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第332章 活字印刷术显威

孙思邈根据打分的高低,很快选出前30名学员。

这些学员都知道前30名免学费,脸色激动的一片通红。

“医学院的宿舍,8人一间房子,而且每一间房子里面都有沐浴的地方。”

孙思邈和学员介绍完后,转头对守在一侧的助教说道。

“两位助教,还请你来给学员们分配宿舍,并安置好。”

这两人是东宫派来的人,孙思邈对他们的态度也很好,并没有把他们当做普通的下属来对待。

这帮学员来到各自的宿舍后,眼睛一下睁的老大。

这房间也太干净整洁了吧!

地上铺着木地板,上下铺的床上叠放着整齐的被褥,而且洗浴的地方也很干净宽敞。

他们知道吃住免费,原以为会住狭小肮脏的宿舍,结果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宿舍漂亮吧?都是王御史大夫给你们争取来的。”

“而且你们的吃穿用度,授课老师的俸禄,也全都是王御史大夫垫付。”

助教朝他们微笑着解释道。

“王御史大夫真是菩萨心肠,也是天下最好的父母官!”

一众学员对王剪的感激和崇拜,再上一个台阶。

...

另一边,王剪也在行动。

485名面试学员,除了200名被录取,80名家境殷实的要回家住。

剩余205名家庭贫困的学员,都跟着王剪去永平坊贞观犁作坊。

王剪找上王天四后,把这帮学员的情况跟他说了一遍。

“侯爷,这帮人来的刚刚好。”

“这段时间,那几个商人天天催促我们加大生产,他们都说那点犁完全不够他们卖。”

“我也想着找你汇报,打算扩大贞观犁的生产。”

王天四手下管理着两个贞观犁作坊,现在越来越有想法,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王剪微笑着说道:“你是想重新购置宅院制作么?”

王天四摇了摇头:“侯爷,现在两个作坊,一边加100人进来也能装得下。”

“虽然贞观犁暂时的需求比较大,但是迟早都会陷入饱和。”

“加上这帮人也不是长久做的,姑且把他们当做帮工来看待就行。”

除了长安这边卖贞观犁,马家庄那边也在卖,而且规模一点不比这边小。

按照他们现在的制作速度,长安这边的作坊一天能制作1万张犁,马家庄一天也差不多能制作8千张犁。

两边一个月就能制作54万张犁。

一年制作648万张犁。

当前整个大唐统计在册也只有300多万户,加上很多没有户口的奴隶和黑户,撑死也就330万户上下。

王剪拍了拍王天四的肩膀,欣慰地说道:“天四,你现在进步很大,要继续保持。”

“谢侯爷夸赞。”

王天四脸上满是兴奋。

能被才学无双,学究天人的侯爷夸赞,那是天大的荣誉。

王剪把这帮学员都交给王天四后,他则坐着马车去詹事府。

“王兄,好消息!”

王剪刚来到詹事府,屁股刚刚坐下,就听到门外传来马周惊喜的声音。

马周走进大堂,脸色激动地说道:“王兄,医书的活字排版已经全部完成,现在可以直接印刷了!”

“太好了!”

王剪兴奋地站起来。

没想到这帮工匠师傅如此给力,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五本医书的活字弄好。

王剪朝马周说道:“走,我们现在去看一下。”

贞观研究院内。

看着桌子和架子上,井然有序地摆满了一板板活字,王剪对着工匠师傅一顿夸。

“拿一本医书,演示一下。”

在马周的调度下,一帮工匠开始按照正常的印刷流程进行书本印刷。

看到他们配合默契地印刷出一张张医书内容,而且速度极快,王剪高声叫停。

“可以了。”

“马兄,我们出去说。”

研究院大门外。

王剪脸色凝重对马周说道:“马兄,明日朝会我向陛下汇报这个好消息,到时候陛下会携百官前来观看。”

“你让人提前做好准备,还要多检查几遍,确保印刷的时候不要发生意外。”

马周点了点头:“王兄放心。”

交待完,王剪直接离开詹事府,去东宫找李承乾。

贞观研究院属于东宫旗下的部门,明日展示活字印刷术的时候,李承乾这个太子也要到场。

而且也借这个机会,让李承乾在李世民和一众大臣面前,多刷才能。

东宫大殿。

李承乾听到王剪的汇报,整个人兴奋地手舞足蹈。

兴奋过后,李承乾脸色郑重地说道““王大哥你放心,明日孤会提前到研究院等候。”

王大哥真的有能耐,李承乾现在压根就不担心李泰等人抢他的太子之位。

有这么厉害的王大哥辅佐,谁能撼动他。

李承乾现在迷之自信。

翌日朝会。

谈完日常的正事后,王剪出班启奏道。

“陛下,活字印刷术已经完成,今日可展示印刷。”

“还请陛下和百官移步詹事府,亲自见证活字印刷术作业!”

对王剪忽然搞出的一个活字印刷术,除了少数几个人知情,其余百官皆一脸懵逼。

活字印刷术是什么玩意?

王剪不声不响又办了一件大事?

百官的脑子里满是疑问。

李世民站起来,并没有跟朝臣解释,而是微笑着下令道。

“诸位爱卿,随我移驾詹事府,我们见一见太子和王爱卿弄出来的印刷技术!”

说完,李世民龙行虎步,率先离开太极殿。

王剪、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重臣则紧随其后。

其余一帮蒙圈的大臣,则慢悠悠地跟在后面,他们左顾右盼在打探消息。

可惜问了一圈,没有一个人知道。

过了小半刻钟,李世民率一众大臣来到詹事府。

李承乾则带领詹事府的全体署官,早早地在门口等候。

“儿臣见过父皇。”

一众詹事府署官也纷纷行礼:“拜见陛下!”

李世民微笑着摆了摆手,随后走到李承乾的跟前,欣慰地说道:“太子长大了,知道为父皇分忧,为百姓做实事。”

李承乾含蓄地说道:“父皇,这是儿臣身为储君,应该要做的事。”

“父皇,还请和诸位大臣移步研究院,我们直接展示活字印刷术的效果吧!”

李承乾虽然还年少,但是说话做事一板一眼,让一众大臣频频点头认可。

王剪在一旁默不作声,微笑地看着李承乾表现。

研究院内。

马周带着一众工匠师傅严阵以待,等李世民和大臣都进来站好位,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他们开始快速地印刷医书。

看着盏茶功夫就印刷了百来张纸,李世民和一众大臣全都惊讶地张大嘴巴。

“活字印刷术的效率,竟然如此之高!”

李承乾还让下人把印刷好的纸张,拿给父皇和大臣们看。

“天呐!印刷的字好清晰!而且大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