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捡来的小姐姐成了我的夫人>第115章 还田

  新招的五个军人,安应宗和河简跟在林筠初身边,河简原是先锋队的,身手不错,当场和林筠初过了几招,就这样被林筠初留下当护卫了。

  李明山和付有光被安排在明达镇的云夏批发铺里,付有光就是特殊岗位上的那个人,在战场上失去了右腿,膝盖以下被截掉了,被安排在店里做后勤,专门管库存的,毕竟批发铺的店面不小,后仓的存货多,得好好打理。

  至于侯远,就在历先镇的杂货铺当配送员了,店里一切事宜都由马小三和马二旦在管。

  河简看着同一批进来的人都各自被安排了事情,只有自己还站在林筠初身边没领到活计,微微感到不自在。

  拿空饷什么的,虽然很爽,但是,有时候想想还是有点心虚呀。

  “主子,也给我安排个事消遣一下呗?”

  河简年纪比林筠初大,叫林筠初老板吧,虽然对,但是有点那什么,叫姐吧,也不合适,所以干脆叫主子了。

  河简实在闲得慌,完全不知道林筠初一个小小的店铺老板为什么还要专门请他来做护卫,这小镇上,除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也没谁这般行事的。

  而且,林筠初的身手完全不在自己之下,还请他来当护卫,简直了。

  搞不懂,有钱人的世界不是他这种贫民能懂的。

  林筠初看着河简一脸要发霉的样子,有些好笑:“白拿工钱不爽?”

  刘二宝他们不知道有多羡慕呢。

  “爽是爽啊,就是太闲了,你这个雇主都在忙活,我就站在一边发呆,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不急,以后有你忙的时候,趁着现在多休息些。实在闲,就去打扫卫生去,仔细些,别让货物沾水就行。”

  “好嘞,我这就去。”

  河简终于有事可做,咧着嘴就跑了。

  七月如期而来,收谷和还田都是大事,叶新夏也特意将八天休息日集中在一起,跟着林筠初一起回村去了。

  一起回去的还有河简和安应宗。

  这两个人就是被拉了壮丁,被林筠初叫过来割稻谷的,她可舍不得让叶新夏下田,反正这两个人她是付了薪水的,割稻谷的时间全算在了工时里,不用白不用。

  林筠初和叶新夏不常回来,偶尔回来也是静悄悄的,只有村长和邻居知道。

  这一次回来正巧农忙,大家都在户外,见着林筠初和叶新夏带着两个小伙子回来,一下子就燃起了八卦之火。

  “唉,你说,这两个小伙子是不是她俩给自己找的夫婿呀?”

  “应该是的吧,黑是黑了点,不过个子高,身板看起来也不错,倒也配得上她俩。”

  “唉,到底是自己有能力出村去谋份活计的,找到的夫婿也不赖,看起来比村里的小伙子精神不少。”

  妇人语气透着羡慕,要是自己也有个这么优秀的女儿就好了。

  “可不是,敢闯敢拼就是不一样啊。”

  田地里的八卦,林筠初一行人都不知道。

  进了门,换了衣服,林筠初就找出了早就备好的镰刀分发给安应宗和河简,让叶新夏在家做饭等着,自己领着人割稻谷去了。

  隔壁田里的孙家祖孙俩已经开始打谷了,这一次退伍,孙奶奶的几个孩子都没回来,这田地还得祖孙俩自己来,林筠初惦念着孙奶奶曾经的照顾,交代安应宗和河简割稻谷,自己上前去帮忙。

  “姐姐。”孙小米惊喜地看着林筠初。

  “嗯,你休息一下,我来替你。”林筠初指了指田边的树荫。

  “好!”孙小米天还没大亮就来了田里,这会儿正累着。

  孙奶奶见着林筠初来了,挂满汗珠的脸也笑开了:“你来啦,这儿不用你,你忙你的去吧,我们这慢慢做也行,别耽搁了店里的生意。”

  林筠初开店之后,每次回来都叫自己和小米过去吃饭,要是不去的话,还会煮好了送过来,孙奶奶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行。

  “店里不着急,新招了伙计,店里有他们看着就行。”林筠初走过去站在打谷机的另一边,拿过孙小米堆好的稻谷就开始跟着孙奶奶踩打谷机脱粒。

  孙奶奶心里知晓林筠初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只好随她去了。

  转头看到林筠初地里埋头割稻谷的两个男人,心里有些好奇,不过因为打谷机的声音太大,这种事不好大声嚷嚷,也就闭了嘴。

  有了安应宗和河简两个有力的劳力,林筠初和孙奶奶家的稻谷很快就收割完毕。

  孙奶奶感念林筠初带着安应宗和河简来帮忙,收割结束后,特地做了一桌饭菜,饭桌上一个劲地给几个人夹菜。

  这两个小伙子她是越看越满意,如果真的像村里传的那样,林筠初和叶新夏以后的日子,她就放心了许多。

  女孩子在外,总比男孩艰辛上很多,有人在身边护着,总要好一些。

  孙奶奶找了个时间悄悄问了一下林筠初具体情况,得知这两人只是店里的伙计,心里有些失望,不过也没多嘴说什么。

  之后,就是还田事宜了。

  林筠初到村长家说了一声,叫村长有空到镇衙去报备。

  将这两年应该的给村里交的义粮一并交了,又捐了三十两银子当作给村里的孤寡老人的和孤儿的扶助金,才松了一口气。

  总算不用再受限于这一方小天地了。

  林筠初捐的银两,顶全村义田两三年的产出,村长心里高兴,第二天就带着林筠初去了镇衙做登记,正式将林筠初的户籍落在榕树村,考虑到林筠初做生意要到处跑,还特意跟衙役要了路引。

  林筠初还不知道路引这个事,见村长递给她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等村长解释了一番,才知道这边的人员流动管理还挺严格。

  林筠初捐银的时候,村长挺高兴,可是这会儿路引下来了,心里就有点惆怅了。

  村里难得混得不错的两个女娃娃,愣是没看上村里的哪个小伙子,眼看着人才往外流,村长这心啊,挺不是滋味的。

  林筠初看着村长情绪有点低落的样子,不由出言安慰:“叔,榕树村挺好的,我没打算彻底离开,以后还是会回来的。后山的野猪我还没打完,锥栗子没捡够,山捻子酒也挺好喝,青水湖的虾也很鲜,村里的叔叔叔婶小朋友也都很可爱。这么好的村子,离开了多亏呀,您说是不?”

  村长没想到林筠初这么想,嘬着烟杆子的动作都停了下来:“你、你说的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