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308章

  除了左游仙之外,知焰仙子世间法也修行圆满,梅振衣亲眼看着她在方正峰上历天刑雷劫飞升成仙。知焰成仙后去拜访了瑶池圣境,但并未留在天庭,梅振衣在方正峰上守候,一直等到知焰回来。

  知焰回人间来到梅振衣面前,当胸就是一拳打了过去,紧接着扑入梅振衣怀中道:“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出手,你都要抢那杀伐之功,这分明就是自揽业力,不想增我的天劫之威。你早知天刑雷劫为何!对不对?”

  梅振衣搂着她微笑道:“我确实早就知道,清风仙童故意告诉我的,你要责怪我吗?”

  “我是想怪你,但又不知该怎么怪你,事到如今你业力已深,将来天刑恐怕难以对付。清风仙童真是的,为什么要告诉你那些?”知焰说着话眼圈都快红了。

  梅振衣伸手刮了她的鼻尖一下:“你也想留仙人泪,助我炼大罗成就丹吗?清风仙童是好意,而我自有办法,可曾见过有什么事难住你的道侣?”

  这道侣二人正在说话,突然听见耳边有人道:“你们两个编排我什么呢?知焰成就仙道,反而学会背后闲话了吗?梅振衣,你随我来。”只见清风仙童从五湖山庄的方向跃上了法柱峰顶,朝梅振衣招手说话。

  梅振衣拍了拍知焰的肩膀:“你历天刑两番来回颇耗精力,暂且休息,我去看看仙童何事。”

  梅振衣随清风离开青漪三山,沿九连山飘然而行,一直来到敬亭山下的青漪江边站定。梅振衣上前道:“十几年来仙童未曾再出山,今日忽然叫我来,为何又一言不发?”

  清风一伸手,一支金黄色半透明的长鞭缓缓舒展而开,回头问道:“你可认识此物?”

  以梅振衣的修为定力,哪怕霹雳在前也不会变色眨眼,然而此时脸色却为之几变,站在那里张口结舌半天才说出了一句话:“这,这,这不是打猴鞭吗?”

  眼前所见正是穿越前梅溪得自梅太公的那支打猴鞭,尘封多年的往事在他心中早已不起波澜,然而今天乍见此物却是神识一晃,穿越前的二十年经历在灵台中闪现而过,就如面前这支缓缓舒卷而开的打猴鞭。

  清风淡淡一笑:“打猴鞭?这名字不错,鞭法与法器同名,就这么定了!我拿走那条龙筋与盘古藤合炼,今日终于成就这支神器。”

  “此器的神妙之处,不似其它难以动用的神器,就算是未入门径之人,也可用它做长鞭,修为境界越高,妙用越广。”梅振衣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当年这一支长鞭在梅溪手中并不知是一件神器,如今梅振衣见证它的来历,却像一位多年后重逢的老朋友。

  清风:“不错,你只看了一眼还未入手,就已经看出它的妙处了。”

  梅振衣的表情有些古怪:“我见过它,在幼年失魂未醒的大梦之中,仙童叫我来,就是为了观摩这件新炼成的神器吗?”

  清风侧着头看他:“失魂未醒,却有大梦轮回?看你的表情古怪,应是修行机缘到了。还记得当年飞尽峰上扬言之语吗?如今恰恰二十三年。”

  智诜禅师立九林禅院,法坛留虚座待高僧来住持,并留下了紫金钵盂为镇寺神器。当时梅振衣就奇怪智诜要恭迎的究竟是哪位僧人?而清风曾说只有这位僧人来了,梅振衣才能堪破阳神化身变换的境界,修行才有可能到达世间法的尽头,预言的时间就是今年。

  这些年九林禅院也多有变故,只是梅振衣在山中清修没有理会而已。

  智诜离开芜州后,留下弟子处寂禅师代为住持,处寂虽然也是一代高僧,但显然不是梅振衣要等之人。几年后智诜出洛阳入蜀,路过芜州带走了处寂,还留下一段隐秘的禅门公案。

  话说武则天下诏让六祖慧能将木棉袈裟送到洛阳,慧能照办了。木棉袈裟落到武皇之手,有一天招集宫中众高僧欲择一人赏赐,当时问了一句话:“诸位贤师,有欲否?”

