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七爷的世界>第86章 果敢的前世今生(一)

老街是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的首府。

北起龙陵县和芒市,南到南定河与佤邦的南邓特区相对。

东面与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接壤,西临萨尔温江与木姐市管辖下的勐古镇、大勐宜和贵概镇相峙。

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滚弄镇,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是郎如乡面积的九分之一多一些。

当地总人口约25万人,是郎如乡的十倍,其中90%人口为果敢族。

永历帝朱由榔的部下杨高学,在朱由榔被杀后,带领下属逃入果敢地区,长期在中缅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

后来清政府妥协,承认其合法地位,命其世守其地,杨氏成为当地土司政权。

英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将其作为印度的一个省。

缅北的木邦土司困桑董红降英后,与之关系亲昵的杨土司投向英国,成为英缅治下的土司。

生活在果敢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这就是果敢族的由来。

1965年,缅甸废除土司制,缅甸政府军接管果敢,与当地民众矛盾重重。

受缅甸政府扶持的“自卫队”武装先后统治果敢地区。

果敢杨氏土司的一个部下,彭家声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在果敢百姓中赢得了支持,公开与缅甸政府军对抗。

后来,彭家声不敌罗星汉和缅军的联合围剿,退入中国云南境内,脱离杨氏土司。

缅甸共产党开辟缅北根据地,杨氏土司武装、罗星汉与缅甸政府合作,共同对付缅共人民军。

不久,罗星汉自卫队被缅、泰两国军队击溃,缅甸政府军放弃果敢老街市。

政府军撤走后,彭家声兄弟等人加入缅共人民军,跟随缅共重新反攻,攻占果敢地区,撵走罗星汉和缅甸军。

果敢成为缅共东北军区果敢县。

接着缅共人民军南下,攻占了萨尔温江以东大片的果敢、佤邦、小勐拉等地方。

接着,彭家声在果敢杨龙寨发动兵变,宣布脱离缅共。

驻萨尔温江以西的一旅、二旅、勐古、贵概和原缅共果敢县大队共4000余人与彭家声一道成立了果敢同盟军,与政府和解,其辖区被中央政府划为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兼任特区政府主席。

果敢保留自己的武装,缅甸中央政府仅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教育人员。

再后来,果敢同盟军第一次内讧。

杨茂良兄弟击败彭家声兄弟,杨茂良出任果敢同盟军总司令兼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率残部600余人投奔其女婿林明贤。

杨茂良主政果敢期间,果敢地区的毒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杨茂良大肆对中国进行毒品走私,一度给中国云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后来不久,果敢同盟军爆发第二次“内讧”。

驻扎在勐古的果敢同盟军128师副师长李林明发动兵变,举兵反杨。

杨茂良调集驻扎果敢的124师前往镇压。

果敢老街、清水河一带兵力空虚,彭家富指挥的500余人占领清水河,并最终导致杨家在果敢统治的结束。

彭家声在佤邦联合军、掸东同盟军和克钦独立军的支持下,重新入驻果敢。

缅甸政府、彭家声、果敢三方成立“果敢临时政府”。

彭家声重新出任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和民族和平民主阵线主席,彭家富任果敢同盟军司令。

政府军重新占领勐古镇地区,其余跨越萨尔温江在老街、清水河等地制高点驻守。

缅甸军政府要求“民地武”接受整编和政府监管的要求被果敢方面拒绝。

接着,果敢同盟军第三次内讧,副司令白所成和果敢县长明学昌宣布支持缅甸中央政府。

缅甸政府军动用武力将彭家声逐出果敢,实质性自治的果敢同盟军政权宣告瓦解。

现在,是缅甸中央政府掌管果敢地区。

这就是果敢的前世今生。

远的不说,了解果敢,现代的几个主要人物和家族是要知道的。

杨振材,果敢土司杨文炳次子,因其兄长杨振源少年早夭,成为土司世袭继承人。

23岁,正式受封果敢土司世袭接班人,习称“印袭官”。

日军进占滚弄,协助其父杨文炳,组建抗日自卫队,配合远征军抗击日本侵略。

正式升任茅扎官,成为果敢历史上最后一任果敢世袭土司后,展开了维新改革、重建果敢的计划,决心将果敢建设成一个“文明法治、自给自足、繁荣富强”的自治邦。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的行为得到果敢老百姓的认可。

