,在此情况之下,只好来个金蝉脱壳,只是不知因此害得自己家破人亡,嫡传弟子被蒙弑师恶名,经年被人追杀,‘梯虚剑派’也从此覆灭,这点是他没有想到的——他本以为自己一死,江湖上再不会有人前来查问,但结果他太小看人心循利这个道理了,而他自己不也是深昧此理的一个牺牲品么。

  一说道此,梁行一连连咳血,难受已极,身上的血和眼中泪簌簌而下。

  慕容焉道:“你一诈死,陈逝川与江中客前辈却要一生背负恶名而死,你……哎……”

  梁行一后悔莫及,呼吸顿时非常局促,呛得泪咳交加,下身血滴沥沥,惨不忍睹。慕容焉急忙运功将他气息调稳,不待他问,梁行一急忙简单地说了下去,他也知道自己不行了。

  自从他诈死以后,便在江湖流浪,希望找到些聪明绝顶的少年来试练此功,他连续害死了几个少年,没有一个能帮得了他,时间久了,他实在等不下去,就自己试着稍练一些,结果一部练错,竟然如同坠如泥淖深潭,不能自拔。有一次他在山中练功时,真气走叉,顿时丧心病狂,见到一个身着围裳的农妇,那农妇乍见到他见他浑身的血管如同炸裂的冰块一样,罩满皮肤,手上脸上到处都是,还以为见到了鬼,大惊而逃。梁行一生怕她将自己的事手出,危及自身安全,就狠心杀了她,谁知他闻到血腥,竟然不能自制,将那妇人生生吃了五脏,事后连他自己都骇了一身冷汗,但因为此事,他的病痛竟然减轻了,以后他每到病发,就如法炮制,久而久之,他发现了一件怪事,那就是他竟然愈来愈年轻了,但心里的魔障却一次比一此厉害。而其中在雁门一次,竟然正好被他的弟子陈逝川看见,陈逝川惊骇得将此事记在西门水如的画像轴中,后来却被崔恩儿和慕容元真得去。慕容元真知道了他这个缺点,竟然屡加利用。

  后来,梁行一听说燕国有一座昆仑山,虚无缥缈,山上有一雪岳峰、云林宫,宫主有一套绝世的武功叫作‘仙人帖’,能令人着魔,却也能为人洗心,就一路到此寻求解脱之法。

  说到‘仙人帖’,慕容焉心中一震,猛然想起当日南飞鸿掳走赵馥雪时,也曾说他的主人就教过他施展‘仙人帖’,并扬言那次到鸣月山两宗的江湖中人俱已中帖,看来确非子虚乌有,这件事他一直想问赵馥雪,但一直没有机会,毕竟她现在已经是段国的晓霞郡主,岂是一个外臣能随便面见的。

  慕容焉急急问道:“你既然来到了此地,可曾找到那人?”

  梁行一道:“好在我运气不错,结果那人竟然主动找到了我,由此足见他的耳目遍布四方,那时他让我帮他杀了薛涵烟……”

  “什么?”慕容焉脑袋嗡地一声,咬牙切齿、目瞪欲裂地道:“涵烟也是那人指使你去杀的?”

  “不错,他就是拿为我疗伤之事一次一次地用我杀人,这次……这次却竟然是我自己的女儿,若非有……有少侠你在,我怕是要该下十八层地狱了……”一言及此,他突然精神一振,紧捉住慕容焉,道:“少侠,这……件事,你……你千万不能告诉我若水女儿,否则,她……他一定会去死的……”

  慕容焉这时想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他想知道这幕后究竟是谁在权运,先是薛涵烟,接着是赵馥雪,他究竟要做什么。当即点了点头,问道:“前辈,你快说那人究竟是谁?”

  梁行一这时已近虚脱,鲜血流得太多,令他浑身发冷,冷得如同坠入冰窟一般,只觉得头晕目眩,眼睛渐渐看到了光彩的分离,倏忽渐渐转暗,他抓住慕容焉的手不放,正要说出那人,正在这时,对面林中突然射来一道黑气,慕容焉心中一惊,暗道不妙,急忙舒指嗤地一声点出,顿时正好将那道黑气迎住,但结果却很奇异,那道黑气虽然被迎面一击,却顿时一分为二,反而化成两道,沿着慕容焉的指气“扑!扑!”地正打在梁行一膻中及心脉,梁行一痛叫一声,哇地吐出血气,临死紧紧抓住慕容焉不放,只说了“霞……映……”两个字,溘然而逝。

  慕容焉气得双睛流火,猛地起身要纵身追击,这时林中突然传来一声兵器的交击之声,一个声音大叱一声,喊道:“恶贼你给我留下……”但闻“砰”地一声,有两个人似乎对了一掌,声势骇人地飞出老远,立刻逃走了。慕容焉来到林中,突然见卓北庐提剑正要向难追,正在这时,荆牧也飞身赶了过来,三兄弟一见,当即问是怎么回事,卓北庐说方才有个黑衣人想暗算慕容焉,自己与他对了一掌,那人武功高深得很,已然向南掠去。荆牧闻言二话不说,当即追了下去。

  卓北庐生怕慕容焉有事,拉住他仔细看了一遍,方才放心。

  慕容焉又问大对人马如何了,卓北庐道:“那些刺客个个剑术高强,身手似是崔海的武功,我和大哥费了许久才将他们击退,段国一干使臣安然无恙,郡主的妆奁一件未少,三弟尽管放心。”

  慕容焉点了点头,正在这时,荆牧匆匆赶了回来,道:“二弟,你看清那人面目了吗,此人武功实在高得很,我竟然完全追踪不及?”

  卓北庐道:“此人身高约有七尺五、六,是个男人,轻功高妙,内力不在大哥与三弟之下,当时他蒙着脸,所以看不清面目,若是他听到三弟与大哥赶来的声音,我今日可能要死在他的剑下。”

  荆牧点了点头,独自沉默不语,似是在思考天下有何人有此功夫。过了片晌,卓北庐问及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慕容焉突然记起赵馥雪还未找到,当下急忙向两兄弟说了。卓北庐要待与他一同寻找,却被荆牧一把拉住,摇了摇头,道:“三弟,如今郡主已经无碍,你先到前面去找,我们兄弟率部在十里外等你。”

  慕容焉未及多想,匆匆应过就走。

  待他纵身走后,卓北庐奇怪地望着荆牧,道:“大哥,我们为何不一同去找,如此岂不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