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粥天下周天子>第321章 大军出征

郭壹看着李成孝点点头道:“辛苦李叔了,接下来还需要李叔继续关注契丹贼那边的消息。”

李成孝微笑着答应下来:“这是我该管的事,贤侄找我就没错,你放心,我给咱们在那边的人都传过话,只要是有关契丹贼军政要务的,都要尽快的摸清查明,然后再以最快的速度传过来!”

郭壹摇摇头笑道:“李叔,这回不但要那些重要的消息,便是不怎么重要的消息也要传过来。”

李成孝一怔,随即问道:“不怎么重要的消息?”

郭壹点点头道:“对!我现在需要契丹贼那边的一切消息,不管是其军政方面的,还是民生方面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各种物品的价格,是否供应充足,什么东西缺少了,其各地官员的名字及其喜好,他们的家人等等,只要咱们的人听到看到的,都可以送过来。”

李成孝一听更加惊愕:“贤侄,你要这些干什么?若是这样,那要传回来的消息可就太多了!”

郭壹听出他的言下之意,传回来的消息多,也容易将那些暗藏的细作暴露出来,便摇摇头道:“只要他们意识到有危险,便可以不去打听,也可以不送。但我需要的这些消息,真要送回来,其实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就上大街小巷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记住了就行。”

李成孝更加疑惑不解了:“这……这些消息……是容易打听,可有什么用呢?”

郭壹看着李成孝,微微笑了起来:“李叔,只要这些消息送了回来,咱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消息,来判断某一个城池里,其各项物资是否充足,如果原来有的现在少了,或者没有了,那是什么原因?如果原来没有的或紧缺的,现在多了,那又是什么原因?打个比方,就拿云应朔寰四州来说,如果传回来的消息说粮食少了,如果这个消息是从东往西逐渐开始紧缺的,那说明什么?就是说这个事是从东往西传递的,就有可能是契丹贼上面下了命令让他们储存粮食,或将往哪里运送;再比如这几州的契丹贼官方开始下令大规模收取草料,那又说明什么?还有比如突然之间,某个城池里的食盐短缺,那又是什么原因?还有马匹、牲畜、铁料、筋角翎羽之类,若有什么变化,同样可以从中推断出契丹贼的一些意图来。”

李成孝一听,不觉陷入沉思,随后便抬头看着郭壹:“贤侄……当真是……是……”话说了半截,却又停下来,看着郭壹只是微笑。

郭壹看着他笑道:“这些天就先这么做着,等过些天看情况,咱们再做最后的决定!”

李成孝点点头道:“好!既然要做,我就争取按贤侄所说,做得更好一些,也让咱们在未来的大战之中,尽量多占些先机!”说完便告辞。

之后郭壹便又深入到新军之中,和新军官兵一块训练。特殊支队则按郭壹规定的训练大纲,在相邻区域独自训练。

而没过几天,李成孝便将从契丹境内传来的情报送了回来。

郭壹把这些“鸡毛蒜皮”的消息,细细看了一遍,又把契丹和石晋在中原北方大战的消息看过,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做了个策划,随后便将孟崇周、郭存义、李成孝等人召来,一块儿商议,新军进入契丹境内,进行北伐的战争。

经过商讨,大家认可了郭壹关于新军及特殊支队的整编,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动,就是把所谓的新军和特殊支队这两个不怎么样不正规的军号改成正规一些,如新军改称“中华子弟兵第四军第十三师”,下辖一个师部三个旅,另加军直属炮兵、辎重、通讯等团级单位;每旅辖三个团共三千人;而特殊支队则改为特种大队,由郭壹直接指挥,也就相当于郭壹的亲兵卫队了。其建制为团级,下辖一个大队部及大队直属队,下辖三个中队,总兵力六百出头。

郭壹让李静姝她们缝制了多面红色旗帜,左上角绣有北斗七星,旗杆镶白处黑字隶书“中华子弟兵第四军第x师”等字样,以示其建制番号。但旗帜仍然保存在师部,并未颁发下去。

但无论内外,大家仍然习惯地称之为新军。

紧接着便是清点补充粮草和武器弹药,重中之重便是新军和特种作战大队又补充了许多小型火炮和炮弹。

因为现在的各处工坊所制造的火炮,仍然是那种傻大黑粗类型的实心弹火炮,主要是供给太原留守府,以换取义军所需的各种物资,所以这种火炮并未给新军配备。新军使用的仍然是那种看起来并没有实心弹火炮威武的小型迫击炮和火箭炮,这种小型火炮看起来很简单,分拆开来两个人就能把炮管炮架背走,当然也可以用一匹驮马驮走,而配备的炮弹看来也不大,便是外人看见,也会以为其威力远远比不上给太原留守府制作的实心弹火炮。

