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明月清风剑>第176章 平倭寇5

公主睁开双眼,用双手先揉揉自已的眼睛,定睛细看,果见杨达睁开了双眼,她一下高兴地狂跳几下说道:“太好啦,太好啦!杨达,你终于睁开了双眼,我们这十来天的努力,日夜操劳,终于没有白费。杨达,杨大人,你认识我吗?”

杨达艰难地摇了一下头,又闭上眼睛,石榴在一旁说道:“别急嘛!他今天刚苏醒,这已不错了,等他慢复原后自然会记起你,你们是心有犀牛一点通嘛 。”

云霞公主听了哈哈大笑道:“你说些什么呀,是‘心有灵犀’,不是犀牛,你没事多读点书,少闹点笑话。这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有感’中的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还是公主想得周到,她马上叫石榴端来一碗燕窝粥,公主亲自用勺将粥喂杨达,杨达近十天没有正规吃东西,肠胃中早就空空如也,现在喂他吃粥,显得正是时候,一碗粥三五下就吃光了,公主一直喂了三碗。

宫女玉香笑着说:“还是公主‘心有犀牛’的好,要不怎么知道杨大人一醒来就要吃粥?”

杨达已脱离了危险期,进入恢复期,需要加强营养,李文忠将军决定班师。因为杨达刚刚好转,不宜在陆地上行驶,陆地上行驶无论什么车马颠簸都很大,水上行船就平稳得多。为此,李将军专为杨达和云霞公主派了几只大船让他们乘坐。同时派了一百士兵,沿途负责保护他们。

李文忠今天是一身戎装,浑身上下,白盔白甲,他身材高大而魁梧,不愧是名震华东的兵马大元帅。海盗倭冦闻之丧胆的铁腕人物。他站在船头前,左手叉腰右手按剑,迎风挺立地注视着前方。云霞公主走上前去问道:“大表哥,这次剿倭,一次消灭了多少倭寇?”

李文忠转过身如数家珍地说:“总的一句话我们大获全胜,斩首五千零七十七级,生俘九百三十三人,我们只死了八十一人。所花代价很小。”

“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些人呢?”云霞公主又问。

“根据舅父皇长治久安的思想,对倭冦要‘食肉寝皮’的原则,我们不是食人者,我们不吃他们的肉,也不要他们的皮,凡死了的人都要枭首示众,也就是在首级下方装一木棍然,后插在东海岸边示众,这样作的目的是告诉那些来犯的侵略者,——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还有那九百三十三名俘虏呢?”云霞公主又问。

李文忠没有正面回答公主的问题,他转过身去看见立在大船左舷边观景的佟卫士,就对他招了一下手,佟卫士就走过来对李文忠拱了一下双手问道:“李大帅,请问李大人唤小人有什么事吗?”

李文忠问道:“佟卫士,请你回答:你们逮住一只活老鼠,你们会怎么处置它们?公主想知道这件事。”

佟卫士略一想就回答道:“公主,我们通常是这样干的:用一颗长钉把老鼠的后大腿钉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就会不断向同伴发出痛苦的信号,其他老鼠听到了,就会逃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来,这就是所谓的‘威慑作用’。”

“听清楚了吗?我的表妹。”李文忠回头对公主说道,“对了,我们正是需要这种威慑作用。倭寇是海盗、是土匪,他们是兽性化了的人,是一群野蛮的畜生,我们对他们不需动什么恻隐之心,他们是一群无恶不作的野兽,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是被消灭的群体。他们罪大恶极,他们在海上抢我们的渔船,杀我们的渔民,接着又上岸来把我们沿海四百多个村庄杀得鸡犬不留,连刚出生不乆的婴儿,也被他们用枪挑着,在火上被烤熟吃肉,据倭冦们说,那个倭寇头目小泉最喜欢吃人肝,用人肝来作醒酒汤。倭冦是一群魔鬼,对他们心必须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必须和他们一样双手拿刀,把他们斩尽杀绝,以绝后患。具体地说就是把这九百三十三人中的罪大恶极者,进行枭首示众外,其他的人让他们到东海边去参观这些人头,再让他们和这些人头在一起住一夜,然后将这些人逐一割去鼻子,再把他们送上船给三天食物,让他们去自生自灭,我们就不管了。谁让他们来当倭寇?通过这样威慑作用的处理,他们就会记住这个教训,一至二百年不敢再来骚扰我们的海防。

