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道之仙失>第二百一十四章 台面

“报!苏大人!郭良,郭公公来了。”

苏府的管家张大铆在苏沐夕的书房门口,向屋里禀报着。

“哦,你进来吧。”

随着苏沐夕本人的确认,张大铆这才进了书房。

“禀大人,郭良,郭公公来了,说是要您还有李少爷和杨小姐一同接旨。”

原本准备起身去见郭公公的苏沐夕愣了一下。

“这么快?嗯,我知道了。晓阳,那本书就放在这吧。你要是下次找这本书找不到的话,就找微凉,她会找给你的。”

“微凉?”

李晓阳疑惑地问道。

苏沐夕再次更正道“哦,就是魏靓,我叫习惯了,总叫她微凉。你应该见过她。她是平日里负责打理书房的,还有个安芳,是负责晚上打理书房的。她们俩有时候会互换班次。”

李晓阳点点头。

“我想起来了,是那个瘦瘦小小的那个对吧?”

“对,安芳要稍微高大一些。”

苏沐夕转头和张大铆交代道。

“杨灼那边有通知么?”

“还没。”

“那你去吧,我和他就先去找郭公公了。”

三人一起离开了书房。

张大铆去找杨灼去了。

李晓阳和苏沐夕直奔会客室。

“怎么这么晚还有圣旨?”

“皇上嘛,总会有点临时通知的。”

苏沐夕回答道。

“这都入更了……”

“哈,你是没赶上老三那时候。”

“老三是谁?”

“老三是第三代君主,乐正龙腾,那时候一边发展商业贸易,一边筹备镇北连城的事儿,忙的要死。”

李晓阳听到镇北连城,很是好奇,镇北连城,放在整个大陆都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据说那是耗费了四代帝王心血的大城,东到沿海,西到天幕山脉,绵延三万多里,兵营连着城,城又连着城,那不止是一道城墙,每处可见的城墙里还住着住户。

据说那座城居然并不是倚靠天险而建,相反,那城所在之处,皆是平坦之地,根本无险可守,但也正是这个原因,绵延数万公里的城反而成了难以逾越的关隘。

明明无险可守,却能造出庞大的城市群,可以称之为奇迹。

“那个镇北连城,我听说过,但那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对于他的询问,苏沐夕只是扬起脸,说道。

“改天再说吧,我们到了。待会儿接旨的时候要跪下的。”

“……”

两人来到会客室,一个没有胡子的中年人还在厅堂中央等候。

“郭公公,近来可好?”

中年人转身笑脸相迎。

“苏大人,有劳您挂念,老奴身子还可以,倒是您,越发的神采奕奕呢,呵呵呵。”

那像是捏着嗓子说话的声音,倒是符合李晓阳印象里的太监风格,但这次是真正的,活着的太监,在自己面前,他不由得好奇地盯着对方看。

注意到李晓阳的注视,那中年人他,笑着说道。

“这位一定就是鼎鼎有名的李晓阳公子,哦对了,现在要叫李大人了,李大人真是青年才俊呐,不瞒您说,在天幕山办成的事,陛下很是满意,明天就要封赏的。对了,杨姑娘呢?陛下对杨姑娘也是称赞有加呢。”

说话间,杨灼从后堂走了过来。

“您好,您就是郭公公吧?我是杨灼,这里有礼了。”

李晓阳顺着声音看去,确是杨灼无疑,但刚才说话语气,甚至语调,让李晓阳感觉,那就像个陌生人,那是哪里来的深宅闺秀?谈吐礼仪,处处显得规规矩矩。

“呦,杨姑娘,不必多礼,按官职论,我也要称您一声杨大人,陛下特意让我给您带话呢,说是杨姑娘为国家不辞辛苦,促成仙门与武云国的盟约,您和李公子都是功不可没,明天还要为二位庆功呢。”

说到这,郭公公拿出手里的卷轴。

“既然你们都已经到齐了,那么苏大人,我就要宣旨了。”

随着郭公公把卷轴打开,卷轴背面写着‘圣旨’两个字。

苏沐夕三人都是跪下接旨。

郭公公宣读完圣旨之后,苏沐夕接过了圣旨。

“三位大人,圣旨也宣读完了,时间不早了,老奴我就不多叨扰了,祝三位大人官运亨通,老奴告退了。”

苏沐夕向门外打了声招呼。

“来人,送郭公公。”

在门口的管家张大铆笑呵呵地请郭公公回了皇宫。

见郭公公离开以后。

李晓阳问杨灼

“你今天怎么变了?”

杨灼则是恢复到往日的态度。

“很意外么?”

“怎么又变回来了?”

“那可是个公公啊……”

“啊?”

李晓阳没理解杨灼的意思。

杨灼解释道“太监后天残缺,多多少少都有点心里变态,万一一个弄不好,说个话就把他得罪了,回头给你使坏,都不知道哪里出的问题。”

苏沐夕笑着说“其实杨灼刚才做的很好,她分析的也很有道理。”

“啊?”

李晓阳看着这两人,他陷入了思考,他在反思自己刚才有没有冒犯对方。

“我刚才应该没有冒犯对方吧?”

苏沐夕问道。

“你刚才为什么直勾勾地盯着人家看,你也不说话,要不是他自己找了个台阶,你们俩当时可就尴尬了。”

“我只是好奇。”

“好奇?好奇什么?”

“第一次亲眼见到真的太监,就好奇。”

苏沐夕单手扶着额头,无奈的说道。

“太监也是人,有什么可好奇的?搞的好像没见过世面似的。”

“但我什么都没说,应该……,应该问题不大吧?少说少错嘛。”

苏沐夕转头对杨灼说“咱们还是说说明天到了朝会上你们怎么做吧。”

李晓阳还在追问着。

“要不要再给他送点礼物什么的?刷个好感度?”

