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欢乐宋>第226章 圣人和老虎

王大卫:『我接下来的提案是关于正式代表大会的,这也是咱们现在这个预备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其他的就不说了,基本上咱们怎么做,正式代表大会照着做就行。

但有两点需要明确。一、人数,二、任期。

先说人数。等正式代表大会成立的时候,咱们的地盘会更大,地盘上的人也会更多。那么,还是九十九个代表吗?我觉得吧!其实,似乎也不是不行。长长久久嘛!

但是如果要变更,我提两点要求:

一是要奇数,也就是单数。这样可以避免表决的时候出现两边儿人数一样多的情况,那可就太尴尬了。

第二,一定要是三的倍数。为什么呢?这跟我关于任期的设想有关。

先说任期,我建议是六年。

嗯,我先说说为什么要有任期,而不是终身制,一直干到死。

因为,权力会腐蚀人心。掌权久了,人就会变坏。掌权越久,人就越坏。当初选你的时候你大概是个好人,可是,干久了,你就会慢慢变成坏人,这几乎是一定的。

除非真有圣人。不过话说回来,孔圣人的确是一辈子没变坏,可是他也没掌几年权啊!要是他真干了一辈子鲁国相,哼哼!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我再举一个例子。李隆基,你们知道吧!就是唐玄宗,娶了自己儿媳妇的那位。

他在执政前期,选的都是贤人做宰相,其中最着名的有姚崇、宋璟。但是,干了四、五年就换人了。听起来有点儿浪费,是吧!但大唐的确蒸蒸日上,达到顶峰,开元盛世嘛!

后来,李林甫上台了。这家伙一干就是十九年,直到死在任上。他死后没多久,安史之乱。大唐直接就崩溃了。

李林甫是个奸臣,大家都这么说,我也觉得他不是个好东西。但是,如果只看李林甫执政到第五年之前,后面的事情先不看,他还是奸臣吗?你有证据吗?没有吧!

其实这家伙前五年干得非常不错,一点儿也不比姚崇、宋璟差。

所以,问题很明显了。没换人嘛!

我这里提一个有意思的假设,如果让姚崇或者宋璟中的某一人也一直干十九年,干到死,会怎么样呢?呵呵,这是题外话。

说回当下,我们得吸取教训,一定要有任期。到期之后,也不是必须换人,那样确实浪费人才。但这位人才必须得再次参选,只要他还能选上就可以继续再干一届。

这一关,绝不能省。

看诸位的表情,大概对任期制都比较支持,认为有一定道理。先别急,任期制也有弊端。天底下哪有光占便宜不吃亏的好事?凡事都有利有弊才合乎常理嘛!

任期制的弊端就是换届。换届肯定会造成动荡,两届交替之际,就是我们最脆弱的时候。

我们只是一个小势力,就算加上湟水、兰州,其实也不大。周围还都是大老虎。我说的不是大宋啊!不要误会。我说的是西夏。嘿嘿。

当我们换届的时候,你说他们会不会趁机下手?而且,这个时机还是公开的,他们老早就知道。就算这次没准备好,下一次的时间他们也能算出来。

而且,即便没有外部势力介入,我们这个新生的小势力会不会自己就把自己给折腾死了?作为最高权力机构,每隔几年就折腾一次,新一届的代表会不会对上一届的政策来个全盘否定?

所以我提议,每两年举行一次小换届,但只重新选举三分之一的代表。对于每一个代表来说,他的任期都是六年。只不过所有的代表会分成三波,到期时间不一样。

这样即保证了代表会正常更替,贤者上,庸者下,又可以避免大换届造成的动荡。小换届那段时间内,还有三分之二的代表坚守,可以不给外人留可乘之机。换届之后,也会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

至于第一届该怎么办,我看可以这样。

第一届的代表,按照得票数分成三波。最多的三分之一,直接干满六年;中间的,干四年;靠后的,两年。

虽然只有两年,那更得好好干,干得漂亮可以再次参选,再选上就是六年了。两年加六年,这可就是八年。

要是得票数相同,建议按我之前提的那个选会长的办法操作。

我再歇会儿,你们可以讨论一下。不着急,这可是大事。慢慢讨论,只要在咱们到期之前定下来就行。』

贾共将手中的会议记录放在桌上。没看完,后面还有,但他现在需要思考一下,好好地思考一下。双眼空洞地看向门外,又似乎能看透崇山峻岭,直达千里之外。

慕容景没有催促,安静地等待。他读到这里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许久之后,贾共幽幽地叹道:“天下将从此多事矣!”

慕容景接道:“因为,皇帝是没有任期的。可对?”

贾共:“对。也不全对。愚兄只后悔,没有在那里旁听,没有亲眼看到那王大卫说这些话时的样子。愚兄想去河州,走一遭。”

慕容景大惊:“啊!兄长......”

贾共:“贤弟莫急。愚兄此去绝非投靠,而是要与那王大卫辩难,将他的虚伪尽皆剥落,以警世人。”

慕容景:“兄长,河州凶险,王大卫残暴。此地才是兄长大展拳脚之所。”

贾共惨笑:“大展拳脚?不过是些细枝末节而已。倘若愚兄被那王大卫斩于河州街头,方才不负此生。更好过留在此地,终日蝇营狗苟。”

慕容景:“兄长!哎!我看兄长此刻心绪不定,正如那王大卫所言,事关重大,我们三日后再做商讨,如何?

若那时兄长能做到心平气和,却仍要冒险前往河州,小弟绝不阻拦。今日,还请兄长继续看下去吧!”

贾共重新拿起会议记录,连声道:“对,对。既然要闯一闯这龙潭虎穴,总要先看透这里到底藏着什么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