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红楼同人]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完结】>第八十四章、“树欲静而风不止”

  微风过处, 山林被吹得飒飒作响,分明已是晚秋时分。原先还啁啾的鸟儿栖息在树梢的枝丫上悄悄窥望,护卫骑着枣红高头大马, 四蹄雪白,不耐烦地打着象鼻, 刨着土地。

  林如海俯身拜谢:“下官谢过王爷。”

  前路不平, 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马车里的林家小哥儿止住哭声, 义忠王淡漠扫过一样,转身踏凳上车,领头侍卫命队伍开拔。

  马车四角铜铃叮当, 渐渐飘远。

  送走义忠王,林如海一家继续赶路, 林璋挤上去母亲和弟弟的马车, 献宝似的要把那串珠子系在弟弟的襁褓上。

  等他新鲜过一阵,把这事抛在脑后, 贾敏方命人将珠串收好。

  林家马车绕过疏浚河段,转为水路,先前让常安出来雇的船已经泊在港口,林璋头一遭坐船, 在船舱上下跑,急的刚能蹦出几个字的林家小哥儿, 呀呀啊啊的叫唤。

  出京一月余,十月中旬,林家一行人到达庐州。

  “这个城墙没有京城高!”

  林璋一下马车, 就对庐州城墙做出如上评价。

  前面不知何事堵着一串大小马车和挑货的百姓, 林如海只得让人先把马车停在一边, 待来往道路畅通,在慢慢进去。

  不然一会儿被堵在中间进退两难,尘土飞扬,挤挤挨挨透不过气。

  那边吵吵嚷嚷半日,总算捋出模样,原来是城内突然有一队人马要出城,一进一出,登时堵在城门口成了一团乱麻。

  林璋正蹲在地上百无聊赖揪着干草,林如海像是在放羊,看着儿子揪出一把草攥在手里打趣他:“璋儿莫不是要当羊?你看这里的草就被揪出一个窝。”

  林璋撅着圆乎乎的小屁股,牵着身子把自己揪出来的草铺在窝里,郑重其事:“我才不是羊,我在给兔子做窝呢!”

  跟车的小厮凑过来,小心道:“爷,有人往咱们这边来了!”

  说完,神色警惕,转过头去看浩浩荡荡往他们这边过来的车队。

  林如海给小厮们使个眼色,“带他去奶奶那边。”

  一个青帽小厮把林璋拉走,林如海上前几步,看着四五辆马车过来停住,从上面走下几位穿着官袍的大人,当中唯一那位青袍,应当就是本地知州齐洪。

  林如海心道这些人还真是消息灵通,这样的阵仗,显然是专程来迎接他。

  吴洪打头,跟着几位绿袍大人,向林如海致礼:“林大人,下官乃是庐州知州,今闻林大人到任,特来相迎。近来州府忙于秋收之是,下官方才知道大人已经在城外,怠慢之处,望大人海涵。”

  林如海是谁?

  他在京中瞧着是个安分没多大名头的御前小官,但地方官眼里,这位就是十七八岁就得中探花的天纵奇才,深得圣上喜爱的御前贵人,祖上世代列侯,还是国公府的乘龙快婿。

  随便挑出一样和出身寒门的州府地方官相比,都叫人羡慕。

  吴知州和几位同僚心里都有计较,这位显然是外放历练,将来要被圣上弄回宫中重用,入内阁的料。

  他们再看林如海风姿,远远看着就卓尔不凡,凑近一看长相。

  怪不得京中那美探花的名声传了一年又一年。

  真真,名不虚传。

  林如海一笑,作揖还礼,几位大人好似在初冬日里吹到春风,十分陶醉。

  京城里的露水,沐浴圣上天恩,养出来的大臣都带着仙气儿。

  林如海笑道:“本官初到此地,诸事不达,还望诸位同僚,多加相助,赴任一事本不欲惊动诸位,诸位盛情,在下惶恐。”

  说罢又拜,几位大人再度还礼,百姓们平常不得见官,今日却在城外能见那么多官老爷,早就忘记自己还要赶路进城,停住脚步伸着脑袋,探头探脑。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凑过来围观。

  林如海露出为难神色:“恐在此处逗留太久,有碍观瞻,而今道路已通,下官想要进城去。”

  这样的阵仗,像是在折他的寿啊!

