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四合院之咸鱼的悠闲人生>第181章 准备种地

“解放前就经常看他的文章,很有力量,在其中获益良多。但是无缘一面,还是在55年的一次文联活动中见到了本人。”宋振简单的说着。

“你对他有什么看法?”张帆问道。

“文学上的成就很高,不过可惜,封笔很久了。可能再也看不到他辛辣的点评。”宋镇有些可惜的说道。

两人又聊了几句,宋振才离开。从交谈中,可以看出,这个宋振就是个典型的学者,对叶秋的了解也就是从文章中了解的,其他的他也并不关心,对于叶秋,他了解的也不多。

其实,宋振今天前来,也没有什么个人的看法,就是领导安排的,他这个副会长也就只能做了。

虽然关于案子,上面催的有的急,但是张帆也知道,这个审问还是要掌握好节奏和主动性。

今天暂时不适合在对叶秋进行审问了,就让大家都早点下班,毕竟未来几天还是有硬仗要打的。

当然了,值班人员和外围蹲守人员还是各司其职。

晚上回到娄家,一进门就感觉今天家里的气氛又很是高涨啊!刚刚进门,就听到娄父在大声的说着什么,还有娄母,娥子,小雨水就几个人的恭喜声和欢笑声。

转身进入客厅,就看到娄父手舞足蹈的说着什么,手上还拿着一个大红色的本子。

“什么事情啊?这么高兴?”张帆问道。

“爸设计的发动机被工业部肯定了,并且获得了表彰,今天过去参加了表彰大会。”娄晓娥看到张帆回来,开心的上前,跟他介绍着情况。

“恭喜!恭喜!”张帆一边道着喜,一边从娄父手中接过奖状。

仔细一看,写的是为了表彰娄父在工作过程中的努力奋斗,特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下面落款的是工业部。

张帆自然很是为娄父高兴,自己自从决定娶娄晓娥开始,就一直在琢磨着要如何在未来风起了的时候,保护好娄家。

现在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一些成果,并且获得了肯奖,张帆自然是高兴的。

张帆相信,只要娄父这边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做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被国家重视,那么到了未来几年风起了的时候,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毕竟,在那些年,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停滞的,尤其是工业上,还是在努力发展的。

如果,娄父的这些科学研究能够得到更高领导的重视,最好是能够进入军方的眼中的时候,那时候的效果就会更好。

所以,张帆现在对自己未来的打算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爱里,张帆还是要不断的支援老丈人的科学研究。

如果能够在风起了的时候,有了更先进的研究,不知道会不会改变那些既定的历史,让国家在工业方面能够快速的赶超。

重生一次,就算说自己蚍蜉撼树,张帆还是决定努力一下,想要改变历史走向,这很困难,无论是对张帆个人,甚至对很多人来说,就算一起要做这样的事情,都是很疯狂的,只会头破血流。

但是张帆坚信,蝴蝶的翅膀只要扇动了,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所以,张帆的打算就是从一件件的小事上进行改变,当一个个的小事情都被改变了,那么大势也必将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命运的齿轮可能就在这一个小小的变动下,发生未知的走向。

这会看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张帆甚至比娄父还要高兴。

这条路一定要走的通!否则就真的只能偷偷的跑到港岛或者国外去了。

这个高兴的日子,娄母又特意多做了几个菜,张帆又陪着老丈人喝了几杯酒。

“小张啊,还跟你说个事情,上次你提到的钢材冶炼的事情,我们这边也经过了实验,应该可以做到,新的成品比过去提高了很多的硬度,如果可以量产,对未来咱们的深水打井技术也能提供帮助。”娄父继续高兴的说着自己那个小作坊最近的研究突破。

“真的么,那太好了。这个冶炼技术如果能够解决,就不仅仅是打井那么简单了,无论是各个方面都可以广泛应用。我看啊,你还是给老爷子打个电话,给他报个喜,让老爷子也提前高兴高兴。”张帆说道。

经过张帆这么一提点,娄父也瞬间想通了,可不是,这方面的技术如果可以改进的话,在民用上还只是一个小部分,更多的是可以给军方提供更多的帮助。

想到这里,娄父赶紧放下筷子,跑去给老爷子打电话了。

听着娄父的声音,张帆知道,这通电话,两边的人都很高兴。

经过无数次战争的老爷子,自然知道,这武器的更新换代有多么的重要,所以自从娄父这个实验室建设起来之后,老爷子就很是关心,有事没事的都会问问张帆,有没有实验成果。

这次娄父亲自打去贺电,老爷子自然很是高兴。

实验成功之后,后面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麻烦了,也就是一个推广和普及的事情。

因为娄父的革新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极行的改造,实行起来并不是很麻烦,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有着不同的结果。

这种方式,对于现在的国家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国外的封锁,很多先进的技术都不能进入国内,所以,只能艰苦朴素,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娄父的技术创新正好是解决了这方面的大问题。

过了一会,娄父满面春风的回到饭桌。

“老爷子说了,过几天就带着人亲自过来参观。看看我们的研究成果。”娄父骄傲的说。

到了这个时候,娄父才深切的体会到找了张帆这个女婿有多么的有眼光。

当年给娄晓娥选婆家,娄父娄母的想法都很简单,就想找一个根正苗红的人家,能够护住娥子也就足够了。

可是,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么好的成绩。

娄父自然是人老成精,虽然不知道张帆的那些图纸和想法都是哪里来的,但是聪明的他自然的就选择了不问不打听,并且在实践中,把各个流程都尽量贴近现在的技术,一点一点的进行研究和突破。

