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粥天下周天子>第157章 入局

先前那位内侍此时又朝伴读少儿们呼喊道:“拜——”

七八个少儿又恭恭敬敬地躬身长拜,等那内侍又喊一声“止”,方才停下,但仍然个个低头躬身。唯有薛平平因个头高,先前被内侍安排在最后一排,此时直起身来,平平静静地朝前方看去,却正和内侍怀中扭着身子好奇的看着他们的石重睿目光相对,他不由得一笑,朝石重睿眨了眨眼睛。石重睿怔了一下,哈的笑了一声,可随即又急忙捂住自己嘴巴,有点害怕地回头看着石敬瑭。

薛平平倒像是没事人似的,仍在转动着眼珠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无论是先前和他同处一殿的那些幼童,还是现在内侍们牵进来的,虽然面目不等,但除了他之外,没有再与那位皇帝家的七哥身高差太多的了,而且这些孩童个个都极为精神,相貌不说都是小帅哥,至少都在中上之姿,而且那位皇帝家的七哥与那些内侍牵进来的孩童,个个相貌都出奇的俊美,这倒让薛平平有点惊讶了,心说皇帝选美选妃子选的都是美女,选伴读都选的小帅哥儿啊!嗯……还不止呢,再看那皇帝,面目虽然有点阴郁,但绝对称得上是一位身材挺拔、相貌英武的老帅哥,那几位大臣也都相貌清癯,身材高大……,不对!怎么那后边还跟着一副驴脸的小矮子?哟……帅哥群里混进个丑八怪,真不容易啊!薛平平不禁暗自好笑起来,不免多瞅了两眼那位。

不料那驴脸矮子突然将目光朝薛平平看来,似乎有精光射出,接着又眉峰紧蹙,目光上下移动似乎在仔细打量他,审视一会儿,见和他对视的薛平平并无一丝胆怯和畏缩,脸上露出冷笑,似乎有点厌恶嫌弃似的,嘴角翘了起来,露出轻蔑的神情。

那人的反应让薛平平吃了一惊,不禁也皱起眉来,心说这谁啊?我又不认识你,你这嫌弃的小眼神拿给谁看呢?呸!马不知……不对……是驴不知脸长的丑八怪,小爷不稀得搭理你!但目光仍悄悄在皇帝和几位大臣身上瞄来瞄去,突然想到此人莫非是以面目丑怪而才华出众,进而闻名于世的后晋宰相桑维翰?一念及此,便又将目光移到那矮子身上,颇有兴趣地细细观察起来。

石敬瑭倒没注意他们这些小孩子的把戏,他走到正中,朝这些幼儿扫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让那些牵着小男孩的内侍,把那些孩童都给安安置在薛平平他们的座位前后,便扫视一遍,方又转头朝跟在身边的大臣笑着说道:“长乐公,依你看如何?”

长乐公是宰相冯道的号,其字可道,听了皇帝询问之语后,便躬身表示一下谦逊,随即点点头道:“这些孩子的父祖亦是臣的同僚,若是由其父祖观之,应是能陪七哥好好读书的。”

石敬瑭笑了笑,又将目光转向儿子,目光中充满了慈爱,朝那抱着儿子的内侍挥挥手,那内侍便将石重睿放下,牵着他手走到第一排正中的座位,然后退下。

石敬瑭这才看着众少儿笑了笑,尽量用最和蔼的语气说道:“你们这些孩子,都是朕所倚重的肱骨之臣之后, 你们的父祖与朕一样,都是望子成龙心切,如今朕与你们的父祖让你们来这里读书,也是希望你们能好生学习。朕亦望你们有所进益,未来能成为我大晋之栋梁!如今朕与你们请来了当今朝野最负盛名、学问最好的宰相长乐公来教你们,希望你们都能一心向学,不负朕之所望,不负你们父祖之望!”讲完后,又朝冯道笑着说道,“可道,下面就是你这位老师上场了。”

冯道朝石敬瑭又拱手一礼,方走到正中桌案后面。他站好后,清了清嗓子正要讲话,便见石敬瑭走到桌案前,恭恭敬敬地朝他长揖一礼,慌得他急忙回拜:“陛下……这如何使得?臣当不起陛下这礼啊……”

石敬瑭仍然坚持着行完礼,方才正色说道:“长乐公何须过谦?便是平民百姓家请了西席来教家中子弟,那主人家也会敬重的。如今朕虽居大位,但与那些怜爱子女的普通人家之父母之心并无两样,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心切啊!长乐公,拜托了!”