新军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热火朝天的训练,而各地的情报仍然如地下的河流一般,源源不断地流向郭壹这边新设立的参谋部。而来自石晋的一份最新的情报,让郭壹一看便大吃一惊,不由得在桌子重重拍了一下。

孟崇周等人一见郭壹如此失态,急忙过来询问。

郭壹将这份情报推给他们,让他们细看。

孟崇周等人仍然有些纳闷儿,便让最年轻的安方平念出来。

原来这是一份石重贵下旨,由石晋朝廷颁布的正式委任,委任原被石敬瑭一撸到底的杜威——也就是因避石重贵名字中的“重”字讳而改名的杜重威,因将石重贵奉承的得意,不但早就官复原职,还加了顺国军节度使,与契丹决裂开战之后,又被委任为幽州道招讨副使。而奇怪的是,幽州道招讨使是刘知远,却正是杜重威的对头。也不知石重贵是怎么想的,将这两个对头弄成搭档,难不成他还让两人唱出将相和不成?现在与契丹的大战,已经有了决战的意思,西边仍由刘知远负责,已经屡次挫败契丹的南侵,迫使其无功而返,这也多亏了河东多山地形,并不利于契丹马军,而刘知远这边又有了火炮、火绳枪,虽然麻烦点,但较之弓箭还是要强得多,毕竟训练成建制的大规模的火枪部队,要比训练成建制的大规模的弓弩部队要划算得多不说,威力也更加巨大。

契丹西路军南侵不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得逞,耶律德光也只得把希望寄托在东边,便不断的调兵遣将,加强东路军的进攻强度。而石晋这边,因为刘知远抵抗契丹得力,还不断地将打退契丹西路军的捷报送到他这里来,这使得石重贵又是高兴又是忧心。高兴得是西边有刘知远顶着,不用担心契丹从那边突破,担心的也是刘知远战功越来越大,威望随之也越来越高,已经有点功高震主的苗头了;但这个时候他可不敢拿刘知远怎样,还得不停地奖赏鼓励。但刘知远的成功,也就显得石晋军队在东边战场上的无能和平庸了。

可石晋朝廷中,也有不少人知道,刘知远击退契丹西路军南侵,一则是其骁勇善战,二则是因河东地形利于石晋军队,而不利于契丹马军,而东边战场则是广袤无垠的大平原,利于契丹马军而不利于石晋军队;第三则是因为耶律德光亲率契丹精锐,试图从东线突破,直入中原夺取东京汴梁;而石重贵当然不想当亡国之君,大多数石晋官员自然也不想当亡国之臣,不由得都开始了拼命抵抗;这几种因素加起来,便造成了东线战场的胶着状态。

此时众人看到的情报是,石重贵竟然又将那个草包姑父杜威给升官了,不再担任刘知远的副手——杜威虽然被任命为刘知远的副手,但一天也没到任,众人都知道这是石重贵给杜威升官的一个捷径,并不是让他去给刘知远帮忙的。要不然真让杜威去,他敢不敢倒是其次,刘知远倒是真敢找个借口弄死他!而现在石重贵则免去杜威所任幽州招讨副使一职,直接任命杜威为北方行营招讨使,顺国军战场附近的石晋大军统统由其节制。

孟崇周等人看来,都不由得摇头苦笑起来,纷纷议论石重贵怎么就猪油蒙了心,重用起这个赫赫有名的大草包来,看来是真的想做一做亡国之君了!

郭壹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儿,随后便睁开眼睛,笑了起来,把桌子一拍:“不管它!既然石重贵找死,那就让他死吧!他死了耶律德光也得不到什么便宜,甚至还会把他那条老命丢在中原!咱们就撇开他们这一摊,专心致志地干咱们自己的事!”

众人一听,又惊讶地看着他。

郭壹大步走到墙壁上悬挂的大型地图前,看了一会儿,把手往地图上方一指:“筹划了良久,咱们就在等一个时机,现在看来时机已到,可以打出去了!”

