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第31章 又见贾似道

莫如深心中不快,浑浑噩噩过了几天,很少到公廨值守。唯一让他欣慰的是秦方回到了秦记米店,生意已经正常运行。

秦方千恩万谢,要酬以重金,被莫如深严词拒绝。秦方只好作罢,但承诺若莫如深有所差遣,必会万死不辞。

秦斌没有回到秦记米店,仍然跟在莫如深身边为吴瀚开蒙讲书。吴瀚的功课和武功都有很大长进,莫如深总算得了一些慰藉。

期间徕南县尉段元派人通报过一次情况。小鉴山的土匪认为大鉴山派出手下的头领何大炮打劫了秦记米店的运粮队,抢了他们的生意。

小鉴山的匪首雷猛派人向大鉴山的匪首质问为什么破坏规矩,把生意做过了界。

大鉴山的大当家毒蝙蝠柯立武矢口否认,认为雷猛无理取闹。

双方匪首表面上约束手下不要与对方发生冲突,实际上心里的气都不顺。对于手下人找对方的麻烦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股土匪的冲突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一天,霸天虎雷猛接到了邀请,到徕北县的醉兴楼赴宴。此刻,雷猛和梁横正在对面茶楼靠窗的桌边观察着醉兴楼的动静。

梁横眨着深邃的眼睛,对雷猛说:“最近双方冲突颇多,表面上大家从未明言,但私底下弦绷得很紧。我们进入了徕北县境,到了大鉴山的地盘,我担心柯立武会使诈。”

雷猛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凭你我兄弟的能力,难道还会怕那只毒蝙蝠吗?”

梁横说:“论武功,我们当然不怕他。我们兄弟三人对付柯立武和他的四大护法绰绰有余,可我们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万事小心为上!”

雷猛使劲一拍桌子:“不要再提老三,那个混蛋没义气,背着我们留私财,还背叛了小鉴山。再让我见到他,休怪我翻脸无情!”

梁横提醒雷猛:“见了老三,我们自然会处置他。眼前你去赴宴,我在这儿接应。万一有什么变故,我们也好有所准备。”

雷猛想了想说:“就这样吧,每次听你的结果都不错。”

梁横还是不放心:“大哥还是当心为上,毒蝙蝠不仅是暗器毒,更重要的是心比较毒。我料定他必有诡计。”

雷猛点点头:“二弟放心,我自会当心。我想这次老板要来,柯立武应该不敢明目张胆做什么。”

梁横明白了:“我说大哥怎么会冒如此风险到徕北赴会,原来如此。这些年我们安享富贵,多亏了老板。大哥,能否实言相告老板究竟是谁?”

雷猛没有直接回答:“老板说过,他的身份只能让姓柯的和我知道。如果让另外一人知道,后果自负。以二弟的智谋,相信这一次你会猜出他是谁。”

两人相视一眼,会意地笑了。雷猛是个粗人,但他粗中有细。他这么说,既没有破坏与幕后老板的约定,也没有驳了结拜兄弟的面子。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柯立武带着人,前呼后拥地进入了对面的醉兴楼。

雷猛看看时间,也下了茶楼,随后走向了醉兴楼。雷猛身后跟着小鉴山的旱寨寨主曾彪和水寨寨主耿三虎以及一些小喽啰。

雷猛进入醉兴楼前,看到了门前的祝文捷和站在街角的龙通,他们位列柯立武手下的四大护法之中。

由此看来,大家都相互提防着对方。看到此情此景,雷猛的嘴角露出轻蔑的一笑。

醉兴楼今天已经被包了下来,里面并没有其他客人。在二楼的大包间里,雷猛见到了大鉴山的大当家毒蝙蝠柯立武。

两人心照不宣,寒暄了几句,说了些客套话。

柯立武不阴不阳地说:“雷大当家最近可是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兄弟我却是困守孤山,最近的三成红利也是迟迟未见分晓。难道雷大当家忘了我们双鉴山守望相助,互为后援的约定了吗?雷大当家可否给个交待?”

