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红楼同人]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完结】>第六十四章、“簪花美男子”

  林如海惆怅几日, 马上又回到琐碎平淡的日子里,每日归家过着逗孩子的悠闲日子,从秋日过到寒冬, 林家今年添新丁,过年的年礼比去年厚, 下人的赏赐也比别人多。

  照例开年跟着皇帝陛下大年初一去祭天, 贾敏这等命妇品阶不高, 那边塞不下, 反而躲过一劫,老太太是超品诰命,早已守寡, 丈夫不在,也要进宫去。

  各样仪式弄完, 各家夫人、大臣都挤在一处, 宫门口乱糟糟的,林如海挤过去和贾敬、贾赦说过几句话, 大家不敢堵路,赶紧散开。

  先前被火速派往江南的钦差大臣,在大年初三那天,带着一队人马, 悄悄进京复命。

  等林如海他们得到消息,圣上已龙心大悦, 朱谦被提拔到户部,圣上金口玉言,这等大才, 就该在户部料理账目, 不必外派。

  江南那边消息封锁得很紧, 直到二月里,众人才知道,江南节度使畏罪自裁,圣上勃然大怒,夷三族,余下子孙判处流刑两千里,配往琼州。

  林如海和苏哲翰林小吏,在这种大事跟前,隐在官场声色犬马之中,宛如砂砾尘埃。

  苏哲见林如海投来询问的目光,低声道:“这些事情圣上历来处置的隐秘,黄大人是礼部尚书,管不得兵部的事,还不如日后直接问他。”

  他虽是尚书女婿,但礼部尚书也不知用兵的事。

  如今的朱谦,从寒门士子,一举成为圣上心腹之人,果然富贵险中求。

  但不是朱谦有本事和胆识,怎么会能求得这样的富贵?

  反正林如海心服口服。

  他冲苏哲微笑:“斩杀一个节度使,后面的人要人人自危了,也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心思。”

  林如海还真心大,都这个时候还笑得出来,那边江南节度使敢打造反的主意,圣上肯定会查京中的各家王爷、大臣,将来又要战战兢兢过日子。

  苏哲往外跨了一步,又道:“朱兄直接进户部,升任六品员外候补,圣上专门还赏赐嘉奖。若他能有我这样的靠山,何止于一个员外候补。”

  林如海也侧过身去晒日头,调侃道:“你若有大志向,不如和朱兄学一学算盘,今后去当地方官,一地的账目,肯定要算。”

  朱谦的算学师承舅父,先前朱谦舅父是一个富商家的账房先生,朱谦小时候学得好,以前困顿时候,时常在年底去帮一些商户盘账赚银子过活。

  这样的人才,户部朝中就找不出几个,能算帐的不如朱谦会写文章,会写文章的不如朱谦会算账,当下的读书人皆忙于八股作文,哪里会学这个?

  苏哲见过朱谦的本事,甘拜下风:“我又没他那样的天分,学不成。”

  两人立在这边晒太阳,听见一阵脚步和清浅的交谈声,侧身一看,是朱谦和太子殿下从廊道另一头走过来。

  原来这个时候,太子殿下就看中朱谦了。

  林如海心底感叹太子的眼光,朱谦的行事风格,和太子很相称。

  跑是不能跑的,他们二人又没犯事,赶紧立在一边,等着太子走过来,双双见礼:“殿下。”

  太子停下步子,按着腰带上的玉牌,心情愉悦,冲二人笑道:“孤差点忘了,你们三日是同窗,明日孤要随父皇出游,你们一起来。”

  而后,太子又多嘱咐苏哲一句:“明日皇孙们的课业不必讲,他们也要去。”

  “谢殿下隆恩。”

  林如海顶着满头的惆怅,感觉自己头顶似乎生出一阵黑云。

  以后出门之前,应该看一回黄历。

  朱谦停在此处,太子一行人走远,苏哲和林如海无奈对视一眼,转而看向朱谦,有一种别样的默契。

  问朱谦:“出游几日。”

  朱谦答道:“明日圣上要去撷芳园赏梅花,应该只得一日。”

  “那就好。”

  林如海心里石头落地,他险些以为太子殿下顺口就叫他们陪着皇帝下江南,没记错的话,陛下应该马上就决定要南巡了。

  苏哲也无奈叹息:“下回我们可要躲着点,再不轻易来找人。”

  朱谦升官,倒也比先前更添春风得意,他知道林如海和苏哲都是那种不爱上前的性子,尤其林如海,乃几人中最想方设法躲懒的一位。

  他对林如海拱手道:“这些时日林大人照管我家长随,下官感激不尽。”

  苏哲笑笑:“他还不是担心有人从后面捅你刀子,如海比我们细心,以后有事也与我们商议一番,我们做不得大事,背里帮个小忙还使得。”

  朱谦垂首而笑:“是”

  此时此景,林如海也跟着笑笑,“只愿将来我们出去外任,户部查账的时候,朱兄能手下留情,毕竟有些账目,不是随便就能平的。”

