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立海大高中部七名一年级正选以及二年级的毛利,国中部三年级的切原、高木和藤井以及二年级的佐藤和蒲山均入选了U17训练营。

  十一月底,在一军洗牌战中,幸村打败了德川成为高中生no.1领队,仁王和毛利组队双打拿下了no.2和no.3的徽章。

  相比之下,国中生no.1的竞争要激烈的多。

  越前留在了美国,青学现在的部长海堂打电话问过,说是不打算回国加入日本队,打算留在美国队,到时候在比赛中堂堂正正的打败幸村。因此,竞争的人里没了越前,但是剩下的切原、日吉、远山、海堂几个国中生之间的比赛也不可谓不激烈。

  通过单局的比赛根本无法衡量四个人之间的胜负关系,最后是仁王站在旁边,凑过去看幸村手里四个人胜负的比分表的时候出了个注意。

  “既然单场分不出胜负,那就循环淘汰赛吧。”仁王举了个例子,“就像去年决赛决定赛那样,每个人都跟其他三个人打一场,看最后总的胜负局数来决定谁是国中生no.1。”

  这的确是个主意,而且每人三场比赛,加起来也不过是一场完成的三盘制比赛而已,对经历过一次世界杯的切原他们来说不成问题。

  方法敲定之后,跟教练组协商后直接开了两个场地,是为了节约时间。

  即便这样,这场循环淘汰赛还是打了足足三个小时。最后一看各自的三场胜负比分,远山略胜一筹,拿下了no.1的徽章,切原是no.2,日吉和海堂则分别是no.3和no.4。

  考虑到国中和高中两位No.1的性格,这届的代表队并没有再设置国中生领队,只是由幸村一人全权负责而已。

  次年三月,日本队卫冕世界杯冠军。

  而这一卫冕,就是整整三年,算上仁王他们国三拿下的那个冠军,日本队已经是四连冠了。

  在拿下四连冠之后,仁王他们这届选手也都即将高中毕业了,大学和专业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上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了,自然而然的,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以及未来要走的路也就不一样了。

  人生到现在将近二十年,有的人走到了一起,也不免会有人走散。

  立海大的几个人各有各的选择,但彼此还保持着联系,当时的正选群也没有解散,时不时的还会在群里聊天。但因为学业和事业等各方面原因,从大一就说要找时间聚一聚,但实际上真正聚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大学毕业一年以后了。

  而这些年里,发生了不少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毕业后当时的队友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工作。

  柳做了会计,目前在自家父亲的会计师事务所里工作,打算攒足经验以后就出来自己单干。

  真田去做了警察,警校毕业之后通过考试作为职业组进入到东京警视厅搜查一课,成了目暮十三手下的一员。

  柳生本科毕业后没有工作,他学的医科,当时高考就直接报考了东大医学专业,是本硕连读,目前还在读研究生。

  丸井高中毕业后考取了神奈川大学的食品专业,毕业之后在东京最繁华的街道盘了一家铺子,专门做甜品。他原本手艺就好,再加上对甜品的挑剔,让他对自己出品甜品的味道和品质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再加上他善于经营ins和推特等网络账号,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这家甜品店已经有成为网红店铺的趋势了。

  或许是阿部的那个案子给桑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刚入学的时候桑原还说要接手家里的餐馆,但当亲眼目睹阿部的案子之后,‘从事法律工作’这个念头就在他心底埋下了种子。国中时期就因为升学和未来就业的问题咨询过妃英理,等真正从法律专业毕业以后就干脆去妃英理的事务所做了学生。是抱着先积累经验,同时也是给自己留出考量的时间,斟酌究竟是从事律师行业还是走法检的道路。

  虽然中学时期网球打得好,但这几个人谁也没有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除了仁王之外,整个立海大网球部也就只有幸村和切原选择继续走职业网球的道路。

  三代正选一共二十余人,结果只有三个人继续在网球方面发展,看上去占比很少,但是将目光放到他们同时期的其他学校选手身上,就能明白这个比例其实已经很高了。

  青学继续走职网的只有手冢和越前,但这两个人说是青学毕业,实际上一个在德国一个在美国,国中及之后的课程都是自学,只是在青学挂着学籍而已,并不继续参加青学的比赛了。老对手冰帝那边,虽然迹部他们升入高中也在继续打网球,但高中毕业后继续朝着职网发展的却是一个都没有,大多都继承了家里的职业,或是从从医或是从商。四天宝寺只有小金继续走这条路,其他的学校诸如六角、不动峰、比嘉中同样是一个都没有。

