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年代鉴宝左读心右鉴宝掌天下珍玩>第139章 唐寅真迹

潘家园。

潘家园外院大门口,王晓雅拿着一沓黑白页宣传单,卖力的在门口招呼。

“清远斋盛大开业,各种明清瓷器、书画、高古玉器、杂项古玩,百分之百保真,假一赔十。”

“极品明清官窑瓷器、大明宣德铜像、明清大家书画,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呀!”

“首日开业大酬宾,满5000赠送一块精美翡翠玉坠,满1万送一条精美翡翠手镯,满10万送一件精品民窑瓷器......”

潘家园外院,本是鱼龙混杂之地,数百位摊主在外院摆摊,通常情况下不会允许一个小丫头在门口如此招摇的发传单。

但王晓雅代表的是清远斋,背后老板是顾辞远,古玩圈新贵,大家都是在这个圈里混饭吃的,谁也不愿意给自己找不痛快。

甚至还有一些外院散户,主动上前巴结,帮忙发传单。

一位老者接过王晓雅手中的传单,嘴角下撇,嘲讽道:“过年回家的功夫,潘家园又开新店了?”

“还明清官窑,全部保真,糊弄傻子呢吧?”

闻言,王晓雅气呼呼的看向对方。

“喂,你这老伯伯怎么乱说话,我们清远斋老板可是顾辞远大哥,有他坐镇,百分百保真,假一罚十。”

“你不买就算了,把传单还我!”

听到‘顾辞远’这三个字,老者眼前一亮,有些激动的问道:“你们老板就是那个跟小樱花对赌,赢回10多件国宝级文物的顾辞远?”

哼——

王晓雅一脸傲娇的双手叉腰,好像老者夸奖的人是她似的。

“当然了,整个京城,除了我顾大哥,还有其他人有这个本事吗?”

“真是那个顾辞远?”

“顾老师来潘家园开店了?”

“那我要去看看!”

“顾老师在不在,我想请他帮忙看看家里的宝贝?”

起初,路人对王晓雅夸张的宣传语不以为然,认为哪家古玩店搞出来的新噱头。

得知新店主是最近全国爆火的顾辞远后,纷纷朝着清远斋涌去。

.......

清远斋。

500平米的古玩店里人满为患,只能勉强保证人员通行,8位店员忙得恨不得多长出来2只手。

就连陈香芷这位店长,都临时客串起店员的工作,帮忙迎来送往,帮顾客简单介绍古玩。

清远斋中心区域,摆放着10件镇店之宝。

顾辞远故意将这10件镇店之宝的价格提升一倍,就是打算用其充充场面,遇到真正喜欢的人才舍得花费双倍价钱购买。

他本以为,这10件镇店之宝能坚持1、2个月,甚至半年都有可能。

万万没想到,新店开业半天时间,10件镇店之宝被人买走5件。

现在只剩下5件镇店之宝:

清乾隆御制铜鎏金珐琅嵌宝石料西洋式座钟(1200)

明宣德御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600万)

明仿元青花鱼藻纹内施霁蓝釉十棱大碗(280万)

明青花缠枝莲花卉大碗(180万)

清乾隆青花云龙纹碗(160万)

豪客毕竟有限,不是所有买家都舍得花费双倍价钱购买古玩。

剩下5件加价的镇店之宝前,围着十多位看客,一边欣赏一边低声讨论。

“好精美的乾隆官窑西洋坐式钟,美到极致的珐琅彩制作工艺,镶嵌各种精美宝石,可惜价格太高了,要是7、800万还能考虑一下。”

“大叔你想什么美事呢,这种大开门的物件,人家怎么可能平价卖给你?”

“如果平价卖,早被人抢走了!”

“唉,说得也是,人家老板也是要赚钱的。”

“顾老师不愧是力压上辈的年轻俊杰,这种档次的精品明清官窑瓷器,居然舍得出手。”

“这算什么,人家手里的国宝级文物都有好几十件了,极品元青花、宋五大名窑人家都集齐了,这些不过是人家看不上眼的小点心而已。”

“你们说顾老师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旧黑袄,头上系着蓝色方巾,怀中抱着一个黑色布包的中年女子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最内部的古玩回收处。

她怯生生的透过玻璃窗口,看向里面的年轻鉴定师。

此人是白志勇的徒弟,名叫何惜金。

何惜金扫了眼窗外的中年女子,看到她紧张得左顾右盼,双手抱紧怀中的黑色布包,便知道此人来意,笑呵呵的拉开窗口玻璃。

“您好,大姐,是有藏品想出手吗?”

女子点点头,“俺爷们生病住院,急需一笔手术费,这是俺家里传下来的宝贝,麻烦您给俺看看值不值钱?”

何惜金淡淡一笑,并未追问藏品来历。

“您把东西放在窗口就行,我先帮您鉴定一下,有回收价值我们才收!”

“好嘞,谢谢您,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嘞!”

说着,女子将怀中的布包,小心翼翼的放在窗口处,并往里面推了推。

何惜金随手抓起黑布包,凭触感和重量判断,里面是2幅卷轴书画作品。

观察女人的穿着和言谈举止,一看就不是大户人家,他并未将这两幅画放在心上。

当他打开布包,看到微微泛黄的画纸时,瞳孔一阵收缩。

以他的经验来判断,这应该是明清时期的宣纸,这位不起眼的中年大姐,居然带来两件名家真迹?

何惜金小心翼翼的戴上白手套,拿着左侧的画卷,来到鉴定书画的长桌前,将其缓缓铺开。

远处是怪石嶙峋的山峰,近处小桥流水,一位白衣书生骑着黄马走在前方,马背上背着繁重的行囊,压得黄马脚步沉重。

黄马后方,跟着一位背着书篓的青衣书童,他跟在黄马身后,负重前行。

这幅画远景简单大气,用笔极少,近景笔墨繁多,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十分写实,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大师之作。

再看画卷左上角,留有题字和数枚铃印。

题识:少年瑚琏号清修,千里琴书事远游。茂苑平沙期试马,秦淮明月醉登楼。追思往昔曾投契,难得相逢且暂留。明日子陵滩上树,暮云无限为君愁。

康顺之游吴还永嘉,写此小景,并赋为赠。姑苏唐寅。

钤印:南京解元、唐寅私印

看画的时候,何惜金就已经猜出,这幅画必定是大师之作,已经在往几位此类画风的大师身上推算。

当他看到题字,以及下面的铃印,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新店开业第一天,就收到唐寅真迹。

关键是,对方一副外行的模样,这不是明摆着让他捡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