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在周围看着,蠢蠢欲动。

只是因为现在的大学根本没有“校招”这个说法,大家没有主动上去询问的经历,显得有些犹豫。

但是八十块钱的薪资实在是诱人,加上陈北主动询问,这些学生的胆子也稍微大了一些,有人忍不住上前问了。

袁雨欣是深市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大四的学生,要是今天没看见陈北,等她过两个月毕业之后就该按学校的安排去上班了。

但是她是个不满足固定工资的姑娘,她有心想出去闯一闯,但是想要说服父母同意自己放弃分配的工作,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比如一份薪资待遇不错的工作。

学校毕业分配的工作她早就打听过了, 能给到五十块钱一个月。

虽然听起来这个数字还不错,但是当时袁雨欣去打听的时候得知,这个工作就是每天去办公室坐着,根本用不到自己的专业知识。

当时负责告诉她的人还说,工资一般以后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手上连项目都没有,自然不可能提高工资。

袁雨欣是个有追求的姑娘,打听回来之后就不是很高兴。

她还在想要怎么说服父母,没想到今天就在校门口看见了招聘!

她的眼睛顿时就亮了,第一个上前问情况。

陈北告诉了她要做什么,当听到可以去实际丈量工地,而且还有其他的工程管理项目时,袁雨欣心里的那杆秤已经给出了答案。

“要是能来我这里上班,入职之后我需要写一份招标文件,这也是我考核员工的唯一一道题目。”

陈北给的要求很简单,还介绍了他工厂的一应福利。

后世的员工福利放到现在来说,即便是深市大学的这些大学生们,眼睛都亮了起来。

工程管理本来就要学习招标文书的写法,这些都是袁雨欣的专业知识,她非常有自信。

她恰好也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名。

陈北和袁雨欣交谈一番之后一拍即合,让她马上就可以去工厂参观。

周围围着不少学生,有学财务的和其他管理科的,随着旭日轧钢厂的扩大,这些人员迟早都要扩招。

陈北广纳贤才,提出他们都可以去自己的厂房看,他可以等会儿将他们再送回来。

陈北开着车,且还有旭日轧钢厂的地址,一看就十分正直,学生们也不怕,直接上了他的车。

本来他们这么多人也不担心陈北把他们怎么样。

这次大家跟着陈北走,主要还是对陈北口中未来的岗位十分心动。

要是可以,旭日轧钢厂或许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陈北在深市大学门口待了一会儿,再回到厂里的时候,车里就带了几个大学生。

这些大学生都是目前厂里缺的人才,陈北带着他们一一介绍了厂里的设备。

当以袁雨欣为首的极为大学生看见厂里的一切设施之后,就更坚定了要留在这里的想法。

无他,厂子里的员工们欣欣向荣,单子的数量很多,要是他们可以留下来,至少不用愁厂里没单子可做。

而且陈北也说的很明白了,这次要招他们是因为将目标盯紧了公家的招标。

他们入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要齐心协力将旭日轧钢厂和东升轧钢厂的招标给拿下来。

旭日轧钢厂刚刚开办不久,或许名声还不是非常响亮,但是东升轧钢厂这段时间可谓是蒸蒸日上。

这家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太快,甚至还登上了报纸的。

深市大学的学生为了保证每日的阅读量,稍微宽裕点的学生都会选择每天买一份报纸查看。

尤其是他们这些专业的人,如果有心想将自己的目标定高一些,民营企业应该是他们的着重观察对象。

学生们当场就拍板决定了。

八十块钱的薪资,已经足够吸引他们了。

陈北非常高兴,将招标书拿出来给他们看,袁雨欣等人果然十分专业,一看这招标书就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陈北守在边上,要是有什么问题需要问他,他都事无巨细的回答。

一个下午的时间,招标书的进度完成不少。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厂长送来了合同,看着他们签了合同后,陈北提出要送他们回学校。

几人都欣然应允,因为他们临近毕业偶有课程的原因,不能像已经毕业的人一样整天坐在办公室里。

陈北表示理解,他去深市大学招聘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

不过袁雨欣他们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计划书写好,并且还会预留出时间给陈北熟悉。

陈北的口才要比厂长好很多,到时候上去介绍的是他。

计划书写出来了自然也要先给他过目熟悉,袁雨欣等人还会给他解释一些关键名词的意思。

一行人紧锣密鼓准备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陈北整日早出晚归,袁雨欣等人很是负责,写出一部分后会先给陈北熟悉,他们接着写其他的。

这样可以给陈北节约出更多的时间。

所以陈北在家里,手上随时都拿着几张纸在熟悉。

妞妞壮壮知道爸爸最近有正事,晚上的时候都不调皮了。

他们两人虽然粘着陈北,但是很能分得清楚场合,该不粘人的时候绝对不会打扰大人。

陈北了解旭日轧钢厂和东升轧钢厂的发展,加上有什么不懂的东西都可以让袁雨欣等人讲解。

短短时间就能做到言之有物。

等计划书做好交上去的时候,筹备了许久的众人都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不论结果如何,陈北都请客带着几人出去吃了一顿。

他自己觉得应当是很稳了,只等着审核通过后当面争取。

但还是要麻烦袁雨欣等人给他模拟,毕竟这么久没有接触这个东西,陈北很想拿下这个项目。

袁雨欣等人自然乐意。

这么久的努力显然有成效,交上计划书仅仅两天,陈北就接到了招标单位的电话。

告诉他,他的计划书审核已经通过了,让他在规定时间内去现场竞标。

如此,招标计划成功跨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