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重生后,摄政王每日想着以下犯上>第189章 缔造盛世的明君

  君长阙说:“前面十八年,父皇对儿臣什么态度,往后也不必改变。”

  他说完,没等皇帝说什么,转身离开。

  皇帝看着他的背影,狠狠的将桌案上剩余的东西推在地上,满脸的不悦。

  不知是被说中了心思,还是因为没有如他如愿那样在他面前低声下气。

  皇帝冷冷的说:“荀公公,告知礼部,即刻准备铮王与乌沁公主的婚事,三日内,朕要看着他们成亲。”

  荀公公愣了一下,不敢多加耽误,眉头皱起来。

  他只是个太监,根本没有什么立场干涉皇帝的命令,只有看着皇帝一步步的走入绝境。

  到最后,他又能怪谁呢?

  青浣看着荀公公离去,这才轻轻抚着他的胸口,娇声安抚着:“皇上别气,铮王向来性格冷硬,对谁都是这个态度,皇上要是在意,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臣妾是会心疼的。”

  皇帝看着她,缓缓的将情绪压了下去:“你出去吧,朕要处理政务了。”

  青浣起身离开,走出去的时候,眸中一丝意味不明的神色。

  迎面与冷啸撞了个正面,青浣隐晦的朝对方递了个眼神,冷啸没有做什么,一脸自然的进入御书房求见。

  皇帝让他进来,冷声问:“你有什么事?”

  冷啸迟疑着回复:“回皇上,臣发现,近来乌商王子与琉云副统领走的似乎有些近了,今日他休沐,又与乌商王子在酒楼相遇,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

  “臣想问问皇上,是不是对琉云有什么指示?”

  听着他的话,皇帝脸色不好看:“朕没给他下过什么命令,朕会让人去查的,你还有什么事?”

  冷啸恭敬低头:“臣无其他事了,臣告退。”

  对于皇帝来说,琉云与乌商的会面让他心里有些质疑,但是也不能凭借表面的事情,就怀疑琉云这个他亲手提拔的副统领。

  而且他也觉得,凭琉云的本事,真要和乌商私下会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也不会大摇大摆的让谁都知道。

  等琉云回来,他亲自询问过后再说。

  皇帝死死地皱着眉,静静地坐在书案前,过了许久,他才打开一本奏折来看。

  上面是关于君长阙乃天煞孤星的流言,希望他废黜君长阙的王爷之尊,将其发配出去,再不许回京。

  皇帝舒了口气,将奏折扔在一旁,端起茶盏想喝口水,却发现自己没端稳,茶杯打翻在桌面上,晕染了方才看过的奏折。

  他停顿了一下,又去拿御笔,拿了两次才拿起来,他做了个写字的动作,笔力浮软,手腕有些发抖。

  吓得他将御笔扔在地上。

  他这是怎么了?

  怎么会连笔都拿不稳?

  难道他已经老到这种程度了吗?

  皇帝心里惊涛骇浪,他想到了自己的皇子,一开始他想要培养的,就是月皇后的孩子,那个时候以为是君长霄,对他百般宠爱。

  又将陌言灼留下来辅助君长霄,册封他为摄政王,陌言灼生性淡漠,一眼就能看出他不仅对权势毫无惦念,甚至连他自己的生命都抱着漠视的态度,给他再大的权力,他也是不会稀罕的。

  而为了月皇后对他的请求,他会将那份请求当做他的任务来完成。

  他的本意是想陌言灼承担像自己上位时使用的那些伤天害理的手段,让君长霄能光明磊落的上位,然后不用做什么,没有了任务的陌言灼,就像没有灵魂的木偶,会任由他们安排结局——死亡的结局。

  可近来陌言灼忽然就有了好好活下去生气,身上的气息从云雾般的若有似无,变成如今磅礴恢宏的巨浪,能将一切吞没。

  没有陌言灼在前面引领的君长霄,就是个天真愚蠢的玩意,表明了他这个皇帝的抉择就是错误的。

  然后是陌言灼与君长阙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君长阙没有人教养,自生自灭生存下来的,却优秀得让他心惊。

  君长阙的身份原来才是月皇后的孩子,他其实没那么震惊。

  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也不愿承认他主宰不了一切。

  所以一直逼迫着君长阙向他低头。

  只要君长阙低头,那么他的优秀也是他这个父皇的成就。

  自己就是那个宠爱月皇后,爱护她的孩子,且亲手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出来的敢于反抗全凭自身能力缔造盛世的明君。

  他的一生,在史书中,也没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

  可是,他想要的结果,没有人配合。

  君长霄,几次三番犯蠢,已经被他驱逐出了太子的人选。

  君长阙,根本就掌控不了。

  那么只有其他三个皇子,以及孙子辈的孩子。

  可他好像生病了,还不知能不能活着定下太子的人选。

  皇帝越想越心惊,他起身,发现自己无人可以倾诉,可以寻求意见。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太后的宫殿中。

  以前他与太后的争执,全部来自于太后和朝臣想要掌控他的反抗,最后他成功了,那种反抗之心反而更强了,才有了后来迎娶谢澜月的事情。

  一切的开端,似乎都是自己的不甘,但是他在不甘什么?

  还是说,他天生是无情的帝王,已经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皇帝?”

  正在修剪花枝的太后,看见他有些疑惑。

  但是他发现,太后已经没有了之前面对他时的高高在上的说教态度。

  整个人显得异常平和。

  皇帝的心也跟着安静下来。

  太后,始终是他的母后。

  是对他抱有极高期待,在他身后鼓励他不断上进的母后,陪着他历经各种困难的母后,是与他血脉相连的母后。

  太后看见他有些软弱的神色,没有多说什么,让人准备了他喜欢吃的饭菜,陪他用膳。

  吃完膳食,宫人将残羹收拾下去,皇帝忽然问:“母后心里可是责怪儿臣没有将妤儿保护好?”

  太后看了他一眼,淡声说:“哀家知皇帝有自己的为难,谈不上责怪。”

  皇帝沉声道:“母后还是责怪儿臣,到底是儿臣没有替母后为亲自看着长大的孙女儿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