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陆言在十岁那年,突发高热,陷入昏迷。

  太医院不眠不休整整五日,也只是将他的高热降了下来,却没能让他醒过来。

  皇帝担忧不已,召集天下名医入宫为六皇子医治,半月有余,六皇子却始终没有醒过来。

  皇贵妃一夜白头,就连皇后也为六皇子伤心落泪。

  最后,皇帝带着皇后与皇贵妃前往皇家佛寺——普陀寺为六皇子祈福。

  在普陀寺外的樱花树下遇一白发老妪,老妪赠与皇帝一枚锦囊,让他放在六皇子的玉枕下。

  陆言后来听他母妃身边的人提过,那位老妪满头银丝,模样慈祥。用宫人的话说,就是有大慈大悲之相。

  毕竟祈福回宫后,皇帝就真将那枚锦囊放在了陆言的玉枕下,而陆言也在第二天清醒了过来。

  醒来的六皇子依旧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只是忘却了一些事情——比如生病前几日的事情,以及一些他本身就没放在心里的事情。

  在众人眼里,这都算不得什么事。

  六皇子能健健康康的活着,且没有痴傻,已经是佛祖保佑。

  因此那位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的樱花树下的老妪,便被神化,六皇子也被神化。

  世人都说六皇子定是天上的仙童,所以才会有神仙下凡救他一命。

  陆言是在很久以后才将那枚锦囊打开,那时,他的几位皇兄和母妃都已离开,就连父皇也已在弥留之际。

  锦囊里,只有一张字条,是一句箴言——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那时的陆言,心性虽已十分豁达,却也没有参透这句禅语的意境。

  一直到后来,父皇去世,他想尽办法将皇位让给三皇兄,来到了这个他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在这里有了牵挂。

  他才有所顿悟。

  可此刻,他握着老太太枯槁的手,泪眼朦胧,却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老太太慈祥地看着他,在他手上轻轻地拍着:“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当年佛寺的小和尚,在佛前的苦求,终于结了果。”

  “言言,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切记!”

  说完,老太太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外婆。”陆言伏在老太太身上。

  没有撕心裂肺,却也依旧泪流成河。

  那晚,陆言没有跟着众人送老太太的遗体去殡仪馆,他发起了高烧,烧得几近昏迷。

  迷迷糊糊间,他梦见了小时候,带着身边的小太监偷偷溜出宫,想去南陀寺为父皇求一枚平安符作为他的生辰贺礼。

  在路上他们遇见了一个快要冻死的小孩儿,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陆言把身上的狐裘脱下来披在他身上,又和小太监一起轮流着将那小孩儿背到了南陀寺。

  就是在那天,南陀寺多了一名小和尚。

  也是在那天,十岁的陆言亲眼看见一向友爱的四皇兄将三皇兄推进冰冷的湖中,而二皇兄就在远处看着,眼神冷漠。

  三皇兄虽被救了起来,却从此不能再正常行走,一生都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而他却在得知三皇兄性命无碍后,突发高热昏迷不醒。

  多年后,陆言成了皇室唯一的继承人,所有人都告诉他,除了他,无人能再继承大统。

  皇子只剩下他和三皇兄。

  而三皇兄是一个残废,残废怎能继承大统。

  到了这一步,陆言已别无选择。

  可他内心,并不想就此认命。

  迷茫之际,宣王爷再次前往南陀寺。

  樱花树下依旧没有传说中的老妪,但南陀寺有一位极为年轻俊朗的小师傅,年岁和宣王爷相仿,他的房里还有一件极为不合身的狐裘。

  据说那位小师傅从进入佛寺起,每天都会额外花两个时辰为心中之人祈福。

  那天,宣王爷没有见到闭关的主持,却在樱花树下见到了那位年轻的师傅,他对他说:“王爷如果不知道该作何选择,那就跟着心走吧。”

  当天,宣王爷神色轻松地离开了南陀寺。

  第二天,继位的人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三皇子。

  开创了大渝历史上第一位身有残缺却继承皇位的第一人。

  醒来后的陆言变得十分消沉。

  原来他曾经忘记的那些事,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事。

  原来,他一直以为的兄友弟恭也只是他以为。

  在皇家,怎么可能有至真至纯的兄弟情。

  二皇兄和四皇兄并不是病死的,他们都是死于三皇兄之手。

  甚至就连大皇兄和五皇兄的死,也不是他以为的,药石无医,因病而亡。

  三皇兄的手段太过厉害。

  直到此刻,陆言才明白,三皇兄从未对他出手,大抵也并不是以为兄弟情。

  而是因为当初,是他让人将三皇兄从冰冷的湖水中救了上来,如果没有他,三皇兄失去的恐怕就不只是一双腿。

  更是因为,三皇兄知道,没有他的助力,他这个双腿残废的王爷无论如何当不了皇帝。

  所以,他们之间,不过是利用罢了。

  想来“陆言”早早就看清楚了,所以他才说“陆天阳”不需要也不能大有所为。

  难怪外婆在去世前,要让他“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对于大渝朝的种种过往,他确实该放下了,那里,如今属于“陆言”,于他再无关系。

  陆言苦涩地摇了摇头,目光落在胸前的玉佩上。

  陆少城,原来他们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纠葛。

  那个被他背去普陀寺的小孩儿,那件狐裘,那个年轻的日日为他诵经祈福的小师傅,也被他忘记了,忘了那么久。

  直到这一世才想起来。

  眼泪从眼眶低落,陆言喃喃低语:“陆少城,如果今生的缘分是你在佛前求来的,那你一定不会这么轻易就离开,对吗?”

  这一天是陆言的生日,按照计划,今天陆楚天会向外界公布他的身份,他会是陆氏的二公子,他会拥有足以配得上陆少城的身份。

  他会得到许多的人的祝福,对他的,对他和陆少城的。

  可现在,陆少城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老太太还躺在殡仪馆里,等着火化。

  陆言烧还未退,却坚持去了殡仪馆,他要送老太太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