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阿黄揣崽崽已经有两个月了, 开始不安起来,总是躲在窝里不容人接触。

  这一整天只吃了两口饭,明显是要生的节奏,宁澜白天多眯了一会儿, 晚上就不敢睡了。狗狗生产一般在半夜或者清晨, 他得看顾着点儿。

  狗狗可以自主生产,倒不需要宁澜做什么。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 宁澜准备好了温水、软布巾、棉垫和暖水袋, 在外面守着。

  一直折腾到半夜, 阿黄才顺利生下头一只小狗崽,接下来两个就顺利很多了, 十来分钟一个,没有怎么费事。

  生完宁澜喂阿黄喝了几口温水,帮它把身上擦干净,换上干净的棉垫, 把暖水袋放到窝里。

  刚生下来的小狗崽只有一个拳头那么大, 浑身湿漉漉的闭着眼睛,这时的小崽崽抵抗力低又怕冷, 需要暖水袋保温。刚生产完的狗妈妈是非常护幼崽的, 人最好不要去触碰。

  阿黄生完身体虚弱只能吃流食,宁澜每日用羊奶冲鸡蛋或者煮肉粥喂给它吃, 过了一周,才能正常进食。

  家里添了狗崽崽热闹的很, 小九和泡泡儿一点不排斥, 就是天天和小黑打架争着去看它们, 无一例外都被阿黄撵了出来。

  狗崽崽们每天就是喝奶睡觉, 十来天的时候眼睛和耳朵才打开, 身上的毛细细软软的,叫声又糯又萌。

  满月了狗崽崽们就要长牙齿了,再吃母乳阿黄会很痛苦,宁澜就渐渐把手中的活计转交出去,到时好留出时间安心照顾。

  仓库和采购这块交给了知达和知礼,其实买水果已不用去镇上跑了,有合作的商队会定期来送。而生姜红枣小麦这些,宁澜还是想优先收农家自种的,这就需要挑选把关了。

  阿南主要负责日常的管理,把关糖的质量,灵活协调各组的人手,有辞工或缺人,及时补充人手。

  宁澜除非必要不再去作坊,每天陪着家里几只嘤嘤怪。

  送水果的商队常有应季的新鲜水果带来,这不还不到六月,商队就带来了大西瓜。那么大个的西瓜,价钱倒也算不上贵。

  西瓜原叫寒瓜,五代以前传入东南沿海,至南宋普及,那时的人们基本实现了吃瓜自由。像范成大就种植有西瓜园,且收入颇丰,他还留有诗言“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而文天祥的《西瓜吟》中“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所提到的是红籽黄瓤的西瓜。所以说古人的勤劳与智慧,宁澜是由衷佩服的。

  宁澜留下十个西瓜,一个给了笑笑,两个送去给阿爷阿奶,留两个自己吃,剩下的做成了西瓜霜。宁致文教学讲课时间长了,嗓子老不舒服。

  西瓜霜最早记载于清代名医顾世澄著的《伤医大全》中,是我国传统的口腔咽喉圣药,可抗菌和抗炎,适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喉痹、口疮等。

  西瓜去皮切块,一层西瓜一层芒硝叠放在干净无水的瓦罐中密封,制取西瓜霜温度需在23度以下,宁澜把瓦罐放入了地窖中。

  天气越来越热,作坊里每日烧着火,阿南趁着饭后过来商量调整上工时间。

  “你有什么想法?”宁澜怀中正抱着一直小狗崽子一勺一勺地喂奶。

  “现在天亮的早,黑的晚,能不能把上工的时间提前,下工也推迟一会儿,避开中间最热的时间段。”

  “成,你看着安排吧。另外你再招个干净的婶子,让她帮着麻婶儿做饭、每日煮些薄荷水和绿豆汤供给作坊里的人喝,”宁澜想了想又说,“你再给知达和知礼捎个信,让他俩买些硝石制成冰搁作坊里。”

  “好的。”

  “哦,对了,你再让方伯查查宁玉的钱扣够没,若扣够了来知会我一声。”

