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长路而终>第13章 13

  晚饭没有其他花样,余怀之挂上围裙,简单弄了个三菜一汤,又蒸了米饭。

  他做饭的时候Alexander就一直在旁边观看。这种感觉很奇妙,一个人吃东西时不用操心调料放多少,也不用思考饭菜不好吃怎么办。

  可是当Alexander站在他身边,很久之前考厨师证的那种监控感觉再次冲上内心,余怀之就很想笑:“爱情果然让人年轻。你往旁边一站,我步骤都忘了怎么做,大脑好像不转弯。”

  Alexander没太听懂他什么意思,点了点头,目光停留在他的菜上。

  失去翻译器,交流就变成了单方面流畅。

  余怀之接下来的制作过程很少讲话,就是偶尔需要用到Alexander拿东西,也是语言加肢体。

  好在他很聪明,也很有眼力价,很多时候甚至不用余怀之说,就主动递上餐具,帮他端碗筷。

  除了不太会讲中文,一切都适应的很快,他真的很棒。

  在陌生环境中生存,总是需要付出比平常多一倍的精力去理解人和事。

  但也正因为这种高压强的模式才会让人进步翻倍,平时学不会的中文在这一刻都灌进脑子里,印象很深很深。

  晚饭的三菜一汤Alexander很喜欢。他请教余怀之这些都是什么菜,对方一一给他介绍过,他就知道了是川菜系列,很有名,在饭馆中很受欢迎。

  这些菜比较辛辣,米饭西方人也不常吃。

  Alexander一顿饭吃的很满足,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不太会用筷子,能使用的餐具只有勺子,盛菜很不方便。

  这顿饭吃完,翻译器差不多也充满了电。

  重新放进耳朵里,Alexander和余怀之坐着聊没有那些有的没的,觉得人生真是太快乐了。

  有些东西在他的国家永远无法实现,可是在这里他却像与神同行,余怀之对他非常好,能尽力满足他的一切。

  两个人共同坐在沙发上学习,看书。

  余怀之这个时间段通常就是写写教案,看一看学生发的信息,为其解答疑惑。Alexander还剩半本书没看完,索性躺在余怀之腿上继续看他的漫画。

  近水楼台先得月,和余怀之在一起,偶尔不懂的他可以直接抬头问,很方便,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

  深夜的月光从落地窗里溜进来,将整个屋子照得非常明亮。

  偶尔一只小飞雀跳上窗台,又很快被摇动的花枝驱赶走。在这春夜,如此美好和静谧的相处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

  它看上去像一个不真实的梦,那样如痴如幻,却又令人沉醉。

  一本书读到后面,Alexander没有继续看完。

  他脑海里堆积了许多事,从下往上看,余怀之的下巴是好看的,他的眼睛又是那样的深邃。好像他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让人迷恋,那是一种独属于东方人的绝美。

  Alexander看着蠢蠢欲动,手指忍不住抚摸余怀山的脸。

  在这个夜晚,言语已经成了多余的东西。眼神交媾之后,他们没有继续自己的事。而是依偎着彼此的身体接吻。

  过分的考虑道德只会让内心感到痛苦。这世上许多事也并非一句简简单单道德纲常可以避免。

  爱不可自控,唯有一点他们心知肚明,那就是或许在这为数不多的六个月,只有充分的享受爱与被爱,才能真正对得起这一段无法言说的蜜恋。

  人生无须浪费。

  尽欢多在夜时,心门无声开启,流出来的爱意防不胜防。

  “I never ask why.(我没来得及问为什么?)”Alexander说,“Why did you push me?,Then you love me back,Is that have some reason?(为什么你叫我推开又把我拉回来?那有什么原因吗?)”

  “没有原因,只是我想开了。”余怀之大拇指摩挲着Alexander漂亮的眉骨还有他的鼻梁,沉下去与人又一次接吻之后,他说,“我曾犹豫不决,因为心之所向与我相差甚远。但后来想一想好像没什么事比珍惜当下更为重要,所以我决心去爱。”

  Alexander哇了一声,调侃他,“士人。”

  “诗人。”余怀之明白他想说什么,对他的发音也屡感无奈,“声调还是很重要,每一个拼音都可以组成不同的词,如果音调不对,就是另一种说法,会很奇怪。”

  Alexander追随他的声调,重新将这个词念了念。

  以前没有想过,原来中国汉字比自己想象的要难。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像其他国家语言那么错综复,他只需要掌握拼音语调就可以。毕竟字母大同小异,那些东西很容易理解。

  夜很长,能做的事情很多。

  Alexander微微侧过身去,手指扯着余怀之的开衫,将脸埋进他的肚子中去。这个年纪的人身材这么好很难得,余怀之腹部硬朗,没有软绵绵的赘肉,甚至仔细去摸Alexander还触碰到了里面的腹肌块。

  他知道余怀之非常注重形态管理,也许未结婚和结婚还是有一定差别,自己每一次见到他,他永远都是意气风发斯文儒雅的样子,这和那些已婚的男老师根本无法对比,也不是一个状态。

  如果说年轻真好,Alexander恐怕要反驳世人,不惑的余怀之要比他的同龄年轻人更好,好很多,好到让他一见钟情地爱上。

  “不要一直戴这个,耳朵会痛。”余怀之将翻译器从Alexander耳朵中拿出来,轻轻捏一捏他的耳垂,为他按摩,“夜还很长,你想不想做一些其他的事?”

