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古今中外奇案录>第292章 三张身份证

1993年2月7日,对保山市客运站旁那家宾馆的小服务员来说,本以为又是平淡无奇的一天。

上午10点,她推开305号客房的门,一股烤肉味飘入鼻端,她不禁皱了皱眉,心想:“这味道怎么这么怪?”

然而,当她目光扫到床上时,那画面让她瞬间像被点了穴一样,呆立在原地。床上,一具中年男尸斜躺着,仿佛在向她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终于,她回过神来,尖叫道:“哎哟妈呀!死人了!快来人啊,有人死了,快报警啊!”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只见那位中年男子静静地躺在小床上,房间里却异常整洁,连一滴血都没有。警方眉头紧锁,心中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仔细查看后,他们发现死者心脏部位有一块明显的电击伤。看来,这位老兄是在睡梦中被电死的。

警方通过身份证信息得知,死者名叫马天强,是腾冲县上营乡大好村的人,来市里进货的。他随身带着的两万块现金也不翼而飞,警方心中有了数:这八成是一起抢劫杀人案。

那么,谁会是凶手呢?警方很快将目光锁定在了与马天强同屋的霍庆贵身上。

就在这时,旅馆前台收银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她说霍庆贵原本不住在305房,而是和一个叫邱明华的人住在213号房。不过,到了晚上,霍庆贵突然跑到前台要求换房,说是305的客人是他的朋友。第二天早上,他又谎称朋友有事先走了,然后拿着马天强的身份证退了房。

警方迅速找到邱明华,问他是否认识霍庆贵。邱明华挠挠头,一脸迷茫地说:“哦,那哥们啊,他就住了一天就走了,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就这样,霍庆贵成了这起案件的头号嫌疑人。警方决定对他展开调查,看看这位神秘人物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邱明华此刻坐在破旧的旅馆房间里,手里捏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水,心里却是波涛汹涌。他早已听闻了305号房那惊心动魄的一夜,每每想到如果那晚霍庆贵没有心血来潮地换房间,恐怕此刻躺在冰冷床上的便是自己。这念头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后背的冷汗如同细密的雨丝般滑落。

邱明华庆幸自己曾经是个军人,一米八的个头,加上在部队里锤炼出的结实体魄,让霍庆贵那个家伙在挑选“猎物”时都得掂量掂量。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自己那强壮如熊的背影,霍庆贵才临时改变主意,选择了另一个在他看来更容易下手的对象。

邱明华和霍庆贵有过不少交流,对那家伙的印象深刻。他回忆起霍庆贵的模样:大概四十岁左右,比自己矮了一截,约莫一米七左右,身材瘦削但肩膀宽阔。当时霍庆贵穿着一套笔挺的黑色西装,皮鞋擦得锃亮,手里还拎着个黑色公文包,乍一看确实像个精明的生意人。

但邱明华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做买卖多年,阅人无数。从和霍庆贵的交谈中,他就能感觉到那家伙满嘴跑火车,爱吹牛。邱明华断定,霍庆贵八成不是做买卖的,倒像是个四处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

邱明华还注意到,霍庆贵虽然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偶尔露出的口音却带着浓厚的云南味。他记得霍庆贵在旅馆登记时填写的住址是云南省保山市西邑乡大湾村,这让他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抓捕小组找到了邱明华。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抓捕小组带着邱明华前往霍庆贵的老家,打算秘密辨认一番,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最后的抓捕行动。邱明华心想,这次要是真能把霍庆贵绳之以法,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原本以为,这个线索清晰的案子就像解开一道简单的谜题,轻松就能找到答案。然而,当邱明华那双火眼金睛对上村中的霍庆贵时,他当即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旅馆里的那个霍庆贵,绝不是这位老兄。”

抓捕组的心顿时沉了下来,担心会不会弄错了方向。他们迅速找到村长,让村长暗中打听霍庆贵在案发那段时间的行踪。村长点头应允,很快便传来消息:左邻右舍都说,霍庆贵这阵子没离开过村子,要么在家逗逗娃,要么在田里忙农活,连村口都没迈出过。

这下子,抓捕组的人全都挠起了头。既然不是他,那他的身份证怎么会出现在市客运站那家发生命案的旅馆里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警方决定直接找霍庆贵问个明白。霍庆贵一脸无辜地解释道:“哎,去年11月份,我带老婆去市里的照相馆拍婚纱照,结果换衣服的时候,身份证被人给顺走了。”

哦,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但霍庆贵这条线索却因此断了。

警方不禁叹了口气,这案子可如何是好呢?然而,就在这时,更令人头疼的事情发生了——保山客运站的这起旅馆杀人案,竟然只是凶手犯罪生涯的冰山一角!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尽管排除了霍庆贵的嫌疑,抓捕组依然没有放弃,他们深知人命关天,必须追查到底,直到将凶手绳之以法。于是,他们开始将目标转向那名盗走霍庆贵身份证的小偷,希望从他那里找到新的线索。