朱元璋和李文忠的‘威慑作用’确实是很有远见的,闽浙海疆果然安静了一百八十五年,后来在明朝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倭冦又一次来侵扰我浙江台州(临海)、福建的横屿(福安)、广东的海丰,山东的威海,及江苏沿海,其范围之广、贼数之多(十多万人),实属空前。所幸当时中国岀了几个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率师奋起抗倭,才消灭了倭冦。这样海疆才安静了三百三十年。到了腐败无能的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日本改变了策略,他们先占了朝鲜,用偷袭的办法打败了我们的北洋水师,夺取了我们的台湾,逐步入侵到我东三省,直到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九月十八日,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下令,不放一枪一弹就丢了东三省。真是腐败无能到这种地步,成为中国的奇耻大辱,呜呼!在十四年日本的无耻侵略,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中国人民死亡达一千七百余万,中国军队伤亡三百八十余万,日军伤亡一百三十三万,真是一个“大祸民族”!可惜的是这次战争给这个‘大祸民族’的威慑只不过是两颗原子弹而已,他们所犯的罪行,并未得到很好地清算,他们也并不很好地反省自己的罪行,他们仅在六十多年后,又和周边的国家搞摩擦,侵占他国领土,在世界上去炫耀武力,公开否认侵略史。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在我们的国门外,还有一个‘大祸民族’,从元朝开始,几百年来不断危害我们国家的安全,如果我们不尽快强盛起来,我们的子孙还会受他们的欺凌。

再说,杨达和云霞公主一行人,乘着大船,随着水师从福建省太姥山西的交溪湾起航岀海然后北上。这几天海上风平浪静,南风阵阵,蓝天上飘着白云,海鸥飞舞,飞鱼冲浪,真是说不尽的人间美景,顺风顺水,千帆竞发,向北涌去。岀了三沙湾,从东冲开始,经下浒到闾峡的海滩上,插满了倭冦的人头,现在闽北沿海大小岛屿全部被回收,归大明所有,那些罗圈腿强盗,全都望风披靡,逃到深海里去了。船过下浒,李文忠对云霞公主说道:“表妹,倭寇的五千零柒十柒个头颅全插在这一带海滩上,你回京去向舅父皇详细禀告这件事。平倭战争历时四月,我们取得了全面胜利。请舅父皇放心,有我李文忠在,倭冦休想踏我们国门一步。”

“好,我一定如实向父皇禀报。”公主回答道。

杨达由云霞公主陪同,半躺在船头大布伞下的躺椅上,他虽然还不能言语,脸上却十分兴奋和快乐。海上航行、朝夕风景各异,天天景色不同,各种鱼虾蟹等海产品及各种紫菜、淡菜、海菜比市场还齐全和新鲜,这可对了云霞公主的胃口,别看她长得窕窈瘦小,吃起东西来一个大男人也不是她的对手,这大概是继承了他父皇饕餮的本能。

世界上无论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船过六横岛,天气骤变,海上刮起了台风,登时风雨交加,海上波浪滔天,杨达的船队只得在普陀山岛紧急靠岸,船就停在港湾里,一百多人就住在山门外的临时房中,因为他们带了些士兵,兵革之气不宜入寺,只好留在山门外。也就是在短姑道口不远处的平地上有十多间房屋,他们就居住在此。

过了几天,台风已过。公主一行人,用小轿抬着杨达,向山上寺庙里去,拜谒观音菩萨。传说普陀山是观音菩萨出家修行的地方,香火旺盛,这天是六月十九日,恰逢观音菩萨三大庆典之日,来往僧众特别多。

公主一行,先来到普济禅寺,寺院殿阁七重,琉瓦红墙,开阔深游,大殿飞檐翘角,雄伟庄严,气势非凡,亭台楼角,石藻牌坊,颇为壮观。其中观音像两丈六尺余,周围是观音三十二化身,雕塑精美传神。他们正游览之际,一个方丈模样的人走上前来,行了一个单手问讯礼,口中说道:“众位施主,你们可是杨钦差一行人?”

云霞公主说道:“正是。请问大师怎么知道的?大师法号怎么称呼?”