其实,娄父不知道的是,这会的娄父,早就在工业部,甚至更高级别的领导面前都挂了号。

明眼人都知道,他所研究的东西的巨大作用,虽然暂时还没有更高级别的领导找娄父谈话,但是也都是在等待,看看这边还能不能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为了娄父,工业部都开过几次会议了,围绕着的,自然是他的资本家身份和现在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几方争吵,互相说出道理。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是发了一个奖状,进行了表彰,至于其他的,还是一点没有。

想想,如果这些研究真的被足够重视的话,各种资源的倾斜早就过来了。

不过,张帆也不急,相信,随着一个个实验成果的出现,总会给上面的人一份满意的答卷,到时候,就算还有人固执的从娄父的身份上说事,但是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阻碍了。

张帆很喜欢现在的感觉,有些事情在他的努力之下变得不一样 了。

“今天还有一个好消息,我哥来信了。”小雨水趁着大家聊天的间隙,也是开心的说着。

“哦?柱子来信了,他在部队怎么样?说什么了?”张帆关切的问着。

“我哥说他很不好,最近还升职了,领导跟他说,今年过年,应该还可以回来探亲。”小雨水开心的说着。

“好,好,柱子这孩子真的长大了。这去部队就对了,成长的格外快些。”娄父开心的表扬着柱子。

在娄父和娄母的眼里,柱子就是个厨子,本来跟他们也没有什么联系,因为何大清的关系,娄父对何家还是有些了解的,只是没有注意吧。

后面因为张帆的关系,两家走的近了一些,但是柱子身上的那些臭毛病,娄父娄母也是看在眼里,只是没有太大关系,也不太好说,不过上次柱子回来探亲,个中国表现,大家都是看在眼里。

自然这好感也是大大的提升。

“好,过年你又能看到你哥了。他现在在哪里?缺什么不?要怎么给他邮寄些东西不?”张帆问道。

“这个我哥没说,你看吧!”小雨水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封信递给张帆。

张帆看了一下信件,都说的是一些日常的事情,看起来,这小子部队过的不错,但是看向封面,并没有部队的地址,只有一个简单的编号。

张帆就知道,这是不能邮寄东西了,柱子所在的部队,应该是对外保密的。

“怎么样,要给他邮寄些什么?明天我没事,跟我妈出去看看。要做两件衣服么?”娄晓娥问道。

“不用了,他在部队都不缺,再说,咱们也邮寄不过去。”张帆笑着说道。

之后张帆还给大家普及了一下这个部队的对外地址问题,大家也都是聪明人,没有继续深问了,一顿饭吃的是热热闹闹。

“最近家里怎么样,缺什么不?”回到房间,张帆问向娄晓娥。

虽然是夏天了,今天娄母还格外做了不少菜,可是,看来看去也就是些萝卜白菜的,肉星真的很少,张帆就怕家里有什么困难,娄母又不放拜年跟自己说。

“现在这个情况,能吃上饭就不错了,我几个同学,都饿的有些浮肿了。”娄晓娥叹息一声。

她也是每天上学的,接触的人也不少,对外面的情况自然很是了解。

“别人家我管不了,咱家可是还要吃好。尤其是你,这还怀着,没两个月就要生了,这营养可还是要跟上。”张帆说道。

“家里又不是缺钱,是现在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啊。”娄晓娥有些无奈的说道。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娥子,你说,咱们要不要把前面的花园收拾出来。这些年也没种花了,都荒废了,咱们开发出来种土豆怎么样?那玩意长的多,产量大。”张帆提议道。

以前的娄家,前院后院的很是气派,种花种草的,还有专人打理。可是,随着各种变化,娄家早就低调了很多,现在后院被娄父的实验室作坊占据了,前院的花园也没有耕种,已经荒废很久了。

“种地?我不会啊!”娄晓娥不好意思的说道。

她一个从小到大的娇滴滴小姐,怎么会这些事情。

“没事,我会。”张帆说道。

上一世,他也是一个城市生活的孩子,一辈子也没下过地,不过因为一场病毒的影响,居家办公了很久,也是在那个时候,张帆自己在阳台用泡沫箱种了一些东西,还小有收获。

所以,对于种地,张帆虽然不精通,但是也勉强会弄。

“那行啊,我也帮你弄。如果咱们能自己种出来东西,也是生产自救啊!”娄晓娥因为从来没有做过农活,这会听到可以自己弄,还是有些兴奋的。

“嗯,前院咱们种上土豆,我看咱家那个杂物间也能收拾收拾,到时候种点蘑菇,拿东西也生的又快又多的。”张帆开始挑选种植品种了。

这夫妻俩研究了好久,越聊越兴奋。

看来,种地这个事情也是所有人的基因,莫名的就会觉醒出来。

在四九城这个地方,人多房子少的,能像娄家这样的,有这么一大片地的,张帆自然要好好利用。

其实张帆对种地的事情也懂得不是很多,但是,这并不耽误他决定种地啊。

想想所里有那么多人呢,好多都是农村出身,都是种地的好把式,有不会的地方就随便问问,相信还是能够弄的。

这更增加了张帆种地的信心。

隔天早上,张帆就把这个事情跟娄母说了一下。

娄母没什么意见,随张帆折腾。

张帆在前院四处看了一下,这个院子真的不小,如果都种上土豆,那真的能产出不少。

想到这个,张帆又想到了所里的情况,现在所里这些人,单身的还算好,派出所的工资待遇都不错,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的还算可以,就是苦了那些有家有口的,一个人工作,家里四五张嘴,这日子过的就紧巴巴的。

张帆就想,要不把所里的这些人集中起来,都过来种地,有了收成,大家一分,也挺好,就当是所里的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