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引战成殇【完结】>第三十一章 奇怪村落

  那日过后,陆风华明面上避免与月桂独处,但暗地里依旧关注着月桂。

  只是陆风华一直很小心,月桂也一直未察觉到。

  好不容易抵达英山脚下的英山村,陆风华将大军驻扎村外,随后就带着景知瑜去了村上,打听消息,顺便买些蔬菜粮食。

  刚入英山村,村上萧条的景象就让两人有些吃惊。

  按道理来说,这村子不小,怎么可能会出现大中午的街上空无一人的情况?

  而且街道两边商铺楼房的大门全部用木板给封住了,窗户也是紧闭的。

  连出去的门都给封上了,这个村子已经奇怪到不能再奇怪了。

  偶然路过一栋房子,门虽然已被封上,但窗户却开了个小缝。

  陆风华好奇地蹲下身,透过那窗户缝往里看,只见屋内空旷无比,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在墙角,堆了一层厚厚的稻草,只见一个妇女抱着她的孩子蜷缩在角落。

  察觉到光源被遮挡,妇女抬眼向窗户外看去。

  看到窗户外有双眼睛正盯着她们的时候,妇女开始惊慌失措起来,无助地开口叫唤。

  “当家的,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妇女的那句“他们来了”说得陆风华是一头雾水。

  就在这时,从屋内走来一壮汉,“啪”的一声把窗户打开,只见那个壮汉手持斧头朝着陆风华砍来。

  陆风华迅速侧身,向后退了三步。

  壮汉看街上就陆风华和景知瑜两人,也没继续追打,而是迅速把窗户关上,插上插销。

  屋内男人冲着惊魂未定的妇女骂道:“让你关好窗户,你是故意让他们发现我们还在村上吗!”

  妇女抱着孩子哭道:“孩子怕黑,家里蜡烛也没了,就开了点窗户。”

  “现在家家户户都拮据得很,等瞒过那些人,我们就能恢复正常生活。”

  原本整个村子就奇怪的很,再加上陆风华又遭到了袭击,这下两人都认为村上绝对出大事了。

  看村上人人自危的样子,他们不难猜出,可能是北凌军队已经抵达英山附近,并且准备随时踏平英山村。

  想到这儿,陆风华便赶回去调兵了,而留下景知瑜继续打探消息。

  陆风华走后,景知瑜继续往村子中心走去。

  村子的中心是个小广场,应该是人们聚会或是祭祀的地方。

  所有的街道都以小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辐散开来;每条主道路上都四通八达地连接着各种小路,而且每栋房子建造的样子也都基本雷同。若是稍不小心,很可能会在村中迷路。

  “这倒是个防守进攻的好地方。”景知瑜自言自语道。

  “哦,是吗?”

  一声苍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景知瑜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六旬老儿拄着拐杖站在他身后。

  “敢问前辈是?”

  “英山村的村长,叫我老何就好了。”

  “在下景知瑜。”

  景知瑜礼貌地向老何行了个礼,之后便问道:“敢问何老先生,这村子里怎么这么奇怪呢?见不着人不说,就连家里的大门都给封上了。”

  “这位公子,我看你面善,向来是可信任之人。此事说来话长,原先我们村民安安稳稳过着日子,可突然有一天,村上来了一支军队。说来也怪,看长相是咱们汉人长相,说的也都是汉话,可他们所穿的铠甲是北凌将士的铠甲,也是自称北凌军。”

  “那村里人表现得这么奇怪,是为了躲避他们?”

  老何气愤地敲了敲拐杖,“可不是吗,上一次北凌军打来的时候,村民们拼死反抗,他们也没讨到好处。之后我就组织他们先躲起来,等下次北凌军再打来的时候,好打他们个猝不及防。”

  见老何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景知瑜安慰道:“老先生您放心,我是大奚军中的人,已经有人回去带兵在村外埋伏着了。”

  听到景知瑜这话,老何眼睛一亮,连忙道:“那不如把他们带入村中,好做埋伏。”

  “埋伏在村外不行吗?”景知瑜反问道。

  “你不是说了吗,我们村子适合防守进攻,那不如直接引兵入村部署?”老何眯着眼,一脸诚恳道。

  景知瑜轻笑一声,解释道:“老先生,这村子形如迷宫,我也是误打误撞地找到村中心的位置。对于村子的地形,老先生应该比我要更熟悉,那不如老先生带我们入村?”

  “那感情好啊,那你让你们的将军把军队带进来,我来带路。”老何眼睛一亮,盯着景知瑜道。

  谁知景知瑜直接席地而坐,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老何一看,满头雾水,连忙问道:“这么好的机会,你们不要?若是能大败北凌军,你们将军能获功,而我们也能大仇得报。”

  “老先生别慌,我们就埋伏在外面,不是也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吗?”景知瑜冲着老何笑道。

  景知瑜一笑,老何脸上瞬间就黯淡下来,他悄悄后退了几步,举起手中的拐杖,朝景知瑜的脑袋打去。

  就在此时,村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景知瑜忽地站起身来,老何也顺势将拐杖放下。

  “来了一支军队,老先生猜来的是谁?”景知瑜回头看向老何。

  “这……我哪里知道!”

  “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景知瑜说罢朝着老何做了个“请”的动作,“老先生,麻烦带路。”

  老何看了眼景知瑜,冷哼一声,便越过他朝前走了。

  景知瑜跟在老何身后,绕了许久都没能找到出村的大门。最后停下的时候,景知瑜对着老何道:“老先生,怎么还不到村口,可是迷路了?”

