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第330章 有当狗仔队的潜质

随后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一众三品大员,也相继离开。

太极殿内,仅剩王剪和一帮五品官员。

安静了片刻,两帮人再次冲上前去,直着脖子争吵起来。

“哼,都怪你们四监九寺的人,瞎掺和。”

“如果不是你们,陛下也不会发这么大的火。”

三省六部及秘书监的人,用手指着对方,言语满是埋怨。

“好好说话,别拿手指人。”

“你们三省六部的人能买马家庄的纸,我们四监九寺的人买不得?”

“真是笑话。”

原本五监九寺是一体,因为秘书监叛变,现在变成四监九寺。

但是他们人心齐,争吵丝毫不落下风。

“呵呵,马家庄是王御史大夫的封地,而且王大人还在工部挂职。”

“再说,我们尚书省的左仆射,还是王大人的老师。”

“你们四监九寺拿什么跟我们三省六部比?”

三省六部的人直接比关系,一下把四监九寺的人呛到。

王剪眼看话题牵扯到他身上,顿感不妙,赶紧溜之大吉。

免得这帮人吵到最后,都来找他走关系订货,那可把他弄的头痛。

离开太极殿,王剪第一时间去了一趟屯田司。

“王大人来了!”

一个屯田司小喽啰大喊一声,随即一大帮人快速围了过来。

“王大人,我有重大发现。”

“我也有,而且是关于御史中丞陈牧之的罪状。”

“好家伙,鸣哥真有能耐,不像我只有一个台院侍御史的黑料。”

“别炫耀了,我特么只有一个监察御史的丁点罪状。”

这帮人七嘴八舌地低声汇报,脸上都带着极为兴奋的神色。

王剪朝他们挥手说道:“关上大门再说。”

“天五,你跟天一去门口守着。”

虽然屯田司都是自己人,如果刚好有其他部门来串门的人,被他们一不小心听到。

恐怕会影响他接下来的计划。

随着屯田司大门关闭,王剪这才微笑着说道。

“你们打探到的消息,有没有记录下来?”

大几十号人的罪证,如果只是靠他们口述,很难记得住。

“大人,我写了一份案宗。”

“好巧,我也写了案宗。”

“你们...当时你们不是说不写案宗吗?怎么一个个都写了?”

一个大鼻子的屯田司喽啰,气呼呼地指着这帮同僚。

“哈哈,魏大鼻,我们随口说说而已,你怎么还当真了?”

“没事,这次没写案宗,回去写好再交给大人。”

“嘿嘿,少个人分功劳,我们就多一点机会。”

其他写了案宗的喽啰,幸灾乐祸地看着魏大鼻。

正当他们得意洋洋之时,魏大笔忽然从胸口处掏出一份案宗,而且写了非常多的内容。

他嘴角露出一抹坏笑。

“怎么样,没想到吧?”

“我也是写了案宗的人,刚刚逗一下你们而已。”

“而且我手里掌握的这份罪证,是关于御史中丞祁道君的黑料。”

魏大鼻高举着纸张,脸上带着得逞的坏笑。

他们这帮人在屯田司共事多年,彼此间熟悉的很,一个个人是什么尿性,他全都知道。

王剪无语地扶额说道:“行了,一个个都别贫,排好队把罪证拿给我看吧。”

听到王剪的话,这帮方才还没个正经的人,瞬间恢复严肃的表情。

他们自觉地排队,一个个把案宗呈到王剪手上,交案宗时他们还用简洁的文字进行概括汇报。

足足汇报了大半个时辰,这帮喽啰才汇报完毕。

王剪根据他们收集情报的详细,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证据确凿,可直接判罚。

当前只有5个御史台的人属于这一类,其中1个是御史中丞祁道君,2个侍御史,另外2个是监察御史。

第二类,证据不足,难以判罚。

这一类比较多,足有20人,另一个御史中丞陈牧之也在此内。

第三类,犯小错,不足以入刑。

这一类有7人,算是清廉的官。

王剪手里握着厚厚一沓罪证,看着这帮长的歪瓜裂枣的屯田司喽啰,心里感慨道。

屯田司收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个个都有狗仔队的潜质,负责耕种真是惜才了。

王剪扫了他们一眼,忍不住夸赞道。

“你们干的不错,短短几天就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你们也不要得意忘形到处去说,这几天继续搜查他们的罪证,越多越好,在9月7日前交给我。”

“需要银子打点的,跟屯田主事王天五打个报告,我统统给你们报销。”

按照王剪下达的第一份御史台令,9月9日所有御史台的人都要回来述职。

王剪准备在述职的时候,把他们一网打尽。

听到有打点经费,这帮屯田司喽啰眼睛都在冒精光。

“王大人报销金额有要求么?”

“为了套出证据,需要请其他部门的同僚去平康坊听曲,那花销可不少。”

“如果再点上两个陪酒的姑娘,那...”

这帮人的心思,王剪这个老司机非常清楚。

钱该花花,该省省,像这种钱的支出不能省。

王剪抬手制止他们,眯着眼说道:“金额我不设限,去之前跟王天五主事打个报告就成。”

“但是丑话说在前头,你们如果为了贪玩而大手大脚,哪怕立了大功,在官职封赏上,我也不会给你们争取。”

现在时间紧迫,离9月9日仅大半个月的时间。

花时间制定标准也麻烦,而且还要他们分心去记,完全没这个必要。

“大人放心,我们心里有分寸。”

“去平康坊点个姑娘,只要不是有名声的姑娘,顶多几十文。”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们绝不会去那等地方。”

这帮喽啰连忙拍胸口保证。

他们都是底层的人,即便去吃喝玩乐,也不敢大手大脚。

节俭惯了,让他们一次用一两贯,不用说王剪有什么想法,就他们自己都肉疼地睡不着觉。

以前一年到头,也就赚个2贯多。

一次用一年的钱,谁乐意啊。

王剪朝他们点了点头,随后离开屯田司,他先去詹事府贞观研究院看了一眼。

马周的身影不在,看来是去忙医学院的事。

“吴松子,现在进度怎么样?”

王剪朝一个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招手说道。

工匠吴松子,原是将作监的能人,现在是贞观研究院的中坚力量。

很多难题都是他攻克解决的,如果不出意外,贞观研究院副院长的名头,会落到他的头上去。

吴松子快步走到王剪跟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开始汇报起来。

“王大人,五本医书的活字排版,已经准备的超不多,约摸过个3天就能正式印刷。

王剪点了点头:“辛苦了,你继续去忙吧。”

吴松子行了一个礼后,接着去他负责的岗位忙活。

王剪在里面转了一圈,随后放心地离开。

等印刷当日,把李世民和文武百官请过来一看,那视觉震撼,绝对让他们大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