苏沐夕看向李晓阳,她无奈的回答道。

“这个不用你操心,不是什么大事,人家怎么说也是太监总管,不会那么小肚鸡肠的。再说,我都已经安排过了。没有关系的,你还是关心一下明天朝会的事吧。”

“哦,都,安排过了?”

“每次接圣旨之后,都是要给传旨的太监一些茶水钱的,这是宫里素有的规矩,我都安排过了。”

“原来是这样,好吧。”

苏沐夕随便找了个茶桌坐下,两人也跟了上去,坐到她身旁。

“你说明天朝会的事?这有什么讲究么?”

李晓阳迫不及待的问道。

苏沐夕回答他说“讲究?没什么讲究。你们俩明天只需要记好,皇上赏什么就接什么,他要求什么就放什么。”

“前面的我懂,后面的‘放’我没听懂。”

“最简单的来说,要你接任什么差事,就接着,但要说明,自己能力有限,需要有人帮衬。”

李晓阳点点头回答说“哦,我明白了,我就说找你帮我呗?”

“不!”

苏沐夕回答的很肯定。

“你要说让皇帝本人给你指派,你相信皇帝的选择。”

李晓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然后,我还要和你们说几种情况,这些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你们听好了。”

随后苏沐夕就和他们讲了很多明天可能会发生的状况,以及应对方案。

次日。

李晓阳和杨灼换上了正式的‘候补官员制服’

虽然他们之前去找仙门和谈的时候,他们身负官职,但那是权宜之计,他们只是有做过登记,但没有被授过正式的入朝仪式,只能算是个临时候补官员接手一个临时委派的任务。所以今日被皇帝宣召入宫,论功行赏。

李晓阳和杨灼在朝堂外等候宣召。

在那过程中,他们目送着一个又一个大臣们先后进入朝堂。

“哎,看那小子!”

杨灼低声和李晓阳说着。

“哪个?”

李晓阳同样低声问道。

“白胡子前面的那个年轻的!”

“看到了怎么了?”

“那天在……”

“咳咳。”

他们的对话被一旁的一位中年太监打断了。

那位中年太监轻声细语地提醒道。

“朝会期间,大殿附近,不要吵闹,要是被皇上听见,是要怪罪你们的。”

“……对不起。”

李晓阳低声道歉,而杨灼则是问道“哦,还没了解,公公您怎么称呼?”

“咱家姓卓。”

“卓公公,谢谢您提醒,这是一点小意思,请您笑纳。”

杨灼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银票,悄悄地递给那位卓公公。

卓公公低眼瞟了一眼,稍微愣了一下,然后他收下了银票,原本就轻声细语的卓公公,脸上又和善了许多。

“咱家能帮的上一定尽力,只是还请二位在这皇宫里要处处谨慎些。”

“卓公公,我们俩初来乍到,虽然有苏大人作保,但是吧,心里总觉得没有底,就刚才那位,您应该认识吧?”

卓公公回答说“你是说,独孤烁大人?他是吏部右侍郎,也是独孤家的现在年轻一辈儿的红人。”

杨灼捕捉到这句话里的一个词。

“独孤家?卓公公,我们俩对朝廷里的家族现在还都不太熟,您能给我们讲讲这个独孤家族是怎么回事么?”

“是这样的,独孤家啊,也是武云国的一个名门望族了,他们也是从百年前跟着太祖皇帝开疆拓土的大族,要说势力,和你们苏家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

“原来是这样啊,那他们独孤家,在朝里最大的官儿是什么官职啊?宰相吗?”

卓公公抿嘴一笑“武云国从没有过宰相,都是皇帝陛下选出首辅官员和次辅官员,这首辅官员其实也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从六部尚书里选出一个来兼任。”

“不过要说这个独孤家族啊,其实一直都是在兵部任职的居多,到了先帝爷开始,立独孤家的一位长女为皇后,自那时候起,六部官员中独孤家的人,才多了起来。”

感觉上来说,这个独孤家族,有点像是仗着开国功勋的古老家族,但近些年势力变得庞大起来了。

“除了独孤家族以外,还有哪些家族势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我们也是怕一不留神就得罪他们。”

“嗯……要说大家族嘛……兵部的陈家和独孤家,礼部的李家,还有尹家,尹家人才辈出,不仅能在六部中随处可见,就连吏部尚书,都是尹家的族老尹晰。”

“多谢公公赐教了。”

“哪儿的话?我们这些宫里的人,就是要为皇上爷当差的,对于你们这样的青年才俊,当然是能帮则帮的。”

他们谈话也有一段时间了,说话间,朝堂里郭公公的洪亮嗓音传来。

“宣!李晓阳,杨灼,觐见!”

卓公公立马催促道“呦,二位,赶快些,别让主子等着了。”

在他的催促下,李晓阳和杨灼进入了朝堂上。

皇宫的议政厅里,两侧巨大的红色殿柱上分别缠绕着纯金打造的一龙一凤,在龙柱一侧,站着男性官员方阵,凤柱一侧,则是站着女性官员方阵。

李晓阳和杨灼看向九层台阶之上,金座玉案后坐着的正是身穿龙袍头戴冕旒的皇帝,乐正剑心。

武云国的习俗是要仰面视君以表真诚,或许这和商国截然相反,但这确是让君上与臣下最直观相互了解的方式,连对方表情都看不到,又怎么能洞察别人心思呢。武云国的君主不应怕被人观察,这是光明正大君主气概的体现。

李晓阳和杨灼走到指定位置,两人一同下跪施礼。

两人异口同声高颂道“圣恭安!”

皇帝回答道“朕安!二位卿家,请平身!”

李晓阳和杨灼站起身来,再次看着皇帝,等待着皇帝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