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第一百零九章 兄弟俩难得想一处去

第一百零九章:兄弟俩难得想一处去

早就在一旁准备就绪的赫舍里兄弟俩这才连忙上前:“给万岁爷请安。”

康熙饮好茶,摆了摆手。

格尔芬正要将准备好的说辞上报时,大阿哥向前一步,抢先开了口:“汗阿玛,巧了,儿子这里也有一桩喜事,是由纳兰家的三儿子带来的。”

胤礽顿时瞪了胤褆一眼。

看到大阿哥突然出现在上书房,便知道他没有好事。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他好大的胆子,居然要跟自己同台报喜抢功。

但谁不知道,皇帝一向喜欢纳兰家的儿子。

若说赫舍里·索额图和纳兰明珠比,输在了何处。

那便是小辈这一层。

女孩子里,虽然太皇太后先相中了赫舍里氏,可他这侄女却是个福薄的,不到二十二岁就没了。

后世戏中都演惠妃和纳兰明珠是亲戚,其实论起血缘,这两人八竿子打不着。

但纳兰明珠的确和他们有关联。

这个关联是皇帝亲自赋予的。

大阿哥前头四个皇子都不能保住,太皇太后和皇帝一合计,认为是宫里头的风水不好,那时候取名叫保成的大阿哥刚生下不久,就被送到了纳兰家抚养。

有这一层关系在,纳兰明珠自然而然便站在了大阿哥这一边。

而惠妃也成了四妃之首。

在男孩子这一层,索额图扪心自问,也无法说他家这两个中庸之姿比得上年少成名、才华横溢的纳兰性德。

纳兰明珠的三个儿子里,除了三儿子在大哥和二哥的衬托下,目前还不显山露水。

另外两个,都为明珠挣足了颜面。

有纳兰容若在前头,皇帝这会儿想先听谁的还不一定。

这个胤褆,连这种事都要蹭他的话风,德行!

胤礽不满,也只能给赫舍里兄弟使眼色,让他们等下务必好好表现。

果然,皇帝一听,便问:“明珠的三儿子,可是叫揆方?已经考了三年的那个?”

不似纳兰性德,年少便一朝考中,若不是身子骨不给力,早两年就在皇帝的御前行走了。

有着名扬天下的才子在前,皇帝多关注他的两个弟弟也很正常。

纳兰揆叙如今也是翰林院侍读,着的诗也不错。

至于第三个,虽有心,但确实不成器,皇帝很早就想着到时候列为额附的人选,便是施恩了。

不想,他今日居然也有喜事要报?

大阿哥面色讷讷应了“是”。

皇帝便道:“那让他先过来说说看。”

纳兰揆方一袭青衫,收拾得十分齐整,眼眉细长,面容清秀,比起旁边两个方脸肥唇的赫舍里兄弟是让人看了更加舒服。

“纳兰揆方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也让他平身:“是何喜?”

“回皇上的话,臣日前偶得水稻良种,近来在庄上细心培育,长势喜人。稼农说此种便是在北方也能一年双种,且产量保守估计能翻一番。”

此话一出,四下神情不一。

皇帝心喜。

太子则是和赫舍里兄弟对视了一眼,眸中惊诧。

四阿哥心下暗惊,怎么会,也是高产稻种?

难道他今日真要成池鱼了?

皇帝则是心喜:“双种,翻番,当真是喜事。这稻种可能推广到东南、西南,或者东北广种?”

纳兰揆方:“大阿哥跟臣合计,正是希望能推广,这才不曾等接穗,便急着来禀告皇上,还望皇上恕罪。”

“北方稻种一直都是一年一种,这个良种能在这个季节发芽,已经颇为罕见。确实是喜事,当报。”皇帝这才望向旁边,察觉他们神色不对,问道,“一高兴,差点忘了。你们呢?有何喜事?”

赫舍里兄弟一时不敢开口。

皇帝的眉一皱:“该不会,也是水稻良种?”

现场气氛一窒。

不会吧?

伸头缩头都是一刀,事到如今,赫舍里·阿尔芬也没有别的喜事可报,当即俯首:“回皇上的话,臣和臣弟找到的也是良种。不过想来和纳兰家的,不会是同一种。”

这可真是,巧了。

皇帝的眉头一皱,不对。

是太子先带着赫舍里兄弟开的口,然而大阿哥说纳兰揆方也有。

但他先听的是纳兰家,若说这两人,那是谁抄的谁?

太子好歹是自己一手栽培的人才,不至于连这点保密工作都没做好。

那便真是撞一起了。

或者,是他们同时被同一拨人盯上了。

至于到底如何,只要将他们的稻种,搬来一看便知。

胤礽同样想到了:“汗阿玛,赫舍里兄弟栽培的品种,今儿个已经带来了。”

听到太子和自己想到了一处,皇帝的眉眼这才柔和了一分,看向大阿哥和纳兰揆方。

纳兰揆方跪得也十分扎实:“回皇上的话,臣的也带来了。愿和赫舍里家的兄弟,一较。”

很快,两人带来的几盆稻种,被抬到了马场。

显然,他们各自都做了不少的准备。

良种各个阶段长势的盆栽都带了一两株。

按照植株的高矮,一一对应放置。

周围的人,大气都不敢出。

皇帝手里拿着一串佛珠,起身绕着稻种走了一圈,这株看看,那株看看。

大阿哥到底更沉不住气,上前问道:“汗阿玛,内务府的庄子管事也来了,需要他们进来分辨一二吗?”

皇帝停下看稻种的动作,挥手:“不必。这几株,便如朕这般的门外汉,都能看出,品种并不相同。如此看来,赫舍里家和纳兰家,你们确是偶得。”

只是这份“偶得”,是不是有人经营出来的必得,那就有得查了。

底下三人当即扣头:“皇上明察。”

皇帝看向太子和大阿哥:“你们俩兄弟,倒是难得,这次想到一处去。”

明明是夸奖,这两兄弟却听出了言下之意,不敢吭声。

皇帝甩了甩佛珠,起身,踏着四方步道:“即是喜事,双方亦都存疑。那便等它们各自成熟了,再来报吧。”

“恭送皇上!”

太子横了大阿哥一眼,才追随皇帝而去。

大阿哥理了理自己的领子:“揆方,咱们走。”

等这几位龙头都撤了之后,其余人才敢抬头,面面相觑。

而躲在角落里的四阿哥,眼神从头到尾都盯着那几株稻种。

看着,是挺眼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