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曦拿着情报进屋的时候, 郭嘉正拿着小老虎糊弄小郭奕,让他往床榻边缘爬。小郭奕也不知道自己爹在引诱他做多么危险的事情,全神贯注的盯着那小老虎,呜哇呜哇的向前爬, 眼看就要掉到地上去了。

  “奉孝……”白曦最近已经习惯了私下里叫郭嘉的字, 主要是如果不合了郭嘉的愿,那么他们晚上谁都别想舒服, “你一定要和小奕吃酸么?”抬手将注意到自己到来, 啊啊张开手要抱抱的小娃娃抱在怀里。

  郭嘉哼唧唧将小老虎扔在了一边:“叫他晚上闹哦。”特别的理直气壮, 完全没有二十多岁的人和二十个月都没有的小娃娃计较的不好意思, “你怎么白日回来了?”他将校事府的工作推给了白曦, 还以为他要熬到晚上呢。

  如果知道他这么早回来, 一定不这么作弄郭奕。

  “孙策用玉玺换了袁绍的兵马,回江东了。”小郭奕已经知道认人, 此时正抓着白曦的耳垂, 笑的特别开心。这让郭嘉心里泛酸,明明惯着他儿子的名号,结果和白曦却更亲,不愧是随娘的?

  “就这么点儿事儿?”

  “已经是两个月前的旧消息了。”白曦当然知道郭嘉是什么意思, “公子感兴趣的消息应该是下面这条——”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还未开口就在郭嘉似笑非笑的眼神中意识到自己又说顺嘴了,叫了公子。

  “袁绍称帝了。”不动声色的牵引话题,“就在几日前, 若不是他宣称天命所归玉玺于手,我们的人怕还探不成孙策所作之事。”情报网虽然广, 可是终究还是有薄弱的地方, 私密的信息是不好轻易探得的。

  郭嘉不知白曦心里所想, 他只是瞪着眼睛看白曦冷静的模样,跟着重复:“你说啥?”

  “袁绍称帝了。”看着郭嘉难得一见的傻模样,白曦无声的勾起了嘴角。

  “嘉可能没睡醒,需要一盆水冷静一下。”郭嘉坐在榻上看着小郭奕,看着他弯起眉眼傻呵呵的模样好半响,才反应了过来,“所以,袁家是不是盛产傻子?又一个傻子称帝了?你说他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郭嘉的模样太可爱,白曦单手将小郭奕托在怀里,另一只手越界去摸郭嘉的头发,像是摸宠物那样轻轻蹭了蹭他的头发:“公子说的对,他的确很傻。”

  白曦还有话想说,不过他还没开口,郭嘉就一把拽住了白曦的手向他的方向一拉,抬头强吻了上去。

  白曦的肺活量自然比一个弱书生好,不过郭嘉这次也没存较劲的心。送开口一抹两人牵出来的银线,到处找衣服:“剩下一个晚上补回来,嘉现在要去找主公,给他分享这个天下第一的大傻子家族,哈哈哈哈……他们袁家是不是……傻?”

  恍惚有种你在逗我的感觉,这乐子太大了啊。

  看着郭嘉像是无头苍蝇一般的乱转,白曦抱着小郭奕起身从一旁卷着的杯子中拉出一件青色外袍递给了郭嘉。郭嘉找的的确是这件外衣,匆匆往身上一披也顾不及系衣带,一边提鞋一边往外走:“袁绍说什么?”

  “说他是手持玉玺,乃是天命所归。”这件事儿白曦倒是打探出来了,不是因为他的情报网多么好用,而是袁绍把这件事当做天命所向,讲给了所有人听。

  所以说袁家这对儿兄弟也是脑回路清奇,令人捉摸不透。

  郭嘉哈哈哈的笑着,跨出门朝着曹府的方向跑去。

  郭奕不知道自己的两个爹在喜乐什么,只是这也不耽误他跟着一起傻乐呵,咧嘴呵呵的笑着,不时拍拍小手助兴。白曦看着郭奕只觉得心底一片柔软,将他放在榻上学着郭嘉之前的模样逗他,一时也挺有趣的。

  而郭嘉冲到了曹操府邸,他有知情不报的权利,所以当他冲入书房的时候,曹操正在教导他的大儿子曹昂。郭嘉也就比曹昂大了两三岁,见到大公子也没什么扭捏,张嘴就来:“主公,有两个消息,你听好的还是听坏的?”

  对于郭嘉不拘礼节,曹操已经习惯了:“坏的吧。”

  “玉玺没能找回来,主公平白失了个讨好陛下的机会。”郭嘉努力让自己一脸沉痛,可惜装的实在是不太像。他自己也知如此,所以没什么遮掩的将好消息说了出来:“可是袁家盛产傻子,有个傻孩子,又称帝了啊哈哈哈哈。”

  这笑话他说一次就像笑一次,这简直太滑稽搞笑呢。

  曹操惊喜的模样和郭嘉完全不同,只见他嚯的一声站起,力度之大将桌子都向前撞了几分:“奉孝可真是给操带来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他的脸都涨红了,一副激动地模样,“这的确是喜,大喜啊!”

