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你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朕若是再说不好,你怕是又要和朕闹脾气。”"

  说着端起燕窝尝了一口,目露赞许:

  皇帝:" “不错。朕素日只知你擅琴乐,却不知在饮食方面也能娓娓道来,可与御厨师傅相较。”"

  魏嬿婉(令贵人):" “臣妾卖弄了。有御厨专美,臣妾这些的微末技艺,不算什么。只是拿心意侍奉皇上罢了,皇上抬举,是臣妾之兴。”"

  二人正笑着,只听闻外头的嗓音,是李玉道:

  李玉:" “皇上,娴贵妃来了。”"

  皇帝的眼笑得如弯起的新月牙,闪烁着明亮的璀璨,吩咐道:

  皇帝:" “唤她进来,正好也在用膳,人多热闹些。”"

  谁知嬿婉不依:

  魏嬿婉(令贵人):" “皇上,臣妾这碗燕窝还摆在这里呢,让娴贵妃娘娘看了要笑话的。”"

  皇帝:" “放心,她不会。”"

  如懿才走进来便听得二人的笑言,嘴角也跟着含了一缕薄薄的笑:

  如懿(娴贵妃):" “臣妾参见皇上。皇上和令贵人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嬿婉站起身:

  魏嬿婉(令贵人):" “给娴贵妃请安。”"

  皇帝:" “娴贵妃啊,你来得正好。朕和令贵人正说这燕窝呢,据说是她们家乡的做法,用三两燕窝加粉丝。令贵人觉得这样浪费燕窝了,说到制菜,贵妃亦颇为拿手,这道燕窝细粉,贵妃怎么看?”"

  如懿看着那燕窝,语音清朗如珠倾落:

  如懿(娴贵妃):" “令贵人的燕窝细粉素白一碗,颜色倒颇清爽。燕窝贵物,原本不许轻用,如必定要用,先得用天泉滚水泡足,须巧手妇人在光下用银针挑去黑丝和细毛,一丝一缕都不得残余,以免损了滋味。若用嫩鸡、新摘菌子并上好火方三样汤滚之,火方则以金华产最佳,细细煨透后除去杂物,撇去油脂,只余清汤慢炖才是最佳。其次以蘑菇丝、笋尖丝、鲫鱼肚、野鸡嫩片炖汤与燕窝同煮亦可。民间常用肉丝、鸡丝夹杂其中,这是吃鸡丝、肉丝,口味浑杂,并非只吃燕窝之妙。若真用三两燕窝盖足碗面,与细粉混同,一眼望去如满碗白发,反不得其美味了。令贵人的考虑也算周全。”"

  嬿婉听完便嘟着嘴:

  魏嬿婉(令贵人):" “皇上,臣妾就说要闹笑话了。”"

  皇帝哭笑不得:

  皇帝:" “人家贵妃是夸你周全,怎么又委屈上了。燕窝说是难得,然而极品血燕,宫中亦不缺,更何况是白燕。你家乡既流行那样的做法,依样施行就是了,下一回便给朕端来你那里正宗的燕窝细粉吧。”"

  嬿婉这才眉开眼笑:

  魏嬿婉(令贵人):" “多谢皇上。”"

  嬿婉的喜色与微嗔都分明落在眉梢眼角,二人恍若寻常夫妻般谈话。如懿坐立在旁,分明没有一句指责自己的话,心里却分外难受,皇上分明是说她小题大做。

  更让她难受的是皇上接下来的话:

  皇帝:" “说起来今日是小年,也算是喜事。你今日的这碗燕窝甚好,朕便也给你一个奖赏。李玉。”"

  他扬声道:

  皇帝:" “传旨,命工部尚书哈达哈为正使、内阁学士伍龄安为副使,持节,册封贵人魏氏为令嫔,永寿宫主位。”"

  李玉呆愣一瞬,随后赶紧道:

  李玉:" “嗻,奴才这就去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