冯道这才低头躬身朝石敬瑭又施一礼,待石敬瑭转到一边坐下,朝他又拱手一礼,方才转过身来看着众少儿,面目慈祥而又不失威严地说道:“老夫冯道,字可道,蒙陛下圣恩,得以为朝廷大臣,如今陛下相托,来教授你们,亦望你们能记住陛下‘不忘父祖望子成龙之心’,一心向学,日有进益,方才对得起陛下天恩,对得起你们的父祖!好了,如今咱们讲‘千字文’。”他看向旁边等候的抱着一摞书籍的内侍,朝他点点头。

那内侍便上前将书籍发给这些孩童,随后又退到一边。

冯道这才继续说道:“现在你们要学的是《千字文》,以后还有《蒙求》、《孝经》,以及历代诗选,等开蒙之后还将有新的课程,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这些天里,咱们就讲《千字文》!或许你们中的有些孩子在家里已经学过这些,可即便是学过,但温故而知新,再学一遍也不多余!”说罢便昂首挺胸的开始抑扬顿挫地背诵《千字文》,他背诵用的是纯正的官话,声音纯正响亮,颇有磁性,背诵的节奏又拿捏得极其恰当,听起来当然是很动听的,不但让旁观的皇帝和大臣们都肃然起敬,微笑着点头;便是那些孩童也都正襟危坐,听得极其入神。

冯道将一篇《千字文》背诵完毕后,又开始讲解,“《千字文》乃南朝梁时大臣周兴嗣所作。时梁武帝欲教诸子,而苦无启蒙之书,便托周兴嗣做文;周兴嗣圣旨而归,一夜而成,但其心力交瘁,天明时文成而头发尽白,亦令梁武帝心痛不已。此《千字文》自成文后,已成我中原孩童开蒙之必读之书。其文皆四言,皆合音韵,文采斐然,格调雅致,其理又合古来圣贤之道,故不但能以之教授孩童,亦能让世人读之颂之,若是都能学会,那至少能写个普通的文章、家书什么的;若是真能读通了,那之后再读圣贤文章,亦能与你们当一个桥梁与阶梯,能让你们融会贯通,学得更快更好。下面大家跟着我来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下面坐着的这些孩童,包括那位皇子石重睿,明显都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很熟练的跟着冯道读起来,朗朗童音在这大殿内响起,那画面那场景倒是极为美观,连先前不以为然的薛平平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里面,跟着背诵起来。

冯道背诵一句,包括石重睿在内的孩童们跟着读一句。等到诵完了这篇《千字文》,冯道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随即又让两个内侍在桌前拉着一块白色织锦,自己提起笔来,看向他的这些孩童学生:“你们都拿起笔来,跟着我学写这第一句‘天地玄黄’。”说罢便在那织锦上慢慢地写了一短横,接着再写下一长横,再写两笔,便写了个天字。

下面的这些小学生也跟着在自己桌案上白纸上写下一个“天”字。

冯道写完这个天字,将笔放下,背着手走下来,细细看着每一个孩童写的字。这些孩子不管字写的怎么样,但都能把这个字写下来。冯道捋着胡须微笑着点点头,对每一个学生都夸奖几句,指出了不足,然后给他们都写了“天地玄黄”四字。

薛平平这里,因为他个头高,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冯道并没有另眼相看,也给了一样的待遇,给他写下四个字的楷书,有些像是颜楷,但已经有了自己的神韵。他看着冯道写下的这四个字,心说不愧是历经数代而始终能站在权力中心的史上第一不倒翁,就连一手书法也给写的出神入化!他看着这四字,慢慢揣摩着。

冯道也在仔细看着薛平平的字,发现这孩子虽年幼,但其字学颜体,——这五公祠奇怪,现在的孩子开蒙习字,一般都以学颜楷为始,因为颜楷变化少初学者易上手。当然有些家庭会另让孩子学欧体、柳体,那是长辈已经对书法有了较高的造诣。

小半个上午,冯道只教了《千字文》的前六句。石敬瑭和那几位大臣,一直在旁边观看,直到下课。石敬瑭向冯道勉励了几句,便在偏殿设宴致谢。而这些少儿则有宫女们给他们拿来一份饭菜,各自趴在自己桌案上吃饭。

饭后小憩一会儿,下午仍自由冯道上课,则教了上午学过的《千字文》前六句之后的六句,总共十二句,让这些孩子各跟着他学着写了一遍,然后自己看着内侍们举着的那几句织锦上的大字,跟着临摹几遍,便即布置了作业,也就是他们下课后自己要再把这些教过的句子写出十遍,便即下课。之后便有内侍过来,各自给了一份小礼物,乃是精致的文房四宝和宫内精刻的书籍,便是他们之后要学的“课本”,除了先前发给他们的《千字文》外,还有《孝经》、《蒙求》以及未署名编辑者姓名的历代诗选等书,装帧精美,刻印也十分精致,那些书籍用纸也是极好的。

薛平平抱着这些文具书籍,低头细看着,心说这些东西若是传到一千多年后,不知能拍卖出什么价格来,想必至少会是十万起拍吧?