  而这几个人的网球生涯,说起来也是十分有意思。

  仁王高一那年加入了瑞士的俱乐部,因为是阿玛迪斯引荐的缘故,赞助商考虑过之后将阿玛迪斯的经纪人分配给了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仁王算是阿玛迪斯的师弟。

  在俱乐部接受了一年多的专业训练,期间也打过几场巡回赛,成绩不错的情况下,在经纪人和俱乐部商定后,仁王在高二那年正式成为职业选手。

  他也是几个走上职业道路的人中最早转型为职业选手的人。

  手冢虽然签约俱乐部的时间比仁王早几个月,是直接由博格引荐的,但是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也算是博格在带的师弟,博格要求严格,在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之前一直没有让他注册成为职业选手。这也是为了手冢考虑才做的决定——他手臂有旧伤,需要长期观察,如果急于求成,在没有适应世界赛事的氛围和规则之前,很可能在参加过几次比赛后就查无此人了。这样一来,不止心理可能会受打击,俱乐部这边可能也会有些意见。

  因此,一直到高三那年,手冢才正式注册成为职业选手。

  幸村与他同年转为职业选手,不过境遇大不相同。

  国三时在研究所观察病情的时候就已经与当地的几个俱乐部有了联系,回国以后因为有意向往职业网球选手这方面发展,也找过专门的经理人咨询俱乐部的事宜。但最后幸村没有选择这几个熟识的俱乐部,而是在加缪的介绍之下,去了法国的一家俱乐部,做了加缪的师弟。

  同时,因为有研究所和医学论文的背书,能够证明幸村的病是彻底康复没有后遗症的,所以俱乐部在最初为幸村制定方案的时候就没有考虑旧伤的问题,而是单纯的想要等幸村带领日本队打完最后一次青年世界杯,等他作为领队带领日本队拿下四连冠之后,一鼓作气将名声打出去。

  也确实是打出去了,虽然青年世界杯的含金量不如四大满贯和戴维斯杯,但能够作为领队带领队伍连续拿四年冠军,也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至于越前、切原和远山,他们三个成为职业选手的时间比幸村和手冢要再晚一些,这三个人实力是有的,只是性子有些莽撞,各自的俱乐部一致认为需要再磨一磨才能上场。

  也因此,这些人里,反而是仁王最先作为职业选手参加比赛。

  在仁王正式转为职业选手的那年,他报名了澳网和美网。这是跟经纪人商量过后,并且对比自己的条件和时间综合考虑做出的决定。这两个比赛都是硬地,并且一个在一月中下旬举办,另一个在八九月举办,中间的时间刚好留给他消化并复盘比赛,同时打磨自己的技术。

  而这样的决定,也让仁王在两场比赛里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一月份的澳网进入了十六强,在消化过同世界级选手交流后的感悟后,仁王的技术更上一层,九月初的美网更是直接打进了八强。

  当然,这个不错是外界和俱乐部内部看来的不错,仁王自己心里还是有点不满意的。他自己清楚自己的进度,要是时间再充足一点,美网就不只是止步八强了。

  但这话他也只能跟幸村说说了。

  法国和瑞士之间没有时差,仁王又是挑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发的消息,幸村很快就回了过来。

  【幸村:……】

  【幸村:(笑)】

  看着幸村回复的省略号和微笑的表情,仁王收起手机,心中的郁气莫名散掉了一些。

  与此同时,俱乐部与他的合约在经过商谈后再次变动。

  是为了将仁王留在俱乐部内而做出了不少让步,在分成、待遇和宣传方面都有所变动。

  理由也很简单:转职第一年就拿到了这样的成绩,而他现在的年龄还不到巅峰期,等他再打磨打磨技术,巅峰期一到,不说全满贯,但是一座大满贯的奖杯还是能想一想的。

  桑原从事法律是我写仁王丸井和桑原国一碰到餐厅那个案子的时候就想好的,这里算是收收线,前文也提到过桑原给妃律师发邮件咨询,所以毕业后就直接去做妃律师的学生啦,也就是类似于实习律师~

  以及,没错,真甜去搜查一课做松田的同事了哈哈哈哈那场面一定很有意思!

  职业这篇番外会写到狐狸捧杯和立海大的聚会~但也不会拖很长,放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