众人听后,都朝前走了几步,将目光投向郭壹手指方向,看了一下,然后几乎不约而同的大声说道:“是!”

随后众人又商讨了一下进军方案,义军在新军攻打契丹,占据之前筹划中要占领的地盘之后,也要派出一部分军队配合作战,以及维持占领区的治安及防务,将诸事商议完毕,一天又过去了。

第二天,新军及特种大队全体集合,召开北伐誓师大会。郭壹等人讲过话后,便将存在师部的旗帜取出,一一授予各支团级部队。之后还宣布,此战中不管是哪支团级部队立下大功,便可升级扩军,并可将其番号改为第一军下属之部队或直接升级为第一军,立下次功者其番号则依次顺排。

随后各部队带回,依次开拔。而郭壹也将率特种大队同行,李成孝则随行,负责处理各种情报;孟崇周则负责统率着义军派来配合作战的两万兵马,郭存义留下负责看守这个新军驻扎长达半年多的新基地。

大军依次出发,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山路上游动。

郭壹走出驻扎半年多的小院,将要跨过院门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却见李静姝、李灵姝等人,都站在院中,朝他躬身施礼。郭壹看着她们这些正当妙龄、花容月貌的女孩子,心说怎么又多了几个?一眼扫过,却见李灵姝泫然而泣,不由得心里一软,随即朝她挥挥手,迟疑一下,又露出笑脸,大声说道:“你们……好好在家等着,我当凯旋而归!”说罢便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

李灵姝小跑着追过来,却被李静姝抱住,随即便带着哭音喊道:“哥哥……我……我……你带上我吧?”

郭壹脚步一顿,随即便狠了狠心,加快了脚步,走到大门外,见警卫们正牵着战马等着。正要去接战马绳缰绳,却听得李静姝似乎在安慰妹妹,随后又大声喊道:“哥……哥哥……我等着……我们等着……等着你凯旋归来,定与哥哥摆宴庆贺!”

郭壹笑了笑,脚步不停地往前走着,举起右手晃了晃,和警卫们一块儿走出大门,随后便上了战马,扬起马鞭,催马轻驰。警卫们也纷纷上马,扬鞭催马,急忙跟上。

李灵姝挣开姐姐的束缚,急急忙忙地跑出大院院门,看着外面山路上越来越远、身影越来越小的郭壹等人,不禁落泪。

李静姝走过来,将她轻轻抱在怀内,小声说道:“哥哥……哥哥是做大事的,他如今统率大军,要去与外面的那些诸侯争天下,我们……只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用咱们自己的方法来支持他,可不能拖他后腿啊!”轻轻在她后背拍了拍,见她还在抽泣,不由得语气严厉起来,“你平时胡闹我都没管过你,哥哥也心疼你护着你,可如今哥哥去做大事,你还在这里哭哭啼啼的,难道你想哥哥前面打仗,心里还要牵挂着你么?”回头看了看,连翘、苏叶、紫竹还有在郭壹面前一直不假辞色的金樱,此时都低头抹着眼睛,不由得面露寒意,声音虽轻,但语气却极重地说道,“你们几个都比我们姐妹要大几岁,难道也不懂事?三公子如今不过才十五岁,便统率数万大军去与强敌争天下,你们若是懂事,便要为之自豪!因为你们……都是他的房内人,生死荣辱与公子已经是分不开的了!公子大事若成,你们免不了都要有一个极好的出身;若是不成,你们再哭天抹泪的不迟!”

李静姝狠话一说,这些女孩子顿时都急忙抹干了眼泪,纷纷表态不再落泪。

金樱上前陪着笑脸说道:“翠姐儿,你不用说了,我们必不会拖公子后腿,让公子担心的!”

连翘也急忙表态:“你放心,咱们虽然不能跟着他服侍,可他一走,却也有了许多空闲时间,不妨把以前学过的一些再好好复习一遍;另外,我听说工坊里做了些什么制鞋的机器,咱们能不能要一些,给将士们做些鞋子?”

李静姝一听,顿时又笑了起来:“好好!连翘姐姐说的好,咱们就该这样。虽然也无法将数万大军的鞋子都给做出来,可做一双是一双,也算是咱们姐妹们的心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