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基建从位面杂货铺开始>第266章 纺织招人安置难民

  大同村的茶园当中, 好几人头顶着草帽在茶园当中辛勤劳作。

  忽然,有个人似有所感地抬头看向天空,眉头紧蹙着, 神色显得紧张。

  男人名叫林羡, 是茶园当中新来的灵植师。

  身旁的人见他抬起了脑袋, 凑过去好奇问道:“林老师, 您看什么呢?!”

  “好像有人在往这里来。”林羡回道。不过天上并没有看见什么人影。

  他还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觉, 哪里想到刚垂下视线,他就听身旁的人指着天际道:“林老师快看!天上真的有人往这边来了!”

  “只是不知道是路过的修士?”

  “还是来这里寻仇的堕仙?”

  听见堕仙这两个字, 周围的人瞬间警戒起来。

  林羡在大同村待了一段时间,他也对堕仙略有耳闻。他知道大同村的人曾经被堕仙找过麻烦,虽然后续成功将对方反杀。

  但一直担心其余堕仙会来到村落当中找他们的麻烦,所以村落的正中央摆放着防御的法器,四周也都刻满了阵法。

  “应该不是堕仙。”林羡安抚了众人一句,大同村这里非常偏僻,又靠近枯木林,堕仙就算想要报仇也没那么快找来, 同时如果是来寻仇的话, 这个时候恐怕早已经落下了攻击。

  身为修士, 林羡的视力要比身旁的纯人要好上一些。他眯着眼睛,轻而易举地能够看到天上人乘坐的法器。

  其中有把只剑,一个扫把一个两个轮子, 左右各有一个兜的车?

  林羡眉心一皱, 忽然感觉有些熟悉,他道:“好像是熟人。”

  ————

  林羡是从其他岛屿来到大同学院应聘的, 当时他家族得罪了一个大世家,整个家族都受到重创, 他过来这里几乎可以说是来避难的。

  原本林羡想要去仙岛寻求庇护的,哪知在路上的时候,忽然有只骨鸟飞到了他面前,并且大声道:“大同学院正在招聘。”劈里啪啦的说出了很多条件。

  这些条件听起来,让人很心动,尤其是现在这个情况,能够拿出这么多东西的门派实在少之又少。

  可这些条件并不足以能够打动林羡。

  真正让林羡动心的是骨鸟后半句的话,它介绍了大同学院的具体方位。

  那里地处偏远,如果过去避难的话,一定不会有人发现他。

  于是,林羡临时改变了线路来到了大同学院当中。

  这学院比他想象得要好,同时也比他想象得要更为不同一些。

  听骨鸟的介绍,他原因为这只是一个成立在下界的门派,可等进了三千三镇子,来到了大同学院当中后,他才发现这个学院什么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招收。

  真是闻所未闻。

  不过,想到自己千里迢迢赶到了这里,这里还这么偏僻,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的话,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了。

  林羡也只能勉强忍下来,不过同那些人相处倒是还挺舒心的,一段时间下来,他在学院当中也交到了几个好友。

  其中同他关系最好的是个半人,也是他的舍友,他们两个被安排在了同一个宿舍当中,对方名字叫小把。

  对方的法器,正是扫把。

  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后,林羡终于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他对大同村的村民说道:“是小把,是小把回来了。”

  小把身旁的那个怪模怪样的法器,林羡看了一眼,那好像是巨塔当中叶老板的法器,他曾经远远见到过对方。

  “什么?小把他们回来了?”小把的人缘很好,听到他的名字,在茶园采茶的人卸下戒备显得兴奋不已。

  “是的,”林羡往腰间系的围裙上擦了擦手,“我们过去看看”

  小把只有在固定休息的时间才会回到大同村,其他的时间全部是在学院当中度过的,眼下这个时间段并非对方寻常回来的时间,林羡担心对方是出了什么事情。

  尤其确认了小把身旁人的身份后,林羡更是担心。

  那两个人,一个是巨塔的老板,另外一个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那个人应该是崔城主的独女。

  这两个人平白无故的,怎么会来到大同村?