  几位大臣听林如海的话,又上了马车,非要林家的马车进城,他们才跟在后面慢慢走。

  林如海无奈,只能先让家里的车马载着贾敏和两个儿子到下榻之处归置,自己还没穿官袍,就跟着知州一齐进府衙。

  前任知府年又六十三,没见病痛,一早仆人去看,躺在床上没有气息,听说走得安详。

  知府七月身故,庐州府诸事由吴知州代为打理,现下林如海一来,吴知州小心谨慎,担心上峰责备自己僭越,故而忙不迭请林如海过来,表明自己不敢越权。

  吴知州也有五十岁上下,天然一副笑颜,说话带着三分怯:“下官刚好是大人后面那一科的进士,那时听说大人尚在孝中,是以无缘得见。”

  吴知州话毕,其余几个负责六房、出纳、司狱等事务的官员也跟着点头附和。

  他们听过林如海的名声,先前在京里时刚好是林如海孝期,谁都没见过小探花。

  这群人看着客气,实则以退为进,心底肯定存着几分试探,还未出京时,林如海就打探过,这位吴知州是山东人,性子却不像山东那边的官员,谨慎胆小,油滑的猫儿。

  他不结党,没靠山,自然只能谨慎说话办事。

  林如海进到衙内,想到一处知府下设六处、还有典狱、卷宗、出纳、税收等事,冗杂的让人头痛,还是原先只管收税简单。

  府衙打扫归置齐整,青石板路干干净净,候在一旁的衙役也衣衫干净整洁,没有萎缩之态,不知是为了迎接他特意打扫过,还是原先就如此。

  齐洪忙不迭的,要衙役搬来将近半尺高的书册,“大人,这是今年秋收之后,收上来的税目,大人请过目。”

  怪不得那么慌张,林如海来的还真不是时候,不上不下,州府税目收了半截。

  吴知州摸不清林大人的性子,毕竟前一位知府大人在收税一事上,很有敛财心得,吴知州只怕这位新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从税收一事找众人麻烦。

  林如海瞧着案头上的账目,眼皮也不抬,不曾伸手翻动一下。

  回身对着几人道:“前任知府作猝然辞世,吴大人将府衙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本官必定要呈报圣上,为你请功。”

  政令最怕朝令夕改,纵使林如海如今发现税收的法子不妥,对着收了半截的税目,他也不能改弦更张。

  吴知州见林大人没有动账册的心思,心底石头落地,听见林大人的恭维,连忙作揖惶恐:“下官分内之事,大人过奖。”

  其它大臣也心里嘀咕,林知府果然是圣上派来视察地方的心腹,这是在敲打他们呢!

  向圣上请功,还是向天家告状,不就是林大人一份折子的事?

  林如海侧身避过,脸上挂着笑容,清雅的气质,把一干大臣迷得七荤八素。

  虽不曾多言,众人心里是福气的,怪不得圣上如此看重林大人,观其言行举止,他们未尝见过如此卓然之人。

  林如海万万没想到 ,今日还没说上几句话,自己就能凭着样貌仪态,在将来要共事的同僚心里得到如此之高的地位。

  林如海莞尔一笑,躬身再拜:“秋收乃朝中大事,大人当得,诸位同僚也当得!”

  “哪里,哪里,吾等为官应尽之责。”

  其他大人又是一阵恭维推辞,来回几次方才罢了。

  林如海只怕自己牙酸倒,见诸位大人之中少了通判一人,于是另起一个话头问道:“通判大人可是有公务在身,是以不在?”

  吴同知:“上月底安庆府上一伙贼人逃逸至本地,相关审案事宜,安庆府需要通判协助,故而他往安庆府去了,不能相迎,下官正想和大人说。”

  林如海眉头一皱,通判亲自过去,不像寻常案子。

  他又恢复那样温文尔雅的模样,“职责所在,不知是何等大案,还请取来卷宗,供某一阅。”

  见林如海问起,吴知州向专管卷宗的照磨使个眼色,那人忙道:“下官这就去取!”

  林如海瞧出当下几人神色不寻常,照着常理地方官员交割事务,常有不愿放权者,前后需好一番磋磨,他初到庐州城,未免太过顺畅。

  这一群大人们像是遇见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巴巴就等着有人来为他们做主。

  林如海偏生不想如他们的意,忽而摆手止住,又道:“在下初至此地,万事不知,还要仰仗大人的帮忙,劳烦您将庐州府当下最要紧卷宗都调阅出来,在下一观,顺便与诸位多加商榷,方能定下治理策略。”

  吴知州见林如海忽然拒绝,脸色一僵,旋即笑开。

  毕竟他这样子,太过心急,肯定落下刻意,惹人生疑。

  林如海又道:“下官刚至此地,可否容下官回去修整一二,明日再与诸位共事。”

  原本今日就不是林如海正经公干的日子,他没穿官袍,一身蓝帛叠长袍,被一群官老爷围着,甚是怪异。

  大小官员讪讪,忙到林大人辛苦,又前呼后拥将人送出府衙。

  林如海离开府衙,长吁一口气,落下满肚子狐疑。

  府衙门前来来往往 的货郎和百姓,忽而看见一个打扮讲究,样貌俊俏的男子,不像是本地人,从府衙里出来,忍不住驻足,探头多看几眼。

  林如海跟班的两个勇武家丁,看见那等畏畏缩缩窥视的农夫们,瞪着眼睛想要上前呼和,被走过来的林如海一把按住。

  林如海温和对那一群人道:“不可无礼,在下车马要前行,还望诸位与个方便。”

  作者有话说:

  林如海:万万没想到,我还是要靠脸吃饭!!!

  你们看看我的才华!我也有处理公务的能力!!

  85 第八十五章

  ◎这里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