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我的秘密【完结】>第18章 祝你成功吧

  任清崇没往那边走,因为李乐山招呼他了。

  自从任清崇指导后,拍戏倒是挺顺利,李乐山每天都乐乐呵呵,演员也没什么压力。两人在一边讨论拍戏相关的事时,任清崇总觉得有一束目光时不时打在背上,可当他回头看,又什么也没看见。

  其实在任清崇到来之前,沈玉就感受到这股若有似无的注视了。不过他天生对这些不敏感,就算察觉到了,也从来不在意。

  老老实实地拍完今天的几场,他自我感觉还行,尤其是拍亲密戏的时候,比之前梗着脖子僵着脸要好太多,李乐山还特意将这件事拎出来夸了两句。

  他隐秘地雀跃的几秒,但脸上还是一副冷淡的神色。还没等他品尝出更欢愉的味道时,梁琛拉着一张凳子,一屁股坐在了他旁边。

  “你微博同名吗,我关注一下你。”

  “哦。”

  沈玉掏出手机,搜了一下梁琛的名字——一般来说,艺人大多都是用自己的艺名或者再加几个单词作为对外运营的账号。梁琛的微博名就叫梁琛,沈玉划开主页,点了下关注。

  梁琛兴致勃勃地找到被关注人列表,划拉了半晌,没找到任何和沈玉有关的字眼:“你没关注错吧?”

  沈玉:“没有啊。”

  为表无辜,沈玉直接将手机递给梁琛看。只见简单干净的微博页面,赫然写着用户名:铿锵玫瑰。

  梁琛::“……?”

  “……这是你的微博?”梁琛很好地维持住了风度,“你对外宣传就用这个吗?”

  “啊,你说那个。”沈玉明白了,“没有。TG传媒的艺人宣传都是统一用的公司账号。”

  梁琛明白了,合着这个“铿锵玫瑰”是沈玉自用的小号。他顿了顿,不自觉地切换成面对粉丝时的温柔人设,笑得如沐春风:“李导说今晚发选角预告,我还想着趁这个机会可以和你互关呢。”

  沈玉却说:“那到时候让姜晓用公司账号帮忙转发就行。”

  他收起手机,另一边,梁琛翻起沈玉的这个“小号”。动态不多,但大多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照片,配合着一个emoj,看起来不像是年轻人的账号。

  梁琛这样想,也就这么问了。

  沈玉点点头:“嗯,本来不是我的号。”

  点到即止,沈玉明显不想再多说。他本来就是个冷冷淡淡的外表,刚开始的礼貌劲一过,看起来就是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但梁琛显然不想就这么结束聊天,他不动声色地看了沈玉一眼,眼中不失欣赏。凭良心论,能做艺人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姿色,梁琛也不差,他的粉丝常说他有一双看谁都神情的眼。

  可惜沈玉对这些全部免疫。

  梁琛只好继续找话题:“你没想过申请自己经营一个账号吗?公司毕竟是公用的,还是不太方便。”

  沈玉:“没想过。”

  梁琛:“……”

  得,话题聊死了。

  不过沈玉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艺人都需要经营自己的账号吗?”

  梁琛忙道:“也不一定吧……也有像……”

  不等他说完,沈玉道:“任哥的账号叫什么?”

  梁琛:“……”

  他似乎也不打算等梁琛回答,自顾自搜索起了任清崇的名字。

  早在十年前,任清崇的名字家喻户晓,随着时间推移,任清崇这三个字渐渐就成了圈内怀念过去的代名词。

  搜索出来的,大多都是经典剧集剪辑、经典台词混剪,以及,cp剪辑。

  沈玉看得津津有味,丝毫没管身后梁琛欲言又止的眼神。

  之前在瑞鑫大厦闹得动静不算小,这个圈子不大,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沈玉这个名字。不过即便一夜之间风吹来,也没人做多余的事。

  因为任清崇。

  但行为不止,流言却乘着这阵东风,四处吹遍。

  任清崇来后,窸窸窣窣的声音少了许多,但仍有部分人的视线忍不住在他们俩身上打转。虽说包养是常态,但,这可是任清崇……

  出了名的精神洁癖,一米之内的距离都不能靠近。许多年前曾有个狂热粉凑上前去合影,超过正常社交距离之后,镜头下的任清崇肉眼可见地冷了脸。

  能让脾气像菩萨的任清崇冷脸,可见这位任总的边界感有多强了。包养?谁能想得到?

  与沈玉走得近一点的艺人还好,这些整日围着剧组打转,忙前忙后的场务、灯光、后勤等才是真正的震惊。

  还有更震惊的。

  只见和李乐山聊完的任清崇,十分熟稔地过来揉了揉沈玉的脑袋:“走吗?”

  沈玉也十分熟稔地点点头,站起了身:“走。”

  众人:“?”

  等两人走后,看了半天戏的唐咏云才悠悠靠过来,用肩膀撞了一下梁琛:“怎么样?”

  梁琛耸耸肩:“不怎么样。”

  唐咏云:“你怎么说的?”

  梁琛:“我问他是不是任清崇逼他的,要真的是受逼迫,我可以帮忙揭露任清崇的真实面目。”

  唐咏云:“?”

  她上下打量了梁琛一眼,不知道该配个什么样的表情:“你这样……怎么比得过任总?”

  “我本来就比不过任总。”梁琛缓缓说道。在人后,他一改谨慎小生的模样,露出一个笑来,“明知比不过,就要另辟蹊径,才有赢的机会。”

  “嗯……装绿茶也算是一种途径。”唐咏云拍拍梁琛的肩膀,“那我祝你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