  老何尴尬一笑,“许久未出村,有点不记得了。”

  此时两人正处在距离村口仅三里之处,可就这么短的距离,也能清楚地听到村外的打斗声,可就是找不着出去的路。

  “老先生啊,你们村子避世,从未见过北凌骑兵的你们,又怎能一眼就认出北凌军的铠甲;再说了,你是村长,连出个村子都会迷路,这说不过去了吧?”

  “所以……”景知瑜拔出随身佩戴的剑,指着老何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就在老何准备反击的时候,村外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又来了一伙人。”景知瑜有些吃惊道。

  这下,不仅景知瑜感到吃惊,老何脸上也露出了惊慌的神色。

  景知瑜收起武器,凭借着刚进村时的那点印象,回到了村口。

  看到眼前那景象,景知瑜不禁愣住了。

  陆风华回去调军,刚赶到英山村,就见到一群北凌骑兵打扮的汉人。

  尽管他们的铠甲和武器装备都是北凌军中的,但对方很显然是汉人。

  而且对方一见到他们,二话不说就朝他们打来,没有办法,陆风华只能派兵与之抗衡。

  原本是他们的战斗,可后面又来了一路人马。

  那路人马的统领是阿木尔,是真正的北凌军。

  那日松指着眼前的那些身穿北凌铠甲的汉人道:“少主,之前我们有几个营地遭到偷袭,现在看来,凶手应该就是那些人了!”

  “不过好奇怪,他们不是汉人吗,怎么还打大奚的军队?”那日松不解道。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他们(你们)应该是流匪。”

  阿木尔和景知瑜几乎同时开口道。

  景知瑜看向老何道:“老何,那支穿着北凌铠甲的军队,应该是流匪吧?而你,应该是他们的头。”

  “流匪?”那日松忍俊不禁道:“这还带自己人打自己人的?”

  “在流匪的眼里,他们可从不把自己当作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阿木尔答道。

  另一边,老何有些吃惊道:“你是怎么知道我们是流匪的?”

  “首先,他们是汉人,但有北凌军队的装备,一看就知道是偷袭了北凌军队,抢了他们的财物。而现在能干出这种事的,除了流匪,还能是谁?大奚军队刚驻扎英山,派去打探消息的斥候也没回来,我们是不知道北凌军队在哪驻扎的。所以这种事情,只有你们流匪知道。”

  “哼!”老何冷哼一声,严肃道:“不过,现在局势可变了。真正的北凌军也来了。”

  “他们不会帮我们,也不会帮你们。”景知瑜负手气定神闲道:“这个时候他们会选择作壁上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你不会不晓得吧?”

  老何握紧拐杖:照这个局势,如果他们赢,到后面还要再对抗北凌军,是必败无疑;若是他们输,保不齐北凌军也反扑他们。所以他们注定全军覆没。

  “既然左右都是输,那不如聊聊,你为何出现在英山村里?”

  “英山村物产丰富,自然是我们洗劫的对象。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个村子跟个迷宫一样,我们第一次进来的时候也迷了路。他们利用熟悉的环境搞偷袭,重伤了我们不少弟兄,而那些村民也是死伤惨重。

  后来我们派人扮成村民的模样,混入村中,偷出了他们的地图。有了地图,我们下一次再进去的时候自然不会着他们的道。

  可今天我们准备再次入侵村子的时候,却发现整个村子空无一人。怀疑有诈,我就只身一人进村子打探消息。刚到村中心,就看到了你。你虽然穿着便装,但我也认出你脚下穿的是军靴,认定你是朝廷的人。后来你又自爆你是军队的,我便想坑你们。想着把你们引到村里,再将你们一网打尽。”

  “那你既然有地图,还会迷路?”对于老何前后不一的言行,景知瑜一直都持怀疑态度。

  “……”

  老何纠结半天,才吞吞吐吐道:“那地图又不在我手上,我就出发前看了一眼。”

  “嚯,原来你不是唯一的头啊!”

  老何叹了口气,看向景知瑜,认真道:“年轻人,五彩桩,石板路,一直向前无退路。”

  景知瑜听罢,立刻转身离开,将他绑在村口的马匹牵来,翻身上马,混入混战的人群中。

  找到陆风华,景知瑜提醒道:“别恋战,北凌军也来了。”

  “我知道!”陆风华紧张道:“这下我们被这群流匪耗费了太多精力,估计最后谁也讨不到好处!”

  “所以我们得赶紧撤了。”

  “撤,往哪撤?”陆风华指着前面的路道:“撤退就一条路,已经被北凌大军包围了,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很难突出重围。”

  “直接进村子,到时候我来带路,跟我走就好了。”

  陆风华毫无犹豫地相信了景知瑜,他也没问缘由,就直接召集来弟兄,让他们跟着景知瑜进村。

  看到陆风华带兵往村中跑去,那群流匪纷纷调转马头想跟过去。

  可就在这时,阿木尔却让人放箭,拦住了那些人的去路。

  阿木尔拦住流匪,倒也不是帮大奚军队。他们调查过英山村,知道英山村形如迷宫,进去了就很难出来。如今大奚军队跑了进去,那战场上就只剩下北凌军和流匪。

  他们不熟悉英山村地形,所以只能拿那群流匪开刀。不可能派出一支军队,还没有取胜就下令撤退。

  说到底,景知瑜刚好借他们的手,铲除流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