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年代:开局当万元户,挽回老婆心>第134章 有这个业务么

妞妞和壮壮下午放学回来,看着床上多出来的新衣服,两人高兴的又蹦又跳:

“哇,我们有新衣服了!”

小孩子都喜欢新衣服新鞋子,妞妞和壮壮也不例外,抱着新衣服和新鞋子都舍不得撒手,高兴的在姜妍和陈北脸上亲了又亲。

小团子恩恩见姐姐和哥哥回来都不亲自己,着急地挥了挥小手,想引起两人的注意。

“看把你着急的,”陈北哭笑不得:“妞妞壮壮,快过来,今天你们回来没围着弟弟,给他急的都要开口说话了。”

这小子扭动着身子,要不是还没那么大,可不就是急的都想说话了么?

妞妞壮壮虽然不大,却很有当哥哥姐姐的意识,当即稀罕的围在弟弟身边,给弟弟展示自己的新衣服:

“恩恩你快看,这是爸爸给我们的买的新衣服,好看吗?”

恩恩当然听不懂哥哥姐姐的话,但是他喜欢被妞妞和壮壮围着的感觉,哼哼唧唧答应着,也算是事事有回应。

陈北和姜妍看着儿女们和谐的场景,两人脸上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

到了十月,时间就像按下了快进键,意识到开年就要给出一大笔钱之后,陈北几乎每天都泡在厂里抓效益。

要是生产的效益能够提上去,挣得钱能稍微多一些,年后凑够那些钱也多了一些筹码。

装修公司的单子已经达到了他们能接的极限,工人们每天都要排着时间去干活,尾款陆陆续续能收到,那边有姜康负责,陈北非常放心。

至于生产基地那边……王哥现在好不容易哄回了自己的媳妇,将生产基地的建设视作自己唯一的机会,恨不得每天都住在那里监工。

他本身就是干了很多年的老包工头,自身很有经验。

这么上心,当然不会出什么差错。

因为有了这些坚强的后盾,陈北的重心非常集中,在这一年结束的那一个月,存款来到了五十万。

五十万是什么概念?

现在要是有万元户,都非常受大家的尊敬,甚至在有些地方,万元户都能登上车接受大家羡慕的目光,在街道上游行。

深市的人善于钻研,靠着做生意把自己的资产拉上万元的人不少,所以才没有这么夸张的行为。

但是有几十万存款的人绝对是屈指可数,而且这还是陈北给了车子的钱,房子的钱的情况下。

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都很滋润,没有节衣缩食,这上面根本没节约。

就这样,陈北都存了整整五十万!

属于是去银行,全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要以礼相待的存在。

只是这些钱还是不够!

因为和刘总认识的原因,他旁敲侧击了一下那位老主任知不知道那块地皮的问题。

那么大的地皮和城市建设肯定有关系,刘总的岳父显然有所耳闻,也掌握了一些信息。

现在正是缺钱之际,上面不可能接手这么大的地皮,只是作为资料载入,他们局里也了解一些。

双方不止一次合作,这位老主任也没瞒着陈北,大概透露了一下这些地皮现在的抛售价格。

一百零八万!

在后世来说,这些钱可能就够买一套房子,甚至在深市连好点的房子首付都够呛!

但是在现在,这么多钱就能买下整个区的地皮!

现在的人民币购买力太强了,也是陈北的敛财能力太强了!

但是他挣的再多,存款也堪堪只能到二分之一。

“那如果稍微晚点接手,价格还能不能再降低一些?”这个价格和陈北知道的相差不大,只是他听说过,这块地皮冰没有很快卖出去。

想也知道,现在几十万存款的人都凤毛麟角,更别说百万存款了。

而且谁能未卜先知,知道几十年后能靠着这块地皮赚得盆满钵满?

万一以后的政策不行,花那么多钱买一堆上面没什么附着物的地皮,简直是底裤都亏没了!

所以这块地皮买入,不仅需要厚实的家底,还需要拥有很好的发展眼光。

那样有才干的人根本没出现,地皮后来是被分开卖了的,谁都不愿意将钱全部放在一个杠杆上。

就像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即便是分散卖出,这些地皮也有所优惠,要是自己能全部接手,这上面应该也能多一些优惠吧?

刘总的岳父沉吟片刻,只道:“反正那个人欠了一屁股账,要是没人接手,着急的是他自己。”

谁欠债谁着急,最着急的不是陈北,而是这片地区的持有者。

这位老主任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只要陈北愿意观望,就能等到降价。

这种价格的降价当然不是几块钱,最差都是几千或者几万!

“行,我知道了。”陈北谢过这位老领导,又开车去了银行。

银行的经理早就在门口等着了,自从陈北的存款到了五十万之后,他对陈北的态度已经好的不能再好,全当陈北是自己的财神爷。

他们前不久才开了会,其他分行的客户经理拉的存款几乎只达到了他的一半,而他拉的客户之中,陈北占大头!

自己的业绩好,奖金少不了,这些都是陈北给自己带来的!

只要他能将这个大佬维护好,让他把钱一直存在自己这里,那自己的饭碗就是铁饭碗,而且还能年年拿奖金!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经理能不把态度拿出来么?

“陈总,你这次来是有什么吩咐啊?”客户经理点头哈腰,忙前忙后,恨不得直接拿出酒给陈北满上。

陈北也没打算在客户经理面前卖关子,只问他:“你们银行这里现在可以贷款么?”

以前肯定有,但是现在太早了,陈北才会这么问。

客户经理愣了愣,然后诚实道:

“北平那边有,但是这边还没实施,主要是没人申请,没这个业务。”

老百姓们整天都用几块钱几角钱,这些钱怎么可能来银行里借?

现在社会还没发展到普遍都需要的阶段。

只是陈北听见有,眼睛已经是一亮。

只要有,那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