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许是上天知晓人们对亲人的思念,每逢清明时节,春雨总会如约而至。

淅淅沥沥的雨水在为人间带来春意的同时,也将那代表着美好的桃花打落,

缤纷的花朵在雨水的浸润下迭跃翩跹,带着人们美好的寄托洒落大地,

用自己那短暂的绚丽,为人间铺就出一幅绝美的画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纷纷扬扬的桃花在极尽绽放完短暂的一生后又化作了那最肥沃的土壤,为来年更美好的盛开奉献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陵州,清山寺,十里桃林。

山下群芳散尽,山上桃林尽染。

十里桃林在群山之间连绵成片,繁花似锦,让整片山峦都沉浸在了缤纷的温柔之中。

微风拂过,一片片桃花随风轻舞,在空中翩跹盘旋,一片片落花恍若那蝴蝶一般在空中环绕盘旋,形成了一朵精致的粉色莲花,随风舞动。

纷飞的花雨中,一约莫两三岁锦衣的小孩仰躺在一棵桃树的枝干上,小手轻挥,圆溜溜的双眼好奇的打量着盘旋在头顶的莲花。

小孩的嘴角挂着惬意的笑容,似是在欣赏眼前这绝美的画卷,又似是在享受这美好而宁静的时光。

随着小孩那肉嘟嘟的小手轻轻摆动,空中的花朵不断汇聚变换,最终化作一朵朵带着道不明意味的莲花。

不远处,拄着拐杖显得垂垂老矣的清山寺方丈遥遥望着这里发生的一切,本该古井无波的双眼此刻却充满了抑制不住的震惊和疑惑。

苍老的目光紧紧的盯着空中不断变化的莲花,似是想要从中看出什么端倪来,

许久许久,从初时的好奇到后来的沉醉,这位学了一辈子佛法的老方丈彻底沉浸在了空中弥漫的佛意之中。

直到莲花散去,孩童走到自己的眼前,好奇的看着自己,老方丈才从沉醉之中缓过神来,本能的朝着孩童行了个佛礼。

奇怪的举动看的因为好奇而跑过来的小孩本能的往后退了几步,诧异的看着盯着自己的方丈,眼中更是多出了几抹警惕。

察觉到了小孩眼中的警惕,老方丈也察觉到了自己举动的不妥,心中却是暗自思忖,

“这孩子莫不是佛子降世,如此幼龄,一举一动之间尽是那自己都看不明白的禅意。这时时刻刻与天地相合的感觉,无疑是先天境界才能做到的天人合一,

如此天赋,何等的恐怖?便是我佛门的三玄圣僧在这个年纪想来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如今圣僧陨落,倘若能让这孩子加入我清山寺,必能振兴山门,乃至振兴整个佛门,在这乱世之中为我佛门寻条新的出路……”

正当老方丈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之中时,略显焦急的声音在桃林之中响起。

“三儿!三儿!你去哪了,三儿?”

焦急的声音惊醒了沉浸的老方丈,也惊醒了他面前的小孩。

刚刚还有些害怕的小孩在听见了这一声声呼喊后,手指伸进了嘴中,轻舔几下,脸上带着止不住的喜悦,

蹦蹦跳跳的朝着远处呼喊着自己的妇人跑去,临近之时更是一举扑进了妇人的怀中。

在妇人喜悦与略带谴责的目光中贴了贴妇人的脸颊,小脑袋更是主动凑到了妇人手下,享受着妇人轻柔的爱抚。

纷纷扬扬的花雨之下,端庄而又温柔的母亲面带慈祥的看着自己怀中的孩子,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小孩的欢声笑语中抱着孩子朝着桃林的尽头走去。

望着这样一番幸福的画面,刚刚还想着振兴清山寺的老方丈忽的笑了起来,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

“倒是贫僧着相了,我等尚且都在,又怎可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

一饮一啄皆是缘法,又何须强求?”

……

“卖馄饨咯!新鲜又好吃的馄饨!”

青州,街头,馄饨摊。

一名满脸沟壑,写满了岁月沧桑的中年儒士坐在馄饨摊的拐角处,

浑浊的双眼紧紧的盯着面前人来人往的街道,望着这青州城的人间烟火,时笑时哭,

怪异的行为看的周围的客人本能的坐到了更远的桌子。

痴痴的举动似那行将就木的老人,又似是那得了痴病的可怜人,

待老板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放在了桌前,望着街道的儒士这才反应过来,朝着老板道了声谢。

拿起勺子,仿佛饿了好几天一般,以风卷残云之势吃完了面前的馄饨,又端起了碗一口将汤饮尽,这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眼神也一点点恢复正常,好似这段时间以来的疲惫都被这一碗简单的馄饨所治愈。

许久,坐在桌前的儒士摸了摸肚子,轻轻叹了口气,又将手伸入怀中,掏了许久这才掏出八枚铜板,从中取出五枚,想要递给馄饨摊的老板。

望着儒士递来的铜钱,一直观察着自己客人的老板并未犹豫,伸手接过了几枚铜钱,放入了一旁的钱罐之中。

但就在儒士准备离开之时,又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被老板笑着端到了他眼前。

“这位先生,庙祝大人说了,江神大人有言,归途路远,青州别无它物,却也可以为每一位归家的旅人提供一碗热饭,

小的没读过书,江神大人的神谕是何意,小的并不明白,

但小的在十多年前也曾翻山越岭,历经了重重磨难才来到这青州,

自是明白世道艰难,路途不易,也明白小的现在为何能在这青州城里过这平静的生活。

先生看着像是个读书人,想来比小的更有见识,更能明白江神大人的神谕,

小的没什么能耐,不似太守大人、城主大人他们那般能够帮助那成千上万的人在此寻个安生的家,

但小的也能尽自己一份力,东西不多,只是两碗馄饨,还请先生收下,也当是为小的积点功德了。

若是将来先生有飞黄腾达的一天,还请先生不要嫌弃小店寒酸,容小的再招待您一次。”

说着,馄饨店的老板笑着将一串铜钱摆在了儒士身前,也不等儒士回答,自顾自的又忙活了起来。

“卖馄饨咯!新鲜又好吃的馄饨!”

愣愣的望着眼前的馄饨,儒士愣神了许久许久,

直到再次听见老板的吆喝声,儒士这才反应过来,猛地抱起了面前的大碗,狼吞虎咽般的将面前的馄饨全部吃完。

吃着吃着,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的儒士竟是觉得眼角有些许酸涩,

恍惚之中,儒士竟觉得这是他此生吃过最美味的一碗饭。

但终是见惯了大风大浪,浑浊的双眼终是没有液体滑落,

吃完了这碗馄饨,放下了手中带着些许油渍的碗,儒士缓缓站起了身,将桌面的一串铜钱拿起,郑重的放入怀中,这才遥遥看向了南方,

理正了衣物,儒士极其认真的走到了店老板的面前,十分郑重的行了一礼。

“今日之恩,我孔文生必将谨记于心,若有机会,必将厚报。”

说完,沧桑的儒士又行了一礼,这才转过身子,迎着朝阳,踏着坚定的步伐朝着江畔的方向走去。

这一次,儒士眼中的茫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那无与伦比的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