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雍执剑人>第304章 动向(上)

听到“招安”二字,卫昭想到了北宋与梁山之间的关系。

大雍与北蛮,用“招安”二字来的不大合适。

镇长刘奇却坚定的认为,大将军方初岫对北蛮人的手段,就是招安。

“刘镇长,大将军这手招安,不知从何说起?”

“近年北蛮人屡犯边境,镇北军内外交困,不复往日之勇,也不知是不是大将军的主意,忽然决定招安北蛮人。”

卫昭疑惑道:“北蛮与大雍连年征战,可谓世仇,就算大将军有心招安,那北蛮人愿意?”

刘奇一捋胡须,微笑道:“卫大人没有去过北方边境吧?”

“不曾去过。”

“北蛮人常年袭扰大雍边境,却也不是因为天生好战,而是北边土地贫瘠,养不活部族族人。”

卫昭诧异的看了一眼刘奇。

老头身形瘦削,穿的是并州常见的灰色棉袄,膝盖位置打着两个补丁。

身为镇长,这身行头显得寒酸了些。

听其谈吐,应是读过些书,对镇北军似乎很熟悉,或许在军中待过。

一个土生土长的并州人,对北蛮人处境有这番见解,颇为不易。

有些人就算能看出北蛮劫掠的本质,也不见得会承认事实。

并州男丁不知有多少命丧边境。

正如卫昭先前所言,大雍与北蛮,乃是世仇,于并州人尤甚。

刘奇瞧见卫昭眼神奇特,心下惊慌。

难不成是自己说错了什么,惹恼了大人?

坏了,一定是因为自己给北蛮人说话,令大人不悦。

老头恨不得给自己来上两巴掌。

“卫大人,北蛮人凶残成性,以烧杀抢掠为乐……”

卫昭摆手打断了刘奇。

“刘镇长,不用解释,本抚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继续说说大将军招安的事。”

刘奇缓了一口气,赶忙继续道:“北蛮十六部族,并非族族好战,就说距离并州最近的寒敖部族,早年在边境与我大雍多有往来,部族族人迁入北边乌林府的不在少数。”

乌林府在并州西北角,过去北蛮与中原王朝交好,乌林府便是边关贸易重城。

双方彼此交恶时,乌林府则是前线要冲。

大雍与北蛮的关系,几乎达到了历史冰点,恐怕乌林府的寒敖部族族人,日子不怎么好过。

“此次大将军招安的对象,也是以寒敖部族为主,还有部分在寒敖部附近的其他部族族人。”

卫昭问道:“听镇长的意思,招安已经完成了?”

“至于是否完成,老朽就不知道了。不过大将军招安的北蛮人,确确实实居住在并州中部。”

“并州中部?”卫昭脱口而出。

“是的,正是并州中部的定襄府。”

并州因为直面北蛮人的缘故,境内百姓不算多。

人口仅仅比东北苦寒之地的关州多,却也多不到哪里去。

并州百姓,大多居住在南边,远离边关。

北方则是因为有镇北军和军屯人口存在,也有不少人。

只有中部诸府,地广人稀。

大将军选择将招安的北蛮人安排在定襄府,卫昭隐约能猜到他的用意。

不过并州百姓对北蛮人敌意甚重,这批北蛮人,少不了镇北军保护。

卫昭询问之后,从刘奇口中得到了肯定答案。

两人又闲聊一阵,卫昭才知道刘奇年轻时,果真在镇北军中待过。

入夜,几人在镇长家中住下。

镇外骑兵一直徘徊在附近,却没有杀入镇中。

次日一大早,卫昭便得到了探子的消息,骑兵还在附近,依旧没有进攻的意思。

他索性带着谢月华,骑马到了双木镇外,靠近观察一番。

这支骑兵没有打出旗号,也不知道是虞州还是蓟州的兵马。

大雍只有凉州产马,军马在北境一直都是紧俏物资,优先满足镇北军。

即便是五姓七族,也不敢在军马上打太多主意。

一支千人骑兵公然露面,只是游弋在自己周围,卫昭属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不是来杀自己的?

确定对方不会攻入镇中,卫昭返回双木镇。

昨日离开的封祈和叶红鸾还未返回,他找到了葛小桓。

“小桓,你觉得这两位李氏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大人,不管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或许不该在此继续等下去了。”

卫昭微微一笑,两人想法不谋而合。

刚才返回镇上途中,他便打定主意,不可继续在此逗留。

那支骑兵似乎只是看住自己,只要不离开双木镇,他们便不会进攻。

既然如此,就不能让他们称心如愿。

看到卫昭的笑容,葛小桓道:“大人,将士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卫昭脸上的笑容一僵,“你早就知道我要离开了?”

“是的。”

“得,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押运银两的六百将士,是薛凌云在临安府一手训练出来的。

训练他们的地方,则是七星宗所在的山中,因此并州群山不算什么障碍。

离开车队时,将士们带走了食物和银两。

车内的银两,本就是为路上购买粮食所用。

银两和粮食都不缺,六百人也该行动了。

辞别镇长刘奇,卫昭在镇上找了位熟悉并州地形的向导,随后率领六百人向北,一头钻进了并州群山之中。

他当然要继续北上。

只是身后有一支骑兵如影随形,不能继续走官道,进山是最好的选择。

卫昭给镇长留了话,若是封祈与叶红鸾返回,便告诉他们自己的去向。

以二人的身手,早晚会跟过来。

卫昭入山不久,有探子回报,双木镇外的骑兵也撤了。

骑兵不会跟着进山,他们撤离的方向,则是水泉府位置。

这支骑兵,似乎又要原路返回了。

在山中行进三日,既没有遇见敌人,也没有等到封祈与叶红鸾。

卫昭不禁纳闷,这两人是不是遇到了危险。

等到第四日傍晚,他总算等到了好消息。

封祈跟上来了。

然而只有封祈一人。

“封祈,出什么事了?叶红鸾为何没有跟你一起回来?”

“倒也没出什么事,叶姑娘跟着李家大军,往北面去了,她叫我先一步回来报信。”

卫昭诧异道:“你是说,虞州卫和蓟州卫的人,往北面去了?”

“不错,他们离开水泉府后,直接选择北上。”

“可知他们为何要北上?”

封祈道:“我二人也没有打听到具体缘由,听闻他们是为了抓捕劫掠我们车队的北蛮人。”

“果然,他们打的旗号是抓捕北蛮人。”

话刚出口,卫昭便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