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pter73

  安妮没在巴黎继续逗留。

  期待不已的火星人见面只给她带来幻想破灭,自认交心的笔友过度隐瞒身份又给她带来惊悚猜测,一波接一波冲击让她选择返回英国。

  不是逃回家里做母亲的乖女儿,而是经此一事正式向母亲提出要求,她要从头学起掌控德·包尔家。

  假如母亲坚持不同意,那就要请出父亲的遗嘱了。

  当安妮满十八岁就有了财产支配权,不再受德·包尔夫人的监护管理。

  今年三月起,安妮实打实地满十九岁了。

  她本来只想简简单单地观测星星,可才发现理想中的岁月静好必须身处坚固堡垒之内才能实现。

  母亲提供的方案是让她找个权贵嫁了,这不是她想走的路。

  幸运也不会每次都眷顾她,这次刚好躲过一个别有用心的“梅杰”,将来还能躲过第二个吗?

  既然如此,只能学习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坚实后盾了。

  有人走,有人留。

  布兰度没有立刻返回剑桥。

  假期余额还剩十天,既然参加了“火星人精神体”见面会,她必是要留下一些感想。

  4月5日,引起万众瞩目的火星人见面会过后,谁的获利最多?

  首先,排除天文从业者。

  这群人最初有多期待,一天过后就有多失望。

  最利好的是巴黎传媒出版业。

  在查理十世被赶下台后,由他制定的变态严苛新闻审查制度终于被取消。

  现在,法国出版业重获自由。

  尽管报纸也不是什么新闻都敢写都能写,但再也不是提一句“拿破仑”、“大革命”就会被抓进去关几天。

  火星人见面会,是今年至今为止巴黎最有噱头的新闻。

  不论它办得顺利与否,它提供的新闻素材够各方面蹭一波热度。

  从各个角度分析评论,火星标记、下棋对弈、金属熔化、宇宙精神元素等等,再加上人们持有质疑说、中立派、支持说等不同看法,可谓巴黎新闻大舞台,你有文章都能来。

  隔壁伦敦也不落后于人。

  布兰度瞧见了眼熟的《泰晤士报》记者来到巴黎。

  打听了他们的报道角度,《与其看虚假的火星人VS机器人,不如看真实的牛津·剑桥泰晤士河船赛》。

  这是准备提前两个月预热,为今年的两校船赛做广告,把踩一捧一玩得非常丝滑。

  既然如此,她也不如火上浇油。

  说得好听点,是揭穿火星精神体的伪科学,也为两校船赛的广告词出一份力。

  ——让金属“镓”的基本特性公之于众,大众能不再迷信火星力量熔化金属。

  先找人代跑一趟,去伦敦把于连找来。

  多尔森,火星人精神体的发言人,他自称曾经是伐木工且来自维里埃小城。

  维里埃是于连的家乡,而伐木工的工作与于连家的祖传木匠活有着密切联系。

  于连很可能了解多尔森的真实过往,这也能是一个突破口。

  然后就要找镓的化合物,这就颇有难度了。

  镓是稀有金属,它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会形成化合物,而多数从铝土矿、锌矿中提取。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镓”的存在。

  布兰度敢大胆推测,极可能有很小一撮人遇见过这种神奇金属。

  或是接触过纯镓,或是触碰过它的化合物,但没有用现代化学的观念来研究分析镓。

  布兰度说起推测,“既然多尔森能找到流动的银白色神奇金属,我认为黑市里95%出现过这种物品。

  最可能接触它的人是炼金术士与魔术师。我想去这两者买原料的地方转一转。”

  这会,她期待地问从不令人失望的「线索先生」:“您知道巴黎炼金原料最全的黑市在哪里吗?”

  埃里克假笑,“我看起来很懂黑市?”

  布兰度深谙语言的艺术,“不,伟大全知如您,是非常懂巴黎。”

  埃里克权衡利弊。

  他不是多管闲事的性格,人们是否被火星力量欺骗,与他有什么关系?

  在展示会上讲那一段话,戳破多尔森的精神元素冥想理论,纯粹是因为多尔森倒霉,谁让自己被抽中上台了。

  现在该不该为布兰度指路呢?

  假如不积极指路,劝人买了下棋机器人就早点回剑桥,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缺了什么呢?