  为何两人会如此的开心?那着实是因为袁绍不仅走了一步臭棋,还拉着别人一起下水了。虽然现在还看不见那些一起下水的倒霉蛋究竟是谁,可是左右就那么几个有资格的,日子久了就能看见了。

  为何说袁绍走了一步臭棋,如今天子还在,大汉五百年的余威还在,多少学子墨客明知这个王朝已无药可救,可是还认为自己是大汉的臣子,想要救济这个已经颓败的天下。袁绍称帝,那就真的是当了所有人的枪靶子。

  上一个枪靶子,是想要废少帝立刘协的董卓,他的结局可不怎么好。

  “是什么让他有这样愚蠢的野心啊!”曹操哈哈的笑着,一把抹着自己的眼睛好不开心,“以前就知道袁家兄弟蠢,却没想他们这么蠢。当年袁术称帝时,操还以为本初是个聪明的,现在看来,两个都是纯货啊!”越说越开心,若不是时候不和宜,他要开宴会庆祝了。

  这个原因,郭嘉就觉得有些沉重了,连带脸上的笑容也敛了几分:“因为玉玺。”

  曹操也敛了笑容,看着郭嘉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可惜了那孙文台啊。”

  当年诸侯讨董谁不知道谁啊,十八路诸侯本着各自的野心与利益而来,到了最后真的一心讨董的也就只有那么两三个,其中曹操最看好的便是孙坚。那时他们还相邀等未来有了时间,一起为大汉献上自己的力量。

  可谁曾想转头孙坚就遇害了,只剩他那大儿子带着残余旧部投靠了刘表。

  也不是没有传闻流入曹操的耳中,什么孙坚找到了传国玉玺,什么孙坚乃是天命所归。可一方面是因为曹操不信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事儿天高皇帝远碍不着他们什么事。可如今小皇帝都在他们这里,这天命哪怕是抢,也要抢回来。

  正在思考着怎么要回传国玉玺,就没想到袁绍是送来了一波神助攻。想要瞌睡就送了枕头,约莫着正是如此了吧。如此,又怎能让曹操不笑呢。

  惋惜过后,曹操与郭嘉想的更多,他召集了自己的谋士团,将这事儿说了一说。除却阴着个脸的荀彧,因为新来不断降低自己存在感的贾诩,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副过年的欣喜模样,对着和曹操说恭喜。

  可不就是大喜么,借着小皇帝的名,开疆拓土啊。

  荀彧为什么会阴着脸,还不是他觉得大汉的名誉被人践踏。对于一心想要重整大汉威风,匡扶汉室的荀彧来说,这件事就是晴天霹雳。曹操自然也知道,所以他也没与荀彧多做计较,他大手一挥问诸君应当怎么办。

  开口的自然不会是重臣,这些人往往是最后开口的,所以从后往前那些有意见的谋士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同样也是一场无形的考验,测量这些谋士究竟能做到何种地步。

  郭嘉插着袖子在一旁听着,眼睛却若有所思的看向荀彧。其他人他都不担心,唯独这个挚友他十分的担忧。当年同在颍川书院读书时,他就知道这人是个死忠大汉的死脑筋,如今看来这样的死脑筋不仅没有变化,还加固了。

  也不知大汉有什么好的,明明都腐朽成了那样,还有那么多人惦念着他的好。

  还是他们家小曦比较好……

  郭嘉的脑子一瞬间又走叉了,若不是贾文和挑衅一般的问起一直以来郭祭酒都没发表言论,定然是有所高见的话,他可能能开小差到会议结束:“高见倒是没有,有也自然比不过文和先生。”郭嘉脸上带着笑,反讽道。

  做戏自然做全套,就好像帝王从不喜欢看到自己的重臣独掌朝权一般,如今郭嘉的地位已经够高了,多一个人于他打擂台不仅不会分解他的权利,还会让他变得不那么起眼:“孙策那一边儿,也可以利用的吧。”

  这话倒是启迪了曹操,他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点了点头算作是同意了郭嘉的说法。

  【作者有话说】

  这里出了个BUG,袁术在之前已经称帝过一次了……Orz

  所以改了BUG之后,无论当初袁术为啥称帝,和孙策换玉玺的成了袁绍,而这个时候袁术已经被曹操弄死了。

  实际上在据说当初袁术称帝,袁绍曾致信袁术,说他既是嫡子,袁术应该把玉玺献给他,让他称帝。

  所以这两个人……emmm……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