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第一工业巨匠>第237章 利益巨物科学院

大明、山西、大同。

一行人从山路上下来,身上满是灰尘和落叶,脚上踩满了黄土。

队伍中两名风水先生走在人群中间,前头的侍卫手上举着“大明矿物勘探队”的旗帜。

走进此地的一处山村,这里的老百姓一个个面色泛着土黄色,三十多岁的人脸上就长满了皱纹,看起来和后世五六十岁的老人差不多。

领队走进村子里,看了看村民的茅草屋,见村中最老的老人先走了过来,便上前问道:“老丈,我们是大明矿物勘探队的,想在你们这借一口水喝。”

那老头点了点头,瞥了眼那黄底红字的旗帜,只是沉默的去拿水,脸上却没有任何波澜。

等了一会,老丈端着一盆水走了出来,众人上前一看,却见这水浑浊不堪,底下还有一层薄薄的泥沙,正随着水波的晃动跟着起伏。

一个风水先生眉头一皱,刚想说话,便被另一名风水先生拦了下来。

只见拦人的那风水先生对着老丈作揖道:“贫道字号林海居士,见过这位老丈。贫道有个问题想问问老丈,不知你们日夜喝此水,为何不去县城里,和当地的官员要水呢?”

在明朝的初期和和中期,缺水贫水的地方,当地政府是有责任打井找水的。

这林海居士这么问,自然就是想知道,为何这老丈还不去找县城的衙门帮忙,难不成是被北元统治太久,不信任大明朝?

哪知道老丈摇摇头,对着林海居士说道:“村里的年轻人,都被县衙叫走了,说是要去开矿,反正出去两个月了,都没见人回来。”

“地里的粮食,我们这些老弱勉强种了,可是水……就实在是没办法,挑不动。”

说着,老丈指了指村子里唯一三十多岁的男人:“这是我大儿,要不是长相太老,怕不是也要被拉去开矿……唉。”

山西大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煤矿基地,尤其是大同地区的煤矿储量十分丰富,经常会发现一些新的浅层矿点。

当地县衙召集人手,齐心协力去开矿倒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但是召集人手也要看时间啊,两个月前?

春耕的时候把劳动力都叫走,说是去开采什么矿点,这县衙是不想干了?

队伍中众人闻言,顿时觉得不可思议,刚想说什么就被林海居士抬手拦着。

只听得林海居士继续问道:“春耕的时候把人调走可是大罪,你们就没想过去城里把这事和巡抚说说?”

那老丈用疑惑的眼神看向林海居士:“可是,这就是巡抚下的命令啊。”

巡抚下的命令?

林海居士心底顿觉一惊!

众人也在听到是巡抚下令之后,沉默了下来。

入夜,众人赶回县城中。

因为大同附近的小县城还没有通电话,众人决定简单修整一夜后,在到通了电话的城镇。

走了几十里路,众人也觉得疲惫不堪。简单泡脚之后,众人便在官驿中匆忙睡去。

夜半丑时,林海居士因为疲惫,睡的并不是很踏实,左右翻身时却听到一阵刀兵碰撞的声音响起。

带着懵懂的睡意刚刚起身,便看到三个蒙面人进屋便挥舞一刀向自己砍来。

来不及尖叫,来不及反抗,一颗头颅便翻滚着落到地上,眼中满是震惊和惊慌。

应天。

朱元璋沉默的坐回椅子上,面前摆的是《大明矿物勘探队:死亡调查报告》。

“你的意思是,他们确实是意外?死于夜半山匪突袭?”

蒋瓛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只能小声说道:“是的陛下,根据所有的现场痕迹和调查结果来看……”

话没说完,朱元璋拿起桌子上的茶碗直接砸在蒋瓛的头上。

“是个屁!咱大明现在蒸蒸日上,哪来那么多山匪!”

“就算有,他们不去路上抢劫,不去抢富户,专门来官驿里抢当官的?”

“这不是抢劫,这是有人在告诉咱,告诉咱山西的水太深,不让咱参与进去!”

蒋瓛不顾头顶流下鲜血,继续沉默着跪在地上没有说话。

朱元璋越说越沉默,到最后气极反笑出来:“好啊,咱打击了豪强、收了兵权、灭了孔家,本以为大明安稳太平,没想到还有藏在阴影里的土皇帝?”

“锦衣卫在山西有多少人?”

蒋瓛低声作答道:“山西境内常驻的地方锦衣卫,共有一百一十二人。非常驻的有……”

朱元璋冷哼一声:“就一百多人?咱给你特权,充实到一万人,十万人!”

“给咱查,咱实在是好奇,到底是多大利益,连咱的人都敢动!”

蒋瓛接令,随后便是浩浩荡荡的全国锦衣卫招募。

因为朱元璋的要求,这一次锦衣卫的行动不再是暗处探查,而是明面上直接调查。

刑部官吏、各地乡勇,无不被招募到锦衣卫中。

最后蒋瓛直接组织了三万大军,北上直奔山西,打算将整个山西翻个底朝天。

同一时刻,朱元璋在黑板上列下【张士诚】【方国珍】【白莲教】【勋贵】【豪强】【地主】【商人】……

等二十多个有可能,或者没可能和他作对的利益团体。

也不怪朱元璋这么愤怒,自己招收天下英才,号召天下英才为大明效力。

这摇旗呐喊了两三年,可算有陆陆续续的奇人异士来到应天,打算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朝廷效力。

结果这才刚刚组建一个“大明矿产勘探队”,到山西大同寻找煤矿的开采点,结果半路就让人给弄死了。

这要是不给这群奇人异士一个交代,这些人宁可带着本事死在野外,也不会再愿意为大明效力。

张天赐和朱标在得知这件事情后,急急忙忙的来到御书房。

入门第一眼就看到朱元璋书案旁放着的黑板,上面二十多个利益集团被朱元璋用各种颜色的粉笔联系到一起。

朱标见状,顿时明白朱元璋要做什么,赶忙下跪说道:“父亲,大明现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绝不能在此时造成官场动荡啊!”

张天赐则犹豫了片刻,没有选择说话。

因为科学院三个字,也被朱元璋写在了黑板上,而且是连接线条最多的利益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