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颖贵人已经把头转过去,摆明了是不想和她再有交流。见状,嬿婉轻叹一声,从手中取出一物放到小几上:

  魏嬿婉(令妃):" “这是你父王承给皇上的奏折。我想,你应该想看看。”"

  就见那刚刚还避她如蛇蝎的颖贵人猛然转过头,视线落到那奏折上面:

  巴林·湄若(颖贵人):" “父王的?”"

  然后忙不迭抢过来:

  巴林·湄若(颖贵人):" “我就知道父王是不会放弃我的!他是不是给皇上求情,求皇上再查此事,换我的清白?”"

  她几乎是狂喜着打开奏折,直直把那一个个乌黑的字眼摘入眼睛:

  巴林·湄若(颖贵人):" “臣启圣上:臣近来惊闻,臣之女巴林·湄若在宫中的风波,为争宠,以迷药伤及圣上龙体,一时震惊,食不甘味,夜夜难安。巴林部作为蒙古的一部分,代代都以满蒙和谐为首,所以将臣之女奉上,是为联姻,也是为大清。然巴林·湄若不思进取,仗着身份数次冒犯于圣上,以至于后宫不宁,如今更是闯下此等塌天大祸,已然违背臣当初之本心。故臣代表巴林部做出决定,将巴林·湄若自族谱上除名,她从此不再是臣之女,与巴林部再无干系……”"

  随着那一个个字眼在脑海中拼凑出通顺的话,颖贵人握着奏折的手也开始抖得愈发厉害,知道最后几行的“除名”二字入眼,颖贵人面上瞬间血色尽失,几乎是暴怒着抛下她刚刚还视作救命稻草的奏折:

  巴林·湄若(颖贵人):" “不可能!这是假的,是你诓骗我的,对不对!”"

  嬿婉平心静气:

  魏嬿婉(令妃):" “本宫想,那上面到底是不是巴林王的字迹,身为他女儿的你,应该最清楚。”"

  是了,这才是她今日来的真正目的,将颖贵人被母族除名的消息带给她。说起来这事还是皇上亲自嘱咐要办的,嬿婉自是不解:

  魏嬿婉(令妃):" “皇上,这是巴林部的事情,臣妾应当无权过问的。”"

  皇帝:" “无妨,你现在管理宫务,朕给你这个权利。”"

  魏嬿婉(令妃):" “臣妾多谢皇上信任,但容臣妾多嘴一句,这样的大事便是要传达,恪嫔和豫嫔也比臣妾适合,毕竟她们都出身蒙古。”"

  皇帝:" “恪嫔为明保哲身自然不愿,她素来乖觉,朕也无意让阿巴亥部参与进来。至于豫嫔……”"

  说到此处,皇帝嘴角勾起一个冷笑来:

  皇帝:" “朕只怕她去,会让原本熄灭的火复燃,再起风浪。”"

  她嘴角的讥诮之意是那样明显,只一瞬嬿婉便明白,上次的事固然是让颖贵人全数背了下来,但皇帝生性多疑,便是没有证据,亦对豫嫔有了成见,自然不愿再生是非。对此,嬿婉表示并无所谓,皇帝和豫嫔有了隔阂,还方便后者继续讨好她,她没必要这个时候为对方说好话。

  皇帝:" “但你不一样,你是汉女,固然置身事外,但同样的,也省了站队问题。且这么多年朕瞧着,你从无主动惹是生非的时候,数十年如一日的温和,稳重,由你去做这件事,朕很放心。”"

  魏嬿婉(令妃):" “皇上这样器重臣妾,臣妾自然愿意为您分忧,会尽量缓一些说给颖贵人听,避免她太过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