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科幻末世>反派他偏执狠厉城府深>第三百三十章 原生(七十九)

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许是几秒钟,或许是几分钟。

肖梅兰动了。

粗壮的胳膊越过孙香附,拿走了藏在床头的一个装存折和银行卡的塑料袋。

随后,肖梅兰毫不迟疑地,抱起小女儿,转身离去。

“老刘,老刘起来了,地震了!衣服别穿了,命要紧,快走!”

肖梅兰、刘汉抱着他们爱情的结晶刘宝儿,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收拾好值钱的东西,飞快撤离了现场。

房间安静了下来。

孙香附的脸,始终藏在黑暗里。

窗外一闪而过的车灯照在她脸上,衬得她神情愈发晦涩难辨。

从始至终,她的母亲,没有喊过她一句。

一句都没有。

明明,喊一句,耽误不了几秒钟啊。

“地震了,快起来!去空旷的地方待着!”

“爸爸妈妈,我好怕呜呜呜——”

“真的有大地震吗?我们会死吗?”

窗外无数悲观的声音钻入黑漆漆的房间里。

孙香附茫然地眨了眨眼。

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生死关头,她就这样被母亲轻易放弃了。

她早已察觉到母亲不喜欢自己,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在母亲潜意识里,是希望她早点死掉的。

这些年,她因重度抑郁症,存在自毁倾向,有过多次轻生行为。

每一次轻生,她都满怀着对父母的愧疚。

对不起,她这个女儿,还没有长大到足以奉养父母的年纪,就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正因这份愧疚,使得她在每一次被救活后的一段时间里,都鼓不起再次轻生的勇气。

孙香附从小就是个体贴又懂事的孩子。

多年来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这项技能,养成了一种讨好型人格。只要是别人想要的,她都会想方设法令别人达成愿望,哄得别人开心。

这样,别人就不会抛弃自己了。

而现在,母亲希望她去死。

孙香附这么体贴懂事,怎么好意思拒绝呢?

“地面震动越来越明显了。”

“你们说,这会是几级地震?”

“我们还能活下去吗?”

“我们会不会重演隔壁省的历史?”

“喂,医生,我们这里有地震,暂时没有人员伤亡,可地震动静越来越大了,待会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孙香附悄悄起身,站在黑洞洞的窗口,看向外头。

原本空旷的平地上,已聚集起一大堆人,周遭的住户几乎倾巢而出,慌乱地打电话求援。

面对天灾,面对这场大自然的报复,人们显得绝望而无力。

但再绝望的人,也总有搀扶在一起的家人,互相慰藉。

所有人,都有爱着的人。

所有人,都在被其他人所爱着。

不像她。

不像她……

有湿热的液体,从眼眶中缓缓流下。

孙香附闭上了眼

不需要死多少人,也不需要震塌多少楼,只需要吞噬她一个人就好。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很珍贵,除了她。

献祭她一个人的生命,换来所有家庭的完整无缺,真是一项划算的买卖啊。

不知是不是老天爷听到了这个愿望,人们在短暂地经历过一场地动后,惶恐地在空旷处等待了一夜,地震停歇了。

逃过一劫的人们击掌相庆。

“为什么我要睡在马路边上?我不要!我要睡席梦思!我要回房间睡!”刘宝儿醒来后大发脾气。

“宝儿乖,咱们再等等,等确定地震消停了,咱们就去睡席梦思啊。”“地震地震,为什么不把所有人都震死呢?真希望所有人类全部死绝,世界末日降临。”

刘宝儿尖声诅咒,惹来周遭邻居的怒目而视。

天灾使人浮躁,耐心全无,有好几个壮汉没忍住捏紧了拳头。

肖梅兰生怕小女儿被揍,赶紧捂着小女儿的嘴,陪着笑道:“孩子小,不懂事。”

愤怒的邻居们,随着天色的渐明,忽而被新的事物所吸引。

“你们看对面,有栋矮楼震塌了。”

所幸,坍塌楼房里的大多数人早就拖家带口提前逃了出来,这次大地震只死了一个年轻女孩,听说大地震来临时,女孩还在睡觉。

“什么人这么能睡啊,地震来了还不醒。”

“就是,心也太大了吧?”

“她没有家人吗?怎么没人喊她逃命啊。”

“好在我们都没事。”

肖梅兰闻言,终于意识到身边少了点什么,僵硬地抬眼,看向对面坍塌的小破楼。

她的大女儿,没有逃出来。

十一周目,完。

十二周目。

这一年,孙香附十三岁,正上初一。

她曾与亲生母亲肖梅兰短暂地生活过几年,这几年她当牛做马,在上学之余,一边在母亲的安排下打童工养活母亲及母亲的情夫刘汉、私生女刘宝儿,一边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一边又要照顾同母异父的妹妹刘宝儿,苦不堪言。

感谢伟大的九年义务教育,使得她可以和正常家庭出生的孩子一样好好上学,免于辍学养家的苦难。

孙香附升初一之后,因课程繁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打童工和带妹妹,在肖梅兰眼里,这个大女儿已经失去了价值。

过了半个月,房东上门催收房租,孙香附才知道,母亲已经一年没有交租了

孙香附不得已,求得房东老太太宽限一段时间,自己半工半读挣房租和生活费。

学习、经济、精神三重压力,压得年幼的孙香附喘不过气来。

她开始整宿整宿地失眠,一大把一大把地掉头发,气色蜡黄,眼神空洞,像是一个被主人丢弃的破布娃娃。

没钱吃饭,那就从二十块钱稿费里拿出两块钱来,买一筒面条,白水煮面,省着点吃,可以吃上四五天。

肉,自然是吃不起的。

就连那个年代售价只需三四毛钱的鸡蛋,对她而言,也成了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