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作弊人生靠手机>第415章 帝都大学的历史

车厢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尬住了,不知为啥会三两句话把天给聊死了,武亦纾又主动开口打破了车里的僵局,但她不知道的是江左和刘天齐两人完全不会感到尴尬,熟悉他俩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两人的相处方式。

当事人可一点不觉得尴尬,就看车厢里江左一脸无所吊谓,还时不时用略带挑衅的目光给刘天齐上点眼药水,直气得刘天齐是咬牙切齿,但又不拿他没点办法。

刘天齐知道但凡他要回怼两句,那江左只会显得愈加兴奋,最会被惹火的只能是自己,那还不如不开口,就让江左瘪的有话说不出来,这样他更加难受。

“帝都大学的前身呢,是始建于1911年的帝都学堂,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拿到钱后由清政府建立的。

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的时候正式更名为帝都学校,1928年的时候更名为国立帝都大学,到现在已经有99年的历史了。”

武亦纾说着她这两天听来的学校历史,突然像想到什么一样,从随身带的小包里掏出了一份地图,铺在了双腿上,四人随着她的动作都看了过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份帝都大学的校园图。

刘天齐看着地图说道:“这就是帝都大学校园地图?

光看地图到是感觉不出来帝都大学有多大,但实际上据我所知它占地面积是6900亩,是京都大学的两倍,相当于6个故宫那么大,所以在京都大学上课自行车是必备品。”

说到京都大学之大时,刘天齐还挑衅的看了一眼江左,好像大学的大就能为他撑起面子一般,但殊不知江左本来就该去上帝都大学到,但奈何专业对江左来说吸引力更强。

江左说道:“大有什么用,我祝你的宿舍到上课的教室至少有个十公里,天天让你上课迟到,就算不迟到也让你不知道早上八点的被窝有多舒服。”

“你…哼!吾辈以读书为傲…”刘天齐被气的没话说,只能干巴巴的丢下一句。

“哈哈哈…你快等我们看看学校吧!渣渣。”说着江左率先拉开车门走了下去,尹雪也笑嘻嘻的跟着走了下去。

“走吧!走吧…”武亦纾笑着拍了拍刘天齐,“我看了看,你不是他的对手,你有所顾忌,但他方面不知脸是啥!”

“你别和江左呕,他现在简直放飞自我,根本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怎么看他,我觉得他现在真是活出自我了,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江淼下了车后,又回过身安慰了一番刘天齐。

刘天齐强装了一波,可不能在武亦纾面前露怯,大度的说道:“切!我有那么脆弱嘛!哼,后面让他尝尝我的手段…有的他哭的时候。”

瞧着刘天齐强干的样子,江淼就想笑,但也没必要拆穿,只能在心里默默祝他好运,可不要被江左捉弄的太惨,好歹他也算是优质小男生,可不要被搞的对世界失去了信心。

“愕?这是帝都大学到校门?”尹雪不解的问道。

只见几人正对面的校门,它是一个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排放式建筑,而这校门的两边空空如野?也不知道能不能拦住人!

武亦纾说道:“这里是帝都大学的二校门,它是帝都大学的象征,也是帝都大学最早的校门。”

“二校门?”江左满脸不解,“不是北方都是按照东西南北来分嘛?怎么还搞出个二校门,这里不是西边嘛!怎么不叫西门就行了。”

刘天齐看能一眼这个土鳖,随即解释道:“之所以叫二校门呢!是因为早在1933年的时候,帝都大学扩建了大门,从现在这个位置开到了帝都西门那边,它就变成了二校门了。

其实在早期,两边是有建筑物跟围墙遮挡的,门揭上清华园这3个字是出自于时任军机大臣那桐之手,二校门它是帝都大学最具代表的标志性建筑,所以游客进来都跟这拍照合影留念。”

“还有帝都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般也是在这里拍毕业照。”武亦纾笑着补充道,惹的刘天齐又被她这一笑勾去了魂,一时有些痴了。

江茜带着江父围着湖绕了一圈后,又来到了工字厅的北侧与江母他们汇合,这里常常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被人称为帝都大学的园中之园。

水木清华这一带的景色,也设计的别具一格,这里的景色在四时变幻的山林环绕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古典的亭子。

河塘西侧可见一瀑布,四季流水不断,远远就能够闻到水声,令人心旷神怡。因其优雅的环境,水木清华常被帝都学子选为读书、学习和小憩之地。

进了二校门的江左几人,一眼就看到了帝都大学的着名地标日晷。

帝都大学着名的地标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它是1920级毕业的校友送给母校的礼物,正面刻的是行胜于言。之所以要把日晷送给母校,就是想要提醒学生们能够守时珍惜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它不仅仅是一个地标,也象征着帝都大学的学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行胜于言的校风。

正在江左他们一行人对着日晷研究之际,武亦纾在旁给几人讲着帝都大学校训的由来。

江母一行人也在导游小李的带领下来到了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二层小洋楼清华学堂,它是清华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非常明显的德国古典建筑风格。

“1925年就是在这创建了国学研究院。着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格、赵元任他们都曾经在此任教。”

小李和武亦纾同时说起了清华学堂的历史。

“这时期的学生更是群星闪耀,竹可珍、毛以身、金月林、梁思成、周培元、文艺多、马银初都曾经在这里学习。”

不愧是对自己母校充满敬意的武亦纾,对那个时期的清华学子也是记忆犹新,随着一个个名字的响起,不由的就让人回荡起属于他们那代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