雷猛脸上的肌肉微微一跳,强压着怒火说:“姓柯的,发财的是你吧?咱们约定过,双方各自在自己的地盘做买卖。我们有了生意,照例分给你们三成。可你不该让人踩过界,不仅劫了我们的货,还杀了我几十个兄弟。货都让你拿走了,还向我要红利,还让我给个交待。你他妈的,欺人太甚了吧!”

没等柯立武说话,他的四大护法之首纪松指着雷猛说:“明明是你们最近找我们的碴儿,打伤了我们很多兄弟,现在还倒打一耙。雷麻子,你失心疯了吧!”

雷猛得过天花,脸上有很多麻子,因此很讨厌别人叫他雷麻子。

他一听火冒三丈:“你算什么东西!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

另一名护法周顺也骂了起来:“姓雷的,你他妈的摆什么谱!我们当家的拿你当人看,才来赴约的。”

小鉴山水寨寨主耿三虎指着对面骂道:“老子要不是给你面子,早把你们这帮蠢货扔到河里喂王八了。抢了我们的货,还他妈的敢骂人,你们信不信老子在你脖子上豁一个口子!”

柯立武阴沉脸说:“这位兄弟,你别着急!你们总说我大鉴山劫了你们的货,你们他妈的说说,我们到底劫了你们的什么货。”

曾彪是劫粮的亲历者,他气呼呼地说:“柯当家的,你们太不讲究了。踩过界抢了我们十几车粮食,还不承认。你堂堂大鉴山大当家,在徕河两岸也是响当当的人物,难道连承认劫粮都不敢吗?”

柯立武冷笑连声:“可笑!我柯立武有什么不敢承认的!兄弟,丢了货,怕你们雷大当家责罚,拿我们大鉴山顶缸。兄弟,你高明!让你当旱寨寨主屈才了,应该让你当大当家才对,不是吗?”

说完他大笑起来,手下人也跟着一起大笑起来,言外之意还有挑拨离间的意思。

曾彪真急了:“柯老怪,你他妈少放屁。你派了手下何大炮,踩界踢场子,劫了我们的粮,还他妈胡说八道!”

“何大炮?”柯立武带着几分不屑,几分不解说,“何大炮是什么东西?我们这儿有何大炮这个人吗?”

纪松和周顺异口同声:“没有这个人!”

纪松讽刺道:“莫不是曾寨主本事不济被人痛打落水狗找的借口吧?”

曾彪怒不可遏,拨出刀,高高跃起,一招“立劈华山”,向柯立武砍去。柯立武后退两步,双臂前伸,袖管中疾射出数枚蝙蝠镖。

曾彪急忙使了个后空翻,眼见有一支镖躲不开了。雷猛拿起桌上一个盘子,掷了出去,盘子打在镖上,镖打偏了,钉在了墙壁上。

双方不再说话,打作一团。

守在外面的另外两位护法祝文捷和龙通听到了里面兵器撞击的声音,知道自家人多,想必不会吃亏,因此没有进去。

对面茶楼的飞天雕梁横知道里面发生了激斗,他完全看得清楚。按照事先的约定,他是保证退路畅通的,不可轻动。

雷猛确实不是等闲之辈,以一敌二,丝毫落不下风,从容应对大鉴山众匪的进攻。柯立武一方武功虽然不及,但优势在于人多。双方打了个势均力敌,平分秋色。

街上的百姓惟恐避之不及,远远看热闹。有人报告了官府,徕北县尉带着衙役急匆匆赶来。

然而在他们赶到的时候,醉兴楼已经人去楼空,目光所及只有满地狼藉了。

县尉朱作栋倒也没有着急,草草看完现场,带着人回去了,就算走了个过场。

当晚三更天,徕北城外一间茅屋里,雷猛和柯立武坐在桌边。他们怒目而视,却没有动手。

正当中坐着一个身穿黑色披风的人,后面有一个黑色的风帽但没有戴。这个人面貌清瘦,三绺短须,头戴金冠,内穿锦袍,这不是别人,正是安国侯方英男。

原来上午的时候,两股土匪打得难解难分。安国侯府的师爷方进急匆匆地来到了醉兴楼,告诉他们衙役即将赶到,让他们赶紧撤。

飞天雕梁横从对面茶楼射出了飞抓,大呼:“当家的,别撞雷(冒险)了,扯呼(快跑)!”

