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462章

  在每一座祭坛的正面,都刻着一篇铭文,铜钱大小的上古文字,没有断句标点,密密麻麻的刻满了九尺高、一丈八尺宽祭坛的一面前壁。照说一个刚刚上完初一的孩子,是不可能看懂这些的,然而他偏偏看懂了,而且看完之后“明白”了,用了差不多三天时间。

  当时他盘腿坐在一个吉祥软草垫上,身姿也是端端正正像模像样,周围散放着一地的器物,那是他搬来架梯子爬祭坛取呈风节用的。现在为了看清祭坛正面的铭文,又把这些东西都给搬开了。

  只听他摇头晃脑的自言自语道:“风流大法,原来如此!”

  正在这时,心中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应,清晰的感觉到背后有人。他像被人踩了尾巴一样从坐垫上蹦了起来,手持呈风节转身靠在法坛上喝问道:“你是鬼吗?”

  这是他唯一一次在忘情宫中被吓着,也是他第一眼看见天月。

  ……

  眼前不知何时站着一个“人”,看形容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很难像想一个人的容光也可用“皎洁”二字来形容,她的肤色白皙纯净没有任何瑕疵,却也没有半点失去血色的苍白感。黑发很随意的披在肩上,却让人感觉胜过世上最精心的雕琢与修饰。

  她的容颜不能仅仅用“美丽”来形容,如果没有见过她,闭上眼睛很难去想像这样一幅容颜,其明媚以至于让人忘记了去惊艳,其秀丽一丝不染。

  她黑色的眼眸看着小男孩,莫名似曾相识。见到她,可能会有一种错觉,她一直就在那里看着你,既不疏远,又似可望不可及。她穿着一件月黄色的长裙,分辨不出是什么质地,就似凝练的月光,却并不发出光芒。

  小男孩为什么会被吓一跳?因为他没有听见脚步声,突然就感觉到有一个人“来”了,凭空出现在身后,转身后果然看见了她。

  小孩:“你是鬼吗?”

  少女答非所问:“我是天月,这里是忘情宫,你登上的这座山,叫作三梦峰。”她的声音很柔和,脆而不腻,就似黑夜里安抚那孩子的月光。

  听见她的声音,小男孩突然笑了,放下了呈风节道:“我不怕你,哪怕你是鬼,我也不怕。”

  吓一跳的是他自己,说不怕的也是他自己。少女没有说话,但眸子里的神情让人自然就能懂,她在问——为什么?

  “人怕鬼,不是因为鬼可怕,而是对未知的恐怖。你一点都不可怕,不管你是什么人,我都不怕。”小孩挺起胸脯扬着脸,装作大人的模样答道,神情很有些滑稽可爱。

  少女仍然没有说话,但眸子分明又在问——谁告诉你的?

  第356回、借用神通须修证,入眼道法境自成

  小孩自顾自的答道:“我在书上看见的,《不怕鬼的故事》你看过吗?你这里有很多书,我小时候也看过很多书,都是在大仓库纸堆里翻的……”

  也没人问他这些,小孩一开口就说了一大堆,也是,面对这位不爱说话的神秘少女,他只有没话找话了,毕竟已经好几天没和人说话了。

  《不怕鬼的故事》是文革早期的出版物,其中编撰了从古代到近代很多民间传说与名人轶事,包括“宋定伯捉鬼”、“苏东坡月夜斩鬼头”、“鲁迅先生踢鬼”等等小故事,表面上就是讲述妖魔鬼怪如何不可怕,也是一部隐含着传统知识介绍的少儿读物。

  这本书的封面上还有大字批语——“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在它出版的那个年代,很多著作很难刊行,这本书也要打着这种旗号才得以出版。

  文革末期,批林批孔破四旧,四处抄家倒斗,芜城一带居民家藏的古卷古册甚多,有许多都被送到了造纸厂做为回收造纸的原料,堆放了满满的一个大仓库。这小孩是在芜城造纸厂出生的,父母当时都是厂里的技术员。

  小孩从小喜欢乱跑,不像其它的孩子一样在草堆里拣蘑菇、到河沟里抓螃蟹,而是喜欢溜进大仓库的纸堆里打滚,随手翻各种书看,有各种古籍也有当代出版的中外读物。没有人教过他,但自从他懂事时起,就自然认识那些书上的字。

  《不怕鬼的故事》也是在等待回炉做纸浆的废书堆里翻到的,几天前的夜里,他在黑暗幽森的浮生谷中,想到的全是大灰狼、猫头鹰、黑老爷、吊死鬼等吓唬人的形象,现在不害怕也不必害怕了,倒想起不怕鬼的故事来了。

  小孩在说,天月一直在听,她并不好奇,却很有耐心。小孩说了半天见天月只看着自己不接话,终于提到了正经事:“你知道怎么从这里出去吗?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天月:“我从未走下三梦峰。”

  “这样啊?那这里有没有别人认识路,我是从……”小孩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神情忍不住焦急起来。

  这些天他没下山回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本不认识回去的路,在山林中乱钻到了黑夜很可怕,不得不留在了这里,虽然着急也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而且这里很好玩。

  “你既能看懂这些法诀,那就去印证。不论你是什么人,若真能印证这法诀所述,就能找到回去的路。”天月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一指法坛前壁上铭刻的法诀说道。

  小男孩很为难的挠了挠后脑勺:“这得多长时间啊?不知道暑假够不够,还能赶上开学吗?”