多年后,杨振材曾返回果敢省亲,在新街受到3万多人民群众的夹道欢迎,成为对他的人格和政绩的肯定性注释。

可见其背后的杨家在果敢的威信和势力。

杨振材后来交出行政权,但既不是议事会接掌,也不是果敢人民自治,而是被其妹杨金秀独尊。

果敢由此进入了后土司时期的动荡与不安。

杨金秀何许人也?

她是果敢土司杨文炳的次女、杨振材的妹妹。

她自幼个性刚烈、好胜心强,从小爱穿男装,据称从四岁就开始玩枪,后来以能使手双枪出名,在未出嫁前就因受父兄宠爱而插手政治。

20世纪40、50年代,杨金秀开始在果敢地区办学校,免费供年轻人上学,并聘请国民党军队将领开设军训班。

果敢王彭家声、前大毒枭罗星汉、果敢前第一特区秘书长刘国玺都是杨金秀学校的学生。

杨金秀嫁给木邦土司段氏家族的段朝文,但杨金秀不喜欢她胆小怕事、做事黏黏糊糊的丈夫,在她生下儿子后,夫妻就开始分居。

果敢实行民族自治制度,杨氏家族在果敢的世袭制统治结束,权力交到地方议会。

杨振材从此隐居腊戌,而不甘让出家族权力的杨氏家族以杨二小姐为代表,站出来争夺果敢的实际控制权,守护杨家末代土司的权力。

32岁的杨二小姐带着10岁的儿子离开了木邦土司段家回到果敢,成为果敢实际执政者,开始了实际执政四年的历程。

她在任内鼓励毒品交易和赌博业,从中获取高额税收。

罗星汉,前东南亚大毒枭,曾被美国政府称为“海洛因教父”。

20世纪40、50年代,果敢和莱莫山逐步形成了少数民族种植、旅缅汉人收购和贩卖鸦片为主的格局。

汉人赚得的钱,远超当地土着民族,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罗星汉已是富甲一方。

国民党93师溃退到果敢后,招兵买马进行军事训练,组织人开荒垦地,种植罂粟并贩运鸦片,很快就成为当地最大的一支鸦片武装。

金三角制毒也因国民党残军进入而步入了第一个高峰期,鸦片年产量在50年代末已达700吨,占当时世界非法鸦片年生产总量的50%。

93师在果敢开办了反共军事学校,网罗了很多人,入校学习,其中的几个少年日后成长为震惊世界的人物。

他们是罗星汉,后来的“果敢王”彭家声,还有坤沙(年纪稍小,但20岁才入果敢军校学习)。

1948年罗星汉从果敢官立小学毕业后,进入当地由国民党残军开办的这所反共军事学校学习。

教官是国民党残军中出身黄埔军校的老兵,首批毕业的22名学员均被授予少尉军衔,罗星汉是最小的一个,仅14岁。

据说其时的罗星汉成绩一般,但野心与志向却很大。

因经常给当地的国民党残军军官跑腿打杂,颇得喜爱,军官们给他起了罗星汉这样一个中国名字。

从军事学校毕业后,罗星汉出任当地土司杨家自卫队的分队长。结识了当时的传奇人物杨二小姐杨金秀。

据说当时的杨金秀,貌美如花,生就一副倔犟性格,自幼喜着男装习文练武,成年后手使双枪,走马贩运大烟土,18岁时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200余人的私人武装。

这支武装的队长,就是后来声名远扬的罗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