小鉴山的土匪通过飞抓到达了茶楼二楼,从茶楼后门迅速离开了。

大鉴山的土匪从正门逃离,借着熟悉地形,迅速转入小巷逃得无影无踪。

方进说的新见面地点在徕北县城一处茅屋内。于是,他们各自找了个地方躲到了晚上。到了约定时间,安国侯方英男果然来了。

雷猛看看柯立武,连连冷笑:“侯爷,当年咱们有言在先,双鉴山平时各自为政,危急时互为后援。剪径(劫道)的生意给对方三成,大鉴山剪径较少,药材的生意给小鉴山两成。侯府从双方的生意中各取三成,剩余的是自家的。可是如此!”

柯立武冷冷看了雷猛一眼:“这还用你在此啰嗦,一贯如此。”

雷猛一指柯立武:“可这毒蝙蝠不讲究,过界抢食,还杀了我几十个兄弟。”

柯立武拍案而起:“雷麻子,你他妈放屁!我什么过界抢食了?”

雷猛大怒:“何大炮是谁?你敢说他不是你的人吗?先是砸了我料水(放哨)的客栈。后来我们劫了一批粮食,让你们山头的何大炮给截胡了。”

柯立武也恼了:“你他妈的放屁,我大鉴山从来没有何大炮这号人!如果真是我柯立武抢的,我就承认了,看你能把老子怎么样!”

雷猛抓住了刀把:“承认了吧,信不信老子把你切开亮着!”

柯立武刚想说什么,被方英男阻止了:“行了,我还在呢!你们想干什么?”

柯立武不服气:“侯爷,您给评评理!雷麻子这么闹,会出大事!最近,小鉴山的总找我们的麻烦,还有一句没一句提到一个何大炮。我根本不知道何大炮是谁。”

雷猛刚想反驳,方英男阻止了他:“雷大当家,柯大当家,我们可能上当了,这完全是个误会。”

两人将信将疑:“怎么回事?”

方英男说:“事情可能与信州新来的司理参军有关,他曾经两次来过徕南县,但目的和去向不明。如果真与他有关,我们就有大麻烦了。”

柯立武不以为然:“他一个区区小吏,能把我们怎么样?难道他还能掀翻侯爷您?”

方英男仍然比较忧虑:“论品级,我自然不用怕他,但他背后有人,我们不要等闲视之。最近你们要严格约束手下的兄弟,千万不要惹是生非,生意都先停了,千万不要因小失大。风声过去,我们依然能够安享富贵!”

雷猛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情绪逐渐平复下来:“这个小参军如此棘手,他的后台是谁?”

方英男说:“是贾家!”

简短的三个字便足以让这两个匪首震惊了。他们虽然身在草莽,但他们深深知道贾家在朝中的权势。

方英男提醒他们:“何大炮是谁,我会打听清楚。你们回去各自备战,相互依存,朝廷恐怕很快就派大军围剿了。你们再闹下去,就是自取灭亡了。”

雷猛和柯立武相视一眼,默不作声,默许了方英男的建议,但心情依然很复杂。

临别时,方英男叮嘱他们:“有什么事,我会及时通知你们。没有紧急之事,千万不要主动找我,尽量减少联系。”

屋内的灯熄灭了,几个人分别从三个方向离开了。

这几天,朝廷派来了钦差大臣,携带着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莫如深心情很复杂,因为钦差大臣正是贾似道。