此时一位内侍走到殿中,先向冯道施礼,待冯道点头后,方转过身来,面向这些孩童,扫视一眼,大声说道:“诸生请把东西放下,起身!”待这些孩童起身后,又转过身来向冯道再度施礼:“恭谢老师传道授业。”这些孩童也毕恭毕敬地向冯道施礼,随后冯道便站了起来,朝他的这些“小”学生们摆摆手,便背着手走出。

那内侍又转过身来,喊了声“坐”,便依旧退到一边。

这些孩童包括皇帝七子石重睿,都有些疑惑不解,不知老师都走了,他们还留下做什么。

随后便有内侍过来,向石重睿躬身行礼,然后领着他出去;之后又有内侍提了茶壶,给这些孩童各斟了一盏茶汤,拿了些点心。先前那内侍方轻轻说道:“请诸位小郞君稍安勿躁,先用些茶点。”

薛平平低头看了一眼那茶盏中的茶汤,白乎乎的一片,里面掺的什么调料也看不出来,端起来闻了闻,似乎还有些香味,便慢慢送到嘴边抿了一口。有点像一千多年后的那些奶茶,香香的甜甜的,还有股奶味,明显是加了糖和牛奶,其余加了什么根本品不出来,只是味道更重;一口温热茶汤入腹,便觉有点饿了,便又拿起点心吃了几块,觉得踏实了一些,但抬头朝四周观看。

前边坐着的那些孩童,有的也在喝茶吃点心,有的似乎还很用功,拿着笔在练字;周围侍立的几个内侍仍如先前那般面无表情的呆呆站立着,也不知还有什么事情。薛平平暗自叹息一声,忽然觉得有些困意,用力眨了眨眼睛,只觉困意越来越浓,心里不禁一惊,急忙用力一咬自己舌尖,一阵疼痛传来,似乎清醒了一些,他眼眉竖起,心里不由得提起了警惕,心说难道那茶水与点心里放了什么药不成?但再朝周围那些孩童观察一下,他们却没有一个犯困的,更加警醒起来,心里盘算着,难不成入宫伴读、听讲、留下来、喝茶吃点心,都是布了个局为了对付我?便是为了探听那件重宝的消息线索……那未免也太瞧得起我了吧?转念一想,自己或许不把那件宝贝当回事儿,只把它当作是历史中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来看待,但于石敬瑭来说,那就是他皇帝身份的最重要的一件宝贝!不见历史上那些帝王,为了这件宝贝,搅动了多少风云,此时用来对付他的这些手段,与之相比,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薛平平脑海中保持着一点灵性,在刹那间便作出了决定,不管是不是有人要对付自己,但自己做了准备便足可保证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此时因为那茶水和点心中的药力影响,他开始陷入乏困之中,似乎是几天没有睡觉的人,终于躺到了床上,将畅快淋漓的酣睡一场,在陷入彻底的昏睡之前,他冷笑一声,来吧……不管你是什么人,看能不能从我这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几个内侍好像什么也没看到似的,仍然呆呆地站立着,那些孩童仍然懵懂不知的吃着茶点,整个大殿内只有轻微的小孩子吃吃喝喝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一个内侍走了进来,朝守在这里的内侍们挥挥手。那些内侍便走到这些孩童面前,轻轻说了句放学,送你们回去,便领着他们出殿。

大殿里很快便只剩下趴在桌案上似乎睡着了的薛平平,他一动不动,呼吸悠长轻微,似乎睡得极为深沉。

没过多长时间,从殿外走来一群人,这些人老少不一,都身着内侍服饰,便是那几个一把胡须的男子,也都是如此。若是让外人见到,必然会大吃一惊,毕竟内侍皆是阄人,怎么可能有胡须!

这些人走到趴在桌案上沉睡的薛平平桌案前,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看了看他,又转身看着旁边的内侍总管:“应少监,怎么是个孩子?”

那内侍便是内府少监应诚,见那男子问自己,便小声答道:“解真人岂不知近来名动京师的‘神仙弟子’?”

那解真人一怔,又回头瞅瞅薛平平,再看着应诚问道:“便是此人?”

应诚点点头道:“对!正是此人!”随后又矜持地拱了拱手道,“还请真人做法!”

那解真人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不同意见,但迟疑了一会,还是点点头道:“请少监助我!”