大师回礼道:“阿弥陀佛,贫僧是本寺方丈,法号睿智,贫僧和李文忠将军是好朋友,如果贫僧没猜错,女施主大概是云霞公主。众位既来到本寺,那就请各位移步客堂说话。”

云霞公主说道:“那就有劳大师了。请大师前面带路。”

公主打量了一下睿智大师,大师约有五十多岁,面目清瘦而和善,身材中等,体格健壮,精神矍铄。黄僧衣上披一件袈裟,左手提佛珠,右手执掌竖放在胸前。他们走进客堂,分宾主坐下,献茶毕,大师说道:“公主,李文忠大人在台风来临之前,先来到普陀山,他见台风要来,大部队在这里无法避风,他们就连夜赶回杭州去了。他叫你们在敝寺多住些时间,恰好这几天是菩萨庆典,寺内事情太多,未曾岀外迎接,请公主见谅。”

睿智大师拿岀一封信交给公主说道:“李将军临走时留下一封信,请公主过目。”

公主接过信,抽岀信笺一看,果然是李将军留下的,信上说道:睿智大师不但佛法高深,外科医术,跌打损伤也很精妙,故请杨大人在庙中多住些时日,请大师为杨大人进行医疗,等等。

云霞公主看完信,十分高兴地说:“本来我们打算天晴风定后回杭州,请医生为杨大人诊治伤病,既然大师精通外科医术,我们不如就在这儿请大师替杨大人治病,‘眼前就有吕洞宾,何必到处求神仙呢?’那杨大人的病就拜托大师医治了,请大师多费心。”

大师听了念了一声佛,说道;“阿弥陀佛,公主,贫僧已听李将军介绍过,杨大人是抱着冦首跳岩才摔成这样的,贫僧对杨大人如此英勇,表示最诚挚的敬意,贫僧能为杨大人治病而感到高兴,公主放心,贫僧会尽全力救治杨大人的。”

“既然如此,那就太好了,免得我们病急乱投医。”公主高兴地说,“大师,能不能现在就为杨大人检查一下,看他病况如何,能医治好吗?”

“可以,我先检查一下再说。”大师回答道。

大师说完,就招呼推车人把杨达推到一间客房里,把杨达平放在床上,大师仔细检查一阵,满怀信心地说道:“他这是头颅里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主要表现在禁声方面,现在要从三种方法同时下手,进行综合治疗,才能收到奇效。这三种方法是:针灸、气功和药物治疗。三者缺一不可,再把营养跟上,治愈就不成问题。”

“请问大师,什么时候开始呢?”公主听了,满心喜欢地问。

大师认真地说:“从现在就开始,这些病要早治,不能久拖。这几间房屋就是给你们几个人留下的,现在就住下,暂住一个月,一个月后加强营养时,你们再搬到山门外住,在庙里吃荤腥不方便。”

房间很快安顿好,杨大人一人住一间,他的右隔壁是公主卧室,再右边是两个宫女的卧室,杨达右边是佟夏两个卫士的卧室。公主吩咐一个宫女和卫士下山去取日用品上山来,大师和公主在杨达房中的椅子上坐下说话,石榴就去把客房刚才泡的茶水用盘子装好端进来,各人的放在各人跟前,公主吩咐石榴把茶碗中的冷茶全部倒了,重新沏热茶,石榴全然不理,只顾大口大口地喝自己杯里的冷茶,大师忙说道:“公主。这冷茶不能全倒,茶泡到现在,味道是最隹的时候,冷茶只把水倒去一半,添一半热水就是一杯好茶,一杯上等的好茶。”

“好,就按大师说的,把所有茶杯里的冷茶水倒掉一半,再添一半热水进去。”公主吩咐石榴道。

石榴答应一声,就把所有茶杯的水各倒一半冷茶倒进她那只茶杯中,然后就大口喝起来。公主见了笑骂道:“你这个丫头才怪哩,怎么只顾自已喝,怎么不给我们添完热水后你再去喝你的冷茶?我见过馋酒、馋肉、馋鱼、馋虾的人,从未见过馋茶的人。你这不是在品茶,是在‘牛饮’。”

石榴一也添热水一边笑着说道:“我不知道什么呌牛饮马饮的,但我知道什么是好喝的茶,你一进客厅只顾和大师说话,忘了喝茶,所以你不知道这茶有多香呵!不信你尝尝。”

公主回身端起茶盏品了几口,果然这茶奇香无比,公主也忍不住大喝了两口,然后点点头,砸着嘴巴说道:“你这茶叫什么茶?这么清香,简直比宫里的龙井茶还好喝,我也是生平第一次喝上这么好喝的茶。”

这时,只见杨大人半躺在床上,两眼直盯着他那只茶杯,两眼放出异样的光彩。云霞公主见了,马上明白过来,就把茶碗端到他嘴边,说道:“你看你看,我们只顾自已品茶,忘了我们的杨大人,罪过罪过,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