  当年林如海接任巡盐御史,就拿到一本烂账,腾挪好多年才勉强应付过来,遇到新皇上位,户部的判官朱大人查账,险些要他半条命。

  林如海回想那个时候,都觉得心惊肉跳,以为自己逃不过这一劫。

  朱谦听完脸色微沉,地方堆积烂账的事,朝中上下心中有数,就是不知最后谁当替死鬼,担上罪名,太子直接把他弄到户部不外派,就是不想他折在烂账上,无疑是对他的保护。

  这么看来,诸如林如海、苏哲这二位同僚,还是不要外任最好。

  江南的内情,朱谦作为亲历者,肯定心中分明,林如海不会问,苏哲也不会问,他们只是翰林院处理公文的小翰林,不必卷进去。

  现在三人虽然还能一处谈天说笑,实则已经走向不同的官途。

  今日一早林如海换上官服,虽要去赏梅,但他又不是和贾敏一起去,故而没什么打扮的心思,官服就是这样的式样,再披上他冬日进宫当差时候避寒的披风即可。

  撷芳园门口,朱谦、苏哲与他碰头,三日皆是差不多的打扮,后面来的大臣,也是大同小异,官阶高的大人,衣裳看起来略好一点。

  一干大臣的衣装,和衣着华美的皇子王孙形成鲜明对比。

  圣上要赏花,大臣们自然要跟着赏花。

  当下的情形可不是寻常赏花,大臣们按着品阶排着队跟在皇帝身后,像是一条花花绿绿的拖尾。

  圣上停在一丛梅花树下,招手让太子和几个皇孙过去,挨个折了梅花,簪在他们头上,义忠王也不能幸免。

  圣上似乎对这样的仪式十分满意,也对太子这次处置江南节度使的做法更满意,含笑点头:“……朕看古画上,多有文人簪花之习。”

  太子笑道:“儿臣谢父皇赐花。”

  梅林旁边的烟波池上飘着袅袅雾气,皇帝陛下看着自己的大臣们,一眼就看见当中有个俊眉修眉脸冻得发白,还没蓄须的臣子。

  微笑冲他招招手:“林小探花过来簪花。”

  林如海移步上前,圣上折下一枝红梅,簪在他鬓边。

  林如海垂首:“谢圣上隆恩。”

  人面和红花相映,圣上很满意,挥手让人退下,又给其它几个大臣赐花。

  反正这一回大家都要顶着花过一日,谁也逃不过,林如海心里平衡了许多。

  看过一回花,圣上又移步到水榭,看弟弟义忠王的眼神,就像慈爱的老父亲看儿子,指着水榭旁一株白梅:“你的花儿养的不错,记得父皇在的时候,这一棵梅花树只这么高。”

  义忠王收敛的戾气,在旁给皇帝斟满暖酒。

  “父皇仙逝时臣弟还小,却不怎么记得,只记得皇兄说过,父皇最喜梅园,故而小心看护,不敢怠慢。”

  这么一说,皇帝就更加高兴了,连说几声好,又叫内侍过来,嘱咐他们往撷芳园再种花,等到夏日里还要来。

  皇帝陛下也是人,只要兄弟收心不闹事,太后那边高兴,他在宫中少几分烦忧,国事已够操劳,家事就少一些。

  先前义忠王太能闹腾,现在除去王妃出身低微,圣上也不再挑剔。

  众臣一直侍奉到下午,圣上摆驾回銮,直送到宫门口,各自散去。

  只是一日,未曾做多重的活计,林如海便觉着腰酸腿乏,疲惫不堪。这一回看下来,圣上果然对义忠王存着深厚的兄长之情,十分溺爱。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比为之计深远。

  显然圣上的纵容溺爱,并没有为义忠王计深远。只是义忠王若是一个被众臣交口称赞的王爷,圣上兴许就不会有这么深厚的‘兄长之情’了。

  林家的马车从前面过来,车夫眼神好,看见自家老爷吹着冷风,抽了马屁.股一鞭子加快脚程。

  林如海上了马车,得到几分暖意,从午间开始就有变天之兆,天也灰沉沉,阴云如织,瞧着要落雪。

  半夜里果然落雪了,天地都是苍茫的白。

  北风萧萧,一夜北风紧,贾敏让人又往帘子和窗户外面挂了一层毡子。

  “今年是个怪时令,已经春日,过得一夜就这么冻人,还有这样大的风,马棚那边都被吹垮了。”

  林如海刚收拾好要去上朝,贾敏见他还是原先的打扮,赶紧把他拦住,抱出一件厚实的大毛衣裳。

  “这件穿着不显,今日天气了不得,莫要冻病了!”

  林如海一摸,却是一件缝着黑貂绒里子的大衣,外面瞧着不显,是寻常官员都能穿的缎子。

  贾敏笑道:“昨个儿才做好送来的,我还以为今年暖了用不上,哪知眼看着就变了天。”

  贾敏对自己的杰作十分满意,她在家中不打紧,什么都能穿,林如海当着清贵翰林,好衣裳都不能往外穿,旁的也罢,冬日里就是要用上好皮货才能保暖。

  “多谢奶奶费心。”

  林如海喜滋滋换上新衣,乘车进宫,一路上还是觉着冻脚,手炉都摸不出热气。

  看着阴沉的天,像是还有一场雪,林如海叹息。

  春日冻害,必有灾荒。

  65 第六十五章

  ◎“冬日有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