一方面,他希望贾似道来,因为案子涉及到了一个三品侯爷。没有皇帝的首肯,没有一个背景深厚的朝廷大员,他这样一个小官根本无法查办。

另一方面,他不希望贾似道来,从内心来说他不想被别人误会与贾似道同流合污。

同来还有江南东路安抚使庄海坤,带来了水步两军共计3000人。由此可见,宋理宗赵昀下了很大的决心,看来安国侯方英男恐怕是失宠了。

安国侯方英男成了贾似道积功的垫脚石,莫如深成了推波助澜的人。

莫如深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小鉴山上还有十几个被捉上山的农民,还有为祸徕河两岸的双鉴山匪患,良心使然,职责在身,他绝不能弃大义于不顾。

虽然贾似道的目的未必出于正义,但好在结果是他想要的,目前只好勉力为之了。

贾似道要单独接见莫如深,听取他对剿匪的想法。

莫如深给贾似道施了一礼:“贾大人,以卑职看来绝不能让两股土匪联合起来,否则我们就事倍功半了,恐怕会有较大伤亡。”

贾似道很感兴趣:“莫大人不妨细细说来!”

莫如深解释道:“双鉴山的两股土匪在徕河两岸经营多年,又占据了地利。大鉴山山高林密,小鉴山港汊纵横,易守难攻。如果强攻,我们会有很大伤亡,对朝廷不好交待。”

莫如深知道贾似道很在乎宋理宗的看法,只见他果然点了点头。

他问:“以你看来,我们应该如何攻破双鉴山,彻底肃清匪患?”

“大人请看!”莫如揭开了茶碗,用手指蘸了水在桌面上画了一条线,“大鉴山和小鉴山分布于徕河两岸,如果其中一方受到攻击,会迅速撤到对方的地盘。以往的围剿就败在全面围剿,两面作战上,没有切断两股土匪的联系,此其一。”

贾似道点点头:“有道理。”

莫如深对于以往失利的原因进一步作了解释:“其二,没有充分发动百姓,不了解地形。其三,参加围剿的军队和当地衙门有土匪的内线,军马未动已然暴露了消息,因而未有不败。”

江南东路安抚使庄海坤,军汉出身,积战功做到现在的职务。他认为只有战场厮杀才能肃清匪患,建功立业。

庄海坤不阴不阳地说:“打仗靠的是将士用命,何曾依靠过百姓。百姓手无寸铁,难成大事。”

郭明玉也有同感,但他和莫如深有过交往,对莫如深有一定了解。

他认为莫如深必有深意:“百姓有何作用?”

莫如深没有在意几位上官的态度,从容地说:“几位大人容禀,百姓的作用要从围剿双鉴山的总战略讲起。”

贾似道说:“莫大人,请直言。”

“是!”莫如深说,“我们的总战略是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分就是要切断两股土匪的联系,首先控制安国侯府的人,不能让他们给土匪通风报信,更不能让他们统一协调和指挥。”

“有理,这个我来办。我有圣旨和尚方宝剑,可行先斩后奏之权。进剿前我会派钦差卫队包围安国侯府,我会亲自守卫侯府。皇上这次下了决心,诸位尽管放手一搏。”贾似道脸色凝重。

大家齐声道:“皇上圣明!”

庄海坤是个直肠子,一听莫如深说得有道理,便直言道:“莫大人言之有理。依你看,我们应该先攻击大鉴山还是小鉴山?”

莫如深说:“庄大人,依卑职来看应该先攻小鉴山。”

庄海坤不明白:“为何?”

莫如深回答:“卑职侦破秦方失踪案时,发现了案子与小鉴山的土匪有关。幸而救回了秦方,秦方曾在小鉴山生活了一个多月,比较了解小鉴山的人员配置和地形地貌。我们以他为向导,必能事半功倍。与他一起运粮还十几名百姓,只要有他在,在进攻过程中那十几名百姓随时可以成为我们的内应。”

郭明玉明白了:“这就是百姓的作用。”

“正是,但百姓的作用不止于此。”莫如深说,“山上的土匪多有附近的民众,今年部分地区干旱,粮食欠收。大军的粮草供应是一个大问题。”

这正是郭明玉比较为难的问题,他点头称是。

他是信州知州,是州里的最高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此次围剿责任重大。朝廷虽然派大军前来,但筹集粮草是他的职责。

郭明玉问:“如之奈何?”

