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第一工业巨匠>第336章 听话!

钦察汗国内部的异动,没有瞒过朱元璋的眼睛。

脱脱迷失整军的动作,或许钦察汗国内部的其他贵族没有发现,但是一直在关注钦察汗国异动的朱元璋,却敏锐的发现了其中不对劲的地方。

“陛下。”张天赐来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点了点头,翻起工部的计划单:“汽车的生产线,什么时候能落地。”

翻出和徐本同款的笔记本,张天赐仔细翻找了一遍,对朱元璋说道:“回奏陛下,目前已经在辽地开始建设,主要是鞍山的铁矿在此之前一直处于民间私采以及当地官府小规模采集上,想要立刻扩大采集规模,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看着锦衣卫和兵部的双重汇报,朱元璋眼神微眯,立刻拍板:“加快速度,从南方山西等地方继续调人。”

“山西人多地少,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也一直好不起来,不如把他们调到辽地,既是给山西减轻一些人口上的压力,也是给辽地补充一些人口。”

张天赐想了想,立刻反问道:“南方还是算了吧,南方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和北地有很大的差异,轻易从南方调人到北地,只怕会造成不小的矛盾。”

朱元璋摆了摆手:“正是因为南北割裂太大,所以才要将人从南调到北地。移民这事你就不用管了,你只需要继续督促工部制造生产线就行了。”

“李敏不在,你就辛苦一些,连带着工部一起带了吧。”

张天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虽然名义上科学院属于工部的下属单位,但是在权力上,工部却反过来成了科学院的下属单位。

因为工部没有命令科学院的权力,而科学院却有命令工部的权力。

接下差事,张天赐立刻来到工部。

李敏跑去四川,借着四川的盆底地形,打算在这里建造一个初始的风洞,以此来实验未来科学院对飞机的改进。

陶成道将飞机改进的工作,甩给了只跟自己一年的小徒弟钱中正,自己跑去和化学部一起研究,做晶体管的材料去了。

虽然张天赐知道晶体管的材料是单晶硅,但是让他们在科学上自己探索一下,要比自己一直给他们灌输来的强。

各种基础的物理知识,自己都教给他们了,已经算是狠狠地拔苗助长了一波,现在需要的则是强调他们自己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狂奔了。

来到工部赵俊上前一步,笑呵呵的对张天赐说道:“张少傅,这就是今天的用工计划,以及昨日的施工进度。”

大部分的计划都已经开始,张天赐要做的也不多,就是盯着施工的进度,以及保证各项工程的质量。

张天赐接过厚厚一沓文件,脑海中的摸鱼神经立刻就躁动起来。

“唉,李敏啊李敏,你啥时候回来啊。”

风洞的建设保密程度不算高,但是可能是李敏也想摸鱼休息,所以直接整个人就跑到了四川。

如果大明无人可用,那李敏去几天自然就回来了,但是现在工部的事张天赐也能插上手,那李敏估计没有几个月是回不来的。

来到李敏的办公室,翻开一本施工日志。

黄河修建堤坝的工程。

再看第二本,长江利用水利发电的工程。

揉了揉太阳穴,翻找了一圈才找到辽地的生产线和鞍山的采矿工程。

“效率不错啊,这才多久,汽车门的冲压生产线已经制造好了。”

“发动机外壳的筑模生产线也在建设,蒸蒸日上啊。”

“螺丝生产线因为尺寸问题陷入停滞?怎么回事?”

立刻翻开螺丝生产线建造的施工报告,看到这个情况,张天赐忍不住吐槽道:“就非要要寸和厘上不让步了是吧,看来还是得对你们这些老工匠出重拳。”

虽然应天的科学院和工部,已经普及了厘米和米等一系列标准。

但是北地的很多工匠仍然使用着寸和厘等单位,哪怕给北地的施工说明书上,已经说明了必须使用厘米毫米分米等单位,但是看施工日志上的描述,那些工人直接拒绝使用应天的标准。

张天赐微微眯眼,眼神中满是生气和愤怒。

工部招募工人的时候,还是自己提出给工人好一点的待遇,现在这群工人拿着比市面上更好的待遇,居然还耍横。

这是看朝廷示好,就想要骑到朝廷头上?

叫来侍郎赵俊,立刻询问到:“这是哪个地方的报告?”

赵俊一看,立刻说道:“这是嘉兴的螺丝生产地。”

“因为工部和户部最早需要使用大量的螺丝,便是由一名嘉兴的商人接下的工程,开始给朝廷供货。”

“您也知道,我们的需求量太大了,不可能什么都让朝廷生产,自然就要分包出去一些。”

张天赐摆了摆手,对赵俊说道:“这是他们为了生产汽车螺丝,新造的生产线?”

赵俊点点头,张天赐冷笑一声:“那商人的电话是多少,立刻打过去告诉他,不按照朝廷的标准生产,那就别怪朝廷撕毁合同。”

赵俊张大了嘴巴,立刻说道:“这不太好吧,是不是有点有损朝廷的名声?”

张天赐无所谓的说道:“他敢传出去?”

“再说了,我们的要求很过分吗,让他们按照应天的标准来,那就必须按照应天的标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尺寸和标准,能用在汽车上吗?北地和南地的一寸那是一样长吗?摆在一起都能差出三分之一。”

“给他一个尺寸的标准块,做不到就扶持新商人,他做不了天底下有的是人能做。”

赵俊点点头,立刻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拨通了那名商人的电话,那商人立刻便接起电话。

“老马,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能按照朝廷的标准来制造生产螺丝的生产线?”

那名叫老马的商人擦了擦头顶上的汗,对赵俊说道:“哎呦赵侍郎啊,这那群人古板的很……”

赵俊冷哼一声:“我看不是古板的很,是他们都是你的亲戚吧?看到朝廷态度变好,又看到你和朝廷的官员走的亲近,就以为朝廷好欺负了是吧?”

“全部换人,我会派新的官员不定期的去视察,我也不在乎他们会不会因为被开除了失去了名声饿死,你们的人现在不是不听话,现在是在挑战朝廷的权威,你能听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