  他讲了一句英文,Alexander完全听懂,而且发现余怀之的口音是美国本土,根本不像是那种很不着调的汉腔。

  他感到有点奇怪,一个汉语言系的中国教授,为什么英文口音会那么标准?

  甚至余怀之和那些华裔都不一样,他讲中文时平舌卷舌非常标准,一口普通话流利又字正腔圆,可他在说英文的时候有些发音完全就是老美标准,要是不看他这个人,甚至听不出来是一个东方人在讲。

  Alexander从余怀之大腿上坐起来,看他的眼神多了一丝探究:“Your english so standard。Did you ever live in america?(为什么你的英文如此标准?你在美国生活过?)”

  余怀之给他的回答是一阵沉默。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Alexander这个问题,那是一段已经封闭很久的往事,他曾发誓不再对任何人说起,就算是后面的伴侣,也不打算再和对方追忆当年。

  Alexander看出他不想说,心中对于一些秘密更加好奇。

  人总是忍不住去窥探自己不曾知晓的领域。仿佛知道的秘密越多,和这个人就越发亲近。

  他对余怀之的迷恋始于对方那张脸,但现在他只想了解他更深,对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Alexander眼睛里的执着太过强烈,或许是考虑到这段感情本来就不公平,余怀之思虑了几分钟,拿出一本相册。

  “人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缅怀过去。但这不是怀念,只是给你讲述一个已经结束的故事。”

  Alexander盘腿坐在余怀之身边,听他分享从前。

  “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爱到最后发现不适合继续下去,然后就分道扬镳的悲剧。”余怀之这本相册已经很久没有打开,既然要告诉Alexander他的曾经,就从每一页上面的照片开始讲起。

  “我刚毕业,当时有一个助教任务,正好就接了,也是想着锻炼锻炼。”

  “正式工作,开始教书。虽然刚开始上岗对很多东西都很陌生,但处境那段时间学了不少,上手也快。”

  “这张照片是教书一年之后的第一次教师集体团建。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你能认出来吗?”余怀之问。

  照片上的余怀之很年轻,可他的气质那时候就已经显出来像一位教授。

  Alexander辨认了片刻,发现办公室的两位老师确实都在照片上面。只是他分不清谁是谁,于是他就跟余怀之说她们长得很像,我不知道是谁。

  “那个时候所有大学女教师都要梳马尾,不能弄得花里胡哨,所以很难分辨。”余怀之没有为难他,将照片往后翻了几张。

  目光停留在其中一张穿白色衬衣,黑色西裤时,他的眼神忽然就暗了下去。

  Alexander猜测到,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是发生了一些事。

  他静静等待余怀之开口,可能过了两三分钟,余怀之才抽离出来,故作轻松地笑:“就是在这一年,我认识了那个人。他和当年的我一样,毕业大学生留校助教,本来是要去他的专业系,因为一些原因同意了调剂,就分给我。”

  Alexander似乎已经预料到故事走向。

  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故事,往往都不会有很好的结局。那时青春年少,两人又都在岗位上没有稳定,似乎不用余怀之说,他也能猜到分手。

  但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

  余怀之翻开下一张,那是一张在华山山顶拍摄的照片,背后是青山白云,他的手臂应该是搭着那个人,脸上的笑意看样子也确实很喜欢对方,看他时都在笑着。

  “可能这是最快乐的一个假期。”余怀之说,“我们把国内的几座名山全都爬了一遍。行程堆积的很满,几乎隔一天就要在前往下一条路上,那个时候真的很累,也玩的很疯,好像每一日都是世界末日,一秒钟也不愿意耽误。整整三十天,太阳每日升起的时候我们都在山顶上,有时候看着周围云雾缭绕,真有种想携手往下跳的欲望,干脆就做一对逍遥仙侣,不必抵抗流言蜚语,也不用在乎不同意的家族双方。”

  Alexander被他的话说的很有感触。

  想必那个时候,那个年代,两个同性在一起是很困难的吧。

  所以,余怀之才这么多年都伤口难愈。

  爱人却不被真心实意的爱。

  ——他是如此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