  是令人心悸的响亮爆.炸声。

  此次,他来巴黎的初衷是为了防爆。

  截至目前,一丝要炸的火苗也没发现,反而让人的一颗心悬在半空。

  从圣约翰学院闹鬼事件可知,爆.炸不一定由布兰度亲手引发,可能是与之发生冲突的对方引爆。

  如果不为布兰度公布神秘金属的存在提供帮助,就是放任某个冲突势力继续留在巴黎。

  即便己方回到剑桥,敌方仍在巴黎,自己的地下迷城依旧有危险。

  依照这个逻辑链:带着布兰度逛黑市≈保护地下迷城。

  埃里克沉默两秒,完成了这一复杂的脑内推论过程。

  最终同意一起出发去黑市,只为了保护自己的老巢,才不是心软答应布兰度的需求,也没有好心想要唤醒人们别深陷骗局。

  埃里克提出着装要求,“黑市在左岸拉丁区的地下废弃采石场中,开放时间通常在凌晨到黎明之间。买卖双方都不问身份,更不辨真容。

  你最好准备一件黑斗篷与一张面具,让你不至于被认为是第一天入内的新人。起码懂得穿着统一服装,不至于被宰得太狠。”

  巴黎的地下有什么?

  有一个从12世纪起被陆续开凿出来的错综复杂的「地下王国」。

  大约三百公里的地下世界,在七百多年内被挖掘出来。它们断断续续的,并非整体相互连接。

  开凿者的本意当然不是制造与地表对应的另一重世界。

  目的简单,为了采石。以塞纳河为界限,南部产出石灰岩,北部产出石膏。

  南部的地下世界更大。

  布兰度根据上辈子巴黎的分区来标记地下通道的分布,塞纳河左岸的南部地下暗网主要集中在巴黎的五、六、十四区。

  曾经,她只去过地下墓穴,因为地下世界只有这个部分被当成景点对公众开放。

  地下墓穴不等同于地下采石场。

  类比形容,采石场的通道像是四通八达的大都市地铁网络,而地下墓穴只是其中一条小支线罢了。

  时空转换,1831年的巴黎尚未经奥斯曼城市大改造,与21世纪眼熟的巴黎相去甚远。

  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巴黎地下世界,它并非一成不变。

  1777年,巴黎成立了采石场监察机构。

  随着地下通道的年纪越来越老,规模体量年复一年更庞大,黑暗深渊仿佛张开巨口要将地表世界吞噬。

  说人话,就是地下的石头被越挖越少,地下空心化严重,容易引发各种塌陷事故。

  采石场监察处成立了,去处理预防此类安全隐患的。

  巴黎地下墓穴也是在同期开始建立。正好地下空了,而地上的尸体堆放不下,不如把尸骸埋到地下。

  埋尸,只占了地下世界一小部分,剩余的一大部分用作什么?

  埃里克对此不能说一清二楚,也是了解百分之九十九。

  八年前,采石场监察处再一次搞地下矿道修复加固工程,是他负责设计图纸。

  巴黎剧院下的地底迷宫也是借此契机一点点建成的。

  “开始修建地下墓穴之后,那里被打造成为一个恐怖景点,断断续续对外开放。

  人们喜欢提灯进入黑暗,欣赏那些整整齐齐、层层叠叠摆放着的骸骨堆。地下墓穴曾经一度成为巴黎周末旅行胜地。

  去年却被关了。巴黎市行政长官格拉夫·冯·朗比托直接下达命令,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文化现象,亵渎神灵与死者。

  而且地道有着几百年的旧传统——是犯罪分子钟爱的藏身地。这种旅游景点无疑很有安全隐患。

  对于这个命令,区域长官的意见极大,因为影响了地区财政收益。可是反对无效,至今没有重新开放。”

  4月5日,凌晨2:00。

  埃里克提着灯从旅店出发,给布兰度带路,一起前往拉丁区地下黑市。

  这会随意聊了几句巴黎地下世界的现状。

  “墓穴区被关闭,您是看不到街头排起长队,只为等候与尸骨们共处一室的奇景。

  不过,正式打造的尸骸景点区被关了,遏制阻挡不了人们对黑暗死亡世界的猎奇与探险。

  其实早在地下墓穴建造之前,17世纪就有了「魔鬼引荐人」的这种特殊向导。”

  布兰度:“什么意思?是带人去地下参观吗?”

