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 方承熙回来了。

  一回来,方承熙就迫不及待地去隔壁房间找郝奕,郝奕当时正在屋里无聊地看电视, 看到他回来了,忙把他请进屋, 很多天都没有见一丝微笑的脸上浮起了笑容,微笑着问他:“刚到?”

  方承熙的脸上亦带着微笑, 点点头, 然后把手里提着的一兜东西交给郝奕。

  “这是什么?”郝奕纳闷,往袋子里瞅了瞅,袋子里面装着两包腊肉和几包年糕。

  “专门给我带的?”郝奕挺喜欢吃年糕和腊肉,欣喜地问。

  方承熙眉欢眼笑地点头。

  “谢了。”郝奕说,把腊肉和年糕放到冰箱里,然后收拾了一下凌乱的沙发, 再拿出过年时他自己去超市买的一些糖果请方承熙坐下来吃。

  郝奕的爸爸不在家,方承熙非常自然随意地坐到沙发上挑了一颗奶糖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喜欢吃糖?”郝奕也坐到沙发上, 一边磕着瓜子一边问他。

  方承熙不好意思地点了一下头。

  郝奕“哦”了声, 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来那次在教室里胡喜给方承熙糖吃的事情, 那件事情已经过了很久了,而且那时方承熙刚转来他们班没多久,他跟方承熙还不熟, 要说像这种不起眼的事情他压根不会记在心上,但匪夷所思的是他竟然还能清晰地记起, 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竟然有些不是滋味, 至于是什么滋味他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有些不高兴, 然后他说:“以后别人给你糖吃,不要吃。”

  “啊?”

  方承熙无声地张着嘴巴看他,脸上的表情很困惑、茫然、不解。

  他心里想,他什么时候吃过别人给的糖了?还有别人什么时候给他糖了?

  还真是有,那回胡喜带了一包奶糖到教室,让他拿两个吃,盛情难却,他当时拿了两个,后来正想吃来着,上课铃声突然响了没吃成,他把糖塞进裤兜里,晚上回去洗澡换衣服,忘了拿出来了,被泡水里了,最后也没吃成。

  难道郝奕还记得胡喜给他糖的事情?方承熙仔细地瞅着郝奕的表情,郝奕表情有些阴郁,似乎有些不太高兴?

  这个发现让方承熙莫名有些开心,也不知道开心个什么劲,然后就傻笑了出来。

  “笑屁。”郝奕斜了他一眼,起身走去卧室,不久后从卧室里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精美的小盒子,他把小盒子递给方承熙,没好气地说,“给你的生日礼物。”

  方承熙笑嘻嘻地接过来,好奇地打开盒子,随即眼睛就亮了起来,一副十分惊喜的样子。

  “喜欢吗?”郝奕坐到他旁边问。

  “嗯。”方承熙点头,欢喜地盯着盒子里的东西森*晚*整*理看,盒子里装着几枚很漂亮的义甲,颜色是他喜欢的墨绿色,他拿起来摸了摸,只见义甲外表光滑细腻,做工非常精致,手感温润舒服,比他之前用的那些义甲材质要好很多,方承熙简直喜欢死了,他扭头冲郝奕比了一个“谢谢”的手势。

  郝奕看懂了,假装很冷酷地说:“不客气。”

  方承熙开心地把义甲收起来,急着就要回家马上试试郝奕送的义甲好用不好用。他起身,冲郝奕微笑地摆了一下手,拿着盒子就往门口走去。

  见他拿到礼物就走了,郝奕在心里低骂了一句“小没良心的家伙”,一边送他往门口走,走了两步突然叫住方承熙说“等我一下”,说着转身回去把剩下的那大半包奶糖拿过来塞到方承熙手里:“你拿回去吃吧。”

  方承熙不好意思拿,摆摆手。

  “拿走吃吧,这糖是我买的,买回来也没有人吃,我不喜欢吃糖,我爸也不喜欢吃。”郝奕说,他之所以买糖,主要是那天他爸加班让他自己去超市买年货,他不知道要买什么,就每样都买了一些,增加些过年的气氛。

  其实,有没有那些年货,他的家里都是一样冷清,没什么区别。

  现在见方承熙这么喜欢吃糖,那就送给方承熙吃好了。

  方承熙也就犹豫几秒,很快就接了过去了,冲郝奕感激地点了一下头,就拿着奶糖和义甲开开心心地走了。

  郝奕无奈地笑了笑,关上了门。

  方承熙回到家里,把奶糖收起来放好,然后就坐到古筝前,戴上郝奕送给他的新义甲,弹起琴来。

  音色果然非常好听,声音圆润响亮,音质浑厚,摇指轻盈顺畅,手感超级赞,方承熙喜欢得不得了,戴着新义甲弹了一首又一首好听的曲子。

  曲子悠悠扬扬传到隔壁正在做饭的郝奕的耳朵里,他一边炒着年糕,一边听着琴声,冷峻的唇角不觉地露出了一个微笑的弧度………

  次日,学校开始开学了,方承熙一早就在走廊门口等着郝奕,两人一起去了学校。

  已经进入到初三下学期,学习更加紧张,各科老师都在有计划有节奏的赶课,同学们课上都不敢开小差了,因为稍微一分心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连课间时间,同学们都很少出去活动了,都在抓紧时间埋头复习。