  最想得到木棉袈裟的神秀等人皆答道:“无欲。”只有智诜答:“有欲。”武皇又问智诜:“因何有欲?”智诜答:“有生则有欲。”武皇把木棉袈裟赐给了智诜。

  智诜带着木棉袈裟南行,路过芜州又招弟子处寂一同入蜀,从此之后木棉袈裟再未现身人间,也应了慧能当年之语:“我受此袈裟是为行佛法,若顿悟之道已传,衣不必再传,禅宗寄名法嗣至此为止。”这些都是智诜圆寂之前的事了,也早在武皇驾崩之前。

  第239回、无相空门迎地藏,吕祖江畔笑黄龙

  处寂离开九林禅院之后,住持此寺的是另一位高僧无相禅师,此人俗家姓金,据说出身大唐新罗郡国王族。无相住持九林禅院十几年,近日逢处寂召也将入蜀,九林禅院需要一位新的住持。

  偏偏在这个时候,无相禅师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位菩萨给了他一支九环锡杖,并说将有佛门大德前来芜州,让他做好迎接的准备。无相睁开眼睛后,真有一支九环锡杖就在禅房中,据见过这支锡杖的僧人说,此物就是当年玄奘西行取经所持的法器,这个消息已经传扬开了。

  ……

  “我观芜州气象,今日那位高僧将入城,而你的机缘也到了。”清风站在江边,抬头望着芜州的方向说道。

  梅振衣:“到底是哪位高僧,仙童已经知道了吗?”

  清风:“我知其来历,但他这一世会是什么人,只有见到了才清楚。”

  两人正在说话,沿着江岸走来了一位僧人,身披黄底红纹灿烂袈裟,相貌庄严神情肃穆,到两人近前唱诺行礼:“请问二位施主,芜州城怎么走?”

  梅振衣赶紧还礼道:“沿江而走,可见桃花十里,桃花尽处,就能望到芜州城楼了。请问大师,你往芜州何事,欲在哪座寺庙挂单?”

  刚刚在这里谈论会有哪位高僧入城,接着就来了一个和尚,梅振衣如何不吃惊?他在神识中小心窥探这位僧人,竟没有发现任何破绽,举手投足宛若平常。再看仙童清风,竟然就像没有看见这个和尚,一脸淡然也不还礼,站在那里仍看着江面。

  僧人答道:“多谢施主指路,贫僧法号黄龙,乃禅宗法师,欲往九林禅院去,听闻无相禅师以九环锡杖与紫金钵迎奉住持,故贫僧远来。”

  梅振衣心中一动,此人果然是往九林禅院去的,难道就是自己要找的高僧?他看了清风一眼,以无语观音术问道:“仙童,你说的人就是这位黄龙禅师吗?”

  清风却没有回答,转身问黄龙道:“和尚,你也想去九林禅院为住持吗?请问因何而取,我有一问不知你能不能答?”

  黄龙怔了怔,表情很高深的微微一笑道:“这位童子有问于贫僧?那就请问吧。”

  清风一指面前的青漪江道:“江上有几条船?”

  梅振衣也顺着清风的手势朝江上看去,此地附近没有村庄,江边也没有渡口,只能看见远处点点帆影,近处只有一叶小舟从对岸缓缓飘荡而来。

  黄龙禅师看也不看,做感慨状答道:“江上只有两条船,一条装着名,一条装着利,芸芸众生之难堪,不舍此二舟不见彼岸。”

  清风一笑道:“你这和尚答的倒省事,路在脚下,庙在城中,请自去吧。”同时对梅振衣暗语道:“不是他,此僧乃话头扯禅、卖弄玄虚之辈而已,不必理会。”

  梅振衣这才反应过来,刚才神识察觉不到黄龙禅师的任何破绽,并不是这和尚如何高深了得,而是因为他本就是一个无修为的凡人,就像当初在景教法会上看见江泉居的感觉一样,不禁哑然失笑。

  黄龙禅师身姿潇洒昂然沿江而去了,端的架子俨然一副高僧派头。

  江边又传来几声嬉笑,那条小舟飘过来靠岸,明月仙童蹦了出来,笑眯眯的回头问道:“提溜转,好玩吗?”

  提溜转身形如清烟飘上岸,落地是一名妙龄村姑的模样,素手一招,江上那叶小舟化为一片飞鳞倏然不见,也笑着说道:“多谢仙童指点如此御器之妙用。……梅公子,你怎么来了?”

  梅振衣:“清风仙童唤我来此,恰好看见你的飞神鳞妙用变幻。”

  提溜转与明月关系最好,经常一起玩“游戏”,也得到不少指点。明月倒没有刻意教提溜转什么修行,但举首投足之间自有玄妙境界,比如今天又指点提溜转化飞神鳞为一叶小船去江上荡舟。明月的法术自然是不带一点杀气,而且像这样的变化妙用其它高人是不太会想到的,因为通常也用不着。

  清风一挥手:“提溜转,你回去吧,梅振衣有事要请教明月。……明月,带梅振衣去山顶,他要问道于你。”

  梅振衣有什么事要请教明月?清风一开口他就想起了这位仙童当年的话——欲堪破种种化身变换,等机缘到了,可以先去请教明月,再去九林禅院见那位高僧。

  ……

  敬亭山顶,明月坐在一块山石上,看着面前恭恭敬敬侍立的梅振衣,眨着眼睛似乎很好奇,眼神仿佛在问——你有什么要问我的,我好像没什么道法可传授于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