  埃里克:“两百年前,干这一行最出名的叫凯撒。他号称能带活人见到魔鬼。

  在巴黎地下废弃矿道,提前布置好各种地狱场景。

  比如安装各种铁链条,并且在上面涂满鸡血,像极了地狱拷问处。

  比如把驯服的山羊、狗带入地道,给动物们佩戴铃铛与恐怖装饰物。在昏暗无光的地道,让它们又嚎叫又奔跑,就像是恶魔动物出世。

  游客不知道这些是道具布景,在魔鬼引荐人的带路下,穿过七歪八扭的地道,越走越黑、越走越深,以为真的到了地狱。

  凯撒在被捕前赚得盆满钵满,他的顾客都以为是真的去过魔鬼居住地。”

  布兰度懂了。这种商业模式就是大型恐怖主题密室,体验度高度保真的地狱密室逃脱版本。

  可惜,凯撒等人生不逢时。17世纪的巴黎法律不许搞这一套,那是恶魔崇拜,轻则坐牢重则火刑。

  布兰度:“凯撒被判了什么罪?”

  埃里克:“他的运气还不错,只在巴士底监狱蹲了三年。一个凯撒被抓了,上百个凯撒在奔来的路上。

  这种「魔鬼中介」从未消失,这一行很赚钱。五十多年前,地下世界开启了修复加固工作后,让恶魔崇拜活动不减反增,更兴盛了。”

  布兰度理解原因,“原本人们顾虑地下废弃矿道年久失修,担心下来走一趟不是被魔鬼带走,而是被落石砸死。随着修复加固工程的推进,常规性的意外死亡概率就降低了很多。”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常规性与意外死亡适合放在一起吗?

  埃里克却也知道那些魔鬼爱好者是要死得其所,不愿意被人间的常规方法搞死。

  “除了被当成恐怖景点,地下世界还有不少功能,主要是被用作避税通道。”

  布兰度秒懂。这个到处收税的时代,地面上的税收真是无处不在。

  交税是能维持一个城市的运作,但它应该在合理范围内,否则就成了苛捐杂税。

  伦敦离谱到对窗户收税,巴黎的税收条目也繁杂不堪。可以看到巴黎主城区外围建起了一座环城墙,想进城必须先缴税。

  埃里克:“上世纪,巴黎当局用两百万法郎造了地面环城墙。这个造价惊人,但一点也不怕亏本,能从市民手里收取远超这个数字的税收。

  后来,商贩们不走地上走地下,以此躲过税收壁垒。当局见状,也在地下再修「墙」,将那一圈地道的路都给堵死。这确实让走私变得艰难,但商贩们也不是完全无计可施,有些自己挖地道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来我往,见招拆招。这样的斗智斗勇持续了上百年。

  布兰度想到今天要去的黑市。

  既然巴黎当局早就意识到地下世界具备走私功能,那么也不会不知地下集市的存在。

  “所以说黑市也没有那么「黑」,它能开在拉丁区下方的地下世界里,其实得到了地面上相关掌权者的默许。”

  成规模的集市能持续性出现,必是地下与地上达成了某种潜规则的默契。

  布兰度:“尽管有着装规则,也要求进入黑市不问买卖双方的来历,但至少卖家的身份是可查的。他们得向地面交税。应该换个词,这不是合法营业,该叫缴纳「保护费」,对吗?”

  埃里克点头,“您可以说得好听些,叫做它「摊位费」。这笔钱的存在,当局心知肚明。

  采石场监察队的经费,也就是整个巴黎地下世界的维护修缮需要巨额资金,钱从哪里来?黑市就是其中之一。”

  黑市,之所以不算合法经营,主要与它卖的货物相关。

  两人到了入口。

  地面视角,是一条平平无奇的小巷。

  街口路灯挂了一块可拆卸的牌子。没有字,就是骷髅头图形与一个「↓」符号。

  白天紧闭的窨井盖被打开了。

  直径半米,每次供一人同行,从沿壁铁梯向下。

  埃里克打开了手提包,取出了斗篷与面具,在窨井盖边上迅速穿戴好。

  布兰度眼前一亮,从头到脚地认真打量着新造型的冯·菲利伯特先生。

  这位明明只穿戴了最普通的纯黑布斗篷与羊皮面具,但总觉得他有哪里不太一样了。

  就像是鬼魂褪去了人类的伪装,回归了本体,扑面而来阴郁而又幽暗的气息——真太有意思了!

  埃里克嘴角微抽,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眼神?

  他为什么感觉到布兰度想要从他身上看出一堆黄金?

  “您还记得今夜的目标任务吗?您该不会临时改变目标,企图争做巴黎时装的权威评委吧? ”

  有什么好看的?

