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年代鉴宝左读心右鉴宝掌天下珍玩>第115章 西周青玉伏羲女娲交尾玉雕

王占宽虽然是二把刀,但这件极品铜镶珐琅彩宫廷方壶,他还是能看出,它跟一般民窑物件不一样,肯定是官窑出品。

虽然这件方壶受损严重,但其绝不是千八百块就能拿下的物件。

他双眼微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说兄弟,怎么说我也是你前辈,你真把我当冤大头忽悠呀!”

“这件康熙御制方壶,最低这个数!”

说着,他伸出一个巴掌,要价5万。

江城正准备还价,顾辞远对他眼神示意,提醒他不用在这件东西上浪费时间,后面还有更值钱的宝贝。

见此,江城只能不情愿的附和一句。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这件先放一边,我再看看其他的。”

“嘿嘿,好!”

见江城松口,王占宽十分得意的笑笑。

在他看来,破损的古玩,价值大打折扣,就算这件真是康熙官窑,破成这样,肯定要大打折扣。

原本值100万的宝贝,现在能值5万就不错了。

他根本想象不到,这件铜镶珐琅彩方壶,乃是康熙帝珍爱之物,其价值超过千万。

更猜测不到,顾辞远有修复的能力,这件残破的宝贝,到顾辞远手里稍微修复一下,就能让它重新焕发往日光彩。

另一边,江城接连打开第四、第五、第六个箱子,这几个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书画类作品。

有横轴、竖轴书画,也有各种扇面绢画,甚至还有一些古籍和字帖拓本。

只可惜,整整3大箱子,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赝品,仅有数件名家真迹,

【品名:任伯年《辛夷八哥图》立轴

价值:15万

产品材质:纸质

制造工艺:大师之作

生产厂商:任柏年

生产日期:1886年1月10日】

【品名:康有为对联

价值:3万

产品材质:纸质

制造工艺:大师之作

生产厂商:康有为

生产日期:1919年3月20日】

【品名:齐白石扇面《贝叶菜虫、书法》

价值:10万

产品材质:纸质

制造工艺:大师之作

生产厂商:齐白石

生产日期:1921年6月1日】

......

相比青铜器、瓷器这些文物、古玩,书画类作品鉴定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像王占宽这样的扫房客,收到东西以后,第一时间送往各大古玩店,好东西第一时间就被人收走。

能落到他手里的书画类作品,要么品相不好,要么就是晚清、民国时期,价值不算太高的作品。

所以,王占宽手里的书画类作品,只有寥寥几件真品,且价值不是很高。

顾辞远暗中给江城发送信号,让其将最有价值的几件作品,以及几件浑水摸鱼的书画一起挑选出来。

“兄弟,你这书画的质量不高呀,这么多画里面,连件有名气的大师作品都没有。”

“就这么几件能看得上眼的,还都是近代作品,不值啥钱呀!”

呃(°ー°〃)!

王占宽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他自己也知道,他在书画方面的收藏是最薄弱的,江城说得是实话。

想到江城刚在陈香芷那收走价值50万的宝贝,到他这连件说得过去的物件都没有,那不是打他的脸吗?

他赶忙指向最后两个箱子,说道:“我对书画方面的收藏确实薄弱一些,但你手里那那几件给你打个折1万块打包带走。”

“后面2个箱子里面的东西,才是最值钱的宝贝!”

哦?

江城一直好奇,能让顾辞远大动干戈,请他过来做局的宝贝是什么。

看来,价值最高的宝贝,就在最后2个箱子里面了!

他淡淡一笑,同时打开最后两个箱子。

这两个箱子里面的东西,相对驳杂,左侧箱子里面装得都是铜像、铜炉之类的物件。

右侧箱子里面装着半箱子各种造型的高古玉器,甚至,还有一柄玉石把手的青铜剑。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铜钱、袁大头、银锭之类的散件,箱子角落还斜插一本脏兮兮的邮册。

江城的视线,第一时间落在左侧的箱子中。

在他看来,顾辞远最看重的,很可能是某件极品大明宣德炉。

顾辞远与江城完全相反,他看都没看装满铜器的箱子,而是看向最后一个箱子,视线停留在众多高古玉中的一件人首蛇身的的玉佩上。

【品名:西周青玉伏羲女娲交尾玉雕

价值:???

产品材质:青玉

制造工艺:祭祀之物

生产厂商:部落大祭司

生产日期:商周时期】

这件玉佩雕刻着伏羲、女娲蛇尾交缠的画面,他们将蛇尾缠成了螺旋形,女娲手持规,伏羲手持矩,两人四周散落着74颗圆点。

女娲手中的规,象征天圆地方,意味着女娲是天象的研究者。

并且,她还是华夏最早历法的制定者,华夏最早的历法就是【女娲历】。

伏羲手中的矩,象征尺,意味着伏羲是权力的象征,因为古代的尺子就是用来丈量土地的,而土地一般都由男人来耕种和管理。

所以,土地的测量和划分也都是由男人来完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男人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散落在二人四周的74颗圆点,象征着日月星辰,右侧散落着七颗星辰,名为北斗七星,左边散落三颗星,又名南极座。

这件西周时期的‘伏羲女娲交尾’玉佩,并非华夏之物,因为在这件玉佩背面,留有一串古罗马数字:29·。

将这串数字翻译过来,是一串很特殊的数字——29.。

顾辞远眉头紧锁,心中小声嘟哝道:这不是光速吗?

商周时期的人,都知道光速了?

这不是开玩笑吗?

那个事情,连度量衡都没统一,不同国家,不同部落对时间、距离等等有自己的判定方式。

就算当时已经全球统一,以当时的条件,谁能提出光速这种理论?

这不科学!

难道它不是光速的意思,而是一串神秘的代号?

数字、星辰、星座,难不成这不是光速,而是一串坐标?

顾辞远心头刚刚升起一阵欢喜,紧接着又跌落谷底。

就算古人有方位、坐标这种概念,它们也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知道东经、北纬之类的具体坐标轴。

这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