莫如深说:“秦方是信州城的米商,多年来一直经营稻米生意,熟悉周围府县的粮食生产情况。可令他为临时粮草转运使,筹集粮草,供应大军。”

郭明玉恍然大悟:“此法甚妙!”贾似道和庄海坤很赞赏。

“不只如此。兵法云:夫战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双鉴山的土匪大多是附近的农民,有人没有土地,有人庄稼欠收,不得已才上山为匪的。由官府出面供应粮食,按每户人口数量供粮。有了吃的,何必为匪。久后土匪军心必乱,我们可趁机一举歼灭。”

庄海坤大为赞赏,对贾似道说:“莫参军有将帅之才,可堪大用!”

贾似道深以为是,暗自庆幸自己捡了一个宝。

莫如深赶忙施礼:“谢庄大人赞赏,如深愧不敢当!”

贾似道微笑着说:“莫参军过谦了,请继续吧!”

莫如深这才继续说:“徕南和徕北依河傍水,庄稼长势不错,军用和民用粮草具体由秦方筹措,由郭大人总领。两县的县令协助办理,其它县吏一体听调,只准他们参加粮草筹措和治理地方,不参与军事。如此可防他们暗地与土匪勾结,泄露机密。”

三位大人连连点头称是。

莫如深起身施礼:“三位大人,民心民力可堪大用,不可忽视。此战成败概在于此。”

庄海坤对莫如深好奇得很,只见他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偏偏颇有智谋,勇闯匪穴竟能全身而退,巧劫粮米竟能一举三得。

庄海坤想和莫如深探讨一下军情:“莫参军为何不先进攻大鉴山,庄某认为擒贼先擒王,大军何不先攻下大鉴山?”

莫如深说:“大人既然问起,请恕如深放肆了!原因有三,其一,据我所知,安国侯方英男才是两股土匪真正的幕后老板,他才是王,攻山前,他已经被控制了。”

庄海坤问:“其二呢?”

“回大人,大鉴山土匪众多,占据天险,易守难攻。山上还有少量土地可供耕种,可以在短期内自给自足,利于久守。我军一旦久攻不下,士气必然受挫,所需粮草增多,不利再战,此其二也。”莫如深说。

庄海坤拍案叫绝:“妙哉!”

莫如深说:“其三,小鉴山所倚仗者无非是地形复杂,我们有向导,可以击破他们的优势。小鉴山土匪人数较少,利于剿灭,我们何必避易就难呢?”

贾似道鼓掌大笑:“有莫参军在,土匪可破矣。”

庄海坤还是比较专注于军事:“小鉴山击破后,如何击破大鉴山?”

莫如深很认真地说:“我们以水军全部的兵力封锁徕河两岸,吃住都在船上,派专人为水军的兄弟们送吃食。埋伏于小鉴山通向徕河的港汊里,抓住逃跑的土匪后,我自有妙用。”

贾似道问:“是何妙用?”

莫如深说:“据我探听到的消息,安国侯方英男已经令柯立武和雷猛两个匪首放弃前嫌,各自防备,并互为后援。然而嫌隙已生,不会轻易消失。小鉴山被攻击后,我料想柯立武不会来救援,但会收下末路来投的残匪以增强实力。”

庄海坤补充道:“即使柯立武想来救援,水军也会把他们打回去。”

莫如深点点头:“庄大人所言甚是。之后,由我扮作残匪头目,带人诈降,在见面时将柯立武一举擒获,大鉴山必乱。我大军趁势里应外合,大鉴山可一举攻破。”

三位大人一起鼓起掌来,连连叫绝。

贾似道还是有所顾虑:“我虽有圣旨和尚方宝剑,但无凭无据如何控制安国侯府呢?仅凭王东奇一面之词,恐怕证据不足,方英男完全可以不承认。”

莫如深微笑道:“大人莫急,请看此一神物。”他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了贾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