  忘情宫九门法诀,最终的印证都是历苦海出神入化,这小孩对修行之事完全懵懂无知,竟然想着在剩下的暑假内,将风流大法修炼印证完毕。若是让内行人听了,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但天月未哭也未笑,只是说道:“想要找到回去的路,你只能如此。”

  小孩子看了看满壁的铭文,又扭着脑袋看了看天月,忽然想起了什么,眨着眼睛问道:“我上山时看见了一盏月亮一样的大灯,是你点的吗?”

  “这是指月玄光,与你手中的呈风节一样,是忘情宫镇宫九神器之一。”天月一招手,一轮盘子大小的圆光凭空出现在身前。几天前在三梦峰顶那么遥远的地方,它发出的光芒能清晰的照亮浮生谷,如今近在眼前,却一样的柔和皎洁,一点都不强烈刺眼。

  小孩嘴张的老大,下意识的伸手去摸,手指却从圆光中划了过去——光只可以看得见,怎能摸得到呢?他微微一皱眉,似乎灵觉中感应到什么,再次伸手小心翼翼的摸了过去,这次情况不同了,看他的手势,是真真切切的触摸到这一轮圆光。

  天月看着小孩的手,并不掩饰眼中的异色,但小孩并没有注意到天月的眼神,他用既惊叹又夸张的语气问道:“它太漂亮了,什么是神器?”

  天月:“忘情宫中有各种典籍,你能翻到《器物谱》,就自己去看。”

  小孩彻底被这一轮圆光吸引了,感觉简直匪夷所思,又问道:“你是神仙吗?”

  “我是天月。”刚才小孩问她是不是鬼,少女也是一样的回答。

  小孩抬起头,发自真心的问了一句:“我叫你仙子好吗?”天月没有答话,但眼神分明没有拒绝。

  ……

  很多人孩提时代都有搞“收藏”的爱好,并不是收藏什么珍贵的古董,而是孩子眼中好玩的东西,比如香烟盒、小画片、火柴贴之类。小男孩在三梦峰上喜欢攒生元杏仁,一周过去了,他已知道那不是一般的杏子,而是修行灵药生元杏。

  每次他吃完生元杏之后,都喜欢把那些杏仁拿到浣草泉中,让它们飘浮在水上玩。小孩也穿着衣服下水,等他玩够了上来的时候,手中呈风节一挥,身上的水就自然干了。

  这天他坐在土门殿中,拿杏仁玩跳石子,玩着玩着自言自语道:“书上说此物为炼制生元丹所用,可不可以烤着吃呢,就像烤白果?”

  话音未落,就听面前的杏仁劈里啪啦一阵脆响,壳都爆开了口,里面的仁已经被烤熟了,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气。小孩却一点都不吃惊,欣喜的叫道:“哇,爆米花呀!……仙子,是你干的吗?”

  假如炼药大宗师梅振衣见到这一幕,可能会受到启发,也能炼制出一模一样的“爆米花”来。生元杏仁经过了浣草泉的洗炼,药性已被提纯,但天月化去了其中大部分修行饵药之力,把它变成一种可以服用的零食,能补凡人元气却不伤身。

  但若这样炼制生元杏的话,太浪费了,它在修行人眼中最珍贵的药力都被化去。

  随着小孩的叫声,天月出现在面前,不说话却一指小孩脖子上挂的东西。天月仙子不爱多嘴,可自然就能明白她的意思。小孩已经习惯了,抖了抖脖子上挂的一串大念珠似的东西笑道:“像不像鲁智深?一百零八个串起来的,芜城就这么卖山楂。”

  他脖子上挂着一串明黄色的果子,很像野生的山楂,芜城九连山一带多有生长,每年到了成熟的季节,山里人采来用纳鞋底的粗线穿成一串,就像戏台上鲁智深挂的大念珠,拿到集市上去卖。大人给孩子买来,挂在脖子上慢慢吃,一串可以吃一整天。

  三梦峰上生长的这种果子,是罕见的瑞草灵药凤翎结,一株瑞草上生长五到七枚,细长的果茎成扇面形分布,顶端果实一溜排开,远看很像孔雀头上的翎毛。小孩一开始就拿它当山楂摘,后来才知道它叫凤翎结,此时成熟的不多,好不容易才凑齐一百零八枚。

  忘情宫中当然没有纳鞋底的线,他找了一条长穗须穿起来,挂在脖子上已经啃了好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