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兴听到大爷的叫喊声,一开始还有些纳闷。

低头看到自己手里拿着的汽水才反应过来。

此时这种玻璃瓶装的汽水,把汽水喝完之后是要把玻璃瓶还回去的。

现在这个年代,哪怕是最简单的玻璃瓶,也是比较稀缺的资源。

走在章兴前面的娄晓娥自然也是听到了汽水摊大爷的喊声。

这让原本就羞红的她愈加的不好意思。

只见娄晓娥低着头转过身,手脚有些局促的往回走。

“我来吧。”

章兴知道娄晓娥有些难为情,便接过了娄晓娥手里的汽水瓶。

等章兴还了汽水瓶子回来,娄晓娥已经调整好了。

只见她眼睛弯弯带着笑意的开口问道。

“咱们聊了这么长时间,好像还没互相介绍呢。”

“哦,还真是。”

章兴还真把这事给忘了,因为他自然是知道娄晓娥的名字的,所以也就一直没想着自我介绍的事情。

“我叫章兴,立早章,复兴的兴。”

“章兴你好,我叫娄晓娥,娄是楼房的楼去掉木字旁,晓是春晓的晓,娥是一个女一个我。”

“你好娄晓娥,很高兴认识你。”

章兴说着,伸出手去跟娄晓娥握手。

两个人站在湖边握着手,微风拂过,阳光从湖的南面照射过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可能是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分钟。

一时间章兴仿佛是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等到章兴和娄晓娥两个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人都有些尴尬。

章兴尴尬的和娄晓娥松开了握着的手,两个人的眼神却又碰撞在了一起。

噗嗤——

“哈哈哈哈哈——”

两个人不由得同时笑了出来。

此时无言却胜千言。

章兴和娄晓娥一齐坐在湖边的凉亭,看着不远处的湖里划动的小船。

两个人又聊了很多关于电影的东西。

可是两个人都没有发现,对方似乎对于这个话题已经心不在焉了。

眼看着就到了饭点了,章兴正在想着要不要请娄晓娥吃饭。

毕竟这个年代不比后世,在外面吃饭本就是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

两个人又是刚认识,要是约在一起吃饭,被有心人看到不太好。

“哎呀,现在几点啦?我要是吃饭回去晚了肯定会挨说。”

娄晓娥似乎也突然察觉到了吃饭的时间。

两个人都没有手表,章兴找到旁边的一个戴着手表的中年人问过才知道已经十一点多了。

“章兴,我要回家了,今天爸爸妈妈都在家,要是不回去肯定挨说的。”

娄晓娥有些抱歉的对章兴说着。

“没事,晓娥,你先赶紧回家吧。”

章兴和娄晓娥一起脚步匆匆的从公园里出来,找到了最近的一个公交站牌。

正好碰上了一辆公交车进站,娄晓娥便快步赶了上去。

娄晓娥找到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隔着车窗跟外面的章兴摆手。

车子发动,娄晓娥坐在座位上平复自己的心情。

她回想着今天与章兴相遇相识的种种。

娄晓娥的两个小脸蛋红扑扑的,不知道是因为刚才着急赶公交车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哎呀!

坏了!

等公交车晃晃悠悠的走了好远的距离,娄晓娥心中大喊不妙。

她这才想起来,自己只知道章兴的名字。

至于单位还有家庭地址什么的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能联系上章兴的电话号码了。

早知道把家里的电话留给她了。

娄晓娥的父亲在解放前号称娄半城,家里自然是有电话的。

只是娄晓娥一不知道章兴的单位,而不知道章兴的住址。

就算是想要打的电话去他的单位或者是街道也是没办法的。

一想到这些,娄晓娥原本有些雀跃的小心情也黯淡了下来。

她失落的把头倚靠在公交车的玻璃上,望着车窗外。

原本晴朗的天空都一下子变得有些灰蒙蒙了。

“晓娥,回来啦。”

“今天在图书馆这么久,看到什么好书了?”

看到女儿回来,娄晓娥的妈妈娄谭氏连忙上前关心。

可是娄晓娥却仿佛是没听见一般,撅着小嘴踏上楼梯回了自己的房间。

与失落无比的娄晓娥不同,章兴倒是没什么失落的感觉。

倒不是他对娄晓娥没什么感觉。

而是他知道娄晓娥的身份,虽然也发现了没有互相留联系方式的事情。

可是章兴并没有放在心上。

娄晓娥的父亲娄半城此时是红星轧钢厂公私合营的私方股东。

只要是章兴愿意,他完全能够联系上娄晓娥。

章兴一个人自然也没啥心情逛公园了。

沿着马路走了好一会儿,章兴看到路边立着一个木牌子——人民饭庄。

章兴从门口探头看了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也没有开灯。

要不是有几个窗子开着,章兴估计里面得伸手不见五指。

里面摆着五六张桌子,却一个吃饭的也没有。

“哎!干啥的!”

就在章兴迟疑着饭店是不是没开门的时候,屋里的角落传来了一声大喝。

章兴听到声音,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凝神看去。

这才注意到,原来刚才他以为是面口袋的地方,居然是一个人半躺在那里。

“同志,还营业吗?”

章兴见状,便朝着那人询问道。

“营业啊!不营业我开着门干啥!”

“吃啥啊?”

听着面口袋不情不愿的声音,章兴倒也没有生气。

毕竟他知道有些国营店贴着“不得随意殴打顾客”的标语。

“有什么菜?”

章兴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

“墙上,挂上面的都是能做的。”

面口袋说这些话的时候,连身子都没有挪地方。

就连章兴点完菜,他都是扯着嗓子大声喊。

“后边!一个豆芽、一个鸡蛋、俩馒头!”

喊完这些,面口袋在角落里就又没动静了。

后面又来了一家三口来吃饭。

面口袋倒是一视同仁,一点也没挪地方。

一家三口的母亲有些不满屋里黑乎乎的。

“同志,这来人吃饭了就开个灯呗。”

谁知道就这句话,仿佛点燃了面口袋的炸药包。

“开什么灯啊!”

“全国各地保京城!”

“哪有这么多电让你用!”

“不开灯就不能吃了!”

“你还能吃鼻子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