  这个学期,方承熙和郝奕依然是前后桌,课间时间,方承熙经常转过身去给郝奕讲题,或者趴在郝奕的课桌边上静静地看着郝奕刷题做卷子。

  中午放学他们经常一起到外面饭店吃饭,再一起结伴回家午休,下午再一起去学校。

  通往学校的巷子,他们每天一起来回往返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巷子两旁的梧桐树经过一冬的萧条又开始吐出新绿,渐渐变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三月中旬,学校举办艺术节活动,由于初三年级的学生是最后一次参加艺术节活动,学校让初三年级每个班也出一个节目。

  班主任听说方承熙会弹古筝,拿过大奖,琴技应该不错,就安排他出一个节目,代表五班上台表演。

  方承熙接下重任,在艺术节活动那天,搬着他的琴,戴着郝奕送给他的指甲,在舞台上给全校的师生演奏了一曲气势磅礴的《战台风》,曲子气势恢宏,震撼人心,一下子就将场上的听众带入到了那个与台风搏斗的紧张气氛中,同学们一边听着这气势如虹的曲子,一边看着方承熙的手指出神入化地扫弦刮奏。

  同学们都没有想到这个外表柔弱的男生竟然弹得这么一手好琴,而且弹得这么有气势,同学们都被他的表演震撼到了,等到他表演结束,场上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他站在台上,向场下鞠了一躬,用手语跟场上的学生“说”了一段话,主持人在旁边转述了他的表达:这首曲子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尤其是送给马上要参加中考的同学们,祝大家能够像这首曲子描写的码头工人那样有着顽强不屈战胜台风的精神,希望大家能够战胜名为中考的那场“台风”!

  主持人话音刚落,场上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如潮,久久不息……

  艺术节过后没几天,初三毕业班的学生迎来了百日誓师大会。方承熙和郝奕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大会。会上,同学们喊出了决胜中考的口号,方承熙虽然不能像同学们那样可以大声地宣誓,不过他在心里也默默地宣誓:决胜中考,不负韶华!

  百日誓师过后,进入中考倒计时。同学们开始紧张地复习,每天不停地刷题,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子中。

  因为学习比较紧张,方承熙没有再参加任何古筝比赛,专心备考。

  郝奕每天也在努力看书复习,除了学习文化课,还要参加中招体育特长生体能训练。四月底时,各大高中学校发布了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招生简章。郝奕看了看招收体育特长生的学校名单,发现名单里没有一中,一中今年不招收体育特长生,不过附中招收。

  郝奕把消息告诉给了方承熙,为了能和郝奕读同一所高中,方承熙说附中也可以。附中的确是也可以,名气和师资力量不比一中差。于是,郝奕向附中提交了报名材料,没过几天通过审核,通知半个月后去参加校考。

  在参加校考前,郝奕每天拼命练习各种体能训练,每天累得筋疲力竭也从来没有想要过放弃。很快到了附中组织体育特长生参加校考的日子。

  校考那天,不是周末,方承熙没法陪着郝奕去参加考试,郝奕自己去的。方承熙在学校里紧张地等着郝奕,一整天都无心看书,心里担心着郝奕能不能发挥好,会不会顺利通过考试。

  直到下午快放学时,郝奕才回来,还没等他坐好,方承熙就转过身去用眼神询问他考得怎么样。

  郝奕一边拉开椅子坐下,一边低声对他说:“考得挺好,基本没有失误,应该能拿第一名。”

  方承熙很高兴,提了一天的心总算可以落下了。

  几日后,校考成绩出来了,郝奕发挥出色,体育基本素质和专项测试都拿到了最高分,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附中预录取为篮球体育特长生。

  郝奕特别高兴,把好消息告诉了方承熙,方承熙也很高兴,在随后的填报志愿环节,两人的第一志愿都毫不犹豫地填了附中,第二志愿两人也商量着填了同一所学校。

  虽然郝奕已经被附中提前录取,但这还只是预录取,最后能不能成功录取上还得看文化课成绩,郝奕不敢懈怠,加劲地复习。

  方承熙也在全力以赴地复习,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每次模拟考他的分数线已经超过了附中往年的录取线,但他还不敢松懈,他怕一松懈,万一考不上,他就不能和郝奕去同一所学校了,所以他也在拼命地复习,每天看书到很晚才睡觉。

  时间来到六月,六月中旬,学校组织初三毕业班的学生拍毕业照。

  轮到九年五班拍照时,同学们都穿着统一的蓝色校服,和各科老师一起整齐地站在教学楼前,面带微笑地望着镜头。

  方承熙和郝奕也站在队伍里,郝奕站在最后一排,他的前面正好站着方承熙,两人也面带微笑地看着镜头,在摄影师的一声“茄子”下,两人跟着大家一起喊起了“茄子”,二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咔嚓。”摄影师按下了快门,把这一幕定格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