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七爷的世界>第113章 本末倒置

今天是十五号,大家碰头的时间。

子慕回到和田后,将和田地委和十四师报上来的资料看完以后,心中就有底了。

和田地区,满打满算也就二百五十万人,按百分之六十的植树人口算也就一百五十万人左右,每个人按植六棵树算也就一千万棵树。

子慕按照这个情况简单地进行了一下资源分配。

具体的分配,到时候在实际工作进行时再调整,还有五天的时间。

这段时间,子慕给自己安排了几件事情。

一是钢厂绿化的事情,春节前由于气候的原因,子慕就没有强求哈尼他们植树,现在春天到了,他和哈尼碰了以后,就在十六号这天组织员工进行了植树活动,将厂区内的绿化补上。

二是与和田地区行署沟通今年计划建设的几大工程情况,并确定施工计划。

这些工程主要包括,在和田市区建设一座集旅游、购物、休闲的玉石商城,占地不少于五千亩。

在和田市区建设一座大学城,包括暮云科技大学、暮云农业大学、暮云轻工大学,每个学校占地约一千亩。

在巴格其镇、郎如乡、喀什塔什乡结合部,建设葡萄酒庄园休闲度假区。

在布亚乡、吉亚乡、杭桂乡投资兴建十万亩桑蚕生产基地。

将和田到民丰的315国道提升等级,建成双向四车道高速路。

将和田地区的所有县道提升为国道标准。

进行城镇化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

其中,在巴格其镇、郎如乡、喀什塔什乡结合部,建设葡萄酒庄园休闲度假区和在布亚乡、吉亚乡、杭桂乡投资兴建十万亩桑蚕生产基地,这两件事情,要求三月十七日开工,子慕在十日晚将桑树苗和葡萄苗送到了指定的地方。

三是组织暮云公司和田市区策划项目组,和田地区城市规划办,和田城建公司讨论了和田城市规划方案,确定了和田玉石商城、暮云科技大学、暮云农业大学、暮云轻工大学等建筑的地址,确定了设计单位,要求按计划完成勘探和设计任务。

四是确定了和田到民丰的315国道提升项目,和田地区县道提升项目的招标方案,制定了招标计划。

五是协调和田地区行署规划和田地区新农村建设方案和村村通公路实施方案。

把这些事情巴黎完成后,已经到了三月二十日,子慕在晚上开始输送树苗。

远的地方瞬移,近的地方开车,连续五天,子慕都在整夜整夜的忙碌之中。

和田地区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将近五千万棵树木的种植工程,可谓历史之最。

大家一个个都很辛苦,但都很快乐。

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件事情意义和机会的来之不易。

辛苦着、快乐着、憧憬着......

盼望着和田地区水清、天蓝、地绿的那一天。

忙完这些后,子慕马不停蹄地瞬移到了喀什。

和艾买提市长联系后,开始进入了叶尔羌河畔植树的树苗准备过程之中,子慕一直忙乎了一夜才将树苗摆放完毕。

接着,到了叶子奇他们的蓄畜场,放了五十万头牲畜出去,才回去休息。

至此,子慕完成了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的春季绿化的阶段性工作。

很忙,很充实,也很快乐。

子慕和所有放入和田人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将和田建设的更美丽一点儿,更多一份绿色。

就在和田地区完成阶段性绿化工作的这天,一直干旱少雨的和田地区,少有地下了一场春雨。

在春雨的浸润下,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林木、野草、小花,都悄悄地睁开了眼睛,好奇地打量起了这个好像有点儿不一样的世界。

而连续劳累好多天的和田人,则带着微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大家都可以松口气了。

可是子慕却又进入了新的工作之中。

他从和田出发,沿着219国道,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将库地到界坡达板这段两百公里的路面两旁的红柳林又进行了补苗,浇灌。

然后通过铁隆滩,进入了阿克赛钦。

过去半个月了,子慕想去看看石叔他们的工作状态。

目前的阿克赛钦又回到了热闹期,何琪的队伍已经全部返回了各自的工地。

还是将人分成了三部分,分别从事不一样的工作。

一部分采矿的人员,由于有防护,冬天就没有休息,一直坚持着在采矿。

另一部分的人在修理喀拉喀什河道旁边的兵站公路,还有一部分人是根据卧龙的的布局挖掘人工湖和河道。

这两部分人由于是露天作业,在严冬的时候撤下去了,参加了和田地区的绿化建设。

现在这两个队伍已经返回,进入了各自的工作状态。

石叔他们来了以后,结合图纸,凭借多年的经验,很快就选定了地方,进入了工作状态。

这些地方一路排开,总共有十九处,石叔在每个采石点安排了三个石匠,负责观察石脉走向,指导采石。

采石一律由采矿机甲负责,一块块石头根据石匠们的指导,沿着一种特有的韵律被切割出来,然后由铲车装到运输车上,运送到指定的地点。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转化成程序却颇费了一番功夫,中间牵涉的建模过程,经过这些技术人员的反复修正,才达到现在这样流畅的状态。

因为,这中间要顾及到山洞的安全,包括高低、大小和支撑。

另外,还要顾及到采出的石料质量,包括大小形状纹理。

还有就是机甲的自我纠错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因此,子慕到达的时候,见到的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他看了以后,确实表达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一是机甲的开采方式、传送方式和运输方式都十分的笨拙。

尤其是在现场,让铲车去现场收集切割下来的石料,十分不安全,也不符合人机科学原理。

按照子慕的想法,机甲在现场施工时,就应该设计一个灵活的机械手,将采下来的石料直接码放在一个托盘上,铲车过来叉走,装到运输车上拉走。

工作面基本上是分开的,而不是现在机甲和叉车混杂。这样很容易出安全事故。

二是对整个开采过程的设计也不科学,缺少整体的规划。

子慕这次对于山石的要求是这样的。

主要目的是基于前期在地下山洞中的实验,要在一些高大的山体内开出空间,然后,建设成为山体建筑,今后或供人居住、或供人工作、或供人活动、或供人参观都可以。

后来在马丁岛的进一步试验,又让他有了一个对山体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形成了可以直接分层建造的一个经验。

至于开采石头,只是在开发阿克赛钦河道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副业,性质和建造水泥砖厂是一个道理,废物利用。

但是,在这次应用中,这些经验都没有得到运用,而是变成了直接的石头开采,本末倒置,让子慕大失所望。

这里面,肯定是出问题了。

子慕将石叔和技术人员召集到了一块儿,聊了一会儿便发现问题的症结了。

沟通出了问题。

让石叔他们参加采石工程,主要子慕是想借助石叔墨家传承中辨别石脉和采石经验,将石块快速地采出来。

但是,石叔并不知道,子慕开采石块的原因和挖掘山洞的目的。因此,在工作指导中自然而然地就将开采石块变成了主业,石洞的挖掘变成了副业。

那些技术人员也不知所以,照猫画虎地按照石叔他们提供的指导,做了简单的编程就开始行动了。

就这样,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事到如今,子慕都不知道该怪谁。

这也让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阿克赛钦这么大一个过程,仅仅让卧龙作为总策划师是不够,还得有一个人来总体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