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皇帝刚削藩,我就起兵造反!>第356章 帝都东门

帝都。

此时李甫堂已经得知了朱烈投降的消息了,不过他也得到了朱烈昨夜的行动,整体来讲是十分不错的。

它本身也没有想着朱烈可以活着回来,所以对于这场军事行动,李甫堂是满意,虽然没有完成最终的目的,杀死独孤辛,但是至少让西海军损失惨重。

他此时站在沙盘上,看着眼前沙盘,他认为,西海军受到了如此之大的损失,李子明又接受了,伤害了西海军和独孤辛的朱烈,在他看来,李子明和独孤辛会有所裂痕。

此时在他看来,如今他们的情形,他们是重大的利好。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看着眼前的沙盘,然后说道:“我相信,敌人短时间内,不会对我们发动进攻的!”

李甫堂说出这话,自然而然地不是他随口说的,这是经过他高度分析,来判断出来的。

因为在他看来,西海军遭遇了如此惨重的损失,再加上,李子明接受了朱烈,此时他们联军内部会有矛盾,这个时候离心离德。

如此情况下,他们还如何能团结起来,继续攻打帝都呢?

所以在他看来,此时敌人,现在正在矛盾之中,而敌人内部矛盾,他们就会有了喘息的机会,而他要利用这个喘息的机会,完成自己的绝地翻盘。

他此时让众人,回去好好地休养一下,毕竟只有休息足够了,才有精神,有了精神才能去做事情。

然而就在李甫堂和众人们说话的时候,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人,不好了……”

李甫堂看着士兵那慌张的样子,顿时皱起来了眉头,然后看着士兵询问道:“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慌慌张张?”

“大人,不好了,联军攻城了……”

“而且此时有大量的联军,已经攀登上了城楼,而首当其冲的则是朱烈……”士兵看着独李甫堂说道。

而李甫堂听到这消息后,直接愣住了,因为在他的想法中,敌人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攻城才对,他们应该有足够去想着如何扭转局势才对。

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昨夜刚给他们一次痛击,人家就来反击你了。

当然你痛击的是独孤辛,而不是他李子明,昨夜对于李子明而言,他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不过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还得到了一员悍将。

朱烈加入李子明后,可以说是迫切地想立功,毕竟他是降将,他也明白,这种身份,在军营中是不受待见的。

但是如果立下了战功,尤其是不世之功,这就不一样了。

所以在他投降后,第一件事,就希望李子明能派遣他去攻城,他要当先锋大将。

而李子明也爽快地答应了朱烈的请求……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甫堂一时间不知所措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今天该如何守城,毕竟赵长文死了,本来镇守城池,他是想依靠赵长文的。

而他想着朱烈所突袭成功,那么敌人今天应该不会进攻……

他沉默了一会:“城楼上的刘都尉呢?”

“刘都尉,战死了……”士兵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

刘都尉,则是接替赵长文的将领,毕竟城楼之上,必须要有个主将,之前的主将死了,那么就必须有个新的主将来担任。

然而当士兵说出来这话后,李甫堂是彻底地不知所措了:“死了?”

“敌人攻城多少时间了,怎么这么快就战死了?”

“朱烈攀登上城楼,刘都尉,不是其一招之敌!”士兵低声说道。

而李甫堂直接愣住了,刘都尉,姓刘,名昌乐,刘昌乐,是赵长文的接替人,也是自己所推举上来的人才。

所以在他留守这里的时候,他把刘昌乐也留下来,其目的是共同抵御李子明和独孤辛的联军。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刘昌乐竟然刚上任负责守城的时候,就战死沙场了。

“还有一件事,帝都东门失守了……”士兵接着汇报道。

要说敌人进攻猛烈,上了城楼,他还可以理解,毕竟独孤辛也上过一次城楼,但是后来被他们驱赶下去了。

但是你说城门被攻破了,这让他更为懵了,这才刚刚早上,还没有过多少时间呢,东门怎么就开了呢?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个士兵:“你是不是胡扯?”

而旁边的一众大臣们,也是十分不相信地看着这个士兵,东门怎么可能失守呢?

“回大人的话,小人哪敢在这个时候胡说八道呢?”

“齐道成,他打开了东门……”士兵低着头说道。

齐道成曾经扶帝国大厦,更是平定了闽江之乱,可以说是夏凉旗下的第一功臣。

但是功臣并没有得到功臣该有的待遇,向齐道成这种功臣,封上柱国,领兵讨伐李子明,平定天下,这不是什么问题。

然而夏凉所做的,是把齐道成叫到了帝都,夺取其权力,然后变相软禁。

你这么对待齐道成,齐道成的心里岂能甘心?

你对一个有功之臣如此,这个功臣的内心会是如何的?他会心理不平衡,就如此时的齐道成,他的内心是十分的不平衡。

他幻想过,自己平定了闽江之乱,皇帝对他委以重任,而他则北伐李子明,然后再南下彻底地解决南海王与南荒王,然后川渝之乱等一系列的事情。

到时候自己则是帝国第一大功臣,但是他这个幻想,在他来到了帝都后,就被破灭了。

如果这个想法是被敌人所摧毁,他是可以接受的,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但是他的这个想法,不是敌人所摧毁的,而是自己人给毁灭的,这让他心态爆炸……

后来进入了内阁,他也想过在内阁中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提出了很多平定叛乱之策,还有一些政治改革。

但是他的这些想法,都被压下来了,即使被送上去,到了三大阁老的面前,也直接被驳回来了,虽如此,但是他也直接去见皇帝,希望能让自己的想法实施出来。

然而皇帝听完后,让他回去等着,这一等就是海枯石烂,没有尽头……

后来他明白了,虽然他进入了内阁,更是花钱加入了政治派系中,但是因为他出身的问题,注定他不受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