  “知道了,少爷,”宁澜这边没有其他安排,阿南就回作坊了。

  李小墨种的枸杞丰收了,和笑笑来时拿来了好多。枸杞清肝明目,最适合长时间用眼的宁磊泡水喝。

  算算时间,地窖的西瓜霜也有八九天,应该已经出霜了,宁澜便带着李小墨一起过去瞧。果然瓦罐外面已经析出一层厚厚的白霜,宁澜轻轻的小刷子轻轻扫下来,倒在小药瓶里保存。为了保证纯度,西瓜霜只能隔日再取一次。

  更神奇的是西瓜做出的西瓜霜不是甜的,而是微微发苦。

  “这是什么?”李小墨惊奇问道。

  宁澜细细给他讲了西瓜霜的做法和用途

  几只西瓜将将制取出一小罐的西瓜霜,宁澜全给宁致文送过去了,“文伯,你喉咙再不舒服试试这个。”

  “难为你还想着我,”宁致文接过揣在袖子里,宁澜许久不来家里总冷冷清清的,但他又不好意思说。

  “自然要想着的,文伯,好几只西瓜加芒硝才制出这么一点,性大寒,不要经常用,”宁澜叮嘱道。

  “成,我记下了,听说你家阿黄下崽子了?”

  “是呀,三只呢,”宁澜说起家里的小崽崽眉开眼笑的,“软软的可好玩了,文伯你说我给它们取名为三元四喜五福好不好?”

  “好,你,”宁致文咳嗽两声,才道,“你给我一只。”

  “啊,”宁澜收起最初的惊诧,一本正经道,“我说了不算,你找阿黄要。”

  宁致文拿起手边的书就要打,被宁澜躲过去了,气呼呼的,“你等着,过几天狗崽子能走路了我就去要。”

  宁澜回家时拐去了一趟作坊,悄悄把宁玉的卖身契还给了她。到下个月,当初替宁玉出的那四两银子她就还够了。

  “多谢东家,”宁玉说着就要跪,被宁澜拦住了。

  ......

  狗崽崽们能走了之后,出去玩儿经常掉到坑里爬不上来,宁澜只能多上点儿心。

  宁致文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堂里待着,他便常带着狗崽崽们过来混混熟。学堂里学风严谨,宁澜只敢在教室后边的小院待着。后院是宁致文和李修远备课休息之处,其他人不经允许不能过来。

  小狗崽睡眠时间长,总是玩着玩着倒地就睡了,打着轻轻的小呼噜。宁致文把它们一个个捡到身上抱着,也不见醒。

  阿黄可精了,似乎知道宁澜的用意,这时总低吼着去咬宁澜的腿扯着他回家。

  “文伯人可好了,会对你的崽崽好的,”回到家宁澜煮了大骨头哄阿黄,“把三元给他养好不好,你要是想它了随时能去看它,回头我带你去认门。”

  三元是三只小狗崽中最壮实的小狗,圆滚滚的最可爱。

  “汪汪!”

  “我保证文伯家的人不会欺负三元,”宁澜双手画了个圈,“文伯家这么大,够咱们三元玩耍的。”

  “汪旺!”

  “汪汪汪!”小黑不明所以也过来凑热闹。

  “等学堂休沐,我带你们去文伯家瞧瞧,你满意了再把三元送过去,不满意了咱们自己养,好不?”

  “汪!”

  几天后学堂休沐,宁澜带着阿黄和三只小崽崽去了文伯家中,文伯和管家还在门口郑重的迎接,搞的宁澜觉得他不是来送狗的,而是来托孤的。

  玩了半日,厨娘端来了奶糕和温水给狗崽崽们加餐,那奶糕是拿南瓜胡萝卜肉沫鸡蛋和羊奶蒸的,每只狗崽崽分到两个闷头吃的香喷喷的。

  阿黄好像放下了心,把一脸懵的三元叼到宁致文脚下,用头拱了两下示意文伯好好照顾,最后还恶狠狠地龇了龇牙,那意思是,敢对我儿子不好,我就咬你。

  ......

