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185章

  酿制老春黄,不能用普通的湖水,否则酒的口味就差了好几分。以前纪家酿酒,都是用院中那一口井水,后来钟离权施法让那口井干涸了,梅振衣指点纪山城用敬亭山脚下雪溪泉水酿造新酒,并说这泉与那口井地脉同源。

  万家酒楼自酿,去雪溪泉取水,虽然麻烦些但问题也不大。可如果大规模酿造,总是穿过十里桃花道到敬亭山脚下取雪溪泉水,太费工费时费车马。而且雪溪泉流量很小,也根本不够用。

  梅振衣闻言点头道:“那口井,是我师父东华上仙封上的,我正想去试试,看如今能不能把它再打开。……我觉得,这可能是师父考验我修行的手段。”

  说话间来到万家酒店,这里生意十分红火,比四年前钟离权未封井时的光景,有过之而无不及。梅振衣穿过酒店直接来到后院,纪掌柜得到消息赶紧来见礼,纪家老母也出来相谢。梅振衣扶住老人家慰问几句,又对纪掌柜道:“忙你的去吧,不用招呼我,我就是想看看这口井。”

  纪掌柜:“小公爷,这口井我后来请人重新淘过,可惜没有用,还是不出水。”

  梅六发插嘴道:“仙人施法封的井,凡夫俗子能淘出什么花样来?我家少爷是东华上仙的传人,正要施法开井,叫你回避你就回避!”

  梅振衣:“六发,不要这么说话!……纪掌柜,我想试试手段,请你且暂避。……六发,你也退到一旁不要靠近。”

  纪掌柜回避,梅六发也退开,梅振衣取出指妖针凝神御器。这件法器本是左游仙所炼制,其妙用就是帮助神识延伸,感应周围环境中各种神气与法力波动,后来又经过明月仙童的手重新炼化,看似妙用未变,但已大不相同。

  第146回、鞭落枯井清泉涌,抽转灵枢造化功

  拿杯子盛水很轻松,但是容量太小,拿瓢盛水容量大多了也不至于拿不动,拿桶盛水力气小的人就费劲了,假如拿一口大瓮呢?一般人拿不起来,就算力气大能拿起来,也很难将它盛满——这就是梅振衣如今使用指妖针的感觉。

  刚从明月手中拿回指妖针时,梅振衣根本动不了这件法器,因为他的定力不够,心念也无法容纳那么大的神识范围。使用指妖针,神识延伸的极远,几乎无边无际,但梅振衣却没有那么强的法力与念力,感觉自己差点被吞没了。

  现在他的修行进入脱胎换骨之境,有了飞天之能,终于可以动用,但却小心翼翼不敢将这件法器的妙用发挥到极限,学会控制自己的施法范围,本身就是一种修为的进步。

  有一句话叫作“懂者不繁、会者不难”,查探清楚情况后,梅振衣也知道师父钟离权当初使的法术并不复杂,就是移转地下水脉,让这口井不出水,接着往下打再深也没用。梅振衣此时仅仅是懂者不繁,还达不到会者不难的境界,他做不到这一点。

  要想让这口井重新出水,就得使用一样的神通,重新运转地下水脉。梅振衣收起指妖针半天没说话,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师父留下这口不出水的井,还真是一种考验,这种考验与他想凿建仙家洞天的计划有关。

  青漪三山是天成福地,但是要建成仙家洞天,仅仅有财力物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仙家法力,这种法力能够运转天枢地气辅成道场洞天,结成自然的法阵成为屏障,并收拢生发灵机。梅振衣如果没有这种法力,就建造不了仙家洞天,无非是在青漪三山建一个湖中的世外桃园而已。

  当然了,他可以请师父来帮忙,知焰仙子出关后可能也有这种法力,但凡事都假手于他人,这道场洞天与梅振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当初答应将敬亭山送给清风作道场,结果也仅仅是送了一块地皮而已,武后一道法旨,敬亭山成了山神道场,清风差点没带着明月离开。

  良久之后梅振衣叹息一声:“我的修为还有一线之隔,境界已到,但法力还不够精深啊,这是没有办法取巧的事。……六发,我过段时间再来,总能打开这口井,不耽误你们酿酒便是。”

  梅振衣要走,梅六发挽留道:“少爷,好不容易来万家酒店一趟,干嘛着急回去?让酒店弄几个好菜,小的陪您喝一杯,难得清闲清闲。”

  梅振衣摇头道:“今天还有事要办,就不在这里吃了。等我打开这口井的那一天,你再请我吧,自己掏钱请!……六发,你负责与纪家合作,平时言行注意点,不要没事就在人家酒店白吃白喝。”

  梅六发吐了吐舌头,连连点头答应。梅振衣出门的时候,纪掌柜也跑出来留客并询问情况,梅六发在一旁道:“老纪啊,我家少爷的能耐大了,打开那口井没问题,这就回去炼制法宝,过些日子还会再来。”

  与纪掌柜告辞后,梅振衣出门把梅六发拉到一边道:“六发,你跟谁学的这么满嘴乱泡?有什么就说什么,我打不开那口井就是打不开,也没必要胡说炼制什么法宝。”

  梅六发笑道:“知道了,其实就是想给少爷撑撑面子。”

  梅振衣:“我不需要那种面子。你与大东修行时日不短了,眼下也算有些根基,等过一段日子,梅毅要为你们举行入门受戒仪式,就算是正式的修行人了,油滑之心得改一改。”