  两人的斗篷面具一模一样,都是下午临时在同一家店内买的便宜货。

  布兰度没耽误时间,也快速披上了斗篷、戴上面具。

  入洞前,还是表达了真心赞美,“您与这个造型的适配度非常高,仿佛一只从深渊里钻出来的魔鬼。在地下沉眠很多年,刚刚苏醒的那一种。”

  埃里克:……

  有这样夸人的吗?

  他要跨入地洞的脚布暂停。回头,也仔仔细细打量布兰度。

  尽管衣服与造型相同,但每个人穿出来的感觉不一样。

  该怎么形容呢?如果自己是深渊的资深魔鬼,那么布兰度就像是……

  对!就像是来抢地盘的!

  埃里克深吸一口气,这都是什么奇怪联想,都是布兰度把他带偏了。

  “小班纳特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您带枪了吗?”

  布兰度迷惑,怎么话题突然跳远了?

  她还是配合回答:“带了。”

  埃里克诚恳建议:“等一会下去,我们尽量不做先开枪的那一方。买卖不成和气在,可以吗?”

  把黑市给拆了没关系,但把这一段地下通道给拆了,他还要帮监察队再次搞修复。最近,并不想做这种工作。

  布兰度眨眼,自己的本性难道很暴力吗?

  明明自己一直很讲道理。

  否则何必在夜黑风高的晚上不睡觉,又是冒险去黑市,又是自掏腰包来买含镓化合物的矿石。还不就是为了向公众说一说“镓”这种金属的道理。

  布兰度反问:“听起来您颇有相关经验,是被黑吃黑过吗?”

  “没有。”

  埃里克不承认曾经药翻了半个黑市,就是因为对方联合卖假货。

  没再闲聊,两人入洞。

  下了扶梯,又穿过一百米长的昏暗通道,前方冒出光亮。

  没有灯火如昼。

  每个摊位各自点灯,像是绝对黑暗亮起了一簇簇幽冥鬼火。

  一眼望去,全部都是斗篷面具人。

  地下黑市,光线昏暗却一点也不安静,反而喧闹得很。

  酒香也怕巷子深,各种叫卖声响起:

  “来看!各种动物尸体出售了!”

  “南美洲的新鲜货到了,大巫师出品,保证诅咒灵验。”

  “草药原料,各种种子,90%可以开花结果。”

  也能听到讨价还价。

  卖家:“两千法郎怎么就贵了?这一包蛇尸是被魔鬼虐打死的,它有怨念的能量。这能量最值钱了!”

  买家:“呵呵!你当我今天第一次逛黑市?你敢说这蛇是被魔鬼虐打而死的?别以为我不知道前两年的猫头案!”

  埃里克低声给布兰度解说所谓的“猫头案”。

  两年前,在地下通道里发现过一堆猫的头颅。

  人们以为那是哪一家的黑魔法爱好者又搞事了,要弄出某种邪恶的血腥献祭仪式。

  真相却很现实。

  调查发现,在猫头抛尸地的地面上方有一家餐厅,用猫肉代替羊肉卖出高价菜。

  一堆猫头被当厨余垃圾往窨井盖里一扔,造成了地下世界的人心惶惶。

  卖家讪笑起来,“哈哈哈,原来是老主顾,是我眼拙没看出来。但这真不是造假,您瞧这蛇的尸体,上面一刀又一刀的割伤多深啊!这不是我后期加工,发现它们时就是这样了。”

  布兰度走进卖蛇尸的摊位。

  看清一共有十三条蛇,不是同一品种,都是无毒蛇。

  其中有两条球蟒,显然不是巴黎本地蛇,它的栖息地在非洲雨林。

  这些蛇被卖到巴黎不奇怪,但蛇身上纵横交错的刀伤显得它们死得不正常。

  那位买家直接往死里砍价:“五十法郎,卖不卖?”

