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第314章 大唐最年轻的宰相

王剪的马车离开春楼阁时,二楼一个私密的房间,一双大眼睛一直盯着渐行渐远的马车。

直到马车消失在转角处,眼睛的主人才不舍地离开窗户。

“青青别看了,人家可是新晋侯爷,以后娶的也会是大户人家的女子,你就死了这份心吧。”房间内,一个翘着二郎腿的英武女子,摇着头说道。

这个私密的房间,就是春楼阁四大头牌临时休息的地方。

此时房间内,四个风格各异,但长相都很惊艳的女子,各自坐在一处床榻上休息。

说话的正是四大头牌之一,舞剑一绝的崔子英。

“子英,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家青青这么漂亮,哪个男人能抵挡得住这种诱惑?”穿着明艳服饰的李香艳,一边睡着小腿,一边娇声说道。

李香艳擅舞,她把舞裙撩起,露出一双洁白的筷子腿。

这腿又长又直,让人看了忍不住上前啃两口。

“就是,这个王公子崛起于微末,不像那些高门大族,里面的人际关系太过复杂。”

“我们家青青这么单纯,嫁给王公子最合适不过,即便当不了妻,当个妾也不错。”

四大头牌的最后一个,擅长唱曲的杨玉媚也出声附和道。

杨玉媚的声音娇滴滴的,可又不会让人觉得生厌。

春楼阁就是靠这四个各具特色的头牌,吸引长安无数的文人墨客,赚的盆满钵满。

听到三个姐妹的话,柳青青双手托着腮,双眼呆呆地看着前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柳青青的这副表情,其他三个姐妹也没来打扰她。

休息了一会,在老鸨的传唤下,她们又轮番出去给贵客表演。

...

王剪也猜测到柳青青的心意,不过暂时没有劝妓从良的想法。

回到县侯府,韩雪莲有意无意往王剪的身上凑,挺直的小鼻子一直在用力闻。

韩雪莲的这些小动作,整的王剪头皮发麻。

果不其然,晚上睡觉的时候,韩雪莲直接反客为主,把王剪扑倒。

“哼,小色胚,你又去不三不四的地方吧?”韩雪莲嘟着嘴巴说道。

“莲姐,我只是陪几个同僚听听曲,可什么事都没做...”王剪脸色微变。

这个气氛,怎么看都不对劲。

“做没做,我一试就知道了。”韩雪莲邪魅一笑。

这一笑,美的花容失色,羞的太阳躲进云层了。

只是苦了王剪的腰子,大晚上的还不能休息。

翌日,清晨。

王剪扶着腰,哈气连天地走上马车。

身后,韩雪莲脸色红润,看起来更加美艳动人。

太极殿。

从王剪踏进来的那一刻起,百官的眼神时不时地集中到他的身上。

朝会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今日谈事的核心是经营定襄道和铁山道。

昨日经过王剪的一番指点,常何和高季辅七人汇报起来极为顺畅,让李世民和百官都大为惊叹。

在朝臣都在商量事时,王剪早已靠在柱子上假寐起来。

韩雪莲太狠了,昨天晚上使出反客为主和血战到底两招,让王剪输的一败涂地,很长一段时间都抬不起头来。

朝会进行了一个时辰后,大事终于谈完。

李世民目光扫视群臣,在王剪身上停留了一会,随即他站起来高声说道。

“诸位爱卿,朕说过,谁立大功者,谁就是御史大夫。”

“来了~”

百官心里一动,他们把目光不约而同地聚到王剪身上。

休息了这么久,王剪也缓了过来,感受着众人的注视,王剪脸上依旧保持平静。

平时被注视的多,也就慢慢习惯了。

李世民朝王剪的方向看去,赞许地说道。

“王爱卿在灭东突厥的战斗中,不管是前期的筹粮,还是中期识破颉利可汗假投降,亦或者战后的处置,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且高产番薯第一期育种,诸位也见识到了,非常成功!”

“朕决定,把王爱卿升任为御史大夫,诸位可有异议?”

提拔朝臣大员,一般都要召开宰相会议商讨,现在李世民当众提出来,基本上他单方面决定了。

灭东突厥的战争中,一帮武将和负责后勤的人,都获得相应的奖赏。

只有王剪这个大功臣,迟迟没有受到赏赐。

再加上高产番薯的成功,直接把王剪的功劳推到顶峰。

这时候敢跳出来唱反调的,不说遭到王剪一派的反击,在李世民的心里指定不讨好。

李世民的一番话刚说出口不久,马周等人纷纷出班响应。

“陛下圣明!”

“立大功者,当前没人比得过王少詹事,臣心服口服。”

“王少詹事公正严明,当御史大夫最合适不过了!”

一群四五品的官员响应完毕后,房玄龄、李靖、魏征等人也纷纷出班应和。

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对视了一眼,他们并没有制止,而是跟着应和。

王剪升任御史大夫,这是挡不了的大势,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做蠢事。

他们二人之所以不跳出来阻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御史台的人都是萧瑀的老部下。

王剪先前和萧瑀斗的时候,已经把御史台的人得罪了一遍。

现在过去御史台任职,下面的人跟他也是离心离德,谁也指挥不动,也不会服他的管教。

这个御史大夫,实则名存实亡,完全被御史台下面的人架空。

正是因为这个重要原因,长孙无忌才毫无阻拦地让王剪当上这个御史大夫。

随着一众三品大臣都响应后,李世民开心地说道。

“既然诸位皆无异议,朕便封王剪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王爱卿兼任的其他要职,保持不变。”

当众宣布完后,李世民觉得神清气爽。

没有被一群大臣跳出来反对的感觉,是真的好。

“臣,谢陛下隆恩!”王剪持着笏板,脸色凝重地出班应道。

御史大夫虽然没有三省六部主官的权柄,但是作为大唐最高的监察部门,监督的是百官。

对心术不正的官员来说,御史台就是吃人的老虎。

至于御史台的人,和他不是一条心,背地里可能会搞小动作,这些情况王剪心里很清楚。

不过王剪完全不担心,这帮人要是不听话,撤掉换一批就是,并不是难事。

三条腿的人不好找,进御史台担任御史的人,那还不是闭着眼睛选拔。

王剪领旨后,王德端着御史大夫的袍笏官带下来,并交到王剪的手上。

“王御史,明日开始,要穿新的官服上朝。”王德满脸微笑,低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