  三月份宁澜在院子里种下的豌豆已经长黄了。他在镇上买的豌豆种子,去除干瘪和有虫害的,在盐水里浸泡过,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纱布包着每日喷水催芽,等豌豆发出芽后移栽到土中。

  青豌豆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做成椒盐小零食,一咬嘎嘣脆。黄豌豆则可以做豌豆凉粉和豌豆糕,都是夏日消暑的好食物。

  做豌豆凉粉需将豌豆浸泡一夜,搓去皮清洗几遍,再加水磨成糊。豌豆糊加水稀释后过滤出浆,静置片刻上锅熬煮到黏稠并呈半透明状,倒出晾凉就是豌豆凉粉了。

  做好的豌豆凉粉切成小方块,加葱、蒜泥、米醋和茱萸油拌了,酸辣爽口,顺滑的凉粉中夹杂着细碎的豌豆颗粒,口感独特。

  做豌豆糕是将豌豆浸泡去皮后直接上锅煮,煮的时候加少许元明粉,即现代的碱面,这样既能加快煮的速度,碱和豌豆相结合还有一股特殊的香气,使做出来的豌豆糕口感更好。豌豆煮烂之后,还能看到豌豆粒时加入糖和切碎的梅子蜜饯翻炒片刻就可以出锅了。

  豌豆糊倒入模具中抹平在井下镇半晌,等凝固好拿出来切成小块,冰冰凉凉,酸酸甜甜,沙沙糯糯,与豌豆黄的细腻口感截然不通。

  天一热都没有食欲,豌豆凉粉和豌豆黄做好,宁澜宁磊阿北三人痛快吃了一顿饭,吃饱了宁澜窝在躺椅里闭眼小憩,阿北陪宁磊一块儿读书。

  院子里不断了热闹,小九儿泡泡儿欺负四喜和五福,阿黄把小九泡泡儿撵的满院子乱窜,时不时还从宁澜身上踩过去。

  天黑了就没什么能消遣的,几人随便聊几句天就去睡了。一夜无梦,宁澜起床后宁磊正在他门外焦急的走来走去,于是问道,“怎么了?”

  “哥哥,阿北病了,”宁磊急切说道,“昨天半夜开始拉肚子,到天亮一直不停的跑茅厕,这会儿站都站不起来了!”

  “怎么不早点儿叫醒我,”宁澜三两步踏进宁磊屋中去查看阿北的情况。

  “少爷,我没事儿,”阿北小脸苍白,躺在床上蜷缩成一团。

  “你去煮一碗糖水喂给他喝,”宁澜交代宁磊,“我去叫小墨过来瞧瞧。”

  “少爷,我一会儿就好了,”阿北还想下床去拦,脚一沾地整个人都软下去了,被宁澜呵斥一顿才乖乖躺回去。

  李小墨过来后,药箱放一边儿看了情况就上手把脉了,“昨日吃了什么?”

  “豌豆凉粉和豌豆糕,”一碗温热的糖水下肚,阿北有了点精神,半倚在墙上。

  “和我们吃的一样,”宁澜补充道。

  “他身体弱,一下吃了太多凉的受不住,”李小墨收了脉忱慢慢说道,“不过不碍事,拉太多虚脱了,我开一剂药喝两顿就行,注意饮食清淡些,别的也没什么了。”

  李小墨走后,宁磊帮着熬药,“哥哥,我错了。”

  “身体上的事怎么能大意,”宁澜确实挺生气,锅中煮粥的水一下放多了,只能多添些柴慢慢熬。

  “少爷,不怪磊少爷,都是我的错,”阿北听见外边的动静在屋里呆不住出来替宁磊解释,“是我骗他说不碍事的。”

  “你们两个都要罚,宁磊休沐时去作坊做半天工,你么,”宁澜打量了一下阿北瘦瘦小小的身体,“病好了三天没肉吃。”

  两人都不敢有意见,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