应诚脸上露出了笑容,点点头道:“还请真人吩咐!”

那解真人问道:“贫道所需之物可备齐?”

应诚便朝身旁的一个内侍一挥手,那内侍吩咐一声,便有几个内侍从殿外抬进来几个木箱。应诚朝那些木箱一指:“真人所需之物俱已备齐。”

解真人朝身边几个打扮成内侍模样的徒弟吩咐道:“换法衣,准备做法!”

几个徒弟恭恭敬敬地应一声遵法旨,便将随身携带的包袱打开,拿出里面的法衣,将自己身上的内侍服装换下。随后又打开应诚命人抬进来的木箱,将里面的东西检查一遍,确认无误,方才禀报师父。那解真人便手持宝剑,瞥一眼仍自沉睡的薛平平,轻轻吩咐道:“布阵!”

那些徒弟便将木箱里的器物一一取出,然后按解真人的吩咐布置开来。

以薛平平为中心,周围放置九九八十一个精瓷琉璃碗,里面倒上半碗勾兑好的液体,又放置一根灯芯,那些徒弟又检查一遍,确认无误,方才退到师父身旁。

解真人瞥了一眼应诚道:“还请应少监稍作回避,以免法阵法力溢出,伤害了应少监!”

应诚一听,忙不迭地朝后退却,一直退到殿门口,方才问道:“如此可以了么?”

那解真人点点头道:“可以!”便不再理会他,缓步走到薛平平身后,又朝徒弟们吩咐:“你们各自守好自己的关口,不许其神魂有一点逃溢!”

众徒弟恭恭敬敬地行礼应下,随即便分散开来,各自守在一个位置。

应诚看去,只看出这些道人似乎站的有些门道,但究竟摆出了个什么阵法,他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来。

再看那解真人,双眼微闭,一手持剑缓缓扬起,一手掐成剑指,指向薛平平后脑,口中念念有词,随后便脚踏八卦,围着薛平平转了起来,转了九圈之后,突然停下,一手挥剑在薛平平上空凭空平削了一剑,另一手剑指薛平平后脑勺,低喝一声:“疾!”手指上一点星光闪过,快速地没入薛平平后脑。嘭地一声轻响,似乎有什么炸开,那解真人双眼大睁,暴喝一声:“呀——哈!”似乎被极大的力量撞开一般,平地飞起,飞过重重琉璃碗,直到倒飞到碗阵之外,方才落地,踉踉跄跄地又连退了好几步,方才站稳,脸上大惊失色,不禁喝道:“啊?好厉害的妖魔!”随后猛然跃起,舞动法剑,似乎在和什么人厮杀一般,乒乒乓乓地打了一阵,他又厉声喝道:“众弟子助我!”

那些徒弟各掐法决,立即大声念诵:“三界九域神只,三十三天上仙,举头同视,俯首同听,我师法阵,天地之正,俱输法力,驱魔降妖,清宇澄廓,必在今日!疾!”同时将双手推出,似乎在推动什么极重的重物一般,缓缓向前移动,突然又大喝一声:“疾!”

那解真人也大喝一声,法剑朝法阵正中一指,只听嘭的一声,那八十一盏琉璃碗中的灯芯,竟同时爆出来耀眼的光彩,随后一暗,原来已经如油灯般点着,只是较之油灯要亮了许多。

站在大殿门口处的应诚和几个内侍,看得是目瞪口呆,心里极为震惊,俱都想到,怪不得陛下找来了这位解真人,原来是真的法力神通的高人啊!

再看那解真人又围着薛平平转了几圈,法剑在薛平平身周接连劈砍刺削着,似乎还不停地发出宝剑入肉的声音。但应诚等人明明看到,那解真人的法剑明明就是在凭空乱砍一般,心说这是真砍到了什么妖孽不成?再看那解真人已经汗流浃背,面色苍白,脚步身法越来越慢,似乎已经使尽了全力,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更是震惊。

那解真人又舞动了一会儿,终于停了下来,法剑对着薛平平一指,又大喝一声,左拳朝着薛平平脑袋上用力一挥,拳头散开,似乎撒出了什么东西。应诚眼尖,顿时便看到又是一阵散碎的星光,散入薛平平的身上。

解真人大喝一声:“起——”便见薛平平身子随着他的喝声,竟然缓缓站了起来,只是他双眼仍然紧闭,似乎在梦游一般。

解真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大功告成的喜悦:“成了!”随即便将法剑和左手在薛平平面前挥动着,似乎又在做着什么动作,最后缓缓停下来,声音低沉有力地问道:“你究竟是何方妖孽?”

应诚见解真人真的如此神异,心里大感佩服,便目不转睛地盯着薛平平。