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第302章 龙门试炼

各宗门弟子,世家子弟,也纷纷起身行礼面容整肃。

一阵哀嚎咒怨之声,却挤过了黄河怒吼之音传到了飞舟上。

“我的水神老爷啊!你们这群该死的修士…………我…………我…………”

两侧祭祀水神的百姓尽皆伏地哭嚎,并不断诅咒修士,怨恨他们杀死了“水神”。

一众世家子弟都是神色不忿,却也只能强压怒火。

龙门试炼,第一劫!

天人之争。

百姓与修士如何自处之?

此处的百姓,都是表山河的普通民众。

但在龙门的伟力加持下,任何与他们接触的修士都会缔结庞大的因果。

帮助百姓结束愚昧的神祀,就能成功渡过这一关。

但是过往血淋淋的经验,却让几乎所有参加龙门试炼的人,都选择直接斩杀妖魔,不与百姓接触。

吴谦虚长声一叹:“张天师伐山破庙,扫荡六天故气,将六大天鬼的部署诛灭,一切血祭人命之神皆归属邪神,奈何人力有穷尽,人心不可测。”

他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在西晋朝廷中的种种掣肘,空有满腔抱负却无力施展的处境,心中不觉更苦闷了几分。

搭着飞舟的栏杆,东风吹拂千字发带在风中飘扬,吴谦虚怅然出神。

杨景明冷哼一声,“有的人就是不堪教化,换而言之蠢得无可救药!”

他金色衣袖一挥,实在忍不住骂道:“邪神能保佑风调雨顺,修士难道就不行?诸葛丞相当年一劫难成道君,就是这帮蠢货在背后拉扯!”

诸葛亮昔年参加龙门试炼,成了百年间第一个尝试人修共存之路的人。

在当年的试炼中他成功了,带领九曲黄河两岸的百姓,诛邪神,立新神,平定水患治理河泽,一举奠定了玄君之基。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欲借东风之力一举成就道君。

黄风吹,紫电鸣。

道君之劫,无穷无尽的因果降临在他身上。

黑暗中,又有敌人埋伏。

诸葛亮,成了道君之下第一人。

这过往荣耀的称呼,此刻却显得格外讽刺。

这滔天的因果不是来自他处,就是淫祀又起的九曲黄河!

钱衍死死地拽着活蹦乱跳的大龙鲤,小声地说道:“别看,那几只猫儿玩不得,等回家了,我让爹给你抓几只大狮子玩。”

司马冲摇摇手中的折扇,轻声说道:“当年旧事我倒有所耳闻。”

“咔”的一声,折扇合拢。

他斜斜指向下方,咒骂不停的百姓,“与其说是百姓在祭拜神灵,不如说他们在祭拜心头的恶。诸葛丞相设立了新的水神,可在他离开龙门之后,照样有百姓举行血祭。”

“无外乎争名夺利,无外乎阴私诡异,神啊,至公至善,所有的脏水都可以往他身上泼。”

“不想要女孩那就将他送去祭神,看不惯别人好送他去祭神…………”

钱衍小嘴一嘟,眉头皱着说道:“司马家总喜欢臆想别人,这天地间有恶人不假,可不是所有人都是恶人!”

“呵呵!”司马冲冷笑一声,“你若没有一个玄君爹,早就不知道死在哪去了!”

钱衍将胸膛一挺,手中的龙鲤尾巴拍得啪啪作响,“爹疼儿子,你羡慕不来。”

“你…………”

众人哄然一笑,赤足小和尚悄悄看了一眼朱厚熜。

飞舟中央矗立着玉色道台,光芒中只看得到一个道人高挑的身影。

龙门试炼千古以来的最大变数,一位玄君。

他又会作何选择?

“叱!”

片刻后,宏大的道音仿佛从极远处传来,又好似在耳畔响起。

黄河之水依旧波涛汹涌,可在江河奔涌中,那道声音便无可抗拒地传入众人心中。

两岸咒骂喧嚣之声消失了,百姓们一动不动立在原地,仿佛时间都在一瞬间静止。

吴谦虚想从噪音分辨出这位玄君的来历,可思索良久却什么都听不清。

转念一想,他便明白了。

井中蛙难见苍山雪。

玄君一言所传递出的消息太过磅礴浩大,他又怎能轻易理解?

道音不断,如青松落雪一般。

钱衍恬然一笑,干脆整枕自家龙鲤,直接睡着悟道。

小和尚跌坐在地,双手合十,面容和煦。

一句又一句道文,在飞舟上回响。

钱衍只感觉过去了千年,还有好像只是短短片刻,不知道什么时候耳畔的声音便已经消失,他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心中依旧在感悟着什么。

飞舟上的所有人,都得到了不小的好处。

吴谦虚身上气息勃发,隐隐将他身后的千字发带震荡起来。

不过只是一瞬,发带上字纹起伏就将一切遮掩了下去。

仅仅只是听闻道音,他便已经感觉龙门试炼不虚此行,前方的境界已经触手可及了。

“气”字符彖旋转。

朱厚熜眸光一亮,在他催动道音之时,便已经感受到了虚空中庞大的因果纠缠。

好在他的神通有几分玄妙,此刻尚能应对这纠缠而来的因果。

黄河两侧的百姓心境也变得平和起来,望向天上的飞舟他们心中却隐隐多出了几分恐惧。

未来高盛言身上的命卵,来自一尊玄君第三境的虫妖。

此妖随灾虫母一起被镇压在龙门内难以寻觅踪迹,天世虫灾时此妖一定会现身。

可那时正是魏晋南北朝争龙,圣唐诞生的起点。

朱厚熜心有所感,他最多只能在这里停留五年。

那么只有完成龙门试炼借助龙门这件彼岸道器,直接镇杀妖虫!

心念至此,朱厚熜随即向一旁的世家弟子们询问九曲黄河中百姓的状况。

九曲黄河位处里表山河的分界,但既不属于里山河也不属于表山河。

这里只存在一个武陵国。

九曲黄河九道湾,每一个湾口便是一个州府。

武陵国的国都就在黄河第三道弯口,太原郡。

此国依黄河而建,因河而兴,也因河而祸。

黄河之水波涛汹涌,两年一泛滥,三年一改道,且不论其中众多妖魔精怪横行,单凭这自然伟力就让无数百姓葬身河中。

“我想去太原郡,诸君可愿去否?”朱厚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