  卖家一个劲摇头,“不不不,您也太狠了。五百法郎,是我的底线了。”

  “那你就保持底线吧。”

  买家冷笑,头也不回地走了。

  卖家也不追着降价,而是转头瞄准了摊位边来的新客人。

  “那位太会杀价了,您感兴趣吗?我给你一个优惠,四百五十法郎,一包十三条蛇尸,您全部带走。”

  布兰度瞧着蛇尸。

  很新鲜,死亡时间不超过48小时。上面不只刀伤,还有极细勒伤,就是用铁丝等金属丝造成的伤痕。

  这包蛇死得不简单,像是被虐杀的。

  “两百法郎。”

  布兰度加上一句,“我相信不是您造假,但您得告诉我,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卖家哎呦了一声,“黑市的规矩,您清楚吧。不问来处,不问去路。”

  布兰度直接拿出几枚银币,“这里有两百五十法郎,你不说我走了。”

  卖家二话不说,收钱交货。

  “您爽快,我爽快。这是昨天从北部地道里发现的,靠近蒙马特高地的21号地道。”

  埃里克眼看布兰度入市不到五分钟,飞速撒出去了二百五十法郎。

  刚刚,他怎么会怀疑这人是来砸场子的呢?这位分明是来做财神的。

  埃里克却没干涉,等走出摊位再问:“您买蛇尸体做什么?煲汤吗?”

  布兰度摇头,“上去把它们埋了。”

  埃里克:“我懂,您猜测也许存在一个危险人物,对方在虐待蛇类。不过,请允许我提醒您这里是黑市。摊主们为了卖货说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恐怕连上帝都分辨不清。”

  布兰度点头。她了解营销手段,来这里买蛇尸体的人多数是为了进行乱七八糟巫术。

  卖家从买家的心理需求出发,可能故意把正常死亡的动物加工出奇怪死亡迹象。

  “走过路过,这一回就是顺手。”

  布兰度有点在意蛇尸出现的地点,低声说,“火星人精神体,现在就住在蒙马特高地附近。”

  布兰度顿了顿,又说:“在热气球上,我就在想一件事。在杂草丛制作出火星符号,又要用脑子又要用力气,还要花钱。必是有自制机器才能压出完美「」的符号。

  为什么要费精力制作它呢?如果杂草符号还能用恶作剧解释,但昨天多尔森去王宫举办火星力量展示会,不会别无所求到只想分享与火星精神体交友的感觉吧?”

  要达成觐见国王,被邀请在宫内开展示会,这一件事要花费的心思可不少。

  即便路易·腓力普有意做亲民国王,但是多尔森也要费不少力气演好前面的每一场戏。

  这只是多尔森在单纯追求出名的感觉吗?

  多尔森,据他说从前是小城伐木工。

  假设他没有在背景来历上造假,那么他本来就不是有钱人,更没有制造火星力量现象的知识储备。

  又是谁打造出了「多尔森——火星人的唯一沟通者」演出剧本?

  埃里克想起了昨天上台做实验的一幕幕,其中有一个非常细节的场景。

  当自己出言驳斥精神力量的冥想法后,多尔森有一瞬很无措,下意识做出了回头看的动作。

  那一刻,推着轮椅的侍从按住了多尔森的右肩,让多尔森没有继续转身。

  埃里克:“等天亮,去蒙马特高地附近问一问最近有没有奇怪现象。”

  两人继续逛着地下黑市。

  这里确实出售各种来历不明的矿石,但摊主也说不清是不是能从碎矿原料中练出神奇金属。

  布兰度依照经验选了十几块锌矿原石,希望能够提炼出“镓”,可她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去哪里提炼?巴黎天文台就有这种实验室,提供各种器材与试剂,出钱短租一间就行。

  *

  *

  四月八日。

  埃里克从蒙马特高地回来。

  接连三天的走访勘查,撇除蛇类尸体,没有发现这一带出现异常情况。

  地下世界中,却没人知道十三条蛇的抛尸者究竟是谁。

  蛇尸最初被发现装在一只纸盒里,扔在了21号地道的转角处。

  抛尸点不算偏僻。一些商贩不时会从这里经过,因为从地下走能抄近道,运货更方便。

  一位商贩发现蛇尸体后,转手就把它们从塞纳河北部卖去了南部的黑市里。

  再说这天黄昏。

  布兰度结束阶段性实验,她提取到了少量金属镓。那一大包耗资两千法郎的杂矿原料,只换得2克镓。

  走出了实验室休息一会,遇上了面色古怪的理查德。

  理查德带了一个离谱消息,“您听说了吗?刚刚传来消息,有七人失踪了。其中三位参加了4月4日的火星力量展示会。

  三人带着四个朋友拜访多尔森,希望深入研究火星文化。这些人消失了一整天,据说是与阿瑞斯一起回火星了。”

  布兰度:?!

  --------------------

  本章有关巴黎地下通道的“魔鬼引荐人”、“关税壁垒”等历史,参考《巴黎的地下世界:革命者、走私贩和洞穴爱好者出没得地方》,【德】贡特·里尔、【法】奥利维埃·费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