  ————

  一行人匆匆感到村落门口的时候,叶知秋等人刚刚降落在地上。

  他们乘坐的法器上边没有防护,这次跟着他过来的人除了兵王比较年轻之外,剩下的人要么是中年人,要么头发花白。

  尽管这一路上,叶知秋等人已经降低了速度,但是对方瞧起来明显有些吃不消。

  “天。”姚忘云扶着脑袋,颤颤悠悠地下了剑。

  一开始,叶知秋是想要对方乘着小把的扫把跟着过来的,相较于踩在剑身上,显然小把的扫把安全系数更高。

  尤其是小把的扫把上还贴心的增加了座位,姚王云坐上去一点也不会硌人。

  但姚忘云还是更倾向于御剑飞行,叶知秋也能够理解,毕竟对方想这件事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他只道让他先上去感受下,实在受不了的话就给他换一个交通工具。

  姚忘云应了下来,最初试飞的时候时间比较短,高度也不高,姚忘云激动地肾上腺激素飙升,自然也就没感受到害怕。

  但是随着时间的曾长,他不可避免地看到了脚下的风景,瞬间晕得不行,可当时他人已经在半空当中了,不想给众人添麻烦,他只能咬牙坚持下来。

  偏偏载着他的还是崔莺莺,秉持着男女有别的思想,姚忘云再害怕也不敢靠近对方一点,只能握着拳头强忍。

  如今终于落地,姚忘云再也控制不住,他双脚一软,神色飘忽的从剑上走了下来,走到柏羚身边的时候,身子一歪撑着对方勉强站住了。

  还是需要练习啊!

  姚忘云倒不至于叶公好龙,他越挫越勇,只是觉得自己还需要多练习几次。

  “姚大师,你过来坐。”叶知秋几人一下车,就看到姚忘云脸色刷白的,从剑柄上走了下来,脚步虚浮地挂在了柏羚身上。

  柏羚伸出胳膊将对方扶住,关切道:“姚大师,要不要给你喂点水?”

  姚忘云忙忙摆手。

  “过来坐着吧。”总挂在对方身上也不是回事,叶知秋指了指摩托上的座位,先坐下来缓缓。

  “刚御剑的时候是这样的。”崔莺莺不觉得是自己御剑术的问题,原以为对方是有修为在身的,但如今看倒并非如此,不过对方总是叶知秋代带过来的客人,她随口为对方解了解围。

  几人说话的时间,村门口的人已经迎了上来。

  “小把,真的是你。”林羡惊讶地从人群当中走了出来,他的话虽然是问着小把的,但是眼神却不住地看向众人。

  “领着我们叶老板过来看看,”小把挠了挠头,“对了,村长在哪儿?”他们这次过来除了看村中情况外,剩下的目标就是找张小飞了。

  作为村长,张小飞偶尔会回到大同村当中,赶巧今天张小飞就在村子当中。

  “在的,村长在纺织厂。”

  “我去喊他。”

  众人七嘴八舌,有的更是已经跑远。

  ————

  一行人走进结界当中,往张小飞所在的地方赶去。

  一路走来,崔莺莺发现大同村的状态确实要比其他地方好上很多,不仅种着很多东西同时每一种上边都挂着果实,井然有序的宛若一片桃花源。

  “知秋?你们怎么来了?”张小飞闲不住,叶知秋等人找到他的时候,对方正往挑着扁担往地里浇水。

  见状,崔莺莺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浇土地?不,应该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多余的水浇地?

  搞得她都有些羡慕这里的居民。

  “有事要说。”叶知秋言简意赅,“张哥,镇上来了难民这件事你知道吗?”

  “知道。”张小飞放下扁担,脸上涌过一丝愁容。他前几天一直呆在镇子上,对有难民来到三千三镇的事情,印象深刻。

  见难民可怜,他和陈冰冰还以学院的名义施了一部分的粥,只是效果并不好。

  那些难民,见陈冰冰是半人。好多人不屑过来,过来了也是大放厥词,说什么今天就算是饿死,也不要吃他们一点东西。

  听起来怪可笑的。

  学院当中的人有爱心没错,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脾气,爱吃不吃,施粥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义务。

  只是他们看不下去这些人在外城受苦才想出来的办法,

  那里想到对方竟然不识相!

  既然如此他们也没有必要上赶着帮助对方,一行人收拾好粥桶又回到了学院当中,后续不论在街道上看到多少难民,他们也不会再主动去帮助对方了。

  “怎么回事?”张小飞欲言又止,尤其是在看到了崔莺莺的时候,他心头闪过一丝怪异。

  崔莺莺是城主的女儿,他听说在城主闭关的这段时间,表面上大小事都是交给府上管家处理的,但实际上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崔莺莺。

  眼下镇子上麻烦这么多,按理说对方应该没有功夫四处游荡,可此刻竟然还跟着来到了半人的村落。

  张小飞总觉得对方跟着过来和那群难民有关。

  事实证明,张小飞的猜测是正确的。

  下一瞬间,崔莺莺就道:“张大哥.....”

  “别啊别啊!”张小飞惶恐,崔盈盈喊谁大哥呢!她的年纪可是比自己的娘都大,叫他大哥这不是折他寿嘛?!

