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重山劫>第16章 琵琶

  至始至终,直到离开侯家书房,我也没能再问出更多的关于那个神秘人的消息。

  后来我又去了几次,却再也没有遇到那个玉雕师傅,只是我坐于院中之时,常有窥探的目光如影随形,那个人并不主动与我靠近交谈,却也没有任何其他作为。

  我只能等,等他愿意与我心平气和坐下对谈的那一天。

  兄长离开那日正逢冬至,天空灰蒙一片,还未有曦光显露,远山淡影,还有轻雪未停,疏疏落于我的伞上。长安城中却已开始喧闹,有白烟冉冉升起,茶肆酒楼早已开张,小摊小贩支好了摊,等待远行之人的回归。

  我与兄长一同坐在街口的馄饨摊,这里若是平常,常常坐满了早起上朝的官员,不过今日休沐,不必早朝,所有人都欢欢喜喜地回了家等待团聚,街口的馄饨摊反而冷清了下来。

  两碗热腾腾的馄饨端了上来,各个饱满馅足,一碗热汤下肚能暖一整天。

  我们两人却是无话可说,待到汤碗见底,远行的时间也已到来。

  随行的部队骑马而来,石龙王朝的朱红旗帜在风中摇摆,烈烈如炎,不知有多少是皇后安排的人?又有多少是侯家的人。

  兄长纵身上马,回首时眉眼已浸润在风雪中。

  “保重。”我朝哥哥喊,这是今生我与他第一次遥远地分离。

  他只是从袍中抽出他珍爱的宝剑,过河剑的剑光一如明亮的雪光,映出他郁气尽散的面容。

  “别怕,我一定会回来的。”

  我望着那群人的背影消散在风雪中,雪越来越大,掩盖去时的马蹄足迹,白茫茫一片中,人迹已绝,鸟迹也无,长安仿佛一座空城,只有苍茫的大雪落下天罗地网,冰凉残忍。

  我裹紧身上的衣裘,呼出的白汽迷蒙了我面前的视线,有人在一片白雾中缓缓而来,黑衣材质上绣着银丝白鹤,绣工精妙,白鹤仿佛要纷飞于我眼前,就是不知道冷不冷。

  “小殿下,我来接你入宫。”侯笑寒骑在马上,他不下马,只是朝我伸出手。

  “你只有一匹马。”我瞪着他。

  “来得匆忙,再说殿下又不是第一次与我同乘。”他继续狡辩,固执地不肯将手收回。

  “现在时辰还早,街上行人不多,殿下可要快些。”他于马上笑得开怀,只提醒我今日宫中的宴会断不可缺席。

  本想抛开他自己先回府,但一想先前还求他帮着照顾兄长,一时又有些愧疚,只能伸手硬着头皮再坐于他马上。

  “殿下又长高了。”侯笑寒双手持着缰绳,不安分地将头搭在我的肩上,我本就害怕骑马,他这样一动我有些过惊,只能死死抓着他的左手,座下的马儿却温顺安稳,一点也没有要把我俩掀下马的意思。

  “别怕,别怕。”侯笑寒的手有一搭没一搭地拍在我的后背,“逐光很听话的,他认得你,所以不要担心。”

  街道两旁的风景是那样熟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这是最辉煌的都城,也是最华丽的牢笼。

  我十五岁的人生都系于长安一城,为了梦中期许的一切,无数人远道而来,在见到这座心中的城市之时无一不发出惊叹,可是这座城市永远不会如他们心中所想,有人星夜赶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而我只是这座城市数不胜数的沉默的见证者,见证了姐姐的离去,见证了兄长的远行,一个个亲近之人离我远去,唯有我还在这座城中守候风雪。

  冬日的阳光是那样软弱无力,只是例行公事一样地出现,带不来一丝暖意。昨夜的积雪与晨间的雪一同侵袭街道,天空萎靡不振,街角的水沟浮着冻僵的尸体。

  “晦气。”朱门大户下的仆人出来扫雪,大声辱骂这些人没点公德心,要死别死在他们家门口。

  “这是第几个啦!”他大声叫嚷,“数不清,数不清。”

  侯笑寒冷着脸,策马带我远远行过。

  我望向那几具残破的尸体,冻得僵硬,人还保留着生前凄凉的惨状,饿得瘦骨嶙峋,一双脚上满是冻破与久行崩裂的伤口,血已凝固,远远看去以为是地下幽幽的鬼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侯笑寒的声音如雨后雨,雨落于屋檐,又自屋檐下一滴一滴坠在我心间。