  说完这些,梅振衣把马交给梅六发,在路旁桃林中换上了一身道装,背着个包袱步行而去。见这身打扮,就知道他要去养贤乡何家了。

  上次离开芜州去洛阳之前,梅振衣就到何家打过招呼,说老家那边有点事叫他回去,顺便去关中看父亲,等回来的时候自然会上门拜访,要何家兄妹暂时就不必去齐云观找他了。现在小吕道长终于从关中回来了,何家夫妇与一对兄妹自然十分高兴。

  梅振衣还带着一包袱洛阳特产送给何家,虽然不是很贵重,也都是芜州当地买不到的,何仙姑是眉开眼笑,留小吕道长吃晚饭。何幼姑今年已经十三岁了,自从“病愈”之后,不再是幼时那种面黄肌瘦的模样,人长的很白净也有了几分红润的血色,出落的越来越标致。

  饭桌上何家兄妹很好奇,一直打听关中一带的风土人情与趣闻轶事,而何木生则很关心小吕道长家中的情况。梅振衣只说家中一切安好,不必他操太多的心,闲聊几句梅振衣放下筷子道:“今天来,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们,我给火根哥哥找了份活计。”

  何仙姑笑道:“你木生伯如今已经是梅家的养贤乡的庄户头,算是有头有脸有办法的人了,也能给你火根哥找到营生,小道长介绍的是哪份差事呀?”

  梅振衣:“你们听说了玉真公主在芜州出家的事吗?朝廷专门修了一座玉真观,拨了三百亩皇田供养。如今玉真观修好了,可是还缺一个庄户头帮着打理。玉真公主经常在我们齐云观出入,我也认识她,找了个说话的机会就推荐了火根哥,公主也点头了。”

  何火根放下碗,过来一把抱住梅振衣的肩膀欢呼道:“原来是这份差事啊,太体面了,谢谢兄弟!”

  何仙姑也惊叫道:“原来是给玉真观里的公主家做庄户头啊,当家的,儿子可比你更有出息啊!……小道长,你真是太有办法了。”

  老实憨厚的何木生也笑得很开心,笑完了眉头一皱又问道:“小道长,我们一家人是不是要到玉真公主那里道谢啊?”

  梅振衣摇头:“用不着,这对于公主来说就是一件小事情,点点头就完了,还要特意见你们一面吗?……火根哥,你明天进城一趟,去菁芜山庄找一个叫赵启明的管事,他会把一切安排妥当的。……我听说玉真观的皇田想种植茶树园,人手不够的话就在附近乡里请,钱粮不会少给,这些事都要由你这个庄户头来管。”

  这一天,何家上下喜气洋洋,高兴的就像过年一般。梅振衣离去之后,当晚何家夫妇俩关上门在屋子里说私房话。何仙姑道:“你是梅家在养贤乡的庄户头,火根又成了玉真观的庄户头,我们在这里那就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

  何木生直点头:“那位小吕道长,真是我们何家的贵人啊!自从他来了之后,先是把幼姑的病治好了,然后我也有了一份好营生,现在更好,小吕道长又给火根介绍了一份好差事,真不知该怎么报答他?”

  何仙姑:“我们家日子好了,自然不会忘记他的好,反正我把他当自家孩子一样看。”

  何木生:“等幼姑年纪大了,总要找婆家的,那小吕道长人品相貌都没得挑,只可惜是个出家道士。”

  何仙姑:“道士怎么了?你的意思是……”

  何木生咳了一声:“我知道道士也可以娶妻,就不知他能不能看上……”

  何仙姑打断丈夫的话:“你原来是这个心思啊?等再过几年,还不知道幼姑能不能看上小吕道长呢,到那时她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了。”

  何木生:“我们算什么大户人家?”

  何仙姑:“现在不算,再过个三、五年,那可就说不定喽,说不定提亲的能把我们家门槛都踩平了。邻村的张三姑昨天就来了,说要给我们家火根说媒,我还没松口放话呢。”

  何木生:“幼姑的事情确实还早,但火根娶亲也就是这两年了,还是先忙完儿子再忙女儿吧。”

  夫妻俩在房中说话,何幼姑在厨房里收拾完碗筷,经过堂屋的时候恰好听见了他们在说自己的名字,也站住脚步竖着耳朵仔细聆听。这时何火根蹑手蹑脚的过来,伸手刮了妹妹的鼻子一下:“姑娘家的,偷听大人说闲话,也不嫌害臊?他们在谈给你找婆家的事呢!”

  “哥哥不也在偷听吗?明明是有人上门给你说媒嘛!”何幼姑低下头,黑暗中小脸已经臊的通红,一转身进自己房间里去了。

  这天夜里何幼姑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位小吕道长牵着自己的手在山野中小跑,还摘了一朵很漂亮的山花插在自己的鬓角,她心里暖洋洋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在蠢蠢欲动。

  梅振衣有没有想过何家夫妇可能会把他当未来的女婿候选人?而何幼姑也到了少女怀春的年纪?他很清楚何幼姑的天年不过三七之数,也就是说寿命也就在二十岁左右。他现在并没有办法能治好她的不足之症,也只能让她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过的开心而已,其它的事情并没有想太多。

  ……

  炒茶的工艺现代人看来并不复杂,但也有许多讲究,不是人人一伸手就能干的。传统炒茶以专用的炉灶与大铁锅为工具,将新摘的嫩茶叶放在里面不停的翻炒,有三个注意事项。

  首先要使茶叶充分的脱水干燥,以便于长期保存,一个熟练的炒茶工手法是要经过长期训练的。茶叶干燥过程中会慢慢变脆,你不能把茶叶炒碎了,否则只能得到一锅茶叶末。而且还要十分注意火候,不能把茶叶炒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