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引战成殇【完结】>第四十七章 来世夫妻

  韩充关押了月桂,还故意让人将消息传给翟隶。明面上是抱怨,但这些话还是有意无意地让陆风华给知道了。

  所有人都知道,韩充是在故意激怒陆风华。尽管翟隶劝过陆风华,让他不要意气用事,但他手下看守陆风华的人却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趁着翟隶出兵抗敌的时候,他们也松懈下来,就等于放陆风华逃了出去。

  一离开关押之地,陆风华借翟隶养的信鸽将消息传给景知瑜,让他帮忙打听月桂的情况,自己好提前做好规划。

  景知瑜在收到消息之后,更加心急:原本韩充就是要利用月桂激陆风华现身,才留了月桂一命。本想着救月桂出去,但苦于有韩千阻拦,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来只要陆风华不现身,月桂和他都暂时没有性命之虞。但没想到陆风华是个因情而困的傻子,偏偏要让自己和月桂都陷入险境。

  这几日,阿木尔率军东进,越战越猛,逼得翟隶是节节败退。眼见着就要退到颍河,一直气定神闲的韩充不由紧张起来。

  打仗不是玩笑,一直吃败仗,朝廷和百姓那边也不好交代。他韩充虽然名声不好,但就怕百姓久积怨念,内部再乱起来,大奚的江山就没救了。

  大奚垮了,对他来说并不是件好事情。

  韩充紧急召来还留在大本营中的将领商量作战计划,景知瑜得知最近战况不佳,自然也跟了去。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韩充对他们提出来的作战计划始终不满意,总感觉他们像是在敷衍他一个没打过仗的人。

  不过韩充并不是什么都不听,根据他们所言,改陆战为水战,利用他们的劣势先牵制住他们,正好可以用上朝廷最新研制出来的可远程射击的多发连弩。

  不过坐在最尾端的景知瑜却站起来反驳道:“如果是水上作战,还是得用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景大人,我们也想用火炮,但是我们没有火药啊!”一个老将反驳道。

  “怎么可能没有?”景知瑜反过来质问道:“难道我们偌大一个军火库房拿不出打仗用的火药吗?”

  “你以为制造火药跟做饭一样简单啊!”韩充沉声道:“从收集原料到制作也不是一夕制作而成的。”

  “真是这样吗?韩大人,听说我们景家的军火作坊生产出来的军火,一直没有运到前线,最后全落到了韩大人的手里。所以现在韩大人说我们库房拿不出火药,这不得不让下官怀疑这个传闻是真的。”

  景知瑜此话一出,其他几个将领纷纷看向韩充。私吞军火一事可是重罪,韩充他怎么敢?

  面对景知瑜的质问,韩充虽然不怕,但这帮武将却不是好惹的,他们要是质问起来,着实是件棘手事。

  这个景知瑜处处与他作对,早就应该除掉他。

  韩充瞪了那几个将领一眼,之后便将韩千喊了进来。

  “韩千,景知瑜以下犯上,还不赶快将他押下去!”

  看韩充这么大的反应,其他几个人心中已然明了,若是缺少火药一事与韩充无关,他们肯定是不信。

  只不过彼时景知瑜已经被韩千带下去了,即便是想找他了解实情,估计也是难如登天:韩充岂会容忍这样一个能够威胁到他的人活着。

  他们只恨景知瑜不能私底下告诉他们,而是公开跟韩充叫板,这不是找死吗?

  其实对于此事,景知瑜并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也没有用。现在连太后都向着韩充了,就算是联合那些武将又有何用,他们敢忤逆太后身后的幼帝吗?

  现在说出来,多半是气不过。已经火烧眉毛了,却还跟开玩笑一样,这样下去派再多的人手,也只是白白送人头。

  韩千将景知瑜带出去后,略有些着急道:“景知瑜,你公然与大人抬杠,是不要命了是吗!”

  面对韩千的数落,景知瑜却道:“韩护卫,韩充干的那些事我并非一知半解。我只是没想到,在这种危难之时,他却仍然想着自己。他借机壮大自己的军队,敢问他培养出来的人,可为战争流过一滴血了?”

  “荒唐!”

  韩充从帐篷中走出来,凶狠道:“景知瑜,我培养的那些人都是为了陛下。而且制造局最新研制出来的武器完全可以用得上。再说了,操纵火炮需用上四五人,那新型的武器两人操作即可,这样我们还能多架设几台弓弩。”

  “新研制出来的武器未经实验就拿上战场使用,万一出了什么问题,韩大人可担待得起?”

  “制造局制造出来并且量产的武器,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倒是你,一直胡搅蛮缠,我若不治你罪,恐怕都难以服众!”

  就在此时,有士兵来报,说是在大本营外发现了陆风华。

  比起景知瑜,陆风华对于韩充的威胁更大。反正景知瑜也不会跑,还是先把陆风华解决掉。

  随即,韩充让那士兵告诉陆风华,月桂就在他帐中,想要的话,就自己过来将她带走。

  这一夜,注定是不安稳的一夜。

  月桂被韩充绑在了广场中心的刑柱上,她的四周围着满满几圈的士兵,全都是留在大本营内的精兵强将。

  他们本该是战场杀敌报家国,现在却被韩充拿来铲除异己。

  景知瑜越想越觉得荒唐,他不知道,自己苦苦支撑着的大奚王朝,是否还有救。

  得到消息的陆风华,孑然一人来到韩充布下的天罗地网中。

  明知道是危险,但陆风华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因为他别无退路,只有选择放手一搏。

  看到陆风华,韩充露出得意的笑容。只见他手持匕首,一刀一刀地划开月桂身上的衣服。

  本就是寒冬腊月,没了厚衣服的保护,月桂被冻得直哆嗦。不仅如此,韩充还时不时的戏弄她,这更是极大的刺激到陆风华。

  人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会做出失去理智的事。而他现在只想杀了韩充泄愤。

  可陆风华没走几步就被士兵拦下,韩充随即命令道:“杀了这乱臣贼子,我重重有赏!”