  “三皇子被派去治理河东之患,也不知到底治了些什么,多少流民熬不过冬天,跑来关中跑来长安。”他的神情没有同情,没有愤懑,只是在陈述一些事实。

  “流民都被挡在城外了,这些人竟然打算从排水渠进来。冻死,也是可惜。”

  “走投无路,人便什么都顾不上了。”我收回目光,只觉得所有人都飘摇在易碎的冰面之上。

  “不是有施粥的铺子吗?冬日天寒,城中应该也有仁义之士施以援手。”

  “小殿下,仅靠一些施舍,是没有办法拯救千千万万人的。”

  “若是你,你会怎么办?”

  “殿下问我?”侯笑寒替我裹紧身上衣裘,手指冰凉,比霜雪还冷上几分。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话语是那样沉重,可是那双眼睛里写满了漫不经心,不是夫子们的枯燥说教,不是所谓君子们的伪善表演,天地之间唯有他的陈述,飘散在我耳边:

  “坐在那个位子上,无能便是最大的原罪。”

  深红的宫墙在雪色之下更显突兀,冬至的宫宴避无可避,我辗转反侧,最终还是要回到这座久违的宫殿来。

  午时的宴会索然无味,再美味的佳肴摆在眼前都食之无味,我想起今早那几具冻僵的尸体,藏匿在凄风苦雨之下的哀嚎又有多少,可是管弦丝竹正盛,宫尚角羽谱出的皆是盛世之音,那一声声哭嚎仿佛只是风雪的哀叹,是我在盛宴之时的一场幻听。

  许久不见的丽妃盛装出席,可惜三皇子远调与八公主远嫁,实在让这位昔日盛宠在身的女子落寞了不少,再精致的妆容也掩盖不了她的疲惫与惨淡。玲珑美玉金步摇,确实是人间好颜色,只是花无久艳之时,帝王对她的喜爱也快要到走到尽头,现在的一切更像是回光返照之时徒劳的挽留。

  “这一杯,臣妾敬陛下,陛下英明神武,庇佑我朝繁荣昌盛。三皇子此番也算是做出些成就,前些日子来信还说只等快快回长安与父皇复命。”丽妃笑得谄媚,明明殿中暖气熏人,我却觉得她浑身都在发抖。

  “不必,让他再待久些,彻底办好了才行。”坐于主桌上的帝王甚至连眼神都不曾施舍给她,他只是扫视了一眼眼前布好的菜品。

  “将这道桂花鱼翅端去四皇子那桌吧,我记得他们夫妻俩爱吃。”

  一边的随侍得令,连忙端着盘子送至四哥四嫂那一桌上,我于座下刻意一瞥,清晰地看见皇后僵硬的笑脸,那笑容仿佛冻在了她的脸上,皇帝的第一道菜肴,本应赐予皇后或是太子,帝王此番,不知又在做着什么打算。

  我忽然觉得一切又是那么有趣,四哥不爱吃鱼,嫌沾鱼腥,四嫂却甚是喜欢,每次去四王府书房之时,她总爱招呼我留下用上一碗再走,四哥只得无奈地坐于一旁,要我俩换了筷才可夹别的菜。

  宴席之上的歌舞过于无趣,昏昏入睡之时,有一女子抱着琵琶缓缓踏步,容颜如俏丽如芙蕖,笑意明媚,更为吸引人的是那一双手。手指如飞鸟穿行于琴弦,初时细细如泉涌低语倾诉,随着她的舞步愈发急促,一时间仿佛置身于春时的雨季,万物沐浴在一场富有生命力的春雨之中,甚是畅快,此刻好像真的逃开了萧瑟的冬天,终于盼来春暖花开的时刻。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之时,那女子面带喜悦,绯红一片,与她身上的红衣极为相衬,或许许多艺伎一生便只等这一天。可惜的是皇帝并没有要收下这位美人的意思,甚至连赏赐的意思也没有。丽妃原本还在大声夸耀,渐渐也尴尬地没了声响,她拙劣的讨好付之东流,再也难以挽回座上之人的宠与爱。

  那红衣女子抱着琵琶缓缓离去,我身旁的十一皇子却是一脸贪婪的痴迷,目光随着那女子的身影远去,要不是皇帝还没走,只怕他先一步离席追了过去。

  我收回探视的目光,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端到嘴边之时却有人伸手制止,不知为何本在前座的人会来到此处,耳边又是那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小殿下,烈酒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