  “您...您叫我小飞就行了。”张小飞搓着手,一脸尴尬。

  “小飞。”崔莺莺神色不变,她接着道:“我们本次前来是有要事相求。”

  “镇上的难民太多,三千三镇容不下那么多人。”

  “我打算往周围的村落当中安置一些难民,不知你意下如何?”说完,崔莺莺焦急地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这...这......”张小飞眼中闪过一丝为难。

  把难民安排进村落,其实就算不和张小飞商量也没有什么问题,大同村归属于三千三镇的管辖,虽然他是村长但是如果上头确实下达了这个指令,他也只能同意。

  前几天他见过难民的惨状,心中也是想要帮助对方的,要不然他和陈冰冰以学院的名义进行施粥。

  可对方不愿意啊!就像上次他们施粥一样,本来是好心好意的,结果双方都不高兴。

  张小飞显得有些踟蹰,万一这次的事情再像上次一样呢?

  他们吃力不讨好,而且住进村落当中并不像是给对方施粥那么简单。那些难民需要来到自己的村落,住在自己的房子当中,和他们共享有这片土地。

  相当于再自己家当中来到了一个陌生人,如果是知道感恩的人,倒还好,相处起来或许会很和睦。

  可如果对方不知道感恩,在他们这里搞破坏糟蹋他们的家园,又该怎么办?

  张小飞担心的事情,崔莺莺在做下决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想到了。

  将心比心,她能够理解大同村村民的想法。

  她保证道:“小飞,你放心。”

  “安排进大同村的人,我们会进行层层筛选的。”

  不仅会进行筛选,还会进行分散,从一切源头上避免对方扎帮结伙搞破坏的可能。

  同时,会优先安置老人和妇孺,这三种人适应性最强,同时也很少有闲心去挑事。

  至于那些不听话的刺头,那些挑三拣四的人,崔莺莺也想到了应对的方法,镇上不是一直想要进行挖掘地下水的工作吗?

  完全可以让对方从是劳动,一天管两顿饭,不至于让他们饿死,同时也让他们没有时间没有力气去作奸犯科。

  “那就照您说得办吧。”张小飞点了点头,算是应了下来。

  说话的功夫,人群外又过来了一个大婶,听到他们的讨论,对方忽然靠近问道:“可是要把难民带到我们这里?”

  张小飞点了点头,“是的。”

  闻言,对方脸上闪过一丝惊喜,随后欲言又止地看向众人。

  “怎么了张婶?”叶知秋对她点了点头,张婶是纺织厂的管事,手艺非常好。

  自陈冰冰离开村落之后,纺织厂的大事小事都是交给对方处理的。

  “没什么大事”张婶难为情道:“只是,如果要安排难民进来的话,能不能在里边招聘一切善于绣花或者善于纺织的人?”纺织厂的生意一直都很好,现在他们不仅仅给叶知秋的杂货铺进行供应,就连巨塔当中也上了不少布料。

  因为布匹冰冰凉凉的,很得镇子上的富商喜欢。

  一开始大家还心有芥蒂,因为这是半人制造出来的,他们担心穿在身上遭其他人不喜,但后续他们瞧见城主府的人都穿着那里布料制作出来的衣服,也渐渐放下了芥蒂。

  “招人?”纺织厂的事情并不归叶知秋管,他只负责收获,招聘人员这种事情是由于纺织厂的管事进行负责的。

  叶知秋还真没有关注过场中的人员流动。

  他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厂子当中是招了一批人的,他们在附近的村子当中招了一批,现在不少人都在大同村当中落户了。

  “是的,人数有些少了。”张婶想要增加些花样,不满足于简单的纺织,还想要进行染色,或者在布匹上边绣上些图案。

  但这些手艺相较来说,比较复杂,会的人很少。厂里有人会,可对方的手艺不行。于是张婶就想着,能不能从难民当中招来一些绣娘。

  闹了瘟疫的城镇,她略有耳闻,那个城镇一直是以绣品闻名的,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城镇,哪里想到对方那里的灾害竟然比他们这里还要严重?

  说起来,张婶就是一阵唏嘘。

  “我会让人留意的。”崔莺莺做下保证。“不过最好还是派一个人跟过去看看,这样才能够挑出让大家都满意的人。”

  张婶点了点头。

  ————

  这次过来除了安置难民外,叶知秋同时想要询问下林羡生长药剂的研究进展。

  他曾经让林羡研究过生长药剂,只是药剂这个东西并非简简单单就能够研究出来的,大部分的灵植师,只能通过自身的属性修为促进植物生长。

  但很难凭借外物去促进植物生长。

  上次过来挑衅的灵植师,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可惜对方没有用到正路上。

  “暂时没有进展。”林羡实话实说,如果生长药剂真的那么容易配出来,这个世道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叶知秋点点头,他知道药剂难得,也没有故意为难对方,见用来研究的药剂已经告罄,叶知秋有给了对方一试剂。

  剩下的生长药剂,叶知秋分了一点点给城主府。崔莺莺那里用灵石和法器买到了一小管,她打算雇佣灵植师,催生出一些食物来解决镇子上人吃饭的问题。

  催生固然重要,可种子本身同样重要。

  叶知秋的任务面板当中存有不少种子,以备不时之需。这些种子有的是现代位面的,有的则是经过了转化的异位面产物。

  产量相较比较高,且抗旱的非红薯莫属了。

  而叶知秋手头的这几种红薯当中,产量最高的又非在原始位面进行转化的大红薯莫属。

  一个能够生长到南瓜那么大,非常饱腹,足够一家人吃上两天。

  且产量也很好,只是稍微会有些噎人,可这也比饿死好。

  听到叶知秋那里有高产的粮食,崔莺莺再次提出了购买,叶知秋点头把全部的红薯种都给到了对方。

  ————

  “娘,我饿。”

  “乖,再坚持会儿。”

  三千三城门口的棚户当中,面黄肌瘦的女人抱着同样瘦骨嶙峋的孩子默默流泪。

  当初逃难的时候,他们想着或许到其他地方就会好上一些,可实际那里都是一样的。

  所有人都说三千三镇这里挖出了水,生活会比其他地方要好上一些,可等真正过来了才知道,想要进入三千三镇并不是那么容易。

  想要入城,首先你需要在城门口等上几日。确保身上没有携带瘟疫病菌后,才拥有初步入城的资格。

  可拥有了初步入城资格,也并不代表你一定能够进入外城。

  最开始接收难民的时候还没有那么麻烦,后续随着难民的增多,为了维持镇子上的稳定,官府颁布了一条说明,即:入城需要缴纳入城费用。

  缴纳不出的,不具备入城的条件。

  三千三镇要求的入城费,一个人五两银子。

  寻常年月,五两银子就已经够一家一年的花销了,更别提现在。

  在逃难的过程当中,所有人都是散尽家产,他们身上压根不会携带那么多银子。

  所以大家只能在城门口外边待着。

  女人已经带着孩子在城门口待了整整三天,他家原本是五个人逃难的,公公婆婆,她相公、她以及一对儿女。结果一路走来,最后只剩下了她和小女儿。

  有些时候,女人自己都想不明白,她不知道这种日子还有什么过头。

  或许她早应该在家人离世的时候,随着他们一起离开。

  可想到家人死前的叮嘱,女人又不想这么放弃。

  她们好不容易从那个镇子上逃了出来,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如果就这样放弃的话?岂不是前边的苦难全部都白白遭受了?

  女人用牙齿咬破自己的指腹,上边已经伤痕累累,很多旧的伤痕没有好,轻轻一咬就有鲜血涌了出来,可因为吃不饱饭又缺水的原因,血需要很用力地才能挤出一滴,她赶忙把手指放到女儿身边哄道:“乖宝,快喝,喝了就有不饿了。”

  她和女儿一共来到了三千三镇三天,这三天时间当中,镇子上曾经组织过布施。

  最开始是官府那里举行的,但可能因为官府也不富裕的缘故,只放了一顿后就没里下文。

  后续,城主府那里也进行了布施,不过城主府布施的对象是进了救济堂当中的难民。

  除此之外,再就是外城那座巨大建筑群给到的布施。

  女人听旁边的难民说过,那建筑群是个学院,而且还是由修行者创建的学院。里边招收了很多人,就连挖出地下水这件事都有由于对方进行发起的。

  学院当中进行布施的,好像是一对夫妻。起初听到修行者要在外城进行布施,城门口的难民全部都挤了过去。

  女人抱着孩子,被挤到了最后边,木木地跟着前边的人移动。大

  忽然她听到前边爆发了猛烈的争吵,她听到有人说前边布施的人当中有半人,而且那个半人还是那学院的校长。

  一个半人?是整个学院的校长?手下还管着这么多修行者和纯人?凭什么?!

  前边的人嚷嚷着:他们不要半人的施舍!不需要半人的帮助!

  有些人更是打翻了对方递过来的碗,不算浓但也不算稀薄的粥顷刻间伴随着瓷碗破碎的声响掉落在地上,在高温的影响下,迅速蒸发了个干净。

  前边人一直再闹,还有些人说既然半人都可以成为校长,成为统治者,他差在哪里?

  识相的倒不如把这个校长值为让给他,他上位之后,一定会把全部难民都接收道学院当中,吃喝不愁。

  女人抱着孩子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碗被打翻的粥,他们不要她要,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半人、纯人的,简直有病。

  可是还不等女人靠近,布施的人像是生气了一样,他们直接带着粥桶离开了城门,往后的几天再也没有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