  景知瑜被韩千拦着,面对发了疯似的陆风华,自己却无可奈何。韩充是铁了心要陆风华的性命,而陆风华更是铁了心的要将月桂救出来。双方谁也不放过谁,陆风华无非是在做困兽之斗。

  “怎么会这样……”景知瑜紧握拳头,痛心疾首道:“原本一切都好好的,韩大人他为何要这么做!”

  若是没有韩充铲除异己,陆风华一定会是个出类拔萃的将军;若是韩充不插足军火,大奚打仗也不会处处受到钳制;若是没有韩充……

  “事已至此,景大人还是担心担心自己吧。”韩千提醒道:“等陆风华的事解决,下一个就是景大人了。”

  “景某死不足惜,只是黄泉路上走得不会安心!”

  看着景知瑜坚定的神情,韩千直接愣住了。他对韩充向来都是唯命是从,但现在自己总是能被景知瑜左右了心绪。

  韩千扭头去,正好看到后退至此的陆风华。

  陆风华也注意到了他,又看到他身后的景知瑜,以为是韩千要刁难景知瑜,想都没想,大叫着冲向韩千。

  韩千打起精神,拔出佩刀挡下了陆风华致命一击。

  陆风华本就有伤在身,加之后面的士兵又围攻了过来。很快,陆风华就被韩千活捉住了。

  等陆风华被带到韩充面前,韩千逼迫陆风华跪了下来。陆风华只好抬头看向月桂,冲她笑道:“月桂,我来了。”

  陆风华浑身是血,再加之刚刚遭到重击,一开口鲜血就涌了出来,看着陆风华狼狈的样子,月桂也是心疼不已。

  “你放了他,我求你放过他吧!”月桂哭喊道。她拼尽全身的力气想要冲出桎梏,她想再抱一抱陆风华,这个让她一生唯一动心过的人。

  韩充像看戏似的看着他们两,突然觉得自己没有直接派人暗杀陆风华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这种别人的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感觉真好。若是全天下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上,只有他说生就生,说死就死,这该有多好。

  韩充忽地大笑起来,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只要先把外敌入侵之患解决了,之后就剩下那对孤儿寡母,只要他以武力相胁迫,那小皇帝想不禅位都不行。

  随后韩充砍断月桂身上的绳索,将她放了下来。

  月桂连走带爬地来到陆风华的身边,一把将他抱住。若是不能同生,那就一起共赴黄泉。

  显然韩充不想这么平淡的要了他们的命。他随手拿起弓箭,一箭射中了月桂。

  射出那一箭的时候韩充并没有用多大的劲,伤口也不深。但陆风华察觉到之后,猛地一用劲,将月桂护在身后。

  韩充见状,露出满意的笑容。紧接着又是一箭,那一箭韩充用了全身的力气,那支箭硬生生地刺穿了陆风华的身体,箭矢没入月桂的胸膛。

  随着剧痛席卷而来,陆风华呼吸变得急促,还想再说些什么,但口中鲜血直往外溢,最后只能断断续续道:“我……没事……别担心……”

  与此同时,景知瑜用劲挣开了缉拿他的士兵,狂奔过去,最后跪倒在陆风华的身边。

  “阿瑜……我……可能……要不行了……拜托你……找到救我……救我性命的那户人家……我答应报答他们……可,可不能食言……”陆风华几乎是一边吐着血,一边强打着精神说出这些话。

  月桂抱着他哭泣道:“我们知道的,你振作些,我们一定能救活你的!”

  陆风华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对月桂挤出了最后一抹微笑之后,胳膊便无力地垂了下去。

  “不,不!”月桂将陆风华紧紧抱在怀里,撕心裂肺地哭着。

  景知瑜默默的将陆风华未瞑目的双眼给合上,心中也是万分悲痛。

  陆风华既是自己的发小,又是长大后的挚友。本该是雄姿英发、不可一世的将军,最后却被自己人杀死在军营里。

  景知瑜怒瞪着韩充,一向好脾气的他实在难忍心中怒火:先是自己受欺辱,再是妹妹被羞辱、挚友被杀害。

  当所有事情都聚到一起,景知瑜再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刚想要找韩充拼命,就感觉到一阵风呼啸而来。随后只听见月桂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没了呼吸。

  景知瑜错愕地看向韩充,只见他缓缓放下弓箭,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看着景知瑜。

  “这两人解决掉了,最后就剩下你了,景知瑜。”

  说罢,韩充举起弓箭对准景知瑜。谁料韩千突然开口道:“大人,景知瑜并不妨碍大人,大人今日已经杀生良多,不如……”

  “混账东西!”韩充破口骂道:“我寻思着景知瑜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药,怎么十句有八九句都离不开他。”

  “大人,景知瑜好歹是太后任命的监军,属下是怕您私自处置了,太后那边不好交代。”韩千跪下来诚恳道。

  “一个半截身子埋黄土的女人,有何可怕。”

  就在韩充要向景知瑜射出手中的那箭之时,营外有士兵来报:“不好了大人,颍河没保住,翟将军已经退至淮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