在霍庆贵的回忆中,那家照相馆位于保山市的繁华中心,名字叫做“红光照相馆”。警方听闻后,毫不迟疑地派出了一队人马前往该照相馆进行调查。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四个月前的事情。警方深知,对于小偷小摸这类案件,时间一长,线索便会如晨雾般消散。因此,他们此行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然而,红光照相馆的一位女营业员在得知警方的来意后,却像变魔术般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意外的线索。她不但清楚地记得那起事件,还亲眼目睹了小偷偷取霍庆贵身份证的全过程。不过,她坦言自己当时害怕遭到报复,所以选择了沉默。

女营业员进一步透露,这个小偷经常在附近游荡,她甚至多次在街头与他擦肩而过。更有一回,她亲眼见到有人将这个小偷扭送到附近的派出所。她断定,这家伙肯定是个惯偷,自己这个小女子哪里敢得罪他呢?

最后,这位女营业员还透露了小偷的姓氏,她肯定地说:“那个瘦小的男人应该姓宋。”

这条线索无疑给警方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立即调阅了保山市的盗窃前科释放人员名单,很快便锁定了一个名叫宋建忠的本地人。此人年纪不过二十六,却因盗窃罪多次被警方光顾,可以说是“经验丰富”。

警方迅速查到了宋建忠的行踪,得知他当晚正与一群朋友在“欢欢歌舞厅”狂欢。于是,一场深夜的抓捕行动悄然展开。

为了确认宋建忠的身份,警方以查身份证为由,让酒吧内的音乐骤然停止,彩灯熄灭,取而代之的是刺眼的大灯。在一片寂静中,照相馆的那位女营业员仔细地扫视着酒吧内的每一个人。

不一会儿,她便在人群中指出了一个男子,低声对旁边的民警说:“去年在我们照相馆偷客户身份证的人就是他。”

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警方一眼便认出了宋建忠。当即,他们将宋建忠带回了警局,连夜进行了突击审讯。

宋建忠站在审讯室里,脑门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他琢磨着,自己不过是个爱小偷小摸的,怎么警察这次搞得这么隆重,好像自己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似的?

审讯人员突然发话,声音沉稳却带着几分威严:“去年十一月份,你在红光照相馆偷了一张霍庆贵的身份证,还记得吗?”

宋建忠心里咯噔一下,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支支吾吾地说:“记……记得,但……但你们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他心中忐忑不安,实在不敢撒谎。这事实在太奇怪了,去年的事,偷个身份证而已,当时连失主都没报案,怎么警察现在才找上门来?

警方见他不打算绕弯子,便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那张身份证,出现在了保山客运站旅馆的凶案现场。”

宋建忠一听,顿时像被雷劈中一样,恍然大悟。他连忙摆手否认道:“那个案子跟我没关系啊!我发誓!那身份证我是替别人偷的!”

审讯人员眉头紧锁,追问道:“替别人偷的?替谁偷的?”

宋建忠叹了口气,开始讲述去年十一月份,他那次失败的偷盗经历。原来,他原本打算偷个钱包,结果一不小心把身份证给顺了出来。而那张身份证,他后来随手就给了街头的一个陌生人,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这张身份证竟然牵扯到了一起凶案……

去年十一月的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宋建忠像往常一样,在保山市的大型商场里寻找他的“猎物”。他的目光四处游移,最终锁定了一个身着黑色西装,手提黑色公文包的男人。宋建忠心里暗喜,心想这位肯定是位财大气粗的大老板,口袋里的钞票一定厚得跟书似的。

他悄悄靠近,见那男人正全神贯注地挑选商品,宋建忠觉得机会来了。他毫不犹豫地伸出了两根手指,准备来个“快速袭击”。然而,就在他快要碰到男人口袋的那一刹那,男人却像是长了后眼一样,一下子抓住了宋建忠的手。

男人一脸冷笑,把宋建忠拖到商场旁边的小巷子里。宋建忠吓得脸色发白,赶紧求饶。男人冷冷地说:“只要你替我办件事,今天这事我就当没发生过。否则,我就送你进派出所。”

宋建忠赶紧点头哈腰地说:“大哥,您请说,我一定照办。”

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说:“给我弄几张身份证,年龄在20到40岁之间,长相最好跟我差不多。对你来说,这应该不难吧?”

宋建忠连忙点头:“不难不难,我一定给您办好。”

男人又威胁道:“小子,你最好别耍花样。咱们都是道上的人,你如果不履行承诺,那以后就别想在这一带混了。我会天天盯着你,一有机会就收拾你。”

宋建忠被吓得直哆嗦,连忙答应下来。

第二天,他老老实实地将偷来的三张身份证交给了黑衣男子,还得到了20块钱的酬劳费。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见过那个男人。

警方经过一番调查,证实了宋建忠所言非虚。那么,这位神秘的黑衣男子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又隐藏在何方呢?就在警方毫无头绪,再次陷入僵局的时候,保山市又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命案。

那是同年的4月14日,距离第一起凶案仅过了两个月。在保山市东门联营旅社的304房间里,一位名叫姚兴华的男人在睡梦